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5:45

第六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

农业推广组织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以及它的管理方式、人员素质对农业推广工作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都比较重视,建立起了与自己国家国情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了解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过程和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掌握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方法和原则以及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重点: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及新时期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农业推广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方法以及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难点:推广体制的创新、推广机制的创新、推广方法的创新。

 

第一节  农业推广组织概述

   

一、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

1.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农业推广组织主要围绕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中心目标,参与政府的计划、决策、农民培训及试验、示范的执行等任务。没有健全的农业推广组织,就没有完善的成果转化通道,科技成果就很难进入生产领域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推广的组织建设。而在组织建设上,又非常注意组织结构。农业推广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推广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现代科技劳动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表现为一种不断变化着的动态平衡。因此,农业推广组织在结构与职能上也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变化而变化。

在世界范围内有中央政府、省、市和县政府支持的推广组织: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

中央、省和地方联合主持的推广组织:1914年,威尔逊总统签署《史密斯—利佛法》(Smith-lever Act)即合作推广法。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经费,同时州、县拨款资助各州、县建立合作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科研机构的推广组织,

大学推广组织:

农民及企业推广组织。

中国的农业部是中国农业推广组织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全国的农业推广工作,相应地在省、市(地)、区、乡也都建有农业推广组织,负责本辖区的农业推广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农民和技术人员合办的协会组织相继产生,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 农业推广体系

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称。各个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不同,相应农业推广体系也各异。美国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由农学院统一领导与管理,多数国家在农业部设置农业推广机构,自上而下进行管理。中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由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

1.确定推广目标。推广组织的职能之一就是结合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需要为各级推广对象确定清楚、明确、具有说服力的推广工作目标。

2.保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推广组织要根据本地区推广工作长期性的特点,在安排推广任务时,在使用推广方法上,在推广人员、推广设备、推广财政支援方面,都突出地保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

3.保持推广工作的权变性。农业推广工作面向复杂多变的环境,有些机遇的错过,将导致推广工作陷入困境。为适应各种新问题的挑战,要求组织形式和组织成员经常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发现并利用机会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建立、培养和发展同各界的联系,以利于发挥推广组织所特有的权变性。

4.信息交换。发展推广组织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是推广组织的又一职能。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一个问题与多个方面相关,一种信息可能适用多种选择,本系统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领域也许并不难解决。生产有时会影响生活问题,经济问题很可能影响政治、社会等问题。因此,建立有利于信息交换的系统是推广组织极为重要的职能。

5.控制。推广组织需要经常检查与目标工作程序有关的实际成就,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具有对组织成员、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的调控能力。对组织成员的选择上,应以权变理论为基础,要求各组织推广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如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劝农技巧、行政管理及相关学识的范围,以及规定推广人员的有效基础训练的内容,胜任人员的补充条件,培养课程设置的要求等都是从组织对成员、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的要求得出的内容。

6.激励。推广组织必须具备促进组织内部成员积极工作的动力。推广组织的责任就是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工作人员主动工作的环境。如:明确的推广目标,成功的工作方案,个人提升、晋级、获奖的机会及进一步培训的机会,工作中有利于合作的方式,这些都可能成为推广组织的特殊职能。

7.评估。组织对推广机构的组成,对成员工作成绩的大小,对推广措施的实施,对计划制定的完成程序都需要进行考核。

二、农业推广组织类型

根据国内外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可以将农业推广组织划分为若干类型。从世界各国农业的推广实践看,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五种类型,即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和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1. 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

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就是以政府为主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广服务机构都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因而农业推广计划制定工作侧重于自上而下的方式,目标群体难以参与。由于农业推广内容大都来自公共研究成果,因此,农业推广工作方式偏于技术创新的单向传递,农业推广人员兼有行政和教育工作角色,角色冲突较为明显,执行以综合效益为主的推广目标。

