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31:20
最近读英国学者德波顿所著《哲学的慰籍》,此君出身世家,博闻强记,对文学,历史,艺术和宗教等人文学科,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在此书的开篇,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位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鼻祖,悲剧性离开人世的历史事件。读完之后,令我对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哲人的伟大人格和为真理的献身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抚卷叹息良久。
苏格拉底的死因源于一场诉讼。几个希腊城邦的“精英人士”,有学者,祭司和军官,联合到希腊的法庭控告苏格拉底,指责他言论蛊惑人心,危害城邦安全和毒害年轻人。罪名有些类似于今天对邪教的指控。陪审团在听取双方的辩护意见之后,(我惊叹当时希腊就有了严格的诉讼程序),判定苏格拉底有罪。法庭判决给苏氏,如果他承认指控,并保证以后不再宣传自己的主张,可以免于刑罚;如果不承认指控,将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毫不退缩的喝下了行刑官送来的毒酒,在家人、朋友和学生悲泣声中,慷慨离世。这一震撼人心,促人泪下的场面,出现的后来几个世纪数位著名画师的笔端,他们用不同的视角,凝固了历史瞬间,昭然于后世。
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孔子一生追逐自己的社会理想可以付诸实现,从而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有一个机会,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司寇兼代总理,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的法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上任伊始,官威易怒,便下令诛杀了少正卯(少正是官名,名字叫卯)。《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看来,少正卯在儒家眼里,确实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邪恶人士,不是自由主义者,就是无政府主义者,总之,是让统治者不省心的那类分子,孔子自然自认杀人有理了。孔子为人所指责的,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利用政治强势消灭学术竞争对手——据《论衡•讲瑞》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看来在教育私有化和“商业化”的春秋时代,大家就得为了入学率来争夺生源。孔子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与耳!”(《史记•仲尼列传》的解释是:因为子路比较勇猛强壮,谁侮辱孔子他就揍谁。自从孔门有了子路以后,就没有人敢对孔子说不好听的了。少正卯先生也颇有才干,知识渊博,就是性情偏狂了些,而且不肯与政府合作,招募了一些人,散布自己的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学说,好像与苏格拉底所犯的“罪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孔子则扮演了一个“学阀”的角色,借“仁义”的幌子消除异己。
把两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子放在一起,人格的高下和品质的贵贱,似乎可见一斑。也许用一个孤立而且有争议的事例来评说孔子有些不公平。但事实是,苏格拉底选择“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信念,同时也尊重希腊的法律,虽然认为判决对自己不利,但是审判是按照司法程序进行的,程序合法,结果合法。苏格拉底追求真理,创造了逻辑学,人们自此可以穷究一切约定俗成,金科玉律,难怪他的弟子柏拉图也是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人物,师徒二人薪火相传,为人类哲学和相关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奠定基石。
孔子则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消除异己和一切“持不同政见者”,没有诉讼程序,没有辩护,没有陪审团,只是因言获罪。可悲的是,此后类似的“圣人”之行,还被后世所称颂,看来我们真是一个缺少民主和言论自由传统的国度。难怪后世的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都是名正言顺的,只要不符合统治者的胃口,就可以定罪,而美其名曰维护统治的稳定。像后来的雍正和乾隆大兴文字狱,也看成必要的政治手段,被人们誉为康乾盛世,一代明君;防民之口,胜于防川,难怪出现近代万马齐喑,人人莫谈国事,噤若寒蝉的境地,难怪“彭水诗案”出现在21世纪全球化的年代,难道我们这个民族真的有“虐待与被虐待的心理病灶”吗?
至此,我又有了一个既可怕又可笑的联想,如果苏格拉底遇到了孔子,会不会成为少正卯第二,也许会,也许不会。如果关公战秦琼般地让苏格拉底可以见到孔子,也许是一出喜剧,德先生不用两千年后才来到中国 - 这孕育了伟大文明,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也许是一出悲剧,一位伟大哲人陷害了另一位伟大的哲人,但即便如此,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和人生尊严的决心和理想将永不泯灭,生生不息,不管东方与西方,还是古代与现代, “路漫漫其修远兮,虽千万人吾辈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