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们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2:54
日期:2007-01-27 13:31:59:24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有 0 条评论)】
赵勇博士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多年致力于国际教育研究。2006年12月,他在“美国教育领导论坛”上发言,反思了学校和教育体制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认为亚洲国家传统文化和现有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潜能。许多人也注意到,缺乏创造力在中国显得更加突出。那么,中国孩子们的创造力哪里去了呢?
按字意解,“创造”一词中的“创”,就是开始,开始做; “造”则取其制做、做之意。延伸开来,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就是要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既然是创造,就需要有可以创造的环境。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强调并执行着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对学生统一的严格要求,缩小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时也扼杀了创造力。”先天条件影响也好,后天环境影响也罢,不同的学生肯定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但学校又有学校的苦衷,不可能也没有精力针对每个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来,只能对所有的学生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一致的教学进度、一样的教学顺序、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这样留给学生们发展个人兴趣空间,以及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的机会都很小。正是这样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逐渐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潜能。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知识当然是重要的,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下,过于注重分数的高低,因为考个高分,就意味着能进入好的小学、中学、大学学习,以至将来毕业后有资格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在种种“逼迫”之下,孩子们从小就整天是学呀学,这个需要学,那个也需要学,成绩上不去家长不高兴,老师也不喜欢,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下,造成许多学生是被动地学习,消极地接受,更有甚者,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上学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的生活条件按说是好多了,但若要问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是否快乐,恐怕就很令人失望了。在种种重压下,孩子们不得不为了提高分数而努力拼搏,说是减负,书包却一天比一天重,作业也一天比一天多,除正常的学业以外,家长们还要让孩子上各种“强化训练班”,他们很难有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更不要说有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勤于动手、勤于思考了,就连正常的睡眠时间也常常被剥夺,锻炼身体的时间也少得可怜,难怪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有的学生连几天的学前军训也坚持不下来。缺乏创造性的思维,也就很难有什么创造性活动了,更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创造潜能。
杨振宁教授曾指出: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者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朱棣文教授也曾说过,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
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过多的规范约束,教材结构不合理,内容落后过时,不合理的考评制度以及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因素,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学生似乎只有学习成绩突出了,才能算得上好学生,考上好的大学了才能算教育的成功,殊不知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下,也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无用人才,因为社会最终需要的是有使用价值的有用人才,并不是考试机器。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是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能说不是当前教育体制的悲哀。
“孩子们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强调并执行着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对学生统一的严格要求,缩小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时也扼杀了创造力。”;“不是因为美国学校比亚洲学校创造力教得好,只是美国学校扼杀学生创造力的程度没有亚洲学校那么深。” 结合实际,相信赵勇博士的观点不难得到大家的认同,那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又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