例如: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尤其是前些年,推广人员在推广新技术时,往往带有行政干预的色彩,甚至强制实行,这样,农民不易接受。而且,有时不免带有盲目性,甚至误导,让农民产生逆反心理。掖单号玉米品种的推广替代丹玉13。

行政型推广组织的公共责任范围较广,涉及到全民的福利,组织的活动成果主要由农村社会与经济效益来度量。例如,印度国家推广工作组织体系就属于此类型。

由于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水平不同,所以,虽然同样是政府设置的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其组织结构和工作活动内容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2.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

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以农业大学(科研院所)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也可扩延至城镇居民,工作方式是教育性的。

建立这类农业推广机构的基本考虑是政府承担对农村居民进行成人教育工作的公共责任,同时,政府所设立的大学应具有将专业研究成果与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以便其学习和使用的功能。这类推广组织的行动计划是以成人教育形式表现的,其技术特征以知识性技术为主,且大部分推广内容是来自学校内的农业研究成果。

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通常是农业教育机构的一部分或附属单位,因而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等功能整合在同一机构,农业推广人员就是农业教育人员,而其工作角色就是进行教育性活动。组织规模是由大学行政所能影响的范围而决定的。

例如1890年美国大学成立了推广教育协会。1892年芝加哥、威斯康星(美国州名)大学开始组织大学推广项目

3.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

鉴于很多政府推广机构效率不高,人们反复尝试创建项目推广组织。

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推广项目地区的目标团体,也可涉及其他相关团体。

其工作目标视项目的性质而定,主要是社会及经济性的成果.

其技术特征以知识性为主,亦具操作性,而组织规模属于中等偏小。如我国实施的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公共职责范围是改善项目区目标团体的经济与社会条件,其成果评估也偏重社会经济效益。在项目执行过程及实施结束之后,都要进行较严格的监测与评估。

4.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

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是以企业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大都以公司形态出现,其工作目标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对象是其产品的消费者,主要侧重于特定专业化农场或农民。

 特点:

?推广内容是由企业决定的,常限于单项经济商品生产技术。

?农业推广中大都采用配套技术推广方式。

?为农民提供各类生产资料或资金,使农民能够较快地改进其生产经营条件,从而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益。

?组织的工作活动主要以产品营销方式表现,其技术特征以实物性技术为主,也兼含一些操作性技术。

应强调指出的是,此类组织是以企业自身效益为主,有时农民利益受制于企业效益。种子公司或一些农资公司就属此类推广组织

5.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一类以会员合作方式而形成的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自愿性和专业性的农民组织。它的推广内容是依据组织业务发展和组织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决定,其推广对象是参与合作团体的成员及其家庭人员,这类推广组织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合作团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福利,因此,其技术特征以操作性技术为主,同时进行一些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的传递。

这类组织的农业推广工作资源是自我支持和管理的。部分农业合作组织可能接受政府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经费补助,但维持农业推广工作活动的主要资源条件仍然依赖合作组织。其日常活动要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调整。

目前,这类推广组织在世界各地正在蓬勃兴起,清苑的农林高优社,河间的国欣棉花协会,徐水的葡萄协会,邯郸的獭兔协会等。(找同学介绍一下这三个协会)

 

三、国内外农业推广组织概况

(一)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在我国,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政策的变化,农业推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推广组织为国家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民办的非政府组织形式的推广组织。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农业推广组织建立阶段(19491957

建国初期,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1952年农业部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制订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设专业机构和配备干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建立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技术员为骨干的技术推广网络。根据这一精神,各省纷纷建立省、地、县农业技术指导站。由于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和互助运行的开展,调动了全国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他们迫切要求改进农业技术,提高作物产量。

在新的形势下,农业部制订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草案),要求县以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并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性质、任务、组织领导、工作方法、工作制度、经费、设备等事项,都作了规定。全国各地按照农业部要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55年底,全国共建立农技术推广站4549个,配备干部33740人。

