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的谎言:孔子干瘦 苏格拉底死得安详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9:51:36
公认的谎言:孔子干瘦 苏格拉底死得安详
有不少似乎已被公认的“史实”,其实只是传说而已,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有的是张冠李戴,或者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有的则纯属子虚乌有,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谎言。
在这些传言中,有相当一部分包含着正义、善良等因素,可以说是美丽的谎言,编著者王如意等选择了还其真实,毕竟,真的才是美的。
孔子是个干瘦的老头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孔子是个干瘦的老头儿。鲁迅就说过,孔子在他的印象中“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现在所见的孔子画像以及影视剧中孔子的形象,也都是清癯的。但翻翻史籍,孔子外貌上的最大特点却不是瘦,而是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古代的尺比现在要短一些,汉代一尺相当于今天的七八寸,也就是20多厘米。《三国演义》中,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张飞身高八尺,关羽九尺。《水浒传》中的宋江,身高六尺,被称作“身矮”,刘备七尺五寸,应该是中等个头。以20多厘米为当时一尺来计算,刘备在一米七左右,张飞一米八,关羽一米九,而孔子身高当超过一米九。难怪司马迁记载:“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当然,先秦时期的度量单位和元明时又可能有所不同,但如果孔子不是非同一般的高,人们是不会感到奇怪并送他一个“长人”的绰号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孔子这一相当典型的相貌特征,却在后世的流传中慢慢被淡忘了。也许人们下意识地感到,习武之人才需要身材高大,像张飞、关羽之类的,而脑瓜子特别灵的人,身高就无所谓啦。
孔子是靠脑袋吃饭的,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不过,可不要以为孔子向来是高踞庙堂之上的,鲁迅在杂文《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称孔子为“摩登圣人”,并说孔子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情,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查一下历史,鲁迅的话倒是十分准确。孔子生前经历坎坷,郁郁不得志,直到汉代,他的地位才确定下来。从汉平帝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断给孔子封号(那时他已死了快500年了):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教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封孔子为文圣尼父;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封孔子为先师尼父;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封孔子为圣文宣王;元武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世宗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如此一路“摩登”,绵延千年,史所罕见,孔子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然而,正因为孔子重要,关于孔子的各种说法也就漫天飞舞起来,里面真真假假,很值得一辨。
很多人说,孔子首创了中国的“私学”。在孔子之前的周代,有所谓“国学”,学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17岁的时候,鲁大夫孟釐子的儿子懿子就听从父亲的教诲,和鲁人南宫敬叔一起去跟孔子学礼,也即古人所谓“孔子十七即有弟子”。后来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有三千之多,其中“身通六艺者”,有72人。他的弟子以四类分,即所谓“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因此人们尊孔子为教师的先祖。在台湾师范大学,就恭恭敬敬地立着一尊孔子的塑像。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私学”早已有之,并不是孔子首创。
《史记》等史料记载,公元前675年,周王朝亲王之间发生争夺王位的事件,掌握文史资料典籍的官员跟着亲王奔波,造成大量资料流出周王室,分散到诸侯各国。由于文史资料和文史人员的大扩散,出现了“官学失守”、诸侯各自为学为教的局面,即“私学”出现。换句话说,早在孔子诞生前一百年左右,中国就有“私学”了。孔子到处求官不行,没法子,他这才开始了以私学为生计的日子。说孔子“首创”,那不符合历史。
孔子的教育方针中,有一条很著名的原则,叫做“有教无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孔子那儿,只要交纳十条束脩(也就是干肉),即可入学,而不管你是贵族与否。有人因此而认为孔子已有教育平等思想。这真是教育平等吗?有人又举出了反证。说当时能拿出一条干肉就是很奢侈的了,能拿十条干肉出来的,只有奴隶主贵族和商贾。有了学费这道坎儿,教育平等不是一句空话?看来,真要绝对平等,还真是个难事,连圣人都做不到呢。
苏格拉底死得很安详?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但那个时候,他的学说被认为亵渎神灵,并且腐蚀了雅典青年的思想,雅典法庭为此判处他死刑。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苏格拉底在雅典监狱中喝下狱卒端来的毒堇汁,安详地死去——我们都相信这个描述,相信这位睿智的老人是从容而逝的,但实际上,他死的时候满身污秽,非常可怕。他喝下毒堇汁后就开始抽搐、呕吐,最后瘫倒在地上……
那么,是谁让人们相信苏格拉底在平静中死去的呢?是柏拉图,因为他把苏格拉底之死写得既安详又庄严。但我们现在知道,柏拉图是凭空想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对苏格拉底进行了2500年的研究之后,现在终于有人对他的平静之死提出了质疑:堇是一种植物,又叫乌头,含有剧毒的乌头碱,任何人喝下致命的毒堇汁都会死得很痛苦,难道苏格拉底是个例外?
实际上,柏拉图记叙苏格拉底之死,此事本身就很可疑。苏格拉底死的时候,身边有他的14个门徒,唯独没有柏拉图。
柏拉图自己解释说,那是因为他当时在生病,所以才没去。但你相信吗?历史学家认为,柏拉图是有意要和苏格拉底拉开距离,免得让自己受到牵连。然而,苏格拉底死后竟然名气大作,于是柏拉图就在文章中常提到苏格拉底,以此表示他对老师的忠心耿耿,甚至不惜虚构说,苏格拉底死得既安详又庄严。
柏拉图在学术史上是一个巨人,然而他很可能在关于自己老师的死亡问题上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来源:新民晚报
-------------------------
孔子如何看待女性?
