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天下美食节(上):天下无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2:20
[原创 2005-11-02 00:15:58 ] 发表者: superpiggy 
曾经参加过无数次美食节,以前都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摊位一字排开,人群摩肩接踵。可惜说穿了有点像赵丽蓉老师的段子:群英会搞了半天是萝卜开会啊?多参加两次美食节,才知道是摊贩开会,平时分散在各处的小吃,集中在一起,就叫美食节了。其中,能够称得上美食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每次去了,无非是油茶、炸鹌鹑、三大炮、烧烤等等各种小吃往肚子里塞,能留下印象的几乎没有。后来就像灯会一样,从每年必须要过的“节”的崇高地位,到可去可不去,再到逐渐对其失去兴趣。

这次美食节似乎是下了大功夫,请了超女当形象代言人,一进去就看到我最喜欢春春和靓影的宣传画,“成都美食,想吃就吃”。
对了,由于Jay是百事可乐的形象代言人,我决定以后只喝百事了。可口可乐要想重新获得我的心,除非让春春代言。

会场巨大,专门选了不是周末的日子,避开高峰期,车子也顺利地停到了主会场里。最外面是四川小吃区,无非是平时司空见惯的东西。“骗外地人罢了”,好多地方的人都会这么说,比如上海人眼中的南京路,北京人说王府井,还有广州的小吃城……
听说会场最里面是国际美食区,我们怀着无限憧憬的心情走到了门口,远远看着里面人来人往,激动得恨不得马上飞进去。

一路有很多装饰,花坛之类的自不需多说,这一个很有老成都风味的雕塑还不错,不过好像也是到处都看得到的东西了。
雕塑美则美矣,一地狼籍,却是大煞风景。

国际展区门口,不知道从哪里搬来的东西,有些古色古香,加州顺兴老茶馆里有很多类似的浮雕和陈设。

一进去就看到熟悉的身影,原来1810也在这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了,它和德国沾亲带故,所以在这个展区。德式的糕点,就像德国车一样,厚重大气,好像是两元一个。
遇到一个1810的熟人,打了招呼之后,他指着后面两位对着手提电脑的人说:“这是某网站的。”我连忙热情地冲上去报出该网站CEO的名字,满以为对方会肃然起敬。结果迎接我的只有一双迷惘的眼睛,幸好我有善解人意的心灵,连忙又报出另外数家网站CEO的大名,超人的记忆力终于在这时候得到回报,似乎有一个名字让对方眼睛一亮,四只苍白无力的大手终于握在了一起,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说:“同志,可把你盼来了。”

1810的猪头面包,好想啃上一口喔,可惜周围人太多,想买走,又觉得太大,只有依依惜别,如果想它的时候我就拍拍脸吧。

很有德国风味的蜂巢蜡烛,后面是德式咖啡杯和宝莱纳啤酒,都是1810的招牌货,全部搬了过来。

“德国”的旁边是泰国,看了一下,似乎没有东西足够吸引我下嘴,但已经走了一截了,还不开张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两元钱买了一杯酸梅汤来喝,酸得不得了,想生儿子的孕妇可以多尝一下。

然后是韩国,《大长今》的招贴画迎风摇曳,但却没有吸引两个人,因为东西实在太少了。想想也正常,电视里演的他们的皇帝都吃得那么朴素,到了寻常人家能吃出个什么名堂呢?料理料理,就应该料到没人理。

印度阿三好像是正宗的,没有看到现在随处可见的“印度飞饼”,只有一些古怪的饼和炒饭,看起来没有食欲,便走开了。
一下子晃过了四个“国家”,正说没有口福也有眼福,嘴里的口水和钱包里的钱都忍不住地往外跳,却找不到地方投资。再四下一瞅,“国际区”就算完了,虽然我知道现在很多楼盘没有一个老外入住也敢叫国际社区,很多展览拉一个留学生在门口一站就敢叫国际博览会,但却没想到这么快我就周游列国了,只喝了一杯酸梅汤。

算了,还是回归祖国吧,比如这个台湾美食区。里面坐满了人,看了看没有特别的东西,赶紧撤。

流水席,名字不错,但没有品尝的欲望。

宣兔头,写过三圣乡那一家,这么快就从国际到了乡下,难道我也成了《水浒》中的“神行太保”戴院长,会缩地之术不成?

一楼一搭眼已经没有什么了,还是顺着楼梯上二楼吧。往下一望,虽然已经过了高峰期,但人还是不少,让人想起当年的灯会,每次都要走失好多孩子,就听着大喇叭不停地喊着失儿招领。

三大炮,怎么哪里都有你啊?文化宫的摊贩大聚会有,武侯祠的庙会有,这里又来了。


卖成品的。又让我想起好又多亚泰店门口,街沿上经常摆着这样的摊位,卖的东西都差相仿佛。

羊肉串,终于又花了1元钱。记忆中最好的羊肉串在改造前的春熙路,亨得利表店不远处,一个狭窄的夹缝中,很多次和老妈逛到那里都会买上一串,那一圈还有记忆中最好吃的冰淇淋,在现在的仁和春天楼下,记忆中最好吃的牛肉饼,都是极其窄小的门脸儿,极其便宜的价格,却能给我终生的美好回忆。
有的拆迁了,有的找不着了,就算找着,又能怎么样呢?“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有些味道,一旦失去就不回来。

兔头,没买。吃过的兔头太多了,而且也不想把手弄脏,油腻腻的,吃完了找不到威露士洗手液洗一下,心头不舒服。

再次重拳出击,两元一串的虾来一串!味道普通。

东北菜馆到了,大红花杯铺成桌面,典型的东北装修风格。我一进去就被黑乎乎的那个圆球和圆饼吸引了,据介绍是荞麦做的,1元买了一个荞麦饼,软软的,微甜,还行。

炸蚕蛹在沈阳吃过,味道不错,只可惜我去卫生间的时候误入厨房,看到满满一大盆的蚕蛹才知道刚刚吃的是什么,幸好我有钢铁般的神经,回到桌上继续整。

猪肉炖粉条,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那撞车跑了那个人呢?难道是东北之外的人专程去撞一个人,检验一下东北人是不是都是活雷锋?
都没吃,因为东北菜曾经见识过。

海鲜馆,有很多做好了的成品。第一次去大连,激动地买了很多海产品回来,有的不会做,有的做出来味道一般,有的成都也有卖的。千里买海鲜,礼重味不重。

酸辣粉,说是德阳特产,那我就不吃了,反正经常有是没事都在往那里跑,有机会还是到当地去吃吧。

楼上也不过如此,下楼,又看到烧烤,花5元巨款买了一小碗烤虾,男虾女蟹,我吃!幸好不是男鲍女蟹。

荞面,5元一碗,味道比青石桥原来那家差远了,没吃完就扔了。另外还花5元买了一碗撒尿牛丸,没有撒尿,不过丸子里面有夹心,味道一般。

转了两圈,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肚子已饿,胡不归?沿途看到四处都在招商,有些商家已经入住,如果这一片能将好吃的馆子全部吸引过来,其盛况可想而知,还是让事实来说明一切吧。

快到停车场的时候,还有幸看到军乐队和大妈腰鼓队的表演,甚是热闹。

美食节巨大的标志,一双筷子,对这一片的前景我很有兴趣,如果发展起来倒也是一个好去处,据介绍招商工作要进行到明年底。用成都话讲,不知道它能不能“稳拈(准赢)”。至少目前,它只是一个豪华的劳动人民文化宫而已。
PS:
一、“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偶染小恙,感冒了。
二、2日,NBA终于又开战了,中午11:30,小牛对太阳,都是我喜欢的队,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