2.农业推广组织发展阶段(19581965

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全国农业生产以水、土治理、改造生产基本条件为主,修水库、造水渠、打机井、修梯田等。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国除边远山区外,每个区都有了农技推广站,县农业局设立农技推广站、植物保护站、畜牧兽医站等,农业推广组织已初具规模。

但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反右倾”期间,党内出现了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左”的思想,瞎指挥、浮夸风、急于求成等,使农业生产及农业推广工作遭到干扰和破坏,不少农业推广人员遭到打击、迫害。1961年,这种的错误很快受到抵制和纠正,广大农业推广人员积极推广新技术,为国家度过三年生活困难做出了贡献。

3.农业推广组织曲折阶段(19661976

1966年开始的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农业推广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使广大农业推广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当时在以粮为纲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农业生产总的投入有了增加,如拖拉机、化肥、农药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同时,首先在湖南搞起了县、社、村、队四级农科网后来这种农业推广组织形式很快遍及全国。

4.农业推广组织全面发展阶段(80年代后)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决定。在这一正确战略思想指引下,包括农业推广工作在内的科技工作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和发展。

2000年底统计我国有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5.1万个,农技推广人员38.4万余人。

国家设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省级为省农技推广中心或分设的农技推广、植保、土肥、种子等总站。

地(市)级设农技推广中心或分立的农技推广、植保、土肥、种子等站。

县级主要设农技推广中心。

乡镇一级设农技站。

全国约有20%的村设有农技服务组织。

主要特征:

(1)为政府直接领导

(2)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 各级机构既受同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又受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

优点: 具备一定的推广条件,能较好的执行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计划.

缺点: 记之不灵活,最突出的问题是科研、教育、推广三者之间衔接不紧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有效的网络尚未形成).

 

(二)几个有代表性国家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1.美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美国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机构上有三个层次,即:联邦农业部的推广组织机构,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机构

1)联邦农业部推广局

美国联邦农业部设推广局。

     职能:审核各州的农业推广工作计划,指导联邦推广经费的分配,协调全国各方面的力量,提供项目指导,维持与农业部、联邦其他机构、国会和全国性组织的联系,并承担对其活动解释说明的责任

2)州推广机构

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在州立大学农学院是美国合作推广机构最重要的机构。推广处的工作和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

农业试验系统(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System)

合作推广系  (Cooperative extension system)

     农业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大学的农学院和地区性研究与试验中心;合作推广系统包括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学院的推广教授。

   职能:州推广机构负责本州内重大的技术推广项目和特殊的技术领域。

各州每年都应准备一个工作计划,并需得到联邦推广局长的认可。各州参与推广经费的年度预算和确定联合聘用推广体系工作人员。

 

3)县推广站

县推广站通过召集会议、举办各种专题、答复农户的咨询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广机构通过区域推广组织实现对县推广站的指导。每个区域负责若干个县。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关系

美国联邦农业部推广局长由农业部长任命,他是农业部高级执行机构成员之一。推广局长通常选自各州推广处长之中。农业部内,推广局长向主管科教事务的部长助理汇报。

州推广处长在农业部长的认可下,由所在学校的校长任命。推广处长对主管副校长负责。州推广工作计划需得到联邦推广局长认可。州推广处负责任命专业人员和技术专家。有些州还任命技术专家到区域推广机构工作。

县推广站推广人员的技术监督、指导,由州推广处长负责。当地社区通过顾问委员会,对县推广人员的工作类别提出建议。县推广站的办公室和辅助人员由当地政府提供。县推广站和农业部的联系是通过州推广处来完成的。

5)经费关系

据资料显示,美国推广体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州和县政府的税收。也有来自私人集团、个人捐赠,还有志愿者服务。另外还有农业部的推广教育工作基金。

