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考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35:15

 

两会期间,北京的天气依然很冷,甚至还降了雪。有一个人为了东北地区的大豆补贴政策,自己掏钱来到北京前门处的一个小旅馆内住下。白天,他在两会代表经过的地方转悠,希望自己手中对于大豆补贴的建议能够有幸被一位代表“撞见”而“递上”去。在前门外等了5天,他无功而返,最后通过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京办事机构,邀请了一些记者,将手中补贴建议和盘托出。

这个人叫何树文,是黑河市金秋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该合作社于2007年11月底成立,目前,合作社已有650户社员,耕地面积已达15万亩。所在地区的土地因为地理条件限制,只能种植大豆。

“目前,我省大部分大豆榨油厂都已经停工。没有厂子收购大豆,农民的大豆很难找到出路。”何树文说。种植大豆日后还能否卖出去,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响到种植社员的大豆种植的积极性,是让何树文难以宽心的。

“动态补偿”和“弹性补贴”

何树文提出的关于大豆补贴的建议是继续实行大豆收储政策,用最低收购价来保障农民利益。

其次,在榨油厂方面,希望采取‘动态补偿’的方式,让国产大豆榨油厂可以重新开工。

所谓“动态补偿”,何树文解释,此前,对部分油厂实行的是固定补贴,加工每吨国产大豆补贴16O元。但问题是,大豆价格是变化的。当国产大豆价格下跌到一定幅度,如果算上补偿的160元,榨油厂加工国产大豆也无法盈利,因为成品油的价格目前主要由进口大豆压榨油主导。因此,如果国产大豆价格过低,对加工企业补偿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油厂也会因亏损而停工。

对于加工企业补贴未达到目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财政厅厅长李继纯也有话说。他在会上说,“我今天以一个普通代表的身份疾呼——呵护国产大豆产业,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去年两会上,他就建议“保护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

2009年9月,为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保护种豆农民利益,提高大豆压榨企业开工率、职工就业和企业经济效益,财政部等四部委先后下发有关通知,支持东北大豆加工企业的加工生产,对东北大豆压榨企业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给予补贴。

国家先后划转黑龙江省临储大豆150万吨定向售给加工企业,允许黑龙江省大豆压榨企业入市收购加工2009年新产大豆,收购价格每吨不得低于3750元(国标三等),并由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加工量给予一次性定额费用补贴(每吨160元)。当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回升到平均1. 97元/斤(国标三等)以上时,中央财政停止补贴。全省有81家大豆加工企业受益。截至目前,全省已加工地方临储大豆106万吨, 占应加工数量的81.54%,其中22户临储大豆加工企业已完成全部加工任务。

李继纯认为,从大豆加工方面看, 国家虽然明对大豆压榨企业按临储价格收购2009年国产新大豆给予补贴,收购价格为每吨3740元,补贴标准为每吨160元,但是由于国外大豆价格今年以来陆续走低,3-6月份到岸价格为每吨3200-3400元,国家对加工企业补贴后,国内与国外大豆价格每吨仍差180-380元,加工企业由于亏损将被迫停产,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进口大豆,对油料市场安全极为不利。

因此,李继纯表示,若能提高加工企业收购2009年新大豆补贴标准,国产大豆销售和加工必将得到更好的促进。

实际上,国产大豆加工的主导企业九三油脂北京办事处主任任波告诉《农经》记者,九三在东北五个加工厂子都停工闲置。与此同时,九三油脂在大连、天津和防城港的厂子加工进口大豆,成本低,得以继续生产。

 黑龙江龙江福油脂公司董事长宋胜斌对媒体表示,油厂如果按国家规定的收购价采购国产大豆加工,将豆油和豆粕卖掉后,每吨亏损额度达300多元。不过现在国家对部分油厂每吨补助只有160元,油厂仍有100多元的亏损,因此,油厂只能普遍停工。

而中储粮油脂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农经》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现在给予加工企业和储备机构的补贴,比如达到200元/吨,这个补贴额度由国家发改委、财政局、国家粮食局等主管部门一同制定,往往定下一个补贴额度之后,就会执行一段时间,这难以跟上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变动的节奏。不如在以一个变动的价格为基数,再设定一个补贴的额度,这样,就能做到“弹性补贴”,既可以起到补贴的作用,也可以减少对于价格的判断的主观性影响。

产能转移和500万吨国产大豆

如果国产大豆的产量由现在的1500万吨左右再品減少500万吨,后果会如何?

