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看宏观,从身边看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27:42

从微观看宏观,从身边看世界

    天则经济研究所茅于轼

 

    首先我想说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已经完全变了样了:从财富总量的增加(一年的GDP大概是增加了15倍,人均的GDP增加了大概有10倍)。这个增长是怎么得来的呢?我觉得跟我们的特殊的环境(政治的、经济的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国家是个一党专政的国家,这样一个政府,它能够保持政治上的安定,三十年我们换了好几代领导人,从华国锋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又到了胡锦涛,每一次的转换都是很和平很顺利,没有发生动乱,而且领导人的接班问题现在越来越走向理性化,不过我们还没有最后解决。保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

    中国政府有能力管理宏观经济,所以中国的GDP增长除了天安门事件以后的1990年有个很大的衰落,其他年份没有低于8%的,相当地稳定,这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是至关紧要的(经济大起大落,就把小企业给淘汰掉了)。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币值的控制,没有太大的通货膨胀,只有1994年20%的通货膨胀除外,其它年头,人民币币值稳定,甚至于比美元都好。所以,奠定了一个宏观的稳定的环境。还有呢,中国政府能够提供非常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高速公路,港口,飞机场,铁路,发电厂,电网,这些基础设施可以说是最好的。这就是一个政府的力量,没有政府的力量而由市场来解决的话,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而且往往会跟不上发展。比如印度和菲律宾几十年缺电,经济受到很大的拖累,中国就没有这个问题,中国的电力增长跟经济、GDP增长是互相适应的。尤其有一个特点,中国的一党专政的特点,我们可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因为人和人的利益有时候会有冲突,在一个讲个人权利保护的国家里面,任何一个人的利益都是不容侵犯的,但是在我们国家里面,为了大多数人,可以侵犯少数人。其结果是,国家很快得到发展了,但是少数人受到了伤害。

    有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国企的改革,在改革以前,中国没有任何民企,100%是国企。现在我们有超过一半的民营企业,这个改革怎么实现的呢?就是把国企关了或者卖掉了,国企的员工就从铁饭碗变成了从市场上讨生活,他们是一些被牺牲的人,当然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靠自己的能力也改善了生活,但是确实有一部分人受到了伤害,他们为改革付出了成本。第二个例子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忽然之间对世界市场开放了,外国的商品就进来了,中国的一些缺乏竞争力的行业肯定会受损失。像这样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民主国家要拖好长时间定不下来。但我们这个国家,虽然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政府决定了就干了,结果对大多数老百姓是很有好处的。这种改革模式,说老实话,别的国家学不了,我们有我们的特殊条件,而且这种模式能不能持久,我觉得是有问题的,因为伤害了的一部分人现在已经表现为社会的矛盾到处都在发生,有的表现为激烈的冲突,每年上访的人非常多,老百姓跟政府打官司的也非常多,而大部分都是政府打赢了。像这样一个局面,我觉得需要加以改变。中国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个成功就了不起,因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话,效率就大大提高,所以我们的人均收入提高了10倍,但是应该讲,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比较,我们的人均收入还是很低的,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如果我们把改革继续推进下去,让市场起更好的作用,我们的人均收入还可以一倍一倍地提高上去,现在大家买不起房,如果收入再提高5倍、10倍就买得起了,这种前景不是没有。