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系每年的总经费约10亿美元。

1996年,32%来自联邦,

47%来自州,

18%来自当地政府,

3%来自私人集团捐赠。

另外,以实物形式的捐赠总值志愿者的服务,估计相当于40亿美元左右。县推广人员的工资由州推广处和当地政府共同负责。辅助人员的工资由当地政府负责。

6)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状况和职称制度

美国联邦推广局,拥有174个专职专业人员(职位),州县有16500个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县推广站占三分之二。还有3300个家政推广专家和290万志愿人员服务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县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学士学位,相当多的人具有硕士学位,有些有具有博士学位。有些州在聘任推广员之前,要求具有硕士学位。美国农业推广人员的职称制度,和我国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有同之处。其特点是职务名称统一,不分专业;职务级别少(仅分三级),而级内分为多等(共十九等)。

 

2.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

全国范围内,由国家、地方及农民共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推广(日本称农业普及)组织机构,农业改良普及所是日本农业普及的主体和实施机构。其协力(辅助)机构主要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教育、情报等机构。

1)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日本农业水产省农蚕园艺局内设立普及教育课和生活改善课,作为国家对农业普及事业的主管机关。他们负责农业改良、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计划、机构体系、资金管理、情况调查、信息收集、普及组织的管理、普及活动的指导、普及方法的改进以及普及职员的资格考试和研修等工作。

农林水产省还把47个都、道、府、县按自然区划,分为七个地区,分别设立了地方农政局,作为农林水产省的派出机构。地方农政局内设农业普及课,对各地农业普及事业起指导和监督作用。

2)地方农业普及机构

都、道、府、县农政部内设普及课,负责普及工作的行政管理工作。各地下设农业试验场、农业者大学校、农业改良普及所,分别负责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等工作。

各地根据地域面积、市町村数、农户数、耕地面积及主要劳动者人数,确定设立农业普及所的数量、规模。农业普及所是各地农政部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管理区内的农业普及工作。

3)经费情况

根据《农业改良助长法》的规定,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是由国家和都道、府、县共同进行的。因此,农业普及事业所需要的经费,也是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的。

全国每年用于农业普及事业的经费为750亿日元。

其中农林水产省大体负担370亿日元,其余部分由都、道、府、县负担。

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普及职员的工资、普及所和普及职员的日常活动、普及职员的研修、农业者大学校的正常运营以及帮助农村青少年开展活动等。国家这种定额支付补助金形式,较好地调动了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自主地利用普及资金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地方政府对普及事业的领导。

(4)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状况及职能

日本农业协同普及事业的具体实施者主要是专门技术员和改良普及员。全国共有普及职员11375人,其中专门技术员667人,改良普及员10708人。

专门技术员的设置,一般视当地的农业经营规模、农作物布局等情况决定。专门技术员的业务工作内容,主要是与科研、教育单位以及政府、团体进行联系、调对专门事项进行调查研究;对新成果、新技术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良普及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农业普及职员的设置,各地依据实际情况不同而异,国家没有统一要求和规定。改良普及员是农业普及事业的直接的主要的实施者。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和指导工作,普及农业新技术;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即时发现农业生产问题,向研究机关反馈信息,并参与对策研究;指导管区内农业团体和组织的自主活动;开展农家生活指导。

3.英国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

英国在18世纪中期即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1946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成立了全国农业咨询局,

1971年又改组为英国农渔食品部农业发展咨询局。在地方则按郡和城镇设置咨询推广机构,从而形成了国家与地方上下一体的农业咨询推广体系。

此外,其它组织,包括英国肉品和农畜管理委员会、全国农业中心和各种协会,在农业咨询推广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在聘用农业咨询推广人员上比较重视资格和学历,因此咨询推广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因学位种类及专业知识不同而有区别,但在选拔和使用上十分严格。

英国农业咨询推广经费的来源:

一是政府拨款。国家每年为农业发展咨询局拨款约5000多万英镑,合每个咨询人员一万英镑。

第二条渠道是地方政府从地方税收中拨出一定数量的款额。

第三条渠道是农业发展咨询局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科学试验中心、实验站为当地农业机构进行农业咨询、农业科技推广为农场或农户做土壤分析、进行饲料成份测定、植物病虫害诊断等实验服务筹措经费。

