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如何实现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15:57
“千人计划”,如何实现计划 2010-03-15

“从回国以后我就饱受争议,但感谢单位给我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我静下心来做学问。”作为“千人计划”的倡导者之一以及该计划首批引进的海外人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屡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对于种种质疑,他的回应是——在储备战略人才方面,“千人计划”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关键是,要完善评审和运行机制,以实现其最初的目标。
 
截止到2009年底,共有32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千人计划”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全国已建立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但是“千人计划”引什么样的人?怎样引?如何用好人才?会不会“招来女婿,气走儿子”?这一系列问题依然是“两会”期间会场内外热议的话题。
 
不能为“引进”而引进
 
“我听说有些学校在‘985二期’创新平台中就提出,通过‘千人计划’引进一个人,就给2000万。”在政协科技界小组会上,一位委员“现身说法”:“我们学校就来找我,说你们实验室有没有合适的人,赶紧找啊!这个事情一旦成为指标,就会带来压力。”
 
九三学社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千人计划”的建议》中反映,自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部署之后,一些部门在工作中有搞形式化的苗头,甚至有规定名额、强行摊派的现象。有些单位将“千人计划”并没有充分考察引进人才的技能和研究领域是否适合该单位,为引进而引进。
 
也有委员认为,如果是以“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为目标,“这样的人凤毛麟角,愿意回国的可能会更少”。
 
“引进2000人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九三学社中央的提案也建议,合理确定“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对象和标准,不能盲目引进。
 
评审机制在争议中完善
 
据报道,第二批“千人计划”候选人的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09年6月初,各个机构上报的候选人数量庞大。8月1日才评审完最后一组,9月上旬最终的名单就公布了。可见,新“千人”的评审过程只有两个多月。
 
“‘千人计划’候选人评审速度过快,难以保证人才的质量。”九三学社的提案认为。
 
“评审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如何严格按照‘千人计划’的标准来执行。比如,依托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千人计划’人选,标准应该是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海外正教授’,但评审时,这个标准常常被‘短路’。”施一公说。
 
还有媒体称,第二批“千人”的评审甚至出现申请者本人难以“现身”陈述的现象,主要审核的是申请人所递交的材料,申请人基本不与评审专家面谈,甚至连最起码的PPT陈述都没有。但施一公认为,目前评审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据了解,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千人计划”评审增加了由中组部牵头组织的终审组。由相关领域著名学者担任评委。
 
“据我了解,相当一批已经通过初审的候选人在终审阶段没有通过。这是一次相对独立的评审,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人才质量,同时保证标准相对统一。”施一公说。
 
引来“女婿”,也要处好“儿子”
 
“还有个问题,这些引进来的人和国内科研人员待遇相差很大,会不会对国内的人产生影响?”邢定钰委员的担心具有代表性。
 
如何处理好“洋女婿”和“土儿子”的关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闵波认为,这还要看引进来的人是否能和国内的团队相互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委员也认为,要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问题,特别是在荣誉地位上不要太强调“区别对待”,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平的工作和舆论环境。若本土人才取得与引进人才相当的成就,并按照类似的方式进行评价和选举,应享受同等荣誉。
 

 在施一公看来,这也许不是个问题。“科学家是尊重学术的。如果引进的人确实有一流水平,大家反而不会有意见;水平不高,待遇却高,争议会很大。”
 

 要引进人才,更要营造环境
 

 “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我们‘海外抄底’不仅要能抄得到,更要能留得住,用得了,长得好。引进人才,最重要的不是一时的特殊待遇和条件,而在于长期、可持续的良好环境和适宜于创新的土壤。”中科院高技术局局长田静委员表示。
 

 田静有一位同学,原生活在美国,后无条件携全家回国,很快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两个月之后却有了烦恼。他告诉田静:“我就是想回国干点儿事情,生活、工作没有任何特别的要求,但是原来即将上任的系主任有点不自在,怕我抢了他的位置。好不容易才让他放心了,学校里希望我申请什么人才计划。上班一个月,开的会比我在美国几年都多。”
 

 “长此以往,他当初回国做事的热情还能依然不变吗?”田静反问道。
 

 九三学社中央提案也建议,要为引进人才创造宽松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避免用急于求成的目标给引进人才过大的考核压力,让他们能够认真思索、潜心研究。由于人才回国前两年是建设和适应期,建议免于考核。而且,在以后的考核中,避免简单地用获奖、经费和论文数量做考核标准,而更多的考察成果的质量。尽快落实引进人才的工作平台和配套人员的承诺,使引进人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才能否‘请’得来,留得住,用得了,长得好,其实全在于环境。”田静认为。(操秀英 陈磊)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