孔子因为说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千古以来,不知遭受到多少指责。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女士很感冒孔子看不起女性,竟把女性和小人相提并论。
作为人类文化史上四大伟人之一,与希腊的苏格拉底、印度的释迦牟尼、犹太的耶稣并列的中国的孔子,会仅仅因为性别的原因,看不起占人口一半的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事。释迦牟尼接纳奴隶阶层的妇女为他的学生,耶稣的博爱精神泽及妓女,咱们中国的孔子与他们相比,不是未免太小肚鸡肠了吗?
其实,孔子的全部学说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仁”,仁就是爱人,孔子所主张的爱人,并不是只爱某种性别的人,只爱某种阶层的人,而是“泛爱众”,即爱一切人。由仁而派生出来的孔子著名的伦理准则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千百年来被中国人视为待人接物的金科玉律。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的“金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简直就像孔子这句话的西方翻版,人类文化精神在最高层次上,往往是相通的。很难想象,拥有这样一种思想的孔子,会看不起占人口一半的女性。
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会发现,孔子很重视妇女在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孔子编订的《诗经》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宜尔家室,乐尔妻孥。”“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这哪里有丝毫看不起妇女的意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生活的原则与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原则的一致性,是孔子学派的重要思想,《大学》中说:“所谓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平,在于人心的和平,在于家庭的和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因而儒家重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处理好夫妇关系,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就是在为天下作贡献,由此也可知蔑视妇女的思想,是与孔子的思想体系不相容的。
孔子是个性情开朗乐观的人,对音乐美和女性美,都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他喜欢弹琴唱歌,平时经常“曲不离口”,还很喜欢和人合唱。孔子听音乐,能达到高度忘我的境界,“三月不知肉味”,即使在困境中,孔子也镇定自若,“讲颂弦歌不绝。”具有这样一种性情的孔子,自然也善于欣赏女性的美。如他与学生探讨女性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审美意蕴,觉得很受启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古代的情歌,描述了君子从看见窈窕淑女,心生羡慕,梦寐以求,终成琴瑟之好,其乐融融的过程。孔子赞赏这首诗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特色,深合中庸之道,这里哪里有丝毫蔑视妇女的意味?
孔子学派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孔子、曾子、孟子都是早年丧父,是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成人的。孔子19岁那年母亲去世,孔子为母亲守孝3年。曾子也以孝著称。他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子俩相依为命,居然达到了心灵相通的程度。“孟母三迁”更是传颂千古的择邻而居的教子佳话。孔子、曾子、孟子成为一代伟人,都与母爱的呵护密切相关。因而主张孝顺父母,自然也就成为孔子学派的一个重要的伦理思想。可想而知,孔子绝不会把女子归为小人之列。
既然孔子并没有蔑视女性的思想,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把女性和小人相提并论呢?其实,这里的“女子”是指“女中小人”。正如男子中有小人那样,女子中也有小人。孔子称精神道德健全的人为“君子”、“大人”;称精神道德不够健全的人为“小人”。这样理解孔子这句话,于情于理,都是合乎逻辑的解释。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孔子和他的敌人
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鲁。
这一年,孔子六十八岁,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抛却了政治迷思,开始安心于教书育人。这是一个平和的孔子,没有了政治野心,白天杏坛讲学,夜晚编撰史籍。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孔子,谦恭有礼,循循善诱。
正是这个孔子,开创了一个伟大的传统,不但将官学从当政者手中解放出来,以私学传道于普通人。更是拉开了学术与政治的距离,让命运的禁锢转身演化为思想的自由。“在孔子之后,政治和思想分家了,学者的聪明才智不再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秉性去发挥独特的见解。”(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最为夺目的“百家争鸣”时代,以此起航。大量的“士人”挣脱过往由封建关系确立的身份,转而成为游走四方的“无根阶层”。他们以弘道为己任,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不断开拓自我的活动空间。
这是一个告别孔子的历程,各路思想家以批判孔子的形式,重新完成了自我的定位。在孔子开拓的空间中,最终滋养和蕃息了儒家最早,也最有针对性的反对者。这也是一个中国知识阶层的诞生史,儒、墨、道、名、法、农等等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灿若星河。
然而,这一局面最终被秦的大一统所打破,以“焚书”事件为标志,以思想钳制为实质,自春秋战国以来诞生的思想活跃,精神独立的士人阶层终致消亡。
当政治重新扼住思想的咽喉,知识人只能成为再度成为体制的附庸。汉代董仲舒将活泼的先秦儒学转变为政治服务的宫廷学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自此之后,“尊孔”离不开对政治的谄媚和膜拜,稍与政治疏离,即被视为异端。
晋之嵇康、明之李贽,都是以反孔的面貌出现,却在实质上一次一次的向真实的孔子致敬。这个看似荒唐的悖论,实际上却饱含的是中国有独立品格的知识人的斑斑血泪。
“五四”以降,新文化诸将高举反孔旗帜,试图将禁锢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旧传统全部击碎。在这疾风暴雨的文化狂飙之下,目标指向的并非细致的思想清算,而是国家落后源于政治落后,政治落后源于文化落后的矛盾纠结。旧有的传统文化要为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负责,孔子再一次承担起替罪羊的角色。
变乱纷扰之间,看似种种新思想处处开花,然而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假象,与旧政治纠结了两千年的知识人,转身又陷入新政治纷争的泥淖。尊孔与反孔的缠斗不仅未熄,反而时不时以各种极端的形式展现出来。
一部漫长的“反孔”历史,既是中国知识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知识人的衰亡史。何时知识人能廓清自我的历史,真正认清自己的定位,“反孔”或“尊孔”才不会成为政治表演的玩偶剧,而成为思想碰撞的盛宴。
来源:国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