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11:35

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略称云宗。以云门文偃(864~949)为宗祖。属南宗青原法系。文偃住韶州(广东)云门山光泰禅院,后唐长兴元年(930)以后,大振禅风,因取其山名宗。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谒雪峰义存得宗印。道明之宗风峭峻,不容拟议;雪峰之宗风温密,可探玄奥;文偃得此二风,更自发挥独妙之宗致,故机辨险绝,语句简要,如电光石火,而每有千钧之重。彼时,同为雪峰门下另有玄沙师备,师备传桂琛,桂琛传法眼文益,文益创法眼宗,而与本宗对峙。
 文偃门下颇盛,法席常逾千人,嗣法弟子有二十五人,以白云子祥、双泉师宽、德山缘密、双泉仁郁、守初宗慧、香林澄远等为著。本宗勃兴于五代,宋代时鼎盛,入南宋而宗风日衰,法脉至不可考,其间计传二百余年。玆略示本宗法系,如下表:
 本宗宗风即所谓“函盖截流”,取截断众流,师徒函盖相合之意。故云门宗风有奔流突止之概。本宗接化学人有其特异之处,即所谓云门八要:(一)玄,接化玄妙。(二)从,从学人之根机以接化之。(三)真要,拈出佛道宗旨。(四)夺,不容学人拟议,截断其烦恼性。(五)或,不拘言词,接化自在。(六)过,宗风严峻,不许转身回避。(七)丧,不执己见。(八)出,接化自由,予学人出身之路。(景德传灯录卷十九、卷二十二、卷二十三、续传灯录卷二、卷六、卷八、卷十二、五灯会元卷十五、卷十六、五家宗旨纂要卷下)p5339
FROM:【佛光大辞典】



 (流派)禅宗之一派。以云门山文偃禅师为宗祖,故谓之云门宗,稽古略三曰:‘师嗣雪峰存禅师,存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禅师,师之法道。世宗仰之。目之曰云门宗。’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偃在韶州云门山(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云门宗。

文偃(864~949)是禅宗六祖慧能下的第八代,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出家后学教学律都很精进。初往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参黄檗希运的法嗣道踪(世称陈尊宿),咨参数载,深入玄微,更参雪峰义存。他到雪峰后,一日遇升堂,僧问︰‘如何是佛?’峰云︰‘苍天苍天。’文偃闻后,忽释所疑,契会宗要。后历访洞岩、疏山、曹山、天童、归宗、干峰、灌溪等,最后往曹溪礼六祖塔,便道到福州灵树如敏处。如敏很器重他,请他做首座。后来便继承如敏的法席,晚年移住云门山光泰禅院,恢宏法化。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法嗣有香林澄远、德山缘密等六十一人。

文偃由雪峰存、德山鉴、龙潭信、天皇悟上承石头迁的思想,着重在一切现成,与‘即事而真’的见解一脉贯通。所以他示众最根本的说法︰‘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大众无对,他自己代大众说︰‘一镞破三关。’后来他的法嗣德山缘密把它析为‘三句’,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有颂初句云︰‘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恰当地说明了一切现成的见解。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二句,则是说他接引学人的教学方法,也即所谓机用。尤其‘截断众流’的方法,是云门所常用的。如他接引学人,每每用一语、一字,蓦地截断葛藤,使问者截断转机,无可用心,从而悟得世谛门中一法不立。如有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他用一句话回答说︰‘花药栏。’那僧说︰‘就凭么去时如何?’他说︰‘金毛狮子。’问︰‘又如何是透法身句?’他说︰‘北斗里藏身。’这些语句,当时脍炙人口。又如有僧问︰‘如何是云门剑?’他用一个字回答说︰‘祖。’问︰‘如何是禅?’他说︰‘是。’问︰‘如何是云门一路?’他说︰‘亲。’问︰‘如何是正法眼?’他说︰‘普。’问︰‘三身中那身说法?’他说︰‘要。’当时称为一字关。这些都是文偃截断众流的机用。

文偃门下有白云子祥、德山缘密、香林澄远等,而以澄远为上首。他住益州青城山香林院,接人语句完全继承文偃的风格。澄远下有智门光祚,门风险峻,有《智门光祚禅师语要》一卷。光祚的法嗣有雪窦重显、延庆子荣、南华宝缘等三十人。到重显而云门的宗风大振,号称中兴。重显(980~1052),遂州(今四川遂宁县)人,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游方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一作复州,今湖北沔阳县),参光祚,停留了五年,尽得光祚之道。既到池州的景德寺做首座,尝为大众讲解僧肇的《般若无知论》。曾住持苏州洞庭山的翠峰寺。学士曾公会以书荐之于灵隐珊禅师。他到灵隐后,没有把信交出,混迹在清众中三年。曾学士奉使浙西,访师于灵隐,堂僧千余人没有认识他的,检床历才找到。及见,问起前所附的书信,师从袖中拿出来。曾大笑,请住持明州雪窦山资圣寺。重显有文学天才,受当时汾阳善昭的影响,举古代的公案一百则,歌颂出它的玄旨,这就是有名的《雪窦颂古》一卷。后来昙贲说他‘以辩博之才,美意变弄,求新琢巧,继汾阳为《颂古》,笼络当世学者,宗风由此一变。’门人把他在翠峰及雪窦的语句及诗颂辑录为《洞庭语录》、《雪窦开堂录》、《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雪窦后录》七种,后来合编为《店禅师语录》六卷。法嗣有八十四人,而以天衣义怀为上首。

