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芳姿 安分随时-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23:04

珍重芳姿 安分随时
——试论薛宝钗㈠
辛琳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薛宝钗,贾府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宝玉的姨表姐,以进京待选的身份出场。曹雪芹推到读者面前一个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大家闺秀。让她住在长满奇花异草的衡芜苑,给她安排了“金譬雪中埋”的悲惨结局。


薛宝钗,在红学评论中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其实,她和其它红楼女儿一样,是作者倾心赞扬的封建淑女。本文就她的性情和对待爱情的态度试作分析。

先说薛宝钗的性情;她德才兼备,行为豁达。薛宝钗深受封建思想熏陶,具有封建社会倡导的贤淑品德。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是她和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慕咏絮才……”。“停机德”赞的是宝钗,“咏絮才”赞的是黛玉。“停机”语出古代乐羊子妻以停机断织来劝诫丈夫乐羊子致力于学业。确实,宝钗一直在婉言规劝贾宝玉,无论成婚前,还是成婚后,规劝宝玉能“改邪归正”致力于经书,实现封建社会士人的理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她自己遵奉“女予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日常以针织,纺绩为功课。还规劝史湘云,林熏玉:“针凿,纺绩是你我的本等!”

她的才学在大观园中出类拔萃。薛宝钗的知识面很宽。绘画方面;《红楼梦》中从未提到她的画怎样,但她通晓绘画的基本知识,精通画理。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中,她指点惜春大观园该怎样画:“……你只照样儿往纸上一面,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试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安插人物要有疏密,有高低,衣折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她了解绘画工具的性能:“……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皱染……”她建议绘大观园应用矾过的重绢,还详细,周到地开列了惜春画大观园图要用的笔,颜料及其它什物的单子。


诗词方面,她对写诗有独到的见解。第三十七回《蕾芜君夜拟菊花题》中,她替史湘云张罗作菊花诗,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拟出了十二个新颖的题目:《忆菊》、《种菊》、《菊梦》等。既是咏菊,又是赋事,立意清新,又不落俗套。她要求作诗不必限韵:“一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就不俗了……我平生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若为韵所缚……”这席话与林黛玉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若吟诗》中对香菱解说怎样写诗,见解相似。“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薛宝钗的诗风与林黛玉悲若,哀戚的风格迥然不同,例她的《临江仙•咏柳絮》一词: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的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膏云!”
这首词与潇湘妃子《唐多令•咏柳絮》哀伤柳絮飘泊,不能自主,无处依傍的命运不同;她体会到柳絮在春天里漫天飞扬的自由,洒脱;翻出前所未有的新意。有些人因这首词批评薛是功名利禄熏心,“白玉堂前春解舞”是在为巳趋衰亡的剥削阶级歌功颂德。殊不知,贾府贵为皇戚,他居住的环境远非小门小户所比。这一起句点出的是柳絮飘飞的时间,地点。“春解舞”引用了我国古代才女薛涛咏雪:“莫若柳絮因风舞”的典故。“解”字在这里用得恰当,巧妙。春天是柳絮的知已,柳絮在春天里萌生,又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飞舞。“东风卷的均匀”东风吹卷的柳絮漫天飞扬,无处不在。“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柳絮飘扬时,繁花盛开正艳,馥郁的香气,鲜艳的色彩,招引蜜蜂、蝴蝶团团围裹。柳絮没有香味,没有艳丽的色彩。白色绵软的柳絮,孤独又是自由地飘飞,即使被风吹裹到水中,随水飘逝,也没有什么惋惜的。宽慰柳絮不必跻身花丛,与盛开的鲜花对比中相形见绌,也即俗话说的不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对比。“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离别是凄苦悲凉的,但是千万条柳丝超脱地看待柳絮的聚聚分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进我上青云。“柳絮虽无根无叶,但一阵风过,卷裹柳絮飞上蓝天!这首词里,独具慧眼的宝钗从柳絮身上体会到它与众不同的美;聚也安闲,散也安闲的超然;不自卑,不悲观随遇而安的心态;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薛宝钗性情豁达的体现。她随缘处分,聚也安闲,散也安闲的人生态度。


她珍重芳姿,清洁自守。薛宝钗长的很美。美如牡丹,艳冠群芳。但她从不以自己的容貌出众而骄吟,也不着意修饰让自己更加引人注目。相反,她尽力掩饰这种美,她从不爱花儿粉儿,也不佩戴什么装饰物。她的衣着很朴素,在人群中罕言寡语,不使人多注意她。可见她性情内敛,不爱突出自我。《咏白海棠》一诗表明了她的志向。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首《咏白诲棠》诗中,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一。评论她写的含蓄,浑厚。“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珍重白海棠花的纯洁,晶莹剔透,大白天也关上门,使花免受外界的纷扰,玷污。亲手给花浇水,细心的呵护。“淡极始知花更艳。”花色淡到这种纯净的白色,花也更加光艳动人。“欲偿白帝宜清洁。”要偿谢给予花美丽姿容的白帝、更应当做到清洁自守,让自己冰清玉洁。从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为什么薛宝钗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封建道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也能理解这个封建淑女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导别人也象她那样做。
她安分随时,内蕴浑厚。薛宝钗恪守封建礼教的各种习俗,安分于日常起居的繁文缛节。朝昏问省,白天里遵守封建规矩,问省母亲,贾母,王夫人这些长辈,陪坐解闷;随后看视园中诸姊妹,陪坐闲话;至晚,才熬夜做女工,她好像专为这些制度而生,浸进在骨子里的习俗制度让她显得典雅,庄重,从容不迫。王熙风评论她:“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其实,她很懂语言的艺术,当言则言,顺时而发;随应时机,适时而动。所以她说的话,不是无的放矢,总是会收到显著的成效。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中,薛蟠因挨了柳湘莲一顿饱打,无脸面,想跟自家的伙计出外学做生意,躲躲羞。薛姨妈怕儿子又生事不许去,宝钗一席开导的话使她明白还是让去的好,一则不许去不能阻止他胡闹;二则,出外吃点苦头,或许真能让儿子改邪归正。薛蟠这个呆霸王,他的母亲不能拘管,反倒他妹妹宝钗能降他的匪气,只为宝钗内蕴浑厚,顺应时机,有理有节。


