第三章 地藏法音《名相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8:18

第三章 地藏法音《名相论》

        南无地藏王菩萨 八十年农历九月三日子时

诗曰:名利本来一场空 相照自性见如来

绝学无为佛道人 九华莲台自然成

地藏菩萨曰:一般人都为求功德行善,故不论做什么事,都存着利已的私心。梁武帝尊者号为“佛心天子”,也不能免俗。他在位时,创立佛教国,建寺养僧,普获崇敬。

但当达摩大师印度东来中国时,梁武帝尊者仍希望自己推广佛教的成绩受到肯定。便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达摩大师毫不客气的回答:无功德!梁武帝尊者一时哑口无言。达摩大师对这种“行善欲为人知“的行为予以当头棒喝,以“无功德”一言,告诫梁武帝尊者勿籍信仰之名,妄图得到功德。须知佛道是无功德的,惟有默默行善,才能积善行而得善果。

今夜著作,讨论佛道“名相论”题,请以问题目吧!

静慧法师问:感谢菩萨开示!可是,现在大多数的修行人都认为佛在己身之外,所以一心向外求佛,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就是己,己就是佛,你我自身即是清净的佛性,只要以修行来磨炼己心,使其不着尘埃,即可成就无上佛果。问一、佛的标志卍是有何象征及涵义?问二、寺、堂、精舍、禅寺、庵等,是表何意义?问三、证与悟有什么分别呢?

地藏菩萨答:回答一者:佛身之相,有着三十二种奇特,为胸前所生之文,诸相皆表祥瑞,译来我国,定音为万,流传为万德吉祥之意也。

二者:寺为中国古官定名,汉朝是有鸿胪寺,时迦摄摩腾法师,以白马驮经驻此翻译经典,遂改为白马寺,后国此称僧舍为寺。堂者殿也,佛菩萨之殿,亦可称堂。精舍者,仍修道者,精进修持之所也。庵者,小草舍也,谦燃称庙之小者。

三者:回光返照,本性清,照彻真如,谓之为悟。智慧圆成,生死了脱,与佛同位,谓平为证。反观内照,祛除尘垢,认真修行,即可显现真如佛性。卫生间法是助人照见自我的修行方法。佛不存于天,亦不存于地,自己本身就是真佛。因此,向外求佛是大错特错的,直视本心反求佛性才是至善法要。修道者,自己要肯定自己,努力修习,即可见慈悲真佛。

静慧法师问:阿弥陀佛之“弥”字,有念“泥”音者,是否错了?若不更正,其后果如何?

地藏菩萨答:六字法名,皆系梵音。应重口授。惟在中国,形成普遍。只可随俗,顺当地之通行音。诚心念之可也。若纠正音,不止此一字,敝意信何音者,即诵何音,实则音虚心真,能求于心,便为正音也。

静慧法师问:为什么法师是有比丘、比丘尼专用,而在家居士不能用,难道一个不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而能行医的中医师就不能称为医师吗?难道一个非师范毕业的学生,而能办好教育工作者,就不能称他为老师吗?同理,一位精通佛理满天飞菩萨道的居士,怎么不能称为法师呢?请菩萨开示之。

地藏菩萨答:法师之号,实则不严格,法华列有五种,辩中边论列有十种,凡能“受持读诵”者,俱可名为法师。但因某时风俗,某地习惯,形成专辞,亦不妨随俗,画分界线,听之清楚不混,自卑尊他,更是美德。

此再补充说明之:“法师”本种学位的称号,要通理佛法的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呼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而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的三都的学位,如唐代玄奘大师,即受到这个称号。

静慧法师问:有一位在家居士问到云曰:佛教里出家人,为什么有“和尚”、“法师”、“师父”、“经忏师”等等名字?这些名字怎样来的,有什么高下分别呢?