又,文偃门下双泉师宽递传五祖师戒、泐潭怀澄,而有育王怀琏(1009~1090)。怀琏是福建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溪县)人,幼年出家,谒泐潭怀澄,事之十余年。后游庐山,掌居讷禅师记室。皇祐元年(1049),朝廷命居讷住持左街十方净因禅院,居讷举怀琏以代。当时汴京两街诸寺的系统只有法相宗、南山律宗,禅宗只流行于地方,自有净因院,禅宗始行于京都。后四明郡守迎请他住持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四明人士相与出力建大阁藏仁宗所赠诗颂,苏轼作记,函请录示出京日英宗给他的手诏,他终藏而不出。晓莹的《罗湖野录》称赞他的不暴耀,足以羞挟权恃宠者。

义怀(989~1060),永嘉乐清(今浙江乐清县)人,宋·天圣中(1023~1031),试经得度,后来往洞庭翠峰参重显,因汲水折担得悟,为重显所印可。既而辞去,到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县),住持铁佛寺。有一次他上堂说︰‘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不用续凫截鹤,夷岳盈壑。……’重显听到淮上来人说起义怀的这几句话,非常赞赏。后来义怀迁到越州天衣寺行化。前后主持法席七次,大兴云门的宗风。有《天衣义怀禅师语要》一卷。法嗣有八十三人,其中慧林宗本、法云法秀、长芦应夫、天钵重元等为上首。

宗本(1020~1099),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十九岁出家,师事承天永安道升,弊衣垢面,探井臼,典炊事,夜则入室参升。升问︰‘亦疲劳不?’对曰︰‘若舍一法,不名满足菩提,实欲此生身证,其敢言劳?’升阴奇之。又十年剃发受具,服勤三年,乃辞升游方。后来到池州景德寺,参义怀,言下契悟。义怀退居后,他应请在姑苏瑞光寺开法,既而移住杭州净慈寺。元丰五年(1082),汴京相国寺六十四院开辟为八寺,二禅六律,以东西序为慧林、智海二禅寺,召宗本住持慧林,为第一祖,大扬禅风。神宗召他到延和殿问道,坐即盘足跏趺,茶至,举盏长吸,其率真如此。后来以年老假归,而四方从者相望于道。有《慧林宗本禅师别录》一卷。

宗本下,有长芦崇信、法云善本等。崇信下,有慧林怀深者,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宣和三年(1121),住持慧林寺,有《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四卷。其后递传灵隐寂室(慧光,钱塘人)、中竺痴禅(元妙,婺州人)、扔己庵(温州人,有《己庵深禅师语要》一卷)。善本(1035~1109),颖州(今安徽颖上县)人,出家后,到姑苏,参宗本于光瑞寺,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宗本之道。后来住持婺州双林寺,道俗推崇备至。继而移住杭州净慈寺,继承宗本的法席,和宗本并称大小本。不久又住持东京法云寺,继承法秀的法席,号大通禅师,住了八年,归老于西湖之上,杜门却扫。门下有雪峰思慧(妙湛,钱塘人)、天竺从谏(慈辩,松阳人)等六十九人。思慧下有净慈道昌(月堂,湖州人),道昌下有五云悟(苕溪人)。

法秀(1027~1090),秦州陇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人,十九岁时试经得度,后来便从事讲经,既而到无为军铁佛寺参义怀,有所证悟,得到印可。初住持淮西四面山,既又住持栖贤、蒋山、长芦。后来东京法云寺落成,他应召为开山第一祖,号圆通禅师。其下有佛国惟白、保宁子英等五十九人。惟白,靖江人,继法秀之后,住持法云寺,后移住明州天童寺,撰集《建中靖国续灯录》三十卷。其下有慧林、慧海等十四人,慧海下有万杉、寿坚等两人。