第四条渠道是其它组织、欧共体和私人企业或公司的资助。

4.荷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

国家推广组织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系统,垂直领导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上由农渔部直接领导,省一级不设专门的农业推广行政管理部门,按自然区划设有12个种植业和17个养殖业地区推广站。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均属农渔部领导,由一位副部长主管和协调这几方面的工作。

推广人员实行招收录用制度,录用后二年考核合格者转为正式推广员。推广人员分为专业技术推广员和普通推广员,对推广员坚持定期考核、岗位培训制度。国家推广体系的经费全部由国家拨发。从1990年开始,农民协会开始增加对推广体系的投入,每年以5%递增,到2000年,国家和农协将各占50%。

5.丹麦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

丹麦的农业咨询服务范围,遍及种植业、畜牧业、农业建筑、机械化、农场会计和管理、法律、青年工作、农政以及培训与信息等。开始时,由政府创办,不久就转为由两个农民组织——农场主联合会和家庭农场主协会为主,并负担大部分经费,国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还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指导他们的工作。

部分经费(占20%)来源也靠有偿服务的收入。咨询人员都要具备一定学历和实际经验,并必须经常参加在职培训,保证其相当的业务水平。每年至少有70%的咨询人员,进入各种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受训。

6.国外较成功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共同特点

(1)层次分明,结构完善。这些国家均有自上而下纵向的推广体系,实行垂直管理,每一级有明确的职能和相应的人员结构,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汇报制。同时,也注意经常性的横向合作和信息交流。

(2)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随着生产的发展,协会组织承担费用的比例逐渐增大,但没有一个国家靠有偿服务解决推广体系的主要经费。

(3)加强农业推广的立法,以法保推广,以法促推广。

(4)农业教育、科研、推广职责分明,又密切合作。农业教育、科研坚持为推广服务。教师除了教学外,还承担部分的科研与推广任务,根据推广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并承担推广人员在职培训的主要任务。科研机构以推广部门反馈的信息为依据,确定研究方向,同时和教学人员一起解决一般推广人员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教学和科研单位还为推广机构在农民培训方面提供便利。

(5)重视提高推广人员素质。许多国家对推广人员都要进行职前培训,对在职培训的时限和内容都有明确要求。

 

第二节  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

一、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组织管理首先进行的是制定有关推广组织应努力达到的目标和确定推广对象的决策。

对制定的目标的要求:

(1)被推广的技术、成果、信息是生产需要、农民急需。

(2)确定的组织目标符合组织的承担能力。

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十分周密,力求深入到不同层次成员的实际工作计划之中。

2.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要求一个好的推广组织应该有一个好的能级管理系统,高、中、低不同层次清楚,责、权、利相适应,总目标、任务明确,并要达到专业化、具体化程度,每一步都能尽快转化为行动和结果。

例如,县中心承担了一项推广任务,中心将任务分解给有关的站,站再将任务分解给有关的组和人。这样,层层布置,层层落实,形成层次清晰、各负其责的单元,形成一条完整的指挥链,组织才能正常运转,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3. 协调性原则

组织在运转过程中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况。因此,管理组织的工作也就是在组织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跟踪变化,调节控制,实现系统的整体化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

(1)信息沟通及时

在推广组织当中如果没有双向沟通,要得到充分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信息管理运行灵敏、畅通,人、财、物沟通,才能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

(2)具有应变能力

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通常对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管理使组织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知识性,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3)监测调控

在管理当中要建立起有效的监控机制,对于推广组织的工作情况,要按照工作计划和目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组织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减少其混乱和内耗,实现组织的有序运转。

4. 整体性原则

衡量组织管理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组织运转的整体效果如何。管理要力求使推广组织的各个组成部门按照一定层次、秩序、结构有机地衔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发挥出比个体效果相加之和要大得多的整体效果。

