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炮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8:44
三皇炮捶属于少林派拳术。它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由普照和尚传授下来。它以完整统一周身的功力与灵巧多变之技法相结合的一个拳种,是集技击技术与健身功能为一体的一种功法。 炮捶拳的套路结构简练,朴实无华。动作沉稳、刚健,充实有力,形象生动。深受广大拳术爱好者的喜爱.
三皇炮捶门,历史渊源悠久,奉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即人皇氏)为祖,故又称“人宗门”、“人祖门”、“三皇门”。随着历史的发展,三皇炮捶拳不断地发展完善,繁衍传递。
至明末清初年间河北冀县武术名家乔三秀传授此艺,始有文字记载和文物可考。乔三秀传其子乔龄(字鹤龄)作为第二代。乔龄将此艺微妙真谛传给第三代有宋彦超(字迈伦)、于连登、张文彩、王双奎四弟子。宋彦超集平生所学,潜心钻研,创“夫子三拱手”之绝技。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宋彦超来京投“神机营”报效国家。神机营老七王爷令宋与营中教练武林高手比武。宋出手神奇微妙,众高手皆败于宋手下,老七王甚喜,惊呼“真乃神拳也”!逐赐五品亮兰顶戴之职。此后,“神拳寮迈伦”的名字享誉武林。宋漫游京城,结识八卦掌祖师董海川,逐交成挚友。宋在京官声中耳闻目睹了朝政腐败,自感报国无望,便弃官从贾,在北京前门外粮食店街创办《京都会友镖局》,以武会友,从事保镖生涯,同时传授武艺。从此开拓了北京三皇炮捶门历史的新纪元。清同治五年(1866年),于连登之子于鉴(字镜堂)先得其父亲授,后来京拜宋彦超为师,得宋之奥妙后技更精绝,功达上乘。自此于鉴在北京大开山门,传授三皇炮捶拳。在一大段历史时期内“京都会友镖局”同“三皇炮捶门”名声大震,镖局生意兴隆。三皇炮捶拳也广为传播,得到了很大发展。以“京都会友弑局”为中心,传第四代人主要有宋云达(字彩臣)、张殿华、孙德运、宋帮真、宋大成、宋云渠、赵致中(字秋水,白云观道长)、大阿夫(清光绪皇帝妹丈)、惠铭(京刑部掌印)、惠崇(清京都九门提督)、张玉福、刘兆祥和河北省新河县码头李镇
“京都会友镖局分号”即“南会友”经理袁长顺、卢玉璞等数人。尤其是于鉴来京后使三皇炮捶门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第四代人中的佼佼者。
第五代传人中主要有名扬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的镖头“四大亭”,即:王兰亭、王显亭、王豪亭、孙立亭,和各个身怀绝技名震武林的“大枪侯金魁”、“大枪陈友清”、“神弹子白云峰”、“大刀刘德胜”、“铁罗汉王福全”以及艾振芳、焦凤林、申武、李淳风、刘奉朝、董永昌、鲍林格、李尧臣等。
侯金魁,字松泉,山西人。少年时赴京学艺,拜京都 会友镖局“于鉴习三皇炮捶拳械,擅长大枪,武林界宿有”大枪侯“之美誉,后以保镖为业。1910年参加了以会友镖局为主的前门外家商号免遭劫难。弟子众多,著名者有董英俊、张庆云、段庶唧、欧锡九、张华甫等人。
陈友清,山东章丘人。1920年从师于鉴,习三皇炮捶,擅大枪,有“大枪陈友清“之称。1930年创办”北平大兴县第五国术社“,所授弟子近千人。最著名者有袁敬泉、崔廷忠等人。
白云峰(1872- )字嵩坡,满族,北京通州区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习文练武。青年时官至“京都南郊守备”之职,拜于鉴习三皇炮捶,后入京都会友镖局,从事保镖生涯。1910年参加以会友镖局为主的前门外商业区自卫队,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白云峰技艺精湛,擅长弓弹暗器,有“神弹子白云峰”之称。独传“内家龙门派剑法”,创编了六合螳螂刀和五极刀法,并精于大拐、四合镰以及飞镖、飞抓等兵器。