何树文对《农经》记者抛出如此问题。

他认为,如果国产大豆再减少500万吨,结果会很惨。 “如果我们保不住现有的大豆产量,美国可能会在几年的降价后,一年涨价就可以把成本抬高,在2010年价格基础上把大豆价格再提高30%。

据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估算,现在1500吨大豆,用于食用的在60%左右,也就是900万吨,只有600万吨用于大豆油的加工。这个量与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4255万吨比起来很小。王瑞元认为,再减少500万吨大豆产量的后果就很难说清楚。

将进口大豆从港口运到内陆,每吨大豆加工成本大概多出100-200元左右。这一制约使很多加工业开始在沿海沿江布局产能,慢慢放弃在内地的加工厂。这就出现了大豆产能转移现象。现在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油脂加工产能都集中到了沿海沿江。

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如果产量减少到1000万吨,中国大豆全部用于食品加工,那么,进口大豆的加工成本将缺少国产大豆加工成本参照,到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目前,从种植方面看,仍有两方面问题制约着大豆产业稳定发展。”李继纯表示:一方面,大豆良种补贴水平偏低。目前,水稻良种补贴已达成本的100%,玉米达74%,大豆仅为37%。希望国家对国产大豆的政策能够适当地再倾斜一些,对良种实行全成本补贴,解决补贴标准低,良种应用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豆重迎茬危害日益突出。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是重要大豆产区,大豆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7。由于该地区地处高纬度,年有效积温不足,除小麦外无法发展其他替代作物。但受小麦退出国家保护价、比较效益低等影响,该地区小麦种植面积连年下降,大豆重迎茬种植严重,多数地块达到10年以上,带来了土壤营养元素亏损、PH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大豆生长发育,导致大豆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李继纯迫切希望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麦豆轮作,将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纳入最低收购价范围,提高小麦良种补贴标准,建立科学轮作体系,实现以麦救豆。

期待补贴力度加大

不单是大豆,很多品种都期待补贴力度增强。据统计,2009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约1亿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农业补贴效果明显。但是,粮油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的现象尤其要关注,弄不好,农业补贴调动起来的种粮积极性会被不断上涨的种粮成本所抵消。

2009年年初,国家加大了良种补贴力度,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对黑龙江省大豆实施了全面补贴,全省共补贴大豆面积6631.58万亩,发放补贴金6.6亿元。黑龙江省也把大豆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抓住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给予资金和项目倾斜。

但是,这种力度似乎明显不够。大豆种植面积经继2009年减少之后,今年继续下降。

据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了解,今年(2010年)黑龙江省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全省种植业结构基本确定,主要粮食作物总的格局是“三增一调”,即:玉米、水稻、小麦面积增加,大豆面积适当调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7500万亩,增加200万亩;水稻意向种植面积4360万亩,增加400万亩;小麦意向种植面积500万亩,增加30万亩;大豆意向种植面积6500万亩,减少560万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而相当一些接受《农经》记者采访的人认为,黑龙江省发布的这个大豆种植面积调整数据不全面。一位受访者给出了自己得出的初步数据:在建三江一带,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0%-12%,绥化地区减少1O%,转种玉米和水稻,齐齐哈尔地区减少7%-8%,而黑河地区减少3%-4%。

 补贴资金1335亿元

 至2010年,虽然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但粮食供求长期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虽然粮食每年在增加,但消费需求也在增长,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虽然国家储备和国有企业库存大幅增加,但农户和加工企业存粮明显减少。

在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农业方面列在了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的第三。

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50公斤分别提高3元、5元和1O元,小麦每50公斤提高3元,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报告一方面强调增加补贴,一方面指出提高最低收购价,这些对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其前提是农业生产成本不要过快增加。

而实际上,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往往先于粮食价格上冲,很容易稀释农民的种地收益。

农民,包括—些加工企业最经常遇到的尴尬是,虽然各种补贴有积极作用,但最终补贴作用总会打折扣。其最终制约是成品粮油价格受到管制,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因为关系CPI指数,所以一直处于调控对象之中。

 2010年,将继续坚持对种粮补贴。扩大良种补贴的品种,增加马铃薯、青稞、花生良种补贴。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由此可见,2010年的农业补贴,不仅增加了数量,而且扩大了补贴政策受益面,以前主要是在农区对农民进行补贴,现在扩大到牧区、林区和垦区。国家已经发布了2010年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每50公斤小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3元,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分別比上年提高3元、5元和10元。国家还将继续实施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适时启动玉米、人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做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但是,我国农业补贴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补贴力度仍然偏低。当前,我国粮食补贴水平最高,一些补贴力度相对较大的地区,每亩粮食补贴大约100元。而一些发达国家,每亩农作物补贴可能上百万元。

提高农产品价格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今年,将要编制“十二五规划”,希望更多利农利民政策能够进入决策者视野。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农业已进入到一个“高成本”时代。实现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依靠更多的物质投入,特别是石油为原料的化肥等物质投入。现在面临的基本态势是,全球石油需求量日益扩大,国际油价又重归80美元/桶高位,今年“输入型通胀”又将引起国内包括以石油为原料的农资产品价格水涨船高。

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对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构建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框架、核心层和关键面,就成为保障粮食等基础农产品基本立足于国内、实现稳定供给的重要刚性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研究所王为农就曾提出,农业补贴既有长期性战略目标,也有短期性关注目标,更有不同地区需要完成的战略性和短期性融合目标,因此需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在制定和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时一并加以考虑,以保证农业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扎实推进,提高农业补贴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在国内外粮油价格存在较大差距和国家财政补贴尚不能完全补偿快速上升的农业生产成本的背景下,适当提高粮油价格不失为应对成本上升的一种办法。而建立基于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弹性补贴制度,有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信息来源:2010年第4期《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