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风情(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02:12
http://www.qianlong.com/2007-02-12 14:28:33来源:京报网

据说春节最早始于夏,那时我们的祖先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岁首。汉代时又将此日定为农历年,并称作夏历年,从此便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天。辛亥革命后我国施用了公历纪年法,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农历年改称为春节,但百姓依然把春节叫做“过年”。
春节一直是最隆重、年事活动最丰富多彩、持续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一个民俗节日。早年传统中的春节,从腊月的五祭就拉开了过节的序幕,直到元宵节余声未断。它几乎占去了农历腊月和正月的一大半,其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节日都不能比拟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春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难以忘怀的共同节日。在多年的传承中,勤劳朴实的华夏儿女,不但对春节情深意切,更给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新年,挂满了五彩缤纷无比灿烂的亮丽花环。
身居在六朝古都的老北京人,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礼仪等方面受到帝王将相、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人群的客观影响,其生活模式和民俗习情有着一种独特的个性。
老北京人对传统的旧历年尤为注重,不但在吃穿住行上讲究甚多,而各种年俗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系列性。市民在春节期间,最讲究的是“吉祥”二字,最忌讳的是“不吉利”之事。人们过年的一切事宜需参照“老皇历”中所确定的八卦、五行等时运来进行。虽然有些“妈妈令儿”中充斥着不少迷信色彩,但其中也折射出京城百姓浓烈的追求幸福美满,渴盼吉祥平安的淳朴心愿。亲身经历的60多个春节中,不同时代的春节,给我留下了不同的情感,而最让我怀念的是解放初期的旧历年。那时的市民都惦念着过年,因为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休息日也少,文化娱乐活动很有限,普通百姓只有到了春节期间才能踏踏实实歇几天,也能好好玩一玩。特别是我们这些孩子更盼望过年,穿新衣,吃顿好饭,还能得几块压岁钱,这些美事,也只有到了春节才能实现。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城,正值刚刚解放百业待兴的阶段。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工作有了安置,生活有了保证,人们的精神面貌与以前也大不相同。每逢春节来临,百姓们就开始筹划过年的各项准备工作,力所能及地把积蓄下来的钱和物品用在过年当中。喝了腊八粥,春节就一天天挨近了,京城市民便陆继着购置过年物品。妇女扯回各种布料,春节前要给孩子大人添件新衣服。许多人家还要腌杏码、炸丸子、做豆腐,以便过年时多点花样吃喝上更丰富。
为了春节能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城镇郊区的居委会会组织当地能歌善舞的群众,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排练一些评剧、快板、秧歌戏等小节目,待过节时为大家演出。人们常可见到当地干部带领着居民敲着锣打着鼓,登门入户地把慰问品送到门口钉有“光荣人家”标志的军烈属户。在此期间,有的街道还组织居民,在一些街头巷尾用杉木、松柏枝搭起一座座过街牌楼。两旁贴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和“欢度春节”的大标语,中间悬挂着大红灯笼。人们还自发地做些纸花扎绑在其间,把高大的牌楼装点得非常好看,这就是几十年前,北京欢庆春节的一大景观。
至于老北京春节期间的风土习情,那更是丰富多彩情趣无限。根据民间的老传统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王,人们用糖瓜当供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待除夕再下界保佑家人平安。早年还有一种规矩,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据说,怕成天围着锅台转的妇女有不周全之事,避免此时灶神挑毛病。从农历腊月二十四至年三十,是人们最忙碌的阶段。家家要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把室内犄角旮旯清理干净。屋子里经过粉刷,顶棚糊上银花纸,窗户也换上了新高丽纸,陈旧的房间顿时四外洁白亮堂多了。紧接着,人们杀鸡买肉、煮肘子、炖猪头。妇女们蒸馒头、蒸豆包、炸春卷、做年糕。白胖胖的馒头、黄澄澄的黍子面年糕点上大红点,极有一种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的征兆。百姓们把这些吃食收藏在冷屋子里,等正月初几儿随时享用,以免春节动剪子动刀。