和雪窦重显同出于智门光祚之门的延庆(山名)子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其下有圆通居讷(1010~1071),梓州中江(今四川中江县)人,受具足戒后,从事讲学。既而有禅者从南方回川,勉励他出川参请。于是遍树楚间,后到襄州,参子荣,密契心要,停留十年,道望日重。起初,他应请住持庐山的归宗寺,继迁圆通寺。当时欧阳修左迁滁州,游庐山,和他论道,他的见地出入百家而折衷于佛法,欧阳修肃然心服,遂举他住持汴京十方净因禅院,他以疾坚辞,举大觉怀琏以代。他住持圆通二十年,后移住四祖、开先两寺,晚年退居宝积岩。

云门的法流所出,以明教契嵩为最知名。契嵩(1007~1072),出德山缘密的法系下,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九岁时到诸方参学,得法于缘密的再传弟子筠州洞山晓聪。明道年间(1032~1033),作〈原教篇〉,阐明儒佛一贯之理,以抗欧阳修等宗韩(愈)排佛之说。皇祐年间(1049~1053),住杭州灵隐寺,鉴于禅门传法的世系诸说不一,因而依据《宝林传》之说,刊定二十八祖的传承,撰成《传法正宗记》九卷及《传法正宗论》三卷,并附画佛祖相承之像,称为《传法正宗定祖图》。又述《辅教编》三卷。诸书由开封府尹王素代进于朝廷,仁宗令传法院收入《大藏》,给他‘明教大师’称号,由此名振海内。其说对于后世讲禅史者影响很大,并引起了天台宗的争论,历久不息。既而东还,住佛日山,过了几年,退居灵隐的永安精舍。有《镡津文集》二十卷行世。

云门宗在五代时勃兴,入宋极其隆盛,到南宋而渐次衰微。宋末虽然有圆通、善王、山济等弘扬,法席甚盛;到了元初,其法系便无从考核。一宗的法脉仅延续了二百年。这大概是由于宗风险峻而简洁高古,于一语一字之中含藏无限的旨趣,即所谓函盖乾坤;而其机用又是截断众流,不容拟议,几乎无路可通,这对于中下根机是很不相宜的,致使雪窦不得不改变宗风,逐渐融合于他宗,而终于绝传了。(黄忏华)

[参考资料] 《景德传灯录》卷十九、卷二十二、卷二十三;《续传灯录》卷二、卷六、卷八、卷十二、卷十四、卷十八、卷十九;《五灯会元》卷十五、卷十六;铃木哲雄《唐五代禅宗史》。

云门宗在北宋时相当活跃,与临济宗并驾齐驱。

 

文偃(864949)是云门宗的创立者。文偃俗姓张,苏州嘉兴(浙江嘉兴)人,自幼投本州空王寺志澄律师座下为童,后落发出家。文偃禅师生来机敏聪颖,慧辩天纵,在侍奉志澄律师数年期间,专攻《四分律》,并学习大小乘经论。后因深感出家多年而已事未明,遂辞志澄律师,外出游方参学。先参睦州(今浙江建德东)道踪禅师,数载后又从学于雪峰义存。

 

时,睦州(今浙江建德)陈尊宿住龙兴寺。陈尊宿,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每日以编织草鞋为生,故丛林皆称之为陈蒲鞋,或者直接称为睦州。其接人一向以机锋险峻著称,平时经常闭门不出,不轻易接引来参者。一日,文偃禅师来到睦州,可是睦州和尚一见他,故意装作没看见,马上关上门,文偃禅师于是上前敲门。

 

睦州和尚问:谁?

 

文偃禅师道:某甲。

 

睦州和尚又问:作甚么?

 

文偃禅师道:已事未明,乞师指示。

 

睦州和尚便开门,看了文偃禅师一眼,一句话也不说,又重新关上门。

 

第二天,文偃禅师又前往扣门造访,睦州和尚仍然闭门不出。到了第三天,睦州和尚才开门。睦州和尚刚将门打开一线,文偃禅师便使颈地往里面挤。睦州和尚于是便一把擒住他说:道!道!

 

文偃禅师正要开口答话,睦州和尚便一把将他推出门外,说道:秦时轹钻(用来比喻无用之物)。说完便猛地关上门,将文偃禅师的一只脚给挤伤了。文偃禅师豁然有省。

 

文偃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睦州和尚身边请益。数年后,睦州和尚便指点他前往福州,参礼雪峰义存禅师。雪峰禅师是德山宣鉴禅师的弟子,当时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庄广福院传法,座下徒众有千余人。

 

一日,文偃禅师来到雪峰庄上,尚未上山礼拜,见有一位僧人从身边经过,便问:上座今日上山去耶?那僧道:是。

 

文偃禅师道: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即方丈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那僧道:得(可以)。

 

文偃禅师道: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才集便出,握腕立地曰: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

 

那僧上山后,便依教奉行。雪峰禅师见那僧这样说话,迥异常人,心生诧异,便下座揪住那僧,说道:速道!速道!