刘德胜(1874-在954),北京人。10岁练教门弹腿,26岁参加义和团,曾率一哨人马火烧北京西什库的日军驻营地。义和团被镇压之后,孤身闯江湖,足迹遍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访能人奇士,追求武学真谛。1902年拜于鉴为师习三皇炮捶,1904年入京都会友镖局从事保镖业。擅长大刀,被武林界誉为“大刀刘”之美称。因乐善好施,侠肝义胆,曾搭救两名被强人抢劫、侮辱的妇女。在1934年创办“北平第七国术社”,广授门徒,并对弟子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拒授日本人学艺,被后人誉为爱国武术家。在历次武术比赛中曾获下少银盾和奖品。主要传人有:王宝英、宫永福。其子刘宝民等。
王兰亭,字玉玺,是“京都会友镖局”四大亭之一。从师张殿华,精“夫子三拱手”,擅长大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率众镖师和弟子保卫京西门头沟煤矿,传人中著名者有王万芳、胡于彬、王万礼、王万贵、王万亭、张福洪、刘进朝、马恩瑞等。
李尧臣,河北冀县人。1890年进京某生,1894年从师宋彩臣习三皇炮捶门拳械及软硬功夫、暗器等,任“京都会友镖局”镖师。精大枪、六合刀等。1921年在北京前门外天桥自办“武术茶社”,以武会友,倡导武术。1931年应聘任国民29军大刀队武术教官,创编“无极刀法”教授抗日官兵。此期间,两次打擂击败日本武师。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担任北京市及全国武术比赛裁判长。因德高望众,曾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武协理事。
三皇炮捶门第六代主要传人有王万芳、刘进朝、杜九龄、白瑾、刘凤轩、王月波、王德山、王汉武、董继荣、丁维喜、袁文海、段庶卿、张庆云、董英俊、张华甫、刘宝民、欧锡九、王宝英、刘树昌、崔廷忠、马恩瑞、曹德林、刘成祥、王文元、刘登厚、陈昆、杨尊宝、孔繁才、祖仲惠、祖仲芳、尹树增、张本立。
第七代主要传人有吕继才、马壬申、侯德山、王紫祥、王义钧、任鹤才、刘绍江、白庆斋、王联铬、杨宝田、侯春明、王连吉、李双洲、王断勇、周玉文、徐汉元、李岚岭、张汉文、刘振华、黄云祥、邢兆禄、王景礼、李春生、张成仁、董洪林、刘利生、周学良、于德才、张宗义、张桂生、欧学民、窦其水、万家良、张凯、祖飞龙、解保勤、刘立喜、刘太平、丁履亭、庞连福等人。
“三皇炮捶谱”,简称“炮捶谱”。
现存八种:1、《炮捶谱》,或叫《炮捶老谱》。此谱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大枪歌及其问答,炮捶歌诀,春点,系“宣统二年十月初一郭立,又照抄本习腾”。后部是:自盘古三皇治世,炮捶根,五要,炮捶歌诀,十二炮法,四夷宾服论,大枪歌诀,手歌以及春点和药方,系民国三十七年张华甫翻印。
2、《宋门三皇炮捶全书》,也叫《高庄拳谱》。包括20条内容,简介了会友镖局几十年历史和部分人物介绍。系1972年王连吉得自河北冀县高家庄高麟阁老先生的材料整理而成。
3、《技击实践方法,炮捶交手图解》,《夫子三拱手之动,三拱手杂记拾零》。此亦系高麟阁老先生手稿。除此尚有一本内容不详,在崔廷忠老人手中。
4、《赵庄拳谱》。此谱内容不全,系1983年10月在北京炮捶研究会五人小组访问赵庄时带回来的,包括炮捶简介,部分世系表,迈翁习技谈,宋迈伦传记,碑文、匾文。