那时居住在四合院里的老百姓生活还不富裕,过年的吃食、钱物都是靠平常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春节能吃上较多的食品,买件新衣确实不容易。别看人穷,街坊四邻不但讲礼义,还很重交情,谁家缺啥互相都能周剂,很少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和气。特别是到了年节儿,有点新鲜的吃食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想着给生活窘迫的邻里送一点心意。那种互通有无、和睦相处,至今记忆犹新。
到了大年三十,北京便进入了过节的氛围。商贾店铺门脸已装饰一新,各种货物摆放齐全。有些商店还挂起了灯笼和彩旗,大红纸写的特价广告张贴在门口旁边。那些推车的、挑担的小贩在熙熙攘攘的购物人流中流连忘返,他们走街串巷,不辞辛苦地把商品送到各家门口,清脆婉转的吆喝声传遍了幽深胡同与四合院。这一天也是市民购买力最强的日子,大人买年货,孩子们买玩具,最火爆的是爆竹和挂鞭。那时过年为了取吉利儿,妇女对绢花十分喜欢,甭管大姑娘小媳妇都有头戴红绒花的民俗习惯。
这一天也是四合院女人们最忙活儿的时候,他们要把除夕的年夜饭准备齐全。男人的任务是把门口打扫干净,把水缸装满,这意味着把财挑过来,俗话说:“满满当当不愁吃喝不愁穿”。另外,要把“出门见喜”、“招财进宝”、“六畜兴旺”等各种春联,分别贴在门口、木柜和牲畜棚处。洁净的房屋再贴上年画,窗户上贴满窗花,这种生活氛围,给居室增添了一种祥和吉利,红火温馨之感。
除夕的晚上,无论是当官的、做工的人们都要早点回家过年。哪怕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也要赶回家来团圆,合家欢聚已是中华民族传统习惯。掌灯时分,各家各户的人们准备吃年夜饭。刚解放时老北京还残留着一些封建民俗,吃饭之前先要请财神,接灶王。人们摆上供品,燃香点蜡,以求福寿平安生活美满。然后,在阵阵爆竹声中,家人开始吃团圆饭。这顿晚餐是百姓家中一年里最丰盛的饭食,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家宴。普通人家的餐桌上一般也只是增加了几样炒菜,再炖上两碗肉。其余的菜肴大部分都是自制的小吃,有五香豆、腌杏码、拌粉皮、肉皮冻、打豆酱。富裕的家庭才能炖条鱼,做个四喜丸子买点酱肘子酱肉。尽管如此,对于这些平时缺少副食的平民百姓来说,能吃上大米白面炖猪肉也就知足了。除去一家人团团圆圆、说说笑笑享受一顿美餐之外,除夕夜还是一次交流情感的最好机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时候。大家能在一起欢聚一堂,自然把关系拉近了,那些琐碎的小矛盾很容易化解。在祥和温馨的大年之夜,更加深了人们的亲情和友情。
老北京人除夕不光讲吉祥,连说话都要图吉利。谁打碎了家什要说“岁岁平安”。小孩放爆竹烧破了衣服,别人就说“越烧越发”,饺子煮破了叫“煮笑了”。总之,忌讳的事挺多。这一宿家家不熄灯,孩子们打着纸灯笼到外边去玩耍,放鞭炮。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视等娱乐品,大人们只能泡上一壶浓茶,吃点花生瓜子坐在一起谈笑聊天,民间叫做“守岁”。妇女们便开始剁馅、和面包饺子。午夜时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成一片。四合院里的居民纷纷走出室外,尽情观赏交年的盛况,此时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人们喜笑颜开,和和美美,共同欢度着难忘良宵。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把煮熟的第一锅饺子盛到盘里,摆在供桌上先要祭祖,其意是不忘先辈功德。紧接着是家庭团拜,晚辈要给长辈磕头,祝老人健康长寿,大人要给未成年儿童几个压岁钱。随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按照传统老规矩,初一这天不动荤,无论是饺子和饭菜都是素的。吃完五更饺子后,孩子们合着伙地到附近亲戚家拜年,成年人可以访亲问友自由活动了。那时春节礼俗很多,也有不少讲究,像新媳妇回娘家,女婿拜丈人,近亲远亲出没出五福,拜年的时间都有一定日程。过去拜年一般不拿礼物,除非直系亲属为了孝敬老人外,其他亲友也不备饭。按那句老话说:“人到心到,话到理全”。而春节期间熟人相见,都要道喜问候,互相恭贺新年。这种礼仪习俗,也是老北京人和谐相处,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北京文化娱乐活动最火热的阶段。八大庙会盛况空前引来游人不断,城里大小戏园子也场场爆满。最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要说那走街串巷的高跷会、小车会、五虎少林跑旱船。这些古老的民间传统娱乐是老北京的文化精髓,大人小孩都爱看。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生活,给京城市民增添了节日的欢乐,也让人们展望到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今首都在腾飞,社会在巨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及休闲形式有了很大改观,但解放初期北京人民欢欣鼓舞过大年的情景,仍让我难忘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