 

那僧却无言以对。

 

雪峰禅师于是将那僧推开,说道:不是汝语。僧狡辩道:是某甲语。

 

雪峰禅师道:侍者将绳棒来。那僧一见要受罚,只好承认道:不是某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

 

雪峰禅师一听,非常高兴,便向大众道: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

 

第二天,文偃禅师上山礼拜雪峰和尚。雪峰和尚一见,便道:因甚么得到与么地(见地)!


文偃禅师一听,便低头。从此以后,雪峰与文偃禅师,师资道合。经过几年的磨练,雪峰禅师终于将宗门密印传授给文偃禅师

 

文偃禅师受法后,不久即离开雪峰,四方参礼。其锋辩险绝,一时丛林尽闻。后抵韶州曲江灵树。在此之前,知圣(如敏)禅师住灵树二十年,没有请立首座和尚,大众都很奇怪,经常劝他迎立首座和尚。知圣禅师道:我首座生也。过了几年,知圣禅师道:我首座牧牛也。又过了几年,知圣禅师道:我首座行脚也。又过了几年,忽一日,知圣禅师令鸣钟集众,到三门外迎接首座和尚。大众刚一出山门,文偃禅师正好来到。于是,文偃禅师便住灵树,充当首座和尚。一时大众无不惊服。

 

南汉高祖乾亨元年(917),知圣禅师示寂。韶州刺史何希范奉高祖之命,请文偃禅师继任灵树之法席。后文偃禅师又于乳源云门山别创新寺,盛传雪峰宗旨。世称云门宗。

 

文偃禅师示寂于乾和七年(949),春秋八十六岁。谥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行世。其开示语录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现举文偃禅师接众语录数则如次:

 

问:生死到来,如何排遣?师(文偃禅师)展手曰:还我生死来。

问:如何是佛?师曰:乾屎橛。

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东山水上行。

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师曰:须弥山。
问: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文偃的禅学被后人归纳为三句话,即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文偃弟子有香林澄远、德山缘密、白云子祥等,而以澄远为上首。澄远传智门光祚。光祚门风险峻,弟子众多,著名的有雪窦重显、延庆子荣、南华宝缘等,此三人被称为云门中兴时期。

 

重显(980-1052),俗姓李,遂州(今四川遂宁)人。幼年出家,后投光祚,参学五年,尽得其法。一日问曰:不起一念,云何有过?光祚以拂子打之,遂豁然开悟。

 

此后又游历各地,于乾兴元年(1022)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长达三十一年。其时宗风大振,天下龙蟠凤逸,衲子争集,号云门中兴(《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他受汾阳善昭影响,撰有《颂古百则》,把宋初的颂古之风推向高潮,对文字禅有推波助澜之功。他还著有《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洞庭录》、《开堂录》等多种。其得法弟子有八十余人,而以天衣义怀为上首。

 

义怀(989-1060),俗姓陈,永嘉乐清(今属浙江)人。受重显印可后,先住无为(今属安徽)铁佛寺,又住越州(今浙江绍兴)天衣寺。他主张禅净一致、禅教融合。门庭十分兴盛,得法弟子有八十余人。重要法嗣有慧林宗本、法云法秀等。

 

宗本(1020-1099),俗姓管,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十九岁出家,得法后,先住苏州瑞光寺,后住杭州净慈寺。元丰五年(1082),奉诏住汴京(今河南开封)慧林寺,受神宗召见。

 

法秀(1027-1090),俗姓亭,秦州陇城(今甘肃秦安)人。十九岁试经得度,于义怀处证悟,受印可。曾于江苏、江西一带住持寺院多处,后应诏住汴京法云寺。

 

延庆子荣门下著名的禅师有圆通居讷。居讷(1010-1071),俗姓蹇,梓州中江(今属四川)人。十一岁出家,因参子荣而密契心要。停留十年,道望日重。先后住持庐山归宗寺和圆通寺。庆历四年(1044),欧阳修被贬滁州后游览庐山,与居讷相见论道,因居讷言出入百家而折衷于佛法,使之肃然心服。皇祐(1049-1053)初,有诏请他住持汴京净因寺,他以疾坚辞。

 

佛印了元(1032-1098)是开先善暹弟子,宋神宗时的云门宗著名禅僧。他俗姓林,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未入佛门前,业已五经略通大义,精通儒学,擅长诗文书法。曾住持庐山归宗寺、镇江金山寺、江西云居寺等,凡四十年间,德化缁素,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九)。他与苏轼兄弟、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交往甚深,应酬文字颇多。他还与理学家周敦颐结青松社,自为社主。两人相与讲道,为方外友。神宗曾赐之矣高丽磨衲、金钵。

 

契嵩是北宋云门宗的另一重要禅师。他除了著有《辅教编》,还著有《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传法正宗定祖图》,以确定禅宗二十八祖说。

 

云门宗自南宋起开始衰微,至元初其法系已无从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