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够拯救正在消失的中华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2:28



    近来,似乎一股中华文化热正在兴起,一些经济人,政治人,甚至艺人,忽然都关心起中华文化来了,有的提出要花300亿元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有的提出要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有的提出要让小学生学繁体字,都说是为了让中华文化“把根留住”。

    有的经济人和政治人认为,繁荣离不开“娼盛”,对黄色产业采取鸵鸟政策,因此近年来中国的色情黄色文化大规模泛滥:从黄段子,手机短信,到夜总会洗头房洗脚屋兴起;从文艺界的潜规则,到包二奶养小蜜;从下半身写作,到三级片四级片;从街头广告电视台的美女骚首弄姿,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色情暗示,可谓洋洋大观,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汉奸文化,翻案文化,伤痕文化,市井消闲文化,流氓无赖文化,宫庭贵族文化,宗教迷信文化,崇洋媚外文化,邪教神秘文化,民族分裂主义文化等等,也都乘机沉渣泛起,浊流滚滚,无孔不入。土地庙立于村头,财神爷供在店堂;石狮子为机关把门,不知吓谁?风水师替官衙选址,欺骗自己;小学生看着日本动画片长大,学繁体字何用?吃汉堡包过圣诞节情人节,唱京剧能不变味?教课书拿掉鲁迅而代之以金庸,不学狼牙山五壮士而要唱四郎探母;秦桧站起来了,烈士却被恶搞。用“文化墙”遮羞,更加出丑;因醉死立功,为天下笑柄。和外国接轨,不分香臭;要中国特色,唯喜糟粕。割断历史,否定前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先进文化何在?中华文化之传统何在?

    毛泽东曾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理,一个没有文化的经济,也是愚民蠢的经济。文化落后,必然道德沦丧,经济畸形。用中华文化来拯救民族灵魂,凝聚民心,振奋精神,也许是一种可能的选项,因此有人祭起中华文化的大旗,要从娃娃抓起,“把根留住”。

    但是,要留住中华文之根,首先要对中华文化有一点基本的了解。上个世界60代,世界上曾掀起一股寻根热。有一本畅销书书名就叫“根”。可怜外国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往往搞不清自己的根在哪里。古埃及古印度的文明的确很久远,但是都早已经中断,与现代的埃及人印度人无关。只有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一直没有中断延续至今,所以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文化,又是活的现代文化。

    中华文华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发展性和包容性。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停止不变就意味着死亡。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雕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从那时以后,龙的形象一直在传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考古学家可以根据龙的形象变化来断代。中华文化在不断延续过程中,其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是活的文化,如果哪一天被送进博物馆不再变化了,那么就成了死的文化。龙的形象至今仍在变化,最近还有人建造了一个五公里长的巨龙,若干年后也会成为这个时代某种思想观念的遗迹。其他如瓷器文化,丝绸文化,绘画,文学,建筑等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作品,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同样,中国的语言文字也一直在发展变之中,从甲骨文,金文,到秦篆汉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变化,到了现代,汉语又融入了大量外来语。进入网络时代后,“网语”又应运而生,使汉语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所以汉语汉字才是活的语言文字。古埃及的楔型文字倒是不变了,但是那是早已死亡失传的文字。文化要能传承下去,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决不能一成不变,但发展又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如新笋抽芽,离不开根基,这就是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是众所周知的。中华文化虽然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但是都能将外来文化加以中国化,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佛教是典型的外来文化,但是中国佛教的庙宇,菩萨的形像,仍至佛教的教义,都加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带有中国文化的特点,成了独立的中国佛教,而且影响了日本和东南亚。

    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不可避免要吸收外来文化。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起,就知道“祖宗不足法”。现在还有人穿长袍马褂冕裆裤戴瓜皮小帽吗?那个孔子的多少代后人到强国论坛做嘉宾,不也是一身西装吗?当然,好的西装,也要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才能适合中国人的体形肤色和气质。现在建房不会再搞四合院大屋顶了,但是只有很好地溶合了中华文化元素的建筑才是优秀的建筑。例如中山陵的建筑设计,虽然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中华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所以得到中外一致好评,中国的风水文化也不得不顺从这种变化。

    某地有条长江路,长江路上有所中学要建教学楼。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立面层层推进,上有一轮红日的方案,虽然完全是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但是内含“长江后浪推前浪”“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寓意,巧妙地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这不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吗?相反,现在有很多大型建筑一味求洋,排斥一切中华文化元素,找不到半点中国味道,即使是找了风水先生看风水,也毫无中华文化可言,这才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吸收外来文化要和中华文化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创新,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京剧吸收了交响乐这种外来文化,产生了现代京剧,让京剧再次焕发了青春。用芭蕾舞表现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这类中国题材,产生了现代舞剧。中医和西医结合,产生了现代新医疗法,这都是中外文化有机结合成功的例子。人吃了牛羊肉,经过消化吸收,长的还是人肉,但是染黄了头发染蓝了眼睛,却仍然不能变成外国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产生的仍然是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既不相同又能包容的辩证关系。

    中华文化要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要“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有些人不是食古不化,就是食洋不化。一说外国的好,就对中国的东西处处看不上眼,动不动就要和国外接轨,张口闭口就是人家外国人如何如何,全民强制学英语,建个房子也要排斥一切中华文化元素,不是罗马柱就是丑八怪,连月亮也是外国的圆,恨不得用墨水把眼睛染蓝了才好。一说要宏扬中华文化,就把一切陈芝麻烂谷子全翻出来,什么烧香拜佛,什么跪拜,什么祭孔,什么土地庙跳大神,什么比武打擂,什么私塾,什么三坟五典,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出来了,连鸦片烟馆妓女院都当成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修复开放。不知道会不会把慈禧太后用过的马桶拿出来展览,听说李宇春用过的厕所确实已经封存起来了。一会儿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一会儿又说一个章子怡顶一万本孔子;一会儿说小学生说“网语”,恶搞唐诗儿歌是进步;一会儿又要小学生学繁体字唱京剧,反正就是两个字:折腾。三个字:瞎折腾。

    不过折腾也好,瞎折腾也好,我们祖先留下来中华文化仍然要依照其自身的客观律发展下去。当然,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必然充满着斗争,但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愚昧到文明,从落后到先进,这个总的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我们不必害怕外来文化的入侵和复古主义的折腾。麦当劳不是也不得不推出煎饼油条吗?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祖宗不足法,但传统要继承;继承不是重复,而是要发扬光大。一切旧的,僵化的,落后的,陈腐的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死亡,而中华文明必然会在斗争中不断走向辉煌。中华文化之根,在于民众之中,决非几个精英霸主或文人小丑所能改变。既然“两个凡是”都可以破除,孔夫子和繁体字有什么不能破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