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剥落:我们离文化大国还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7:54
文/金满楼

   五六年前,一些国际问题专家鼓捣一个伪学术理论叫“大国崛起”,殊不知美国早在2001年就在其四年防务报告中公开声称,在近30年内不会有和美国同等量级的对手出现,美国已经在经济、政治、科技甚至文化上全面领先。美国是否狂妄姑且不论,但美国的文化的确在如今的世界上大行其道,其原因看来还不仅仅是因为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反观我们这边,如今中国可以提供给世界的,除了那些物美价廉的Made in China,还真剩下不了多少。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我们“买什么什么涨价、卖什么什么跌价”的国际经济圈里,我们对世界的优势似乎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哪敢奢谈什么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倒是《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充满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返销国内,火爆异常,这让我们的本土文化很是灰溜溜的。

   中国原本是个文化大国,曾在近两千年里不断地向环中国地区输出了自己的文化并由此形成古代的中华文化圈。如今也还有人提中华文化圈,并把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也都归属到一个圈子内。但要是仔细推敲的话,这个新的中华文化圈颇有些不伦不类,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圈主的中国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似为尴尬的角色,那就是除了古代文化尚有遗存外,我们并没有多少现代文化可供输出。更有甚者,韩国、日本、乃至台湾地区都纷纷起而争夺-----谁才能真正代表传统的中华文化之精髓。在他们的眼里,如今的中国似乎已经不能继续承接古代文化盟主的地位,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多有沦丧,另外又没有现代文化输出。诚然,一个没有文化输出的国家焉能称之为大国?

   英国哲学家泰勒说过,“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能力、习惯的总和”。 从本质上来说,物质文化其实是文化的固化和产物,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迷恋欧美大片、韩剧、日剧、港台剧及其舶来的歌曲、游戏等,国产的文化产品乏人问津,逞论向国外输出了。这个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文化与社会现象,不免让我等自称是文化大国、文化古国而感到脸红,或者我们更应该反省的是,我们现在到底是什么文化,有什么文化,又有什么普世的文化价值观可以提供给世界呢?

   批评归批评,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目前键盘下的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更加繁荣过,而且还会越来越庞大,庞大得像一个芜杂又光怪陆离的巨型垃圾场。在这个由网络触发的文化市场里,文学的生产已经流水化、一体化甚至产业化,他们的作品正源源不断的在网络上涌现,随后变成纸质图书甚至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等。网络时代的文学有着共同的特点便是娱乐、休闲、好看、轻松。当然,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看完之后,消磨时间,仅此而已。

   与之前面目可憎的庙堂宣传式文学相比,如今的网络文学大都和蔼可亲,甚至假装亲近。但是,在这种虚情假意和虚假繁荣的后面,他们不再直面现实,不再直面人生,也不再直面我们真实的精神世界。在这些庞大的作品群里,找不到时代的人文向度,也难以追寻时代需要的国民精神。至少在八十年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尚且迎合了政治改革的步伐,如今的文化市场更多是虚妄、浮夸与躁动,像一群无头苍蝇乱撞,又像是短线的风筝随意飘舞。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没有根的。

   近日,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说,“现在的文坛已经空心化了,它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场”。此语一出,文坛一片哗然。随后,诗人兼出版人叶匡政提出更为惊人的观点:“文学死了!” 他说,“现在的文学还不只是垃圾,他们制造的是“毒素”。叶匡政认为,“作家应该成为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铸造有所贡献的人,而前几年评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连画家陈丹青都成了公共知识分子,而一个作家都没有。如今,我们的公众人物是木子美、芙蓉姐姐,其文字、事迹和网友的互动,她们更像这个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当这些人不断地说话,而真正的作家不出来的时候,公众就会认为,这就是文学”。

   可惜的是,在近三十年“经济优先”的大环境中,这些快餐式的所谓文化作品,使得中国本就脆弱不堪的人文精神环境再次遭到危机,国民的精神塑造再次导入一个非理性、无意识的盲区。如果写作必须靠迎合读者和市场作为生存的途径,这无疑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反讽;如果文化行业在商业的成功是以国民精神的堕落作为代价,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深层的悲哀。

   文人的风骨在这些年已经是少有遗存,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如今也早已踪迹全无。在目前的主流舆论下,充斥了太多的歌功颂德和阿谀奉承的御用文化,盛世下的虚假繁荣却隐含着当下文化的空前危机,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迷失了时代应有的人文精神,如今国人信仰缺失、精神盲目而空乏,国民之间缺乏最基本的认同,主流舆论与民间真实想法的巨大差异,无一不反衬了这个重大的社会危机。

   大国之所以是大国,除了物质基础外,还要有坚韧的文化做支撑。新时代的文化,或许应该建立在“开放、自由、真实与宽容”的基础上,将国人从“表态文化”中解放出来,破除心照不宣的假面社会和横行无忌的潜规则,让国人能够真正的畅所欲言,心情舒畅,这个国家才能够立得住,立得稳,立得长久。全新的文化建设需要国民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有风度的对抗中,新的国民精神和文化才能够得以建立。如此,中国才能够真正从内部崛起,才能够具有泱泱大国的气度并为世界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本文系《关天网刊》第37期:《文化的繁荣与虚假》之刊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