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化”之妙看中国式养生——读《图解黄帝内经-认识中国式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13:22
           读《黄帝内经》,多少有点“临急抱佛脚”的况味——要不是患上恶疾,可能这一辈子,我是不会跟医书一类沾上边的。总觉得西医过于“干枯”,中医虽然润泽,却是太“玄”了。而现在,我居然读起《黄帝内经》来。依佛家言,这大概就是一种“缘”吧?
  
   开卷有益。“生而神灵”的《黄帝内经》将引导我们“洁净精微”地认识人自身的问题——
  
   “人身”从何而来?有史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惑着人类。达尔文的进化论说人是猿猴进化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而佛教则认为“人身”是由“四大五蕴”假合而成……。那么,《黄帝内经》又是如何说的呢?《内经》把生命起源解释为“天地形气相感”,也就是说,天地气相感应后而形成生命形态,这是对生命起源高度而合理的概括。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具体点,就是人依靠天地之大气和水谷之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生长收藏而生活。也许有人会说,人身是由“父母所生”,说到底就是由“父精母血”、阴阳二“气”交感而来的。这跟《内经》并不矛盾,是具象的说法。总之,“人身”就是由“气化”而成的,所谓“阳化气,阴成形”是也。
  
   医易同源。《内经》这种“人身”由天地“气化”而成的说法,跟《易经》的“三极之道”——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地、人“三才”是一致的。这是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中国人爱讲“气化”,“气化”是古人朴素的思辨,西方哲学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
  
   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讲“气化”。可以这么说,“气化”是《内经》最基本的思想,是《内经》的理论基石。由“气化”而延生出“阴阳与五行”的学说。中医即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平衡等运动变化规律和形式来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通过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内经》拿“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合,同时跟五色、五味、五音、五方等相对应,以解释人体内部脏器以及生理的规律性运动。更为神奇的要算经络学说了——虽然现代医学解释不了,但它却一直在发挥着“决生死,治百病”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无处不体现出“天人合一”、“人身小宇宙”的玄理。我每每惊叹古人何以有如此美妙的灵感?
  
   依《内经》言,“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根本。因此,养生必重养“气”。
  
   儒、释、道三家在养生上都重视养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是善于养气的,孟子应该是古代的“气功大师”。《内经》所说的“气”,是形而下的;孟子所养的“气”,已经有所超越了,可以说是形而上的,指的是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功夫。只有经过长期修养锻炼,才能达到“至大至刚”的境界。所以说,儒家讲“养气”,是从道德上加以升华。依佛教言,佛陀认为“人生只在呼吸之间”。佛祖的彻悟,在常人之上。实际上,人身的第一个毛孔每时每刻都与天地之气相呼应,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至于道家,就更加重视养气了,传统的八段锦、太极拳等内家拳、导引术均以练气为主。《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实际上就是练气的最高境界。
  
   古代讲究养生的人,如彭祖、老子、孔子等,都非常重视养气,认为养气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也归纳出许多养气的经验和方法,如少言语,养气血;戒色欲,养精气;薄滋味,养血气;咽津液,养脏气;莫嗔怒,养肝气;美饮食,养胃气;少思虑,养心气等等。
  
   最后,讨论一下中医与西医。西医总是把人体当成“物件”看——四肢五官,五脏六腑……所有这些,在西医眼里都是组成这个“物件”的基本零件。人身只是“躯壳”、只是body。一旦你生病,西医就会把你拆解到“体无完肤”——最后只剩下细胞了。中医则不然,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当整体看,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同时中医认为“血肉有情”,一点也不机械,非常润泽。按照牟宗三先生的易学思想,就我个人的理解,西医体现的是“方以智”的精神——代表着科学;而中医却是最能体现中国人“圆而神”的智慧了。就拿“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说吧,扁鹊的医术可以说是达到了“知几其神乎”的境界!第二个望气而诊的高手应该就是华佗了,《三国志·华佗传》所记录的医案总是让人叹为神奇。在中国古代,像扁鹊、华佗一类的“神医”多的是……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自豪地说“中医的境界层次比西医高”!
  
   “人的思考进至玄思的时候,境界就很高了”(牟宗三)。如果说《易传》是儒家的玄思,那么《黄帝内经》应该说是黄帝(或是歧伯)的玄思了。作为中国古代成书最早、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中医宝典,《黄帝内经》绝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