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创造的教育才可能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_从数学"天才"到减肥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9:37

只有创造的教育才可能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每一个人都是千里马,所缺少的其实是发现天才和千里马的伯乐和慧眼,以及塑造天才和千里马的科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创造宣言》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天才最突出的特征是敢于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敢于打破常规,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敢于逆向思维、胡思乱想,不怕丢分数、丢文凭、丢名利,就怕丢科学、丢真理,不怕因不迷信盲从权威定论而被常人、权威斥为:傻瓜、疯子,甘当科学革命的傻子

     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引导。教育更重要的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种 “教育就是转变孩子的思想。”就是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解决学生“心”中的问题,焕发一个人的热情,挖掘一个人的潜能,树立一个人的信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不应该是强硬地往孩子的脑子里面灌知识。大教育家陶行知在给某大学的学生们作演讲时陶老先生拿出一只鸡。观众哑然,不知先生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先生又拿出一把米撒在地上,又摁住鸡的脑袋让其吃食,可鸡死活不吃。于先生又掰开鸡的嘴,把米放入其口里。没想到,鸡把米吐了出来。先生呢,放开鸡,后退了几米。鸡却自己啄了起来。这时先生讲道:“教育就像喂鸡一样,硬让它吃,它却不吃,如果你喂它,它也会吐出来,就像我们生硬地给学生灌输,他们不情愿的,只能被动的接受。如果创造一种氛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他们才能真正地学到一些他们所愿意学的东西……”
 “给小鸡一把米,让它自己去吃”。陶老先生不愧为大教育家。60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方法结果截然不同的。被动的灌输导致了教育的失败。“创设一种氛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不正我们今天倡导的“课改”的新理念吗?这不禁使我想到:“教育其实像喂鸡”。

    

 

 

 

     数学天才的创造性学习

     我从小学时候偶然发现自己也能够学会数学课本知识,能够自己发现学习的规律,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有时候可以把十节课的内容浓缩成一节课完成(详见附页),作业也做得很少(我认为题海战术是培养呆子的行为,是扼杀创新的行为),我的学习就象是在跑步前进,这样的学习就是不断的发现,不停的探索,把一个个“未知的世界”变成“新知世界”,我象是得到解放的学生,在我的数学领域里天马行空,这样的学习象是在做游戏,这样的学习就象是在做思维的体操,你会发现那样的学习是一种幸福的追求,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这是我学习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爱因斯坦说也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

                   学习好比是学走路,我们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学习,才可能出现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连“自己走路”都不会,更何况“跑步”!众所周知美国教育是比较重视创新教育的,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而我们的教育一直不让学生们“独立行走”,(离开了老师,离开了学校就什么都不会学了。)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学习上会“跑步”的学生,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奇迹了!而象我这样的是挣脱了传统教育束缚,自己解放自己的一个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上天马行空,超常发挥。掌握了学习窍门,学习就会变得是那么的简单。而我就象是那个学会了自己“走路”后来又能“跑起来”的人。

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只有自己思考才能遇到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造的火花。如果失去独立,只一味重复练习,靠题海战术来达到熟练,这种熟练最多可以成为技巧,但不能创新,甚至妨碍创新。

        好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其会独立学习,一辈子享用,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实现创造性的学习。

 古人说过:“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可是我们的教育还是以授鱼的方式进行着(灌输知识),或许是这样的教育来得简单,来得快,可是这样教育下的学生怎么不会成为高分低能的学生呢?难道教育也能搞短、平、快吗?或许这是各种原因促使我们的教育是这样子,我们的老师也很无奈,即使是象我这样的“天才”。因为考试要评分,只能往学生的脑袋尽快装知识。而且连教师都来个大一统,上面要求各种检查,要写各种笔记,各种计划,写各种反思,写教案要规范,要统一要求,要尽量做得详细,规定了作业量,以及如何批改都有规定,可是在“天才”的眼里做这些工作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子连教师的创造性也被扼杀在萌芽中了。我本想创新却不敢于创新,因为我的创新必定无法通过检查,即使是一半的创新都是很危险的。听说现在又拿绩效工资来压我们,我的教学再敢“乱来”就没有绩效工资了!

       我们的教育只停留在认知的阶段   ,过分注重学生考试的分数,过分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忽略了人思维,创造,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外国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一个人有了求知欲,就象是点燃追求知识的火种。西方教育把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放在次要的位置,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发现,创造,冒险,探索,解决困难...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做人,这是一举多得的教育。而对知识的掌握放在最后。好象西方教育对传授知识漫不经心,不强求,慢慢引导,而不象我们国家的教育以灌输知识为主。我们国家的教育却把这些次序给颠倒了,把知识放在第一位,这显示出我们的教育太过于急功近利,太注重表面的东西,不管你有没有兴趣,也不管你方法好不好,(即使是用题海战术这种专门培养书呆子的方法也要你把这些知识给记住,我们教育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也算达标了。)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 能够象我这样讲求方法的学生那简直是奇迹了!

