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印度扩张计划引发担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29:28
世界钢铁生产商都雄心勃勃地想将印度变为下一个全球钢铁制造中心。可是唯一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创建一个新中心呢?
最近几个月来,Mittal Steel Co.、韩国浦项综合制铁公司(Posco)等国际巨头和其他许多钢铁生产商宣布了在印度新增至少7,500万吨生产能力的计划。这相当于全球目前钢铁产量的7.5%,接近美国钢铁行业的整体规模。
当前,印度每年的钢铁生产能力只有3,500万吨至4,500万吨,不及其竞争对手中国的七分之一。
无庸置疑,印度需要更多钢铁来满足其迅速增长的经济需求。而且,印度适宜成为钢铁产品输出地也存在诸多理由: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土壤富含铁矿石──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
可问题是,印度或全球其他地区能否消化更多新增产能。中国今年有望新增至少6,000万吨产能,2006年还将增加4,000万吨。许多分析师预计,随著中国面向海外出售其多余的钢铁,亚洲钢铁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
近个月中,亚洲市场钢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CLSA Asia-Pacific Markets)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价格自第二季度以来已经下滑25%左右)。许多分析师认为,随著供应的增加,价格的下滑趋势可能进一步持续下去。在其他地区,由于需求反弹而钢铁厂商减产,市场价格已经持稳。不过该行业正在不安地观望是否有来自亚洲的出口钢铁充斥市场。
这些印度的项目能否实施还不得而知,而最终能够实施的项目可能也需耗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分析师怀疑,一些公司所宣称的增产规模超过它们打算生产的规模,这样它们可以在其他公司进入之前获得拥有印度铁矿石的权利。
在印度生产钢铁的公司一般需要获得当地邦政府的批准。这样,它们往往能够先锁定一定数量的铁矿石供应。
尽管如此,许多分析师已经在纷纷探寻印度变成钢铁制造中心将对全球市场产生的影响。他们说,前景可能不太妙。
“用这个东西干什么呢?”瑞银(UBS)驻伦敦的钢铁行业分析师彼得•希克森(Peter Hickson)说,“我们是想重新滑落到钢铁行业供应过剩的老问题中去吗?”
对一些人,特别是受到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困扰的制造商来说,钢铁价格下滑将是好消息。虽然最近有所回落,全球部分地区的钢铁价格仍大大高于2001年的水平。
但是对钢铁生产商来说,价格走软可能意味著近来帮助它们扭转多年来亏损、裁员及重组局面的好运气的结束。
直到最近印度看上去都不太可能成为大建钢铁之地。多年来,Posco和其他生产商一直试图谈判当地的项目,但当地官员对外国公司进入忧心忡忡,部分原因是他们不希望放弃铁矿石的控制权。
但是今年6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官员与Posco达成一项协议,内容包括投资120亿美元建立年产1,200万吨的Posco钢铁厂。根据该协议,Posco在今后30年内可以获得高达6亿吨的铁矿石,不过对于公司如何使用这些铁矿石,协议中附加了一些限制。
这项交易促使其他钢铁公司加快了拓展印度的步伐。10月初,Mittal宣布已经与临近的恰尔康得邦达成交易,建立自己的第一个年产1,200万吨的钢铁厂。
一些印度公司也宣布了自己的扩张计划。例如,当地第二大钢铁企业Tata Steel Ltd.表示,打算在贾姆谢德布尔钢铁厂现有500万吨产能的基础上增加大约2,800万吨产能。
Tata官员们称,过去进行的设备升级改造或扩建都没有太大意义。该国钢铁业由政府控制,政府负责制定价格,而且曾经拒绝了Tata扩张的要求。同时,在Tata的矿场中仍延用老式的工作方法:工人手里提著用篮子装的煤炭,靠头顶著运送砖头等建筑材料。
但是,在印度政府20世纪90年代采取一连串措施逐渐放开经济之后,Tata的目标变得宏伟起来,它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生产厂,进行了裁员并加大技术投资。
如今,在Tata生产厂外,工人们仍骑著破旧的自行车,不远处矗立著高耸的烟囱。而在厂内,很多设备都用电脑控制,和全球最高效的钢铁厂没什么两样。
Tata负责财务的副总裁查德基(Koushik Chatterjee)称,印度现在应当成为全球钢铁中心是很合乎逻辑的。全球只有巴西、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拥有大量的铁矿石,其中印度拥有增速最快的国内市场,这使其更有希望成为一个生产基地。此外,万一过剩供应推低亚洲市场价格,印度的低成本应有助于它战胜竞争对手。
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剩下的问题只是增长速度能有多快。印度政府估计,到2020年,印度每年的需求将达到1亿吨。而分析师称,需求达到这一水平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印度的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受到软件等服务业的推动,而不是钢铁消耗量大的重工业。
负责印度项目的Posco执行副总裁Soung Sik Cho说,他已经意识到人们在印度钢铁需求增速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众多增产计划正在升温,未来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尽管如此,公司仍在推进其印度项目的一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