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在胶东的三次大出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46:41

许世友在胶东的三次大出拳

将星闪耀 2009-12-30 10:13:08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

 

 

许世友在胶东的三次大出拳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合作抗日。红四方面军,大部编入一二九师。许世友向毛主席请战,去抗日前线,“杀敌建功”。毛主席欣然同意,让他去陈赓任旅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1940年9月,赴山东任山东纵队三旅旅长。1941年2月,率清河军区独立团,挺进胶东。3月任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指挥,统一指挥胶东第五旅和五支队,同日、伪、顽,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第一拳  打垮十多个伪军司令
    太平我不来,
    我来不太平。
    我来要打仗,
    打仗要丧命。
   你们怕不怕?1941年3月15日,许世友在胶东军区党委会召开的抗日反投降派动员大会上,首次公开登台“亮相”,别具一格的“就职演说”,一开头号就使整个会场布满了火药味。
   接着,他又激昂慷慨地说:“蒋介石制造了血腥的”皖南事变“,胶东投降派配合日军天天打我们。我们不打就没有出路,不打就不能抗战到底。我们一定要当硬骨头,坚决打出去,打垮投降派的进攻,打出胶东的新局面。”
   许世友一口气说占了七个“打”字,在简短的讲话里,“打、打”之声不绝于耳。会场上群情振奋,不断高呼:“配合全国克服投降内战危机!”“以反投降的胜利转变胶东局面!”“为皖南新四军遇难同志报仇!”“打到牙山去,活捉蔡晋康!”
   蔡晋康,是盘距在胶东牙山的第二号伪司令。经常出动伪军配合日军,下山扫荡,破坏抗日根据地。他原是国民党的区长,不会打仗,外号“菜包子”。但山上设有兵工厂,能制造长枪、子弹。他心狠手辣,因为反共有功,所以蒋介石才把他封为“剿匪”司令。要想除去心腹之患,把胶东的东、西两块根据地连在一块,必须夺取牙山。
   白天开罢动员会,夜晚便打上了。许世友指挥部队,兵分三路,合围牙山。他对三路指挥员说:“这次打的是一次硬仗,只许胜,不许败。”又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带头冲的官,就有不怕死的兵!请大家果敢指挥,战斗力的提高是指挥员带出来的。”
   3月15日夜晚,这是个散发着山花清香的夜晚。风儿轻轻吹,虫儿轻轻叫,半圆形的月儿洒下银辉,给大地蒙上一层银纱。许世友率领五旅和清河独立团,从蓬莱、栖霞边界的艾固山下,按预定方案出发东进。部队在丛林和峡谷中接近蔡晋康的驻地。中路十三团以突然动作包围了牙山西侧的大杨家,敌人一个营未及展开即被歼灭,营长被击毙。右路十四团,连克下张家、唐家泊,直逼蔡晋康的司令部所在地刁崖前、刁崖后。左路清河独立团亦包围了牙山背后的北亮口。十七日,十四团向刁崖后进击。蔡晋康见八路军来势勇猛,怯战而逃。十三团、十四团不畏疲劳当即分兵尾追,复又将敌包围在桃村。当夜发起攻击,至18日下午,蔡部大部被歼,蔡晋康负伤逃跑。清河独立团也将北亭口之敌歼来。许世友率部只用三天时间,就把胶东这个二号“伪司令”给抹掉了。
   与此同时,胶东五支队主力,由昆嵛山出发向西猛进,扑向投降派“抗八联军”的左路洪彪见势不对,不战自溃,五支队顺势直下弁平城南的观水。18日,将驻观水的投降派陈煜四面包围。经数小时激战,将其大部歼灭,观水为五支队占领。
   这是许世友进入胶东后指挥部队进行反投降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夺取牙山以后,许世友马不停蹄,挥师南下,寻歼胶东最大的投降派赵保原的主力。4月27日,和赵保原会战于榆山,赵保原遭到惨败,胶东反投降作战取得了很大胜利。打垮了赵保原,蔡晋康等大小十多个投降派,打散两万余,俘虏八千多,根据地成倍扩大,大大改变了胶东战略局势。
 
