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7:00
(2009-05-01 09:13:19)转载
五、古代盛行的烧灼灸法
灸法,依其加在病人身上的温度高低而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烧灼皮肤的灸法;另一种是烧灼皮肤的引起水泡或组织损伤的灸法。后者就是烧灼灸法,在古代很盛行。所以《小品方》讲到选择乳母时指出:“师见其故灸盘(瘢),便知其病源也”(据《医心方》卷二十五)。白居易咏昭君村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痕瘢”(乐史《绿珠传》),都证明烧灼灸法在古代应用之广。古书所述的灸法,多指烧灼灸法而言。
关于古代的烧灼灸法,可介绍如下三个问题:
1.灸疮:古代把烧灼灸法引起的局部损伤,叫做“灸疮”;把灸疮的化脓状态,叫做“发灸疮”,或称“灸花”(《针灸集成》),认为发灸疮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如《小品方》云:“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医心方》卷二)。又宋王怀隐等人编《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云:“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更夸张地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固然发了灸疮也不见得去病就如把抓,但是发起灸疮的疗效会更好些,是值得注意的。
从古医书的若干记载来看,灸疮发不发及发的快慢,同当时身体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例如,《备急灸法》记载的《骑竹马灸法》云:“余亲以灸法,灸人甚多,皆获奇效。如遇灸穴在所发之疽相近,则其灸罢良久,便觉艾火流注,先到灸(疽)处,其效尤速。若离所发疽边(远),则不甚觉其火气流注,灸疮亦发迟。然痈疽在左,则左边灸疮先发;在右则右边灸疮先发。”
又《卫生宝鉴》卷二论灸之不发:“国信副使覃公中,四十九岁。至元丙寅春,病脐腹冷疼,完谷不化,足胻寒而逆,皮肤不仁,精神困弱。诊其脉,沉细而微。遂投以大热甘辛之剂,及灸气海百壮,三里二穴各三七壮,阳辅各二七壮。三日后,以葱熨灸疮,皆不发。复灸前穴依前壮数,亦不发。十日后,疮亦更不作脓,疮口皆干。癸丑岁初,予随朝承应冬屯于瓜忽都地面,学针于窦子声先生。因询穴腧,日:“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大抵本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也……”。
灸疮之发与不发,固然同机体的功能状态有关,但如遇灸疮不发,也不能听之任之。古代曾用过如下的一些方法,促使灸疮发起。
(1)“欲令灸发者,炙履熨之,三日即发”(《甲乙经》卷三)。
(2)“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灰火中煨热,拍破,热熨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即发”(《太平圣惠方》卷一百)。
(3)“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针灸资生经》第二)。
(4)“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同上)。
(5)“亦有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同上)。
(6)“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同上)。
(7)“用薄荷、桃柳叶煎汤淋洗”(《针灸集成》卷一)。
(8)“用盐汤和麦末如泥,形如厚棋子,着布上,敷贴灸疮,若干,更用盐汤水润其布上,即脓”(同上)。
(9)“食热灸之物,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尤宜内食补血疏风散毒之物以表散”(《采艾编》首卷)。
(10)“今人灸疮不发者,用小鸡、鲢鱼食之而发者,所谓用毒而攻毒,其理亦可行也。但亦宜少用为佳(明徐凤”《针灸大全》)。
(11)“灸后疮未发,宜乌臼树叶贴之”(《寿世保元》卷十)。
上列各种发灸疮的方法,综合起来,不外三条,即:第一、在原来疮面上补充热刺激,如热熨或艾灸;第二、涂敷辛温通散或生肌之品,如葱白、皂角汤、乌臼叶、麻油等;第三、内服滋补之剂,吃富于蛋白质的食品。
也有不同意用药物发灸疮的。如《医学入门》主张:“灸后未发,不宜热药;已发,不宜凉药。常须调护脾胃,侯其自发,不必外用酒点葱熨等。”
关于灸疮的护理,古书亦有记载,不再赘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