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2:36
(2009-05-02 10:02:18)转载
九、文献中提到的灸器
灸器是施灸专用的一种器械,近年来,在临床中颇有应用者,但很少有人注意它的来源。其实,用灸器来帮助施灸,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古的灸器并不是甚么专门器械,仅是以某种用品取而代之,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专门器械。
1.瓦甑代替灸器:瓦甑是古代蒸饭用的器皿,犹如今天栽花用的瓦盆,底下有数个孔,各孔都粗如手指。施灸时,塞住诸孔,仅留一孔,覆在燃烧的艾团上,使人将患处对准甑孔以温熏之。本来是一种熏法,但这种熏法同今天的温灸很接近,值得借鉴。此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三,据称:“若身中有掣痛、不仁、不随处者,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之,一时间愈矣。”
2.苇管代替灸器:用苇管(也有用竹管的)作为灸器,向耳内施灸。例如,《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卒中风口喎,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差。”
按口眼喎斜是颜面神经麻痹的外表症状,在接近颜面神经管的耳内施灸,可能有助于治疗,这是值得留意的。
同书卷六,治疗耳病也用此类灸法,即:“截箭杆二寸,内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灸筒上七壮。”
3.铜钱代替灸器:是把铜钱放在穴上,把艾炷安置在钱孔中施灸。这种方法在明龚信的《古今医鉴》及其子龚延贤的《万病回春》中都有记述,据《万病回春》卷七灸癖根法云:“穴在小儿背脊中。自尾骶骨,将手揣摸,两傍有血筋发动处,在脊骨傍两穴。每一次,用铜钱三文压在穴上,用艾炷安孔中,各灸七壮。”
4.泥饯:用泥做成制钱形(比制钱厚),中留圆孔,在其孔上放艾炷以施灸。如清李守先《针灸易学》卷上论述灸法操作说:“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5.灸板、灸罩:在清高文晋《外科图说》中,绘有灸板和灸罩图。灸板是在一块长板中穿几个圆孔,用以施灸。虽然该书未提到灸板的用法,但从其形制来看.估计与铜钱、泥钱的用法是相同的。灸罩则是圆锥形罩子,上留一孔,罩在艾炷上施灸。泥钱或灸板、灸罩作为灸器,虽然还十分简略,但是它却标志着从代用品向专用器前进了一步。
6.面碗:这是叶圭于咸丰六年(1856)提出来的方法,附载于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的后面。它的具体方法是:“用生姜一大片,厚二分许,中穿数小孔,平放应针穴道之上。用面捏一小碗,如酒怀大,碗底亦穿数小孔。将神针内药料折出,加蕲艾绒少许,捏作团,置于碗内点燃,平放于姜片之上。倾刻之间,药气即可透入。如觉甚热,将姜片略略抬起,待片刻,即再放下。看碗内药将燃尽,取起另换。每一次,换药三、四回,便可收止。每日,或一次,或两次,不拘。”叶氏面碗,已经很接近令天所用的灸器,只不过还没有器械化,需耍临时制造而已。
7.灸盏,形制和用法都与叶氏面碗相仿,但它却是银质的专用器械,可以说是在晚清以前最属完善的灸嚣。灸盏的创制者是清代人,未留下姓名,其法,放于清光绪年间的雷丰少逸校补的《灸法秘传》内”。四围银片稍厚,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什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孔相通,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