5. 能动性原则

组织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离不开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创造性,离不开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组织的整体优化目标,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6. 封闭性原则

在任何一个系统内,其管理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一个推广组织的管理系统应由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四部分组成。其中,指挥中心是决策机构,对整个系统进行指挥;执行机构则根据计划进行工作;监督机构对执行机构进行监督,以保证指令得到准确执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成;反馈机构根据执行结果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出对原来指令进行修正的方案。应当注意,我们所说的这种封闭性是相对的,在运用中要灵活掌握,切不可僵化。

二、高层与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

1. 高层推广组织的管理与监控职能

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不同于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其职能有以下几方面:

(1)推广者的人事管理。

高层推广管理者总要设法调动基层推广者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需有合作和轻松的工作态度,表扬特别努力的人,对艰巨的任务给予帮助,公正评价推广人员的成就,进一步按目标培训,提供晋升机会。

(2) 对基层推广者的技术支持

基层推广者的直接领导必须对推广工作给以切实帮助,这包括对难度高的计划给予帮助或直接参加某项活动,高层推广者常常必须请求各方面对推广的支持和专家的帮助。

(3) 推广者的基础培训与高级培训

基层推广者需要接受基础培训和高级培训,特别是与推广计划有关的工作。必须了解他们知道多少,知识上还有什么不足,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法弥补这些不足。也包括要获悉政府官员的培训计划及应该培训什么。

(4) 管理职能

当推广项目及实施措施确定之后,高层推广者就在基层推广者和目标组的代表之间起协调作用。在讨论时,应该保证做出决定或者把问题提交上级决策机构。

(5) 对基层推广者的监督

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已经到期的工作计划得以执行。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高层推广者必须对基层推广者进行监督,并认真对待处理基层推广者的问题是有意还是粗心大意。

(6) 对基层推广者的评价

评价基层推广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是他们进行业务鉴定的基础,根据评价的结果必须对其培训、提高等问题做出具体要求和安排。

2. 基层推广组织的反馈与执行职能

基层组织的推广人员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建设重点,制定当地的农业推广项目,及时反馈基层信息。

(1) 就目标、人口、地理、资源、经济、交通状况建立有关人、组、机构、培训等框图。

(2 ) 必须具备识别推广障碍因素的技能,并找到可能克服这些障碍因素的办法。

(3) 必须保证与目标组一起确定问题,为鼓励目标组参加,必须有诊断目标组的技能并能使他们组织起来的能力。

(4) 必须对目标组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加以评论并反馈到上级。

(5) 基层推广工作者应该参加上一级确定措施的讨论,上一级组织让他们有发言权并为决策做出贡献。

(6) 在专家不能进行调查时,基层推广工作者必须能够自己进行调查,为决策提供依据。

(7) 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基层推广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和目标组一起通过讨论和提高,使问题暴露出来,并做出解答。

(8) 基层推广工作者必须懂得推广的内容,必须传授有关生产技术、农场管理、市场营销和家政知识等。不仅要口头上传授,还必须做出示范,教会目标组的使用。

三、改革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留做思考题)

(一)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

(二)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

(三)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

(四)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的公益性任务

 

第三节  农业推广人员

 

农业推广人员肩负着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推广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对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1.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

(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

农业推广是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的社会性事业,它要求推广人员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优良的工作作风,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为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争做农民的“智多星”和“贴心人”,把全部知识献给农业推广事业。

(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离开了农民就没有农业推广工作,推广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基层同群众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农民的“自己人”,同时要虚心向农民学习,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总结和吸取他们的经验,与农民保持平等友好关系。

(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

创新是农业推广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勤奋学习,不断学习农业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还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进行未来市场预测,在帮助农民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加速知识更新速度,要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农业推广人员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行为的基本规范。因此,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制宜,“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原则,在技术问题上要敢于坚持科学真理。(列举实例)