李纨评她的诗浑厚。其实,诗品映射着人品。她品格中的浑厚化出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冲淡平和,善解人意,宽怀恤下,宽容大度的性情。林黛玉一直对她心怀嫉妒,语言常含沙射影,语带讥消,但薛宝钗总是装作没听见,置之不理,从未与林黛玉发生正面冲突。相反,她还主动关心林黛玉,劝她多注意保养,一个内蕴不浑厚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


她温柔谦恭,细致妥贴;薛宝钗具有东方女性的温柔,谦恭;又兼大家闺秀的端庄,典雅。她做事细致,周到,妥贴。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薛宝钗替史湘云作东请贾母等人在藉香榭赏桂花。贾母一见布置,夸赞:“我说这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中,薛姨妈一见儿子被打的鼻青脸肿,要跑去告诉王夫人,着人捉拿柳湘莲,是宝钗拦住了母亲。听了女儿的分析.薛母也自悔做事不妥贴,儿子吃了一点亏,便兴师动众,显得借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其实,剔除不适于今天的封建礼俗,薛宝钗的性情中有很多优点,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有她的言语沉静,安分乐业,细致周到,稳重和平……这里不再一一分述。
再来分析薛宝钗对待爱情的态度。


《红楼梦》中一次为宝钗过生日,提到她已十五岁,及笄之年。在古代,这是议婚论嫁的年龄,也是少女春心萌动时期。大观园中,贾宝玉,是深居内帏的薛宝钗唯一能见到的,又能了解的异性少年男子。贾宝玉又丰神俊秀:“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癞头和尚送她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錾在金锁上,嘱她日日佩载,以后与有玉的配对,结为婚姻。贾宝玉口内衔玉而生。他的玉上八个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她的刚好一对,这怎不让她留心,思谋自己的归宿呢。但薛宝钗性格内敛浑厚,谨遵礼法。她一直克制着,不让自己的爱流露出半点。她不露声色地关注着贾宝玉,留心他的举动,适时地劝诫,经常地造访。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中,晴雯与碧痕拌了嘴,便将气出在来造访的宝钗身上,抱怨:“有事没事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贾宝玉受笞刑后,林黛玉心痛的气噎如堵,眼睛哭的肿如桃于,半日不能言语。薛宝钗却处分若定,及时送药,慰问,但是不防说漏了自己的心事,那后半句话硬咽了回去,而她本人羞涩,难为情地玩弄起了衣带。我们赞扬林黛玉爱的真挚,热烈,但是薛宝钗的爱情,谁又能否认呢?她俩的反应不同,只是因不同的性格和定力使然。即便今天,突发事件落到不同人的头上,会有不同层次的反应,有的人反应尖锐,有的人反应要平和的多。
因为她爱宝玉,她一直婉言规劝,虽然后者一听她的劝告,抬脚就走,无动于衷。因为爱他,当她的母亲应允她和宝玉的婚事,又眼见宝玉已疯傻,怜惜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但宝钗没有言语,所以她的爱情是肯定的。但她恪守封建陈规,把自己的爱隐藏在心底。她表面虽然平静,爱的潜流却一直在心底奔涌。使本性豁达的她,惆怅爱无所归(贾宝玉的心思在林妹妹身上)写下了《忆菊》一诗,抒写空寂,无望的心绪。
帐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红楼梦》流传至今,几百年的沧桑岁月,中国已发生了许多天翻地覆的变化,沧海桑田已难尽述。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跨越过历史,随着《红楼梦》,教科书、电影、电视剧,走近现代人,为现代人知晓,了解。而她身上几千年儒学滋养的传统美德,传统淑女的性情,大家闺秀的风范,也令人反思。


反思传统美德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传统美德存身立足的境地;反思我们对女孩子的教育,除了教育她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谋取好的职业,嫁个如意郎君之外,还应在品德教育上注重什么,性情上怎样陶冶?反思知识女性在受过高等教育,才学提高的同时,中华民族女性清洁自守的品德,宽容安分的涵养,中和冲淡的性情美怎样传承,怎样发展……
而更值得全社会反思的是薛宝钗性情中的珍重芳姿,安分随时。物质丰富的现代生活中,严谨的生活作风,清白的人品,没有隐私的人性世界对我们还重要不重要?乐天知命,安分、从容于日常的平凡,琐琐碎碎,是否是生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