   第二拳  砸碎“鲁东第一大碉堡”
   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为了应付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两面作战的需要,敌人一方面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扫荡,另一方面对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蚕食”封锁活动。
   1943年春,在胶东地区,敌人的“蚕食”封锁活动,日益猖獗。在边沿区构筑大量据点,以小规模的分割,逐步向根据地推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行伪化活动,变根据地为伪地区,并威逼群众沿主要交通线的抗日根据地周围,垒封锁墙,挖封锁沟,妄图割断抗日军民之间的联系,消灭抗日武装,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日军这种疯狂的“蚕食”封锁政策,给胶东抗日根据地带来极大的困难,一度有些根据地只剩下几个村庄。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许世友运用敌变我变的反“围剿”实践经验,提出:“敌进我进,敌不进我也不进”的针锋相对的方针。他说:“敌人‘蚕食’我们这边来,我们就进攻到敌人那边去,这叫有来有往,来来往往的‘翻山战术’。”
   要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实行全民皆兵,大打人民战争,拔除敌人修筑的碉堡。敌人的碉堡不但修得高大坚固,而且非常密集。威海地区平均十多个村庄,就有一处日伪据点。烟(台)青(岛)公路两侧,更是五里一碉堡,十里一据点。敌人的碉堡和据点四周,均修有壕沟,通常为一人多深,七八米宽。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只能靠送炸药爆破。但开始,由于敌人的火力封锁,爆破都没成功。
   怎么办?许世友用他红军战斗十年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军事民主,汇聚干部战士的聪明才智,想办法,出主意,在攻坚战中学会攻坚作战。胶东栖霞县蛇窝泊据点的日伪军,几乎天天出来向周围“占边”、“蚕食”,扩大伪化区。许世友决定拔除这个毒瘤。可是据点防御工事非常坚固,据点周围挖有五六米深、七八米宽的壕沟,据点当中修有13米高的青条石大碉堡,号称“鲁东第一大碉堡”。敌人曾夸下海口说:“别说打啊,叫土八路来拆也得拆十个月!”
   许世友把拔除这个碉堡的任务交给了十三团。他和团长聂凤智等认真研究了敌情,开展沙盘作业,划分战斗小组,日夜苦练过沟,爆破技术。
   1943年5月22日,拔除蛇窝泊据点那天夜晚,许世友亲临战场,把十二团和十四团的两挺机枪也调了过来,交给聂凤智指挥。聂凤智多了两挺机枪,如鱼得水。战斗打响后,聂凤智直接指挥过沟、爆破。战士们架着长梯,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很快过了壕沟、接近了据点。但对“鲁东第一大碉堡”,两次爆破都没成功。在进行第三次爆破时,聂凤智集中轻重机枪和神枪手,下命令说:“给我狠狠地打!”爆破手在火力掩护下,滚、爬、冲,把两包炸药贴在碉堡上,将碉堡小门炸开一个大缺口。紧接着另一个爆破手抱着50斤重的待大炸药包,一鼓作气冲到碉堡内,将炸药巧妙地放在楼梯口,点燃导火索,滚到碉堡外,轰隆一声巨响,“鲁东第一大碉堡”被炸得底朝天,二百多个鬼子和伪兵,统统坐了“土飞机”。
许世友高兴得和聂凤智紧紧拥抱在一起。他看了看夜光怀表对聂凤智说:“只要人心齐,泰山也能移。今晚,我们只花20多分钟,只用三包炸药,就把‘鲁东第一大碉堡‘炸毁了。”
 
   第三拳  击得村村地雷炸
   1943年,夏季至冬季,胶东抗日军民在反“蚕食”斗争中,广泛运用“翻边战术”,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并有重点地发动军政攻势,积蓄和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作战方式上,胶东军区所属地方武装和民兵,仍以麻雀战、地雷战为主。
   许世友为了打破日军“蚕食”、封锁,决定充分发挥胶东武装民兵的作用。这时的胶东民兵已发展到二十四万一千多人,普通自卫团有四十八万三千多人。许世友派出胶东部队的营长和连长下到基层,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村村联防”的战斗局面。
   巧炸日军官兵。在胶东战略要地大泽山区,在主力部队的支持和配合下,民兵们仍以地雷战、麻雀战对付敌人,“时时枪声响,处处地雷炸。”一次,敌伪一千五百余人。侵入大泽山,刚爬上一座山坡,脚下地雷轰向,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踏响地雷三十余处,被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顿时死伤七十余人,吓得日军官兵寸步不敢移动,战马原地兜圈嘶啸,不得不草草收尸回营。随行的伪军胆颤心惊的说:“不长铁脑袋,再别想到大泽山去!”
   英雄的海阳民兵,以地雷战闻名于整个胶东。海阳民兵,在许世友派来的兵工厂技术人员指导下,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创造了十多种地雷和三十多种埋雷和设雷手段,从简单的铁雷、石雷、拉雷、绊雷,发展到复杂多变的飞行雷、马尾雷、子母连环雷、慢性自然雷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村设下“地雷宴”,门上挂雷,草堆藏雷,人人布雷,户户有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日军禁不住哀叹:“石头雷大大的利害!”仅海阳县一地,就涌现出“模范爆炸村”三个,民兵“爆炸英雄”、“爆炸大王”十一名。
   地雷威力大,炸得敌人心惊又害怕。在胶东平度县城东北杏庙村,只有一百来户人家,跟日伪据点大田相隔一条河川,近在咫尺。民兵们以五百个地雷摆开地雷阵,与大田守敌隔川对峙。敌人曾试图绕弯偷袭,结果被埋在祖坟边沿的连环地雷炸死多人,丢下尸体狼狈逃回,从此再不敢来犯。
   在1943年的反“蚕食”、反封锁、反扫荡的艰苦斗争中,胶东军民在许世友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共作战九百七十五次(日均两次),歼灭日伪军一万三百余人,扩大抗日根据地四百多平方公里,粉碎了日军的“蚕食”政策,打破了日军的分割封锁,为1944年开始的局部反攻奠定了基础,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