     我们的学生需要成为独立学习的人,学习就好比是学走路,只有学会独立行走,才有可能会跑!只有学会独立学习,才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的学习!才可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我们不可能抱着孩子走一辈子,毕竟要放下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走的?    今天的课堂,学生学习的被教师控制着,竟然能把学习的主人当成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一味的喋喋不休,甚至唾液四飞,却不发现讲台下的学生有几个能够投入的听。即使训练了一批很听话的学生,学习成绩再怎么好,可是这样的教育也是很有问题的。正如毛泽东在如何评判学生时指出,凡答案都对而没有创造性,则给60分;凡有创见的,即使没有答对,也可打120分。1997年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往往能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知识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而我们的教育却把他当成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数学天才”眼中的数学教育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明确提出的:“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够把事情办得更好。”我把计算教学的重点放在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上。

 

     我们的教育把“数学”教得不象数学,因为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发现,让人学会独立思考,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而我们的数学教育仅限于计算,把它变成了一堆不断重复记忆,不断重复操练的数学公式,数字,算式,问题,这是多么乏味的教育。

在我认为数学学习太简单了,数学的学习真的是太有趣味了!任何不是脑残的孩子,只要引导他们对数学有兴趣,掌握了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即使他们是再差的学生他们也可以成为“天才”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就是看(探索)——发现(思考)——理解——会做题(体验成功和喜悦),这不正象是我们现在的游戏吗?
   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当成一个知识的容器,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他们是极其不情愿的,久而久之他们会厌烦的,同时也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性。学习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别人(教师)的帮助下,借助相关资料,主动建立自己的意义结构,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就如你嚼碎的馒头塞在学生嘴里,这么喂孩子可以,但是对于青少年那是愚蠢的表现,毕竟他们要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是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光环下,生活在别人的喂输下,作为学习的主体,他的地位是没人能够代替的,但是教育单纯的知识复制的目的,显然在这个知识爆炸性,知识全球性,知识共享性的今天是不够的,毕竟这个社会需要的学习型的人才,学习的终身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温总理提出要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我觉得这个口号提得好,这就是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创造条件,给孩子们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创造可能!

希望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而以,希望政府教育部门要拿出大的决心和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一承诺。我们既然可以去奖赏那些所谓的“高考状元”、统考优秀教师”,为何不可以奖励那些在创新教育领域有作为的老师,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社会人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的国家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也就不远了!

 

 

但是长期以来国的教育偏离了方向中国这种功利式教育从古至今没有什么重大变化,中国走的依旧是科举之路。若说真的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古代的文人是去考状元,现在是去高考,古代是死读八股文,现在是死读教科书,古代是只要写得一手不痛不痒的好文章就可以,现在是一大堆试题考一大堆证书就可以。中国从古至今就把教育当作是通往功名利禄途径。我们总是说要教育改革,可是改来改去还是没有体现出教育的本质,还是那样赤裸裸地冲向钱!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个人创造更多的财富,享受更好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教育的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教育手段等等都在与创新背道而驶。根源在哪里?西方教育把这三者的排列1兴趣、2方法、3知识,而中国却把知识放在第一,方法第二,兴趣第三,我们的教育本末倒置了。

我们的教育犯了方针性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指导方针也是环环相扣的。

第一,    人才的评价不科学我们认为人才就是上大学,上好大学,考个学士,硕士,博士就是人才。这是不科学的人才评价观,中国的博士很多,无所作为的博士也很多。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能力、业绩、品德作为判断人才的科学人才观却少有人认同,象诺贝尔没有进过学堂,爱迪生只上几个月的学,莱特兄弟,比尔.盖茨大学弃学,中国少女作家王小平高中弃学,数学家华罗庚中学毕业等等。中国的熊猫拜佛事件就轰动了中国,因为人才评价的错失导致的电脑病毒案。中国多年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    教育评价的不合理以分为论,一切为了知识的教育,忽略了人在其它方面的培养,应该说人才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只是一个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人格的完善比所掌握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因为评价制度的不科学所以也就很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强,会独立思考,会获取新知识的新型人才了。外国有识之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学生考试第一流,但做研究工作就很不够理想了。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也最迫切,容易使学生掌握其中内在规律、动作技能.

 

  本人认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教育制度应该是,学生以幸福快乐为中心去学习。而幸福快乐的基础是要让学生有兴趣,有渴求,而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则来自于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和更多的渴求。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能让学生在幸福和快乐中成长,这才是,也必须是我们教育改革唯一目的和方向。

终身教育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以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在知识社会里,新的知识不断涌现,旧的知识不断更新,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复杂多变。要应付这些挑战,每个人都必须具备更高的素养,能够迅速进入不同的知识领域,灵活地运用知识及创新地处理层出不穷的问题;并且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授之以渔”,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适应每个人的学习特点、实现每个人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和教科书是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师的职责是将学生的“碗”灌满。因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严重存在。学校把学生关在狭小的教室里,学生看老师的面孔,听老师说教,“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循环往复,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换取少数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结果造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效果越来越低,“差生”队伍越来越大,学生“碗”里的水始终不满。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究其原因,“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确实是难咎其责,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沃德在《非常教师》中所说的“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我们现在的教育忽略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却过分强调学生的记忆,甚至达到病态的程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道出了,应试教育下老师和学生的状态,“分数就是一切”“一切用分数说话,我们的教育毫无顾忌学生的兴趣,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应变学习能力,思想教育以及情感的培养……等,这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现状我是个不听课的学生(独立学习),作业很少(少做多思),超速学习(效率赋予了创新的意义),成绩优秀,学习轻松快乐,骄傲却不落后(张扬个性)。

美国某大学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优秀教师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正是为了不教。”,不能把孩子当成等待灌充的气瓶,而要把他们看成等你点燃的蜡烛、火炬。教学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