地藏菩萨答:大部分出家人,皆可称“法师”、“和尚”,“和尚”二字最尊敬,世俗反当通名谬矣。“师父”实世俗通称名号,“经忏师”专指为人做佛事言也。此等事在佛教中,各有名分,学道都皆知,不会任意淆乱。世俗之人不懂佛法,随便称谓,真是罪过也。

静慧法师问:贪、嗔、痴与戒、定、慧佛法真理,请菩萨方便开示之。

地藏菩萨答:贪是对财色名食赆生贪爱。嗔是不如意事,大发脾气。痴是对正道真理,不能了解。这样就昏迷之人,昏迷人做事错误,一定要心中练习安静,一切事不要冲动,要像止水一般。这得用一番工夫,才能做到。慧是明白事理,丝毫不差。这得多听佛法,多求心静,才能得到。贪嗔痴是三种害人之病,戒定慧是治贪嗔痴三种病之良药。

静慧法师问:菩萨!今晚扶笔著作,心里想着,九华山秋意日益深浓,秋月渐满,云层,把银色的九华山光华遍洒大地,使人间更添幽趣。松风拂来,与秋虫合鸣,使秋的感觉更深。静观周遭景致,内心真是感谢万物皆佛之造化。

天地之间,莫不是佛的法相,人力实在无可比拟。人琏一方半寸的土地都无法创造,以如此卑微的个体,若是不自量力,以为可以与自然对立,势必永远无法看见宇宙全貌,更不必说要砥砺己心了。人只是天地自然间的一分子而已,惟有与万物取得和谐的并存,人才能有所“独立”和真实的生命。

一问:持“本愿经“和”阿弥陀经“,每天读一遍,只会读不会诵唱念是否可以?二问:“缘”字应作何解释?三问”经中有大菩萨,有菩萨摩诃萨,是何分别?请菩萨慈悲解说。

地藏菩萨答:不会唱念,并无关系,但俱诚心,为最要重要条件。受者信而接受,读者目对之念,诵者而背述出,持者奉行其义。自然得以感应也。回答一。缘者,乃某事遇一种助与破之机会。助者助其成,破者破坏其事,使之不成。如君欲渡河,忽来一船,此助缘也。君如饮茶,茶杯忽然落地,此破缘也。

回答二。摩诃萨者,大士也。菩萨阶段甚多,以三祗而论,十住至十向须一僧祗称曰贤。一地至七又一僧祗,称曰圣。八地至等沉复一僧祗,曰补处。如地前者称菩萨,地上者则称大菩萨,七上即称菩萨摩诃萨矣。

静慧法师问:什么叫做“佛法无边”?何为“菩萨根本精神”?

地藏菩萨答:虚空,世界,众生。俱无量无边,佛智尽能知之,九界业力、烦恼、见闻觉知,俱无有尽,佛说尽能转之,佛法岂非无边也。上求佛道时精进,下度众生不休息,即是菩萨根本精神。

静慧法师问:三世诸佛,放蒙山、放焰口、广长舌燃指或燃臂供佛,有五种无间地狱,法身、报身、应身,如何分别?

地藏菩萨答:“三世佛”是说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放蒙山焰口”是密宗之施食法,因鬼道常饿,用法力,施给饮食。蒙山是地名,此法为浊施食,焰口是鬼名,此法为大施食。“广长舌”佛有三十二相,不同常有,佛舌既宽广,而又长也。“燃指臂供佛”是烧指当香,燃臂是在臂上安香烧之,皆以身供佛之义。“五种无间”是地狱之名,无间是受苦无有间断之义,共有五种: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三罪器无间,四人生无间。五时无间。“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真如本性,报身是万福庄严之大身,应身是随众生之缘,所现之众生身。

静慧法师问:佛法言万法唯心,如某先生言我家左边的房屋没盖好。而要先盖左边的房屋,而大儿子疳会事业失败,诸如此类之风水地理说,可信与否?

地藏菩萨答:赖布衣仙人,堪與之学,由来已久,古今说者,有验不验,当有真正这道理也。然学佛道之人,主旨在心,心造万法,吉凶祸福由之。学佛道功德微弱,则堪與之理,或有可凭证,学佛功德增胜无量,堪與之理当然被转为吉祥也。

静慧法师问:佛前供养之香、花、茶、饼、果,各项有何意义?

