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猜忌型上司相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9:58
——搞定猜忌的上司
历史名将韩信帮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后,功成名就受封楚王。但不久,被诬谋反,遭刘邦打入囚车,最终屠灭三族(父、母、妻)。
当时,韩信说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这一千古名言。他的下场提供后世一个「功高震主」活生生示范,证明为人部属、伙计者,其「职业灾害」与「职业荣耀」成正比。
其实,韩信从无谋反之心,而刘邦也明白这点。因为真正的原因是,韩信的军事天才令刘邦寝食难安,他不敢保证韩信将来不会搞垮他。
清人曾国藩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善其末路」(好下场)者?总需设法将权位二字退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方有善终)。
拂衣归钓五湖春
曾国藩说的就是「退」的修养、「退」的艺术。
所谓功成身退,有时候要像陶朱公范蠡一样「拂衣归钓五湖春」,偕西施泛舟五湖弃官从商去了,不再跟越王勾践打工,等着「共享荣华」,以避免招来人主之忌,制造杀机。
范蠡是专业经理人自行创业的古代版典型人物,为勾践打工时早做好两手准备,复国大业一完成,即递出辞呈。带着老板的无限感激和一笔离职金,飘然远引作生意去了。
范蠡懂得看相,他知道像勾践那样长着鹰钩鼻和尖嘴巴的人,可共患难不能共享荣华。再为他打工,早晚死路一条。
范蠡也懂得人性,他知道攻坚任务既已完成,自己已无太多被利用价值。所谓共享荣华,在老板眼中形同揩油。
试想,当你不断往他身上提款,花他银子时,老板会一直觉得无所谓吗?这种看人脸色的日子,范蠡不想过,所以选择经商,自己当小老板快活些。
如果你缺乏创业条件,就想当个稳定的打工族。那麽最好学宋朝名将曹彬一样,于率领大军讨平南唐李后主之后,从江南归来,向皇帝老板呈递的报告书内容很简单,只有「您派我去江南办事,我办完回来了」这几个字。把一场丰功伟绩的军事胜利,轻描淡写带过,不居功自夸。
换言之,对企业、对单位有贡献,仍表现像没事一样。如此,老板、长官满意,其他同事也不致眼红。
像曾国藩带领湘军攻打太平天国时,每有捷报上奏,经常与其他官员会衔,内文谦逊自抑不居功。及至攻陷南京取得根本胜利时,不但劝退弟弟曾国荃,学陶朱公泛舟五湖。自己亦怕引起朝廷猜忌,除自请裁减湘军,还扶持李鸿章另立淮军以为制衡。
而这也是曾国藩「退让少许、减去几分」的具体表现,所以他不论生前死后,所享权位、恤典几达人臣之最。
韩信的四大死因
反观韩信,之所以被诬谋反,落个族毁人亡的下场,除了能力高强引起人主猜忌外,另有四点根苗加重了刘邦不安,以致萌生杀机。其事例足供现代人参考。
第一:趁火打劫,要求升官加薪。
刘邦、项羽相争于成皋之间,形成拉锯战时,韩信甫平定齐国就派人要求刘邦封他「假齐王」。刘邦气得七孔冒烟,大骂韩信:我被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来救我,你却打算当王。
张良、陈平在旁边,立刻踩了刘邦一脚,小声说道:我们被困在此,阻止不了他当王。现在他主动开口,最好顺水推舟,至少让他保持中立。不然,将生巨变。
刘邦心领神会,赶紧改口说:好小子!甚麽假齐王?大丈夫男子汉要干就干真的!
说完,就派张良带印信去布达这项人事命令。
但「蹑足封时虑已深」,在被踩了一脚不得不封韩信为齐王的同时,刘邦心中已烙印下这笔帐。因为,没有一位老板面临公司危机之际,能忍受业务经理趁火打劫要求升官加薪。
第二:不加发奖金不办事。
刘邦与项羽鸿沟为界,订下互不侵犯盟约后,刘邦背信追击正向东撤退的项羽军。当追到河南省淮阳县时,刘邦要求齐王韩信、魏国宰相彭越这两位分公司经理前往会师,可是二人都没去。
刘邦问张良该怎麽办,张良说:项羽覆亡在即,而韩、彭二人还没有明确可见的封地,他们不来,意料中事。
刘邦立刻依张良建议,划地封王。韩、彭二人才分率大军,投入追击项羽的行列。
至此,刘邦已有干掉韩信的打算,只是力量不足未敢动手。
第三:收留老板的仇人。
项羽的部下锺离昧素与韩信交情不错,项羽兵败后锺投靠韩信。但刘邦深恨锺,知道韩信窝藏他,非常生气,立马要求韩信逮捕锺。
第四:派头太大。
韩信于项羽兵败后论功行赏,改封楚王。韩信初到封国,巡查各地区时每次都排场浩大,率领大批武装部队。这等行为岂不引人生疑,解读韩信有异心。刘邦那不想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