    我今天讲两个问题,讲计划配置资源仍然起着很重要作用,资源不是由市场来配置,而是由计划来配置,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第一个例子是,为了保护粮食安全,就冻结农用地,不允许把农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其目的就是保证粮食安全,就是粮食有足够的耕地来生产,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饭吃。而且有个十八亿亩土地红线,是不可以突破的。这个政策非常地似是而非,听起来很对,其实是错误的。我来证明为什么它错误:安全是我们需要的,但是要注意,安全是有成本的,不是无代价的,何况我们除了粮食安全还有好多别的安全问题,比如说交通安全。粮食安全这些年没听说死了多少人,交通安全去年就死了7万人,要是马路宽一点不是就少死人吗?那么马路宽一点就要占土地。当然,粮食安全,从最安全的角度讲,就是要把全中国的土地统统拿来种粮食,这就不会有粮食恐慌了。大家想,这当然是很荒谬的看法了,这个安全的代价太高了,别的什么都不顾了。可是我们现在就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从来没有听谁说过粮食太贵吃不起,但是有很多人说房子太贵买不起,这两个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房子为什么贵?不是建筑材料贵,也不是劳动力贵,而是土地贵。土地为什么贵?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许农用地转变为城市开发地,即使允许,也需要通过很复杂的审批程序才可能。这个结果就是粮食很多,没人说缺粮买不起粮食,中国缺粮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中国没有挨饿的人,但是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可见用粮食安全作为民意,限制土地的使用,这是一种非市场的管理,损失了很大的经济效果。有一种很天真的想法,认为我们要粮食安全就要自己生产足够的粮食,听起来很对吧,但是并不对。全世界的粮食安全是靠粮食贸易,而不是靠自给自足,这跟普通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普通人想每个国家的粮食都自给自足,那么就是最安全了,中国国内每个省粮食都自给自足,这样,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就解决了。确实,国务院有规定,就是关于每个省粮食自给自足的指标(每个省的粮食自给率指标),这就取消了粮食的国内贸易,我们国内有许多粮食大省,像吉林、河南、湖南啊很多省,它们出产很多粮食需要出口,出口到广东等一些需要粮食进口的地方,如果每个省都是粮食自给,那还有什么国内贸易?如果每个国家都是粮食自给,那就没有粮食的国际贸易。要知道,我们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全世界的粮食价格降低了一半,同时在这50年里头人口增加了一倍半(150%),每个人消耗的粮食据说增加了17%,而土地、耕地在减少,粮食价格反而还降低了。一方面人口增加,每个人消耗的粮食增加,耕地减少,种地的农民就更减少了(许多农民不种地了),在这个背景下粮食价格降低一半。为什么降了呢?大多数人以为是科学技术发挥了作用,现在有更好的化肥、种子、机械等等。但是,要特别注意,是国际贸易降低了粮价。因为粮食生产在不同的国家,成本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成本低,有的国家成本高,如果我们通过粮食贸易让粮食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多生产一些粮食,出口到粮食生产成本高的国家让他们少生产一点,那么在粮食总产量不变的条件下,总成本就降低了,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国际贸易如此,国内贸易同样如此,所以,粮价的降低不仅仅靠科学技术,尤其要靠粮食的国际贸易,同样的道理,国内贸易也起这个作用。我们国家,地方非常大,各个省的条件千差万别,有的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比如黑龙江、河南,它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很低,有的地方像甘肃的生产成本就很高,成本高的地方少生产,用成本低的地方的粮食,那么总成本就降低了。所以,全世界的粮食贸易降低了粮食的成本,降低了粮食的价格,尤其是提高了粮食供给的安全性。可惜,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在前年全世界粮食涨价的时候,很多国家,包括我们中国,为了保护国内消费市场,不许粮食出口。国际粮价涨了,很自然地,国内粮商就会出口赚钱,国内粮食一出口,供给减少,国内粮价就要上升,这就不利于国内消费者,所以就制定了一个政策,不许粮食出口。国际粮价涨了,不许出口,国际粮价落了,让不让出口呢?当然更不让出口了,那样出口是赔钱的。干嘛做赔钱的事呢?于是得出的结论是,国际粮价涨了,不出口,国际粮价落了,我也不出口,一句话,不出口,也不进口。这就是很滑稽的事情,如果我们都用普通的想法,认为每个国家都保证粮食自给,粮食安全就有了,这是很普通的想法,不是专家的、经济学家的想法。经济学家的想法恰好相反,要消除一切粮食的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各种障碍。

    可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粮食贸易远远不是自由的,多哈回合谈了多少次谈不下来,就是其中包括农产品的进出口,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以给全世界带来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他们主要靠粮食的贸易来获取外汇。拿中国的情况来讲,我们可以不出口不进口,我们是粮食自给的,但是这个对于中国来说,显然不是一个最优选择,我们应该增加粮食进口,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是没有比较优势的,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我们的粮价是比较高的。

