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么“不听话”了——浅析学生的逆反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22:31

 学生怎么“不听话”了——浅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今年下半年,我因工作调动,接手了一个四年级的班级,跟二三年级的学生相比,觉得他们不那么“听话”了,有的故意做出与老师要求相反的事情,有的故意表现出想反的态度,有的甚至与老师抵触顶撞等等。还有一次,一位家长向我反映:她女儿11岁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不听话了,经常和父母唱反调,让她做作业,偏要看电视;让她练琴,偏要跳绳;让她读课文,偏要做数学,不知她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不听话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学生怎么“不听话”了?仔细想来,原来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逆反心理是指人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于学生而言,逆反心理是在遭受挫折、感受到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抗态度。青少年在15岁左右的时候,常常表现出非常叛逆,希望独立,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在这段时期此类特别的心理变化统称为“十五岁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心理学家发现,“十五岁现象”已悄悄提前了,十二三岁是个高峰期。怪不得四年级的学生也有逆反心理了。
一、逆反心理的形成。
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多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长期积淀的结果。主观上,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总希望被老师、同学重视、赏识。如果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心理受挫,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有些逆反心理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的,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不让知道的东西偏想知道,禁止看的书籍、电影偏要去看一看,往往事情越是有阻挡,对学生就越有诱惑力;也有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任性,常以自我为中心,爱耍小脾气,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拒绝有意帮助,自控能力较差。
客观上,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专制,可能使孩子产生任性、反抗和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讽刺、挖苦、辱骂、殴打、不准吃饭,孩子做错一件事,就说一切事情都做不好,全面否定等做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或教育孩子时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民主意识,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漫骂、讽刺、体罚学生,表彰先进时,成绩说过了头,容易引起别的学生挑剔其缺点;对犯错误的学生处分过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反思教师的教育特征和行为,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可信度,教师的亲和力,教师机械反复的教育行为和简单禁止的行为,均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逆反心理的类型及表现
面对自己反感的事情,学生的反映各不相同。就学生自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及表现:⑴理智型。学生对于逆反心理的自我调节以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为目的,既无损于他人、集体,亦无损于个人成长,表现出对个人和环境的超越。这样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但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是学生中的榜样。⑵情绪型。逆反最显著的特征是情绪波动大,心理易失去平衡,并将这种情绪带进学习和生活中去,自我调节能力差,要依靠时间和外力化解。⑶冲动型。由于缺乏对自我责任的认识,暂时满足了自己非理性的本能冲动,却给他人和自身造成一些威胁和伤害,带来不良影响。事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责、忏悔,但在事发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⑷消极型。主要表现为退缩逃避,自我封闭,消极对抗。⑸攻击型。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超越对方,获得心理满足。
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及表现:⑴自主逆反。如果教师对待学生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造成自主逆反。⑵平衡逆反。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学生一致,学生也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师的不和,从而维持心理平衡,造成平衡逆反。⑶信度逆反。倘若教师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而产生信度逆反。⑷情境逆反。教师还应注意到在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处于一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如果教师不顾学生当时所处的情境,就会诱发学生的情感障碍,使学生禁闭心扉,对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造成情境逆反。
三、教师如何面对逆反心理的学生
1、教师要谦卑,要能够放弃自己执着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会和对待学生。有时教师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定全部正确。例如: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有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飞机、汽车、电车,让学生分类。本来教师的“标准答案”是: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是工程机械,其余是非工程机械。可学生却出现了多种分发,学生A:飞机是天上飞的,其余是地上跑的;学生B:电车是用电的,其余是用油的;学生C:搅拌机是停在地上的,其余是运动的;学生D:推土机、挖掘机有履带,飞机、电车、汽车有轮胎,搅拌机什么都没有。如果教师一味地坚持己见,否定这些学生的分发,学生便会对教师不服气,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其他事情中去。
2、教师要有爱心,以博大的胸怀真诚地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位学生。不管他的成绩是优还是差,不管他的家庭是富还是贫,也不管他的父母位高权重、富甲一方还是下层贫民,作为教师,决不偏袒,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如果教师因学生容貌、智力、性格、品德等方面的差异而对学生存在不公,有偏袒行为,就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学生一旦形成逆反心理,往往把老师、同学的批评、帮助理解为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伤害自己,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
3、教师要学会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面对有逆反行为的学生,教师也会产生不满与急噪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和提醒自己,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要用成人的成熟与冷静控制住事的发展。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再真诚地与其交流,尝试双向沟通,取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慢慢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矫正逆反行为。
4、教师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融洽相处。“亲其道,信其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不断提高师生沟通的能力。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甚至在有些方面向学生学习,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上,有很多学生的能力要好于教师,可成为教师的教师。教师向学生学习,走进学生,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地位,反而会更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亲近可帮助他摆脱逆反情绪,化解逆反心理。
5、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只有变化的教育,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呆板、重复、武断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逆反心理。教师应善于打破已成的教育习惯,以创新求变的态度改革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学习,开拓视野,尤其是在即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更要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