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以外国为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33:03
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以外国为鉴 2010年04月02日 10:07 科学时报 【 】 【打印共有评论7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图文全本) 国家图书馆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年3月出版 (图片来源:凤凰网读书)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刚刚开完,我的手里便收到了友人送来的由国家图书馆编辑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图文全本)史鉴卷和资政卷。由于多年来对中国官场的旁观与研究,这很让我好奇中国的部级领导干部们究竟在读些什么,为什么有的部级官员可以举重若轻,有的部级官员可以举轻若重,经常把小危机演变成重大公共危机。搞清楚部级领导干部从哪里学习知识,无疑是了解中国高级官员思想的一把钥匙。

记得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学习型党组织学什么呢?从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每个月都会组织理论学习会,新闻里面皆有报道,而部级领导干部学习什么,则是鲜有报道,但这些部级领导干部同样是这个国家治理的顶梁柱,了解他们学习什么,其实便是在进一步了解中国在做什么。

中国部长们的文化素质其实是经历过许多变迁的。建国初期,中国的很多官员从泥腿子出身,在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靠的是一边学习一边干革命,革命素质远超过文化素质。到了反右倾以后,“知识越多越反动”,虽然高官们有时会有信息特供,但在全社会文盲化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形成了少读书、不读书的风气,高官们难免受到影响。在个人崇拜达到巅峰的时期,全中国人人手中握着《毛主席语录》,大跳忠字舞,发生“文化大革命”中的种种闹剧,也就不令人奇怪了。翻开中国历史,在古代,尤其是科举时代,朝廷大员们读什么书,并不是秘密,因为只有通过科举,各方人等才能出仕,否则,即便是高官后裔,亦是徒叹奈何。而科举的科目是严格限制的,官员们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来源于儒家学说。

一切历史均是当代史。但凡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往历史中看,其实皆有迹可察。无论是建国以后还是改革开放,都能够在历史中寻找到几近相同的例子。即使有人说1978年后的三十年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历史总是可以给我们提供执政的一系列参考。比如王安石改革、高拱改革、张居正改革,这些人是怎么面对当时改革困境的,是如何突破的,又是如何成功或者失败的,其实都具有借鉴意义。不光是国内,国外也有改革,也有各种社会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完全可以通过钻研某些问题,寻找到解决现实政治社会问题的一把小钥匙。

回到《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图文全本),这几本书都是一些著名学者为中国部级领导干部讲座的讲稿,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文学、政治、社会学、经济学等诸方面,讲座者中多为学界泰斗,如任继愈、李学勤、戴逸、田余庆、汤一介这样年逾八旬的老先生,也有葛剑雄、钱乘旦等60岁上下的“小老先生”,于我而言,皆是学识卓越之士。看得出来,先生们为部级领导干部提供的讲座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讲演讲的是历史,但皆能照看现实。无论是史鉴篇还是资政篇,其核心都离不开政治。比如在资政篇里,民族问题研究权威马大正演讲的《中国历代边疆政策研究》,讲的是古代的边疆政策,但在“3·14”事件尤其是“7·5”事件的现实背景下,其实对当前民族政策的修订是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个背景,民族问题正日益成为部级领导干部关心的重要领域,在马大正的讲演之后,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所长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中国疆域的变迁》等讲演。在传统媒体上,由于涉及敏感,民族问题尚是一个不能多谈的禁区,但民族问题又是一个不能不谈、不能不正视的领域,因此,在公开资料较为稀缺的情况下,公众不妨从这些讲演中获得一些基本认知。如果大家都能够重视民族问题,不要被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情绪所左右,对于解决民族问题,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从2002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有8年的时光了,这8年里,中国数百位部级高官先后现场聆听了讲演。很多官员,即使无暇现场听讲,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讲演稿阅读。现在国家图书馆编辑出版了这些珍贵的讲演稿,不仅让部级高官可以集中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也给公众了解这些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户。公众不仅可以了解这些问题,也可以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中窥测中国执政者们对某些政策的调整。

在全国两会上,曾经担任过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直言不讳,表示自从当上部级领导干部以来,说真话越来越难。全国人大常委,曾经担任海关总署署长的牟新生则力挺张维庆,痛斥官场不正之风。以史为鉴,殷鉴不远。这些针对部级领导干部讲的是历史,是外国,但反过来看,讲的何尝不是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可惜,张维庆、牟新生都是离开行政职务以后才如此放言,如果他们能够在担当行政首长时一样如此放言,整肃官场流弊,在可能的范围内大行改革之风,当是民族之幸。即使如此,这样的部级领导干部在公共视野里也是较为稀缺的。普通老百姓会受到很多掣肘和限制,部级领导干部也会受到很多掣肘和限制,但作为一个人来讲,关键的还是要知道如何应对掣肘和限制,踏踏实实地做对一些事情。否则,在别人问及一个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应对手段,惶惶间出手,因小失大,实在不是一个部级领导干部该为的事情。

多了解历史,多了解古代人、外国人如何施政,总归是有益的。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