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宏:考量变动中的心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9:30

郭德宏:考量变动中的心迹
新时期社会心理变化大体可用自主心理、开放心理、“臭豆腐心理”、“相对剥夺”心理等来描述 社会心理与我们党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发展有很大影响。社会心态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社会心态具有社会预警作用。 1改革开放中的社会心理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心理,是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发表的论著相当多,主要论述了以下一些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民众对改革开放社会心理的主导倾向是:对改革方向的普遍认同;对改革意义的社会共识;对改革争取参与的共同意向;对改革前景的共同信念。 有的学者分析了在改革开放中民众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认为这些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从思想僵化到思想空前解放;从依赖、求稳转向敢于竞争和承担风险;从等级观念转向平等观念;从务虚转向务实;从夜郎自大意识转向“与世界接轨”意识。有的学者认为从1992年至今,我国社会心理变化的趋势与特征主要是:在价值观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利益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转化;在社会心态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情感走向理性,从单一走向多元。在未来的一个时期,社会心理将进一步理性化,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将会增强;在心态上将更加开放。 有的学者则分析了转型期社会心理的消极面,如认知与态度中的个人主义、社会偏见,情绪上的失落心理、怀旧心理、焦虑心理、浮躁心理、冷漠心理、挫折心理,信仰、价值、需要、道德上的低俗心理,人生态度的玩世不恭与现实人格的病态化,指出公平是转型期社会心理的敏感点。 有的学者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畸形现象及其成因,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畸形现象很多,例如物质生活领域的炫耀心理,文化生活领域的媚俗心理,精神生活领域的刺激心理,社会生活领域的冷漠心理。造成这些畸形心理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特别是新旧体制的转换,是造成畸形社会心理的时代原因;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特别是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被扭曲,是造成畸形社会心理的经济原因;舆论导向的失误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是造成畸形社会心理的文化原因;社会控制的相对失效特别是许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畸形社会心理的社会原因。 有的学者认为,进入9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生活不满感、生活压力感和不良前景却增强了。有的学者还分析了贫富差距的社会心理反映,认为贫富差距加剧了公众心理失衡程度,影响了国家整体凝聚力,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受挫,增加了人与人的不平等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国企职工的社会心理 有的学者专门分析了国企职工的心理承受力,认为他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但其坚韧性还有所欠缺,适应性还不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心理失衡导致对改革产生消极情绪;第二是浮躁心态导致无法及时把握改革机遇;第三是不公平的心态致使对新的分配制度产生认知误区。国企职工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社会心理反应是:对腐败的极大不满;对贫富两极分化与分配不公不满;对社会风气滑坡不满。国企职工表达社会情绪的方式总体体现为三种:第一,温和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二,言行激进。这是工人不满情绪表达较为激烈的一种,也是争取并实现利益的直接行动。第三,面对社会表现出冷漠麻木的态度。 有的学者专门分析了下岗职工的社会心理,认为当前下岗职工普遍存在着理性上的自我困惑、价值上的自我否定、精神上的自我疲软、就业上的等靠要、择业上的恋旧和高期望心理。要减缓下岗职工的心理危机,国家必须从政策、环境以及下岗职工本身进行综合调节。 3农民的社会心理 有的学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变迁,认为大体经过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良性变迁主要有:变依赖为自主;变封闭为开放;变保守为进取;变轻视知识为重视知识;由尊重习俗转向关注和追求时尚。其负向变异主要有:政治上的冷漠心理和逆向心理;生产经营上的小农心理和怕担风险的畏惧心理;道德风尚上的金钱拜物教心理;精神生活上的宗教心理和迷信心理。这些社会心理,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正确的引导。 有的学者认为转型期农民的社会心理具有两重性:开放进取心理与不平等竞争心理并存;对科学技术的渴望与盲目从众心理并存;消费上的现代性与愚昧消费心理并存;农民的流动欲望与对乡土的眷恋心理并存;认识与行为的不协调,譬如大部分农民能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具体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又往往认为自己无权无势,有理也没人给做主,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在选举问题上,农民大都能认识到民主的重要性,但实际的选举行为却存在明显的家族倾向及观风、从众心理,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如此等等。这反映了农民社会心理在由传统向现代心理过渡过程中认识与行为的不一致性。 有的学者还分析了影响农民超生的社会心理因素:1、从众心理;2、屈从心理;3、攀比心理;4、迷信心理;5、逆反心理。除了上述影响农民超生的社会心理效应之外,模仿心理、虚荣心理、功利心理、稳固家庭心理等也对农民的计划生育有一定的影响。 4官员腐败的社会心理 对于大批官员的腐败,有的学者从社会心理方面作了分析,认为其社会心理是复杂多样的,可初步归纳为以下三类:一、“合理化”类:1、补偿心理;2、可接受性心理;3、为公无过心理;二、“集体安全”类:1、法不责众心理;2、集体决策心理;三、“能避险”类:1、有恃无恐心理;2、避风头心理;3、侥幸心理。其他还有补偿心理、利己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亲缘心理、攀比心理等等。要廉政肃贪、消除社会的腐败现象,不仅要注意及时打击各种腐败行为,而且要注意消除上述种种导致腐败行为的“腐败心理”。 有的学者把官员腐败的社会心理分为社会心理失衡和社会心理变态。所谓社会心理失衡,包括对腐败现象“闻着臭、吃着香”的矛盾心理或“臭豆腐心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投机心理,生活消费上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理等。所谓社会心理变态,包括视老实人吃亏为傻子的倒错心理,人格面具与真实人格截然分离的异常心态等。 有的学者认为,在官员腐败的社会心理中,“相对剥夺感”是个重要原因。所谓“相对剥夺感”,指的是人们认为自己本应获得的利益没有得到,而被他人或社会“剥夺”了这样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自认为没有得到公平待遇后的不满与积怨的结合。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设立补偿机制,使官员的相对剥夺心理有所缓和,并不断弱化,从而消除引发官员腐败的内在因素。 有的学者分析了腐败社会心理的成因,认为主要有:第一,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道路的主要原因。如政治社会化偏差导致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信念动摇,为腐败现象的孳生埋下了祸端;道德沦丧使得一些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降低,从而走上腐败道路。第二,社会角色偏差为腐败现象的产生和泛滥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 有的学者认为,腐败是影响公众社会心理衰落的主要因素,因为腐败加重了公众相对剥夺感;加剧了公众受挫感;降低了社会关怀感;削弱了公众社会责任感。从而导致出现了焦虑的人群,冷漠的人群,误解的人群和越轨的人群。而这些都可能对社会稳定运行构成威胁。(作者郭德宏: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 《北京日报》2005年1月17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