    随着粮食进出口的问题,还有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石油的进出口,我们中国的粮食可以不依靠进口,但是中国的石油不能不依靠进口,因为地底下没有那么多油,不进口怎么办?现在我们消费的石油已经有一半靠进口了。像这样一个背景,就是说,非进口不可。像日本,他尤其靠进口,粮食、石油、煤炭全都靠进口。因此,如果我们的国际贸易受到任何一点障碍的话,好多国家活不下去。所以我曾经说过,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消灭了争夺资源的战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前,得到资源是靠战争,像日本人打中国,侵占我们的东三省,因为东三省有煤有铁有粮食,而日本没煤没铁没粮食,他要发展,这是他的权利,但他没有粮食,没有煤铁无从发展,所以他就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现在的情况呢,日本是世界的一个经济强国,他能够通过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得到所有的各种资源,而不需要打仗了,可见,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不但促进、改善了全球老百姓的生活,而且保护了世界和平。如果把世界市场捣乱了,那么,拿日本来讲,他就没有活路了,他打仗也有他的道理啊。所以维护世界的市场跟维护世界和平是一样的重要,可惜我们的很多政治家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往往拿进出口作为一种武器,作为一种政治谈判的武器,“你不怎么样,我就不给你出口了,我就不卖给你了”,我觉得这个非常危险。所以,政治应该离开市场,市场应该是独立的,它具有跟世界和平同样重要的位置。这是我想谈的头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就是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我们知道,外汇,它是一种货币。用外汇的目的,就是拿来买东西,它不像粮食一样,买粮食就是为了吃,为了消费掉。买外汇是为了要用,不是把外汇消费掉,所以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外汇,都是有买有卖,不会只买不卖或者只卖不买。在改革开始的时候,我们国家制定了一个方针,认为人民币升值好,所以当时定的汇率、人民币价格非常地贵。外国人到中国来出差、旅游的时候,不得不买一些非常贵的人民币,因此他们会尽可能地少买,能不买就不买,这样子我们是不是就赚了呢?表面看我们是赚了,可是你赚了这么一点点人民币远远不是你进口所需要的,你要进口许多东西,因此就不得不在其他地方赔钱出口。你在这个地方赚了很多,在别的地方赔了很多,加起来还是赔了。所以有各式各样的奇怪的想法,就是,不是定的过高,就是定的过低。我觉得,从货币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的汇率只有两种,一种汇率是利人利己的汇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也有好处;另一种是损人损己的汇率,对别人有害,对自己也有害。只有这两种汇率:利人利己、损人损己。不可能有损人利己的汇率,不可能有中国制定一个汇率,能通过损害别人得到自己的利益。那美国也一样,美国也不可能制定一个汇率政策,损害中国使美国得到好处,没有这个可能。人民币的汇率只有两种,一种是利人利己,一种是损人损己。那么现在我们的汇率是什么状态呢?我们的汇率是损人损己的汇率。因为它是不均衡的,它每年有大量的顺差。拿去年09年来看,我们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3600亿,差不多20%,这么大的外汇储备,现在超过了两万两千亿了。它这个是不均衡的,所以是损人损己的。我不同意说,我们保持一个低汇率、低的价格、低的人民币汇价,对中国有利,通过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利,没有这个可能。当然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时间论证我这个理论。因为什么道理,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汇率。这个理论不但适合于中国,也适合于美国。如果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要人民币升值,不只是为了他的利益而已,也为了中国的利益,甚至是对于所有的国家都有好处,因为我们的汇率定的太低了。我这个理论呢,有一个毛病,就是没有考虑到外汇,它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它也是个金融资产,拿外汇是可以投机的,投机可以赚钱,而且,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是必要的。方才我说的这个理论:只有两种汇率,利人利己、损人损己,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汇率。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说,外汇又是一种金融资产,从这个角度讲呢,人民币是不是应该保持一种低汇价呢?也并不如此,因为,我方才讲了,安全有成本。当然,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可以更安全,但是你的成本就太高了。你想想看,你为了保证那个不必要的安全,支付这个成本,有这个必要吗?再说,拿外汇做投机,通过投机赚钱,这话也有他的道理。但是我想有一条,经济学家都会同意的,就是边际收益递减(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这个大家都同意的。你弄了太多的外汇,它的边际收益一定是递减的。就根据这两条,我们认为保持太多的外汇盈余,完全是不必要的,而且,你通过出口盈余,你赚回来的是没有多少用处的美元,美元已经太多了。所以说,我对于整个全球的经济安排,我觉得汇率,特别是人民币的汇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从汇率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的数据,比如说储蓄。美国就是储蓄率太低,造成他的进口超过出口,有一系列连锁反应。但是,汇率是一个最基础的价格信号。人的行为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牵动的,汇率的扭曲不仅仅会影响到进出口,也会影响到人的储蓄、投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调整汇率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

    这就是我今天的简单的发言,谢谢大家。

 

注:首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于2010年1月1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本文为茅于轼演讲视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