地藏菩萨答:此有事理之别。事者,依俗礼常用之品供养表示诚敬而已,理者,因诸供养中,以法为最,故取物以代法也。香代表精进,烛表示智慧,花表示忍辱,茶水表示布施,饼果代表禅定,合此为大智慧大波罗蜜也。

静慧法师问:要具备哪个条件才为僧宝?

地藏菩萨答:为献身求度众生,先离眷属田产,入寺求比丘剃度,此谓出家。再经受沙弥以至比丘具足等戒,方称僧宝。

静慧法师问:信佛之人,未知可深信命占卜相士所判断之命运否?

地藏菩萨答:命由心造,相命之士岂能支配我心呢?沙弥求蚁延寿命之事,是其前鉴也。

静慧法师问:做善事,种善因,将来可得善果,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念经咒为什么会种福,则令人费解?

地藏菩萨答:既信种善因得福果,当知种恶因得苦果。请细体察众生日日所做作,身多杀盗淫,口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真正善事,渺乎渺矣。推其造作之本,惟在于“意”,意善则身口现善,意恶则身口现恶。诵佛咒,恶意不生,恶不生之时间,即是种福之时间,愿其悟之。

静慧法师问:无数恒河沙佛国是否即是三千大千世界?

地藏菩萨答:三衙大千,有能算之数字,恒河沙是难算之数字。

静慧法师问:大乘之“六度“与小乘之”五戒十善“有何异处?

地藏菩萨答:五戒十善,修持自己之义利多,六度益他人之义利多,此其异处。

静慧法师问:人畜之间的阿修罗是指何圣呢?

地藏菩萨答:有福无德,似天似神之一种众生也。

静慧法师问:听说金刚经一定要持斋者读诵,若是没有持素斋者,不可读诵。此言是实或是虚?

地藏菩萨答:诵金刚经贵乎三业清净,不持斋者,并非不可诵,如果欠诚敬,效力微微第。

静慧法师问:三餐食前合十恭敬当作何观想?

地藏菩萨答:尽管空俱是三宝,遍法界无量众生,作如是观,如是供养天地。

静慧法师问:如果单独庸经,不解其中的意思有没有利益?

地藏菩萨答:诚心诚意诵经与研经,均有利益,研究经典能开无量智慧,诵经能得定力也。

静慧法师问:经云:不生灭。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地藏菩萨答:惟有真如智慧。

静慧法师问:如来五眼者,何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地藏菩萨答:肉眼有阻碍则不能见,天眼远近明暗皆无阻碍,此二是实用眼也。慧眼能观真空之理,法眼能体假相之由,此二是用智察也。佛眼即单用、和用、互用、无量用、尽一切用、无不能之。

静慧法师问:成佛必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种功夫纯属内证,菩萨较佛觉其程度究有深浅,但观世音菩萨既称古佛化现,何必定退菩萨位,直至当来侯补阿弥陀佛位?弟子愚痴,实通难解此意?

地藏菩萨答:此皆善巧方便,度生示现之相。如世尊久远本已成佛,仍未此现八相而成佛道,应知皆系以身示范,导入进修,若明乎观音如来,不但示现声闻缘觉,乃至天龙八部等三十二相,于此方便度众生也。

静慧法师问:在亡者前诵经礼忏本愿经不知诵给亡者听,或是活人听呢?

地藏菩萨答:本愿经并非给谁听之问题,乃是给亡者度化之问题。譬如有人生疮,医生动手术,不是给谁看之问题,乃是给动手术者治疗这个问题。

静慧法师问:人死后不知是否仍在灵前,或者是随罪业转生去了呢?

地藏菩萨答:一个人死后入六道以后,有中阴身,此身可被感召而来灵前。或入鬼道以后,亦能召来灵前。除此二者,则不能矣。然此二者,皆有相当寿命,其寿命尽后,则另要有寄托六道中,便不能再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