(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不仅依靠推广系统各层次人员的通力合作,而且要同政府机构、工商部门、金融信贷部门、教学科研部门协调配合,还要依靠各级农村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要求农业推广人员必须树立合作共事的观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同志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2. 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1)学科基础知识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人员多为某单一专业出身,所学知识过细过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求农业推广人员应具有大农业的综合基础知识实用技术知识,既要掌握种植业知识,还要了解林、牧、副、渔甚至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存、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熟悉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还要掌握病虫防治、土壤农化、农业气象、农业机械、园艺蔬菜、加工贮存、遗传育种等等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才能适应农村和农民不断发展的需要。

(2)管理才能

农业推广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农民,而推广最终的目标是效益问题,所以农业推广人员做的工作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指导,还有一个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人、财、物的组织管理问题。

因此,农业推广人员必须掌握教育学、社会学、系统论、行为科学和有关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要学会做人的工作,诸如人员的组织、指挥、协调,物资的筹措和销售,资金的管理和借贷,科技(项目)成果的评价和申报等管理才能,方可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经营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人员应有帮助农民群众尽快走上富裕道路的义务,使他们既会科学种田(养殖),又会科学经营。这就要求农业推广人员必须学好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加强市场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学会搜集、分析、评估、筛选经济信息的本领,以便更好地向农民宣传和传授。同时,还要搞好推广本身的产、供、销的综合服务,达到自我调剂和自我发展不断完善的目标。

(4)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之一,写作是推广工作进程和体现形式,也是成果评价和经验总结的最好手段。农业推广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能力,要学会科技论文、报告、报道、总结等文字的写作本领。

(5)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等重要,是农业推广人员的基本功之一。在有些方面和某些场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推广进程和效果。特别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低,口头表达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增强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之更快地接受农业技术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

农业推广是对农民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一种教学过程。所以说,农业推广人员是教师,就需要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和行为科学知识,摸清不同农民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热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地现实条件进行宣传、教育、组织、传授。所以就要求农业推广人员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选择推广内容和采用有效方法。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

各级农业推广人员组织及人员均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也便于监督检查。

(一)各级推广人员的职责

1. 全国性及省、地(市)级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

(1)主要负责编制全国和本省、本地区的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规划,经农业部领导或有关部门审批后列入国家及省、地(市)计划,并组织实施;

(2)按财政管理体制编报农业推广的基建、事业等经费和物质计划;

(3)加强各级农业推广体系和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推广网络;

(4)检查、总结、指导所辖区域的农业推广工作;

(5)制定农业推广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交流工作进修和培训;

(6)加强与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参加有关科技成果的鉴定;

(7)负责组织或主持有关重大科技成果和先进经济的示范推广。

2. 县级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

(1)了解并掌握全县农业推广情况,做好技术情报工作,调查、总结并推广先进技术经验,引进当地需要的新技术,经过试验、示范,然后推广普及;

(2)选择不同类型地区建立示范点,采用综合栽培技术,树立增产增收样板;

(3)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乡(镇)、村建立技术服务组织。

3. 乡镇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

4. 村级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

(二)各级农业技术职务

按照我国目前情况,农业技术职务(职称)分为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和推广研究员五个级别。

1、农业技术员的职责

2、助理农艺师的职责

3、农艺师的职责

4、高级农艺师

5、推广研究员的职责

三、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

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就是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发现、使用、培养、考核、晋升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过程。

(一)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内容

1、合理规划与编制。

2、合理选配农业推广人员。

3、恰当使用农业推广人员。

4、培养提高。

5、农业推广人员的考核。

(二)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方法

1、经济的方法。

2、行政的方法。

3、思想教育的方法。

4、精神激励法。

5、法律的方法。法律是国家进行管理的重要方法措施之一

 6、农业推广人员的资格地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1)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资格应和农业科研人员一致,(2)在专业职称和相应等级的任命上一致;(3)在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方面一致;(4)在提供专业晋级方面的机会一致。

 

思考题

1         研究国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2         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应该如何改革?

3         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应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