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世界咖啡屋,学习科学和基于设计的研究(2009年5月25日作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08:03
一、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
风暴法。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
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
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
逐一质疑,发行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程序
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由此,讨论程序构成了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实施
的关键因素,从程序来说,组织头脑风暴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议题
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
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
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2,会前准备
为了使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可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与会者
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就参与者而言,在开会之前,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可作适当布置
,座位排成圆环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此外,在头脑风暴会正式开始前还可以出一些创造力测验题供大家思
考,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
3,确定人选
一般以8人~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5~15人)。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
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会场气氛。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与会者的人数可不受上述限制。
4,明确分工
要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秘书)。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
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会场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
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
与会者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
5,规定纪律
根据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可规定几条纪律,要求与会者遵守。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要私下议论,以免
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与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
等等。
6,掌握时间
会议时间由主持人掌握,不宜在会前定死。一般来说,以几十分钟为宜。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
疲劳感,影响会议效果。经验表明,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会议开始10分钟~15分钟后逐渐产生。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指
出,会议时间最好安排在30~45分钟之间。徜若需要更长时间,就应把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专题讨论。
头脑风暴法成功要点
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除了在程序上的要求之外,更为关键是探讨方式,心态上的转变,概言之,即充分,非评价性的,无
偏见的交流,具体而言,则可归纳以下几点:
1,自由畅谈
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
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2,延迟评判
头脑风暴,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某个设想,又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也不能对某个设想
发表评论性的意见。一切评价和判断都要延迟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评判约束与会者的积极思维
,破坏自由畅谈的有利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集中精力先开发设想,避免把应该在后阶段做的工作提前进行,影响创造性设想的
大量产生。
3,禁止批评
绝对禁止批评是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参加头脑风暴会议的每个人都不得对别人的设想提出批评意见,因
为批评对创造性思维无疑会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发言人的自我批评也在禁止之列。有些人习惯于用一些自谦之词,这些自我
批评性质的说法同样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自由畅想。
4,追求数量
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
想。至于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会后的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
多,其中的创造性设想就可能越多。
5,改善组合。意思是从别人的创意中得到启发而想出更好的创意。也就是说会议要鼓励与会者思考别人的创意,在别人的
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新的创意
二、世界咖啡屋
世界咖啡屋是指围绕一个相关问题有意图地建造一个实时的网上会议,通过将大家的思维和智慧集中起来解决问题、发现思考的共性的过程。咖啡屋会议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引导协作对话、分享知识并创造行动的可能性,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组织。布朗在他的书中提供了咖啡屋会议的具体操作步骤。
世界咖啡屋的方法
世界咖啡屋的环境要像咖啡屋一样布置,四座的桌子,有桌布,鲜花,一些彩笔,可能的话点个蜡烛,放着轻音乐,来点点心。人们四个人坐在一桌开始一轮轮谈论,谈论围绕一两个对他们个人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大约持续20到45分钟。每一轮结束的时候,一个人仍然留在这个桌子上作为主持人,另外三个串到其他的桌子。桌子的主持人欢迎到这个桌子的新参与者并和他们共享此前的会议精华,新参与者叙述他们带来的会议线索——这个桌子的讨论继续进行,并随着新一轮讨论的开始得到加深。第二轮结束的时候,根据咖啡馆的设计,参与者回到他们原来的桌子或者继续转到其他的桌子开始新一轮的讨论。在后来的几轮讨论中他们探究新的问题或者深入原来的问题。三轮或更多轮以后,整个小组集合在一起分享并探究出现的主题、领悟和学习结果,通过图表或者其它方法将整个小组的共同智慧显示给每个人,这样他们都可以思考这个房间提出的问题。到这里,会议可以结束,也可以开始新一轮的问题探究或质询。
世界咖啡屋的设计原则:
1. 提出会议内容——明确交流目标和参加人数以及参加会议的地点。
2. 创造宜人的环境——提供一个热情的、安全的、人性化的环境。
3. 探究相关问题——特别注意对于参与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
4. 鼓励每个人的贡献——鼓励每个人有意义的参与并且有实在的期望。
5. 糅合、联系不同的观点——鼓励不同的观点并且探究不同观点的相互联系。
6. 一起聆听、洞察问题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所有参与者的观点和激情的共鸣中出现的团体观点内化。
7. 接受并分享共同的发现——将团体的共同智慧显性化。
三、什么是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是一门主要由生物科学和教育交叉而形成的前沿学科,旨在建立心智、脑和教育之间的桥梁(Mind, Brain and
Education),将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包括认知神经科学、情感神经科学。基因科学和生物分子学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给
学习、教育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以迎接教育的重大变革。
学习科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学的跨学科领域,学习科学家们研究各种场景下的学习:不仅包括学校教室里的正规学习,还包括
在家庭中、工作中、同伴中的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的目标就是对引发有效学习的认知与社会过程有更好的理解,并且将这些
知识应用于对教室和其他学习环境的再设计中,从而使学习者能够高绩效的学习(学习深度和学习效率)。学习科学涉及认知
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教育、设计研究、教学设计等等领域与学科。
四、什么是基于设计的研究      关于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缘起,人们习惯将其追溯到1992年的柯林斯(Collins) 和布朗(Brown),他们在文章中最早使用了“设计实验”术语。设计实验(Design Experiments) 就是今天所指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 based Research, 简称DBR) ,有人又称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 或Design Study)。考虑到设计实验的“控制”意味较浓,没有很好包容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方法宽度,而设计研究又非常容易与研究设计或缺少原处( in situ,即现场或特定情境)研究成份的其他设计领域(如工业设计)中的设计研究相混淆,因而更多学者普遍倾向认同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来代替/包含其他同样使用的诸如设计研究和设计实验这样的术语。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干预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完善。教育干预是指为了优化教学和促进学习而设计开发的环境、课程、工具、模式等人造系统,包括硬干预(实体层面)和软干预(方法层面)两种形式。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五个基本特征:目的双重性——改善理论,促进实践;参与多元性——教育研究者、政策制造者、教
学实践者共同参与;情境自然性;过程形成性——是一个重复的试验与修改过程;方法整合性。Bannan-Ritland将基于设计的
研究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了解性探究阶段——实施阶段——具体情境评价阶段——扩展影响评价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