5、《宋门三皇炮捶大全》。由冀县赵根深主编,赵慎言副编,王国章集印。1983年12月成书,内容包括:前言,拳谱序,拳史,宋迈伦传记,宋迈伦家谱,部分传世谱,碑文、匾文,迈翁习技谈,宋彩臣小传,对于鉴的调查,宋迈伦习技之法,炮捶的劲,夫子三拱手,以及拳术和器械的歌诀。
6、《旧谱》。内容极短,有说手,何为三皇。系自友人处观得,跋云:“甲辰仲夏自美福起先生处借得三皇炮捶旧谱一卷,原为冀县李诚斋本”。
7、《三皇炮捶》。内容与《老谱》中“三皇治世”一样。系解放前报刊摘录之武术杂志,贺春全写。
8、《三皇炮捶拳谱》,四卷。1983年杨宝田收徒时友人所赠,内容不详。
三皇炮捶的基本理论主要在“炮捶根”内,什么叫根?根基、基础也。它是炮捶拳艺的要领和根本,是基本理论总的名称。其内容丰富、充实、广泛,包括了:炮捶拳歌诀,大枪歌,手歌,身法口诀,十二炮法,炮捶五要等,总量名称就叫“炮捶根”。
“炮捶根”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它来源于会友镖局多位著名镖师的口述和实践经验,并由他们的弟子整理而成的理论宝库,也是三皇炮捶后代传人遗留下来的武功纪要,此非少数人所作,是历代的心血结晶。因此它有极为重要的保留价值,也是喜爱炮捶拳艺的广大青少年们必须学习的理论基础。
《炮捶根》的全部内容都是用口诀和歌诀形式写成的,顺口、好记、易懂,但真正理解却要从长期实践中来。其中用各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三皇炮捶拳的风格特点。下面将“炮捶根”的部分内容分述于后:
1、三元:
练炮捶要讲胸元、背元、虎口元,此为三元。胸元就是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不能腆胸叠肚。胸空则灵,腰变则活,两肩抱拢,虎背自元。松肩坠肘,有利攻守。这是胸元和背元,与它配合还要讲胯动腰随,腰动胯合方可致用。虎口元就是扣爪,屈指扣爪,虎口自元。屈指练的是入木三分的扣刻之力和抓拿之功。扣爪圈虎口练的是外撑劲,是拳谱所讲的“雕爪蛇腰出水龙”的雕爪。雕是大鹰,爪是炮捶拳的手型,练的是鹰爪力。
2、三平:
三平是对拳和腕部在技击实践中使用方法上的具体要求,即:大指扣、四指拢、拳顶平、虎腕挺。虎腕是形容肘活则手灵,变化多端。具体要求紧握拳关节挺击实面不伤。
3、三沉:
三沉是沉肩、沉气、沉肘。沉肩则背松腰灵,沉气则腰实脉通,沉肘则守门护胸。炮捶要讲:打时放长击远,收时快似闪电,进与退要抽撤连环。三沉之要是松、顺、通,即身上要松,功法要顺,气血要通。
4、四正四隅:
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犄角旮旯,前后左右的意思。技击实用讲真假虚实,变化莫测,步法灵活,进退自如。炮捶的四正四隅,是讲运用在技击攻守中的手法、腿法与身法三个方面的关系。身手腿三个方面,既分上中下,又各有不同用法,要密切配合互不可分。在运用中有时以手为主,有时以腿取胜,都是以身法配合,才能进退自如,妙在其中。
5、关于身法,身法与腰密不可分,互为所用。身法为整体,腰为中枢,讲身必讲腰,有腰必有胯,腰转胯合,胯动腰随乃运气活身之道。身法讲整体的形态美感和气势神韵。腰胯讲灵活,腰法与练功和运用的关系极为重要,腰是一身之轴,一技之本,一法之根。不论演练或应用,都应该动则有法,击则有方,发则有力,至则有点。在实际应用上有腰才能有实力,有腰才能击中要害打在点上,没有腰法就什么也谈不上。腰法运用要胯配合,拧腰必须转胯,腰转胯合,胯动腰随方可为力。实际应用上要讲:腰要活,肘要合,腰是轴,臂是杆,肘是环节手是点。着力部位要明确,冲在拳顶,戳在指梢,切在掌沿,踏在掌根。一团一展,一合一开,一收一放全离不开腰和胯。更好地运用腰法应该是:收之有法,放之有力,动作灵活,走似龙蛇,神态生动,用法巧妙,协调统一,变化莫测,以上诸项皆以腰为本也。拳谱云:磨转千遭脐不动,就是强调腰功的重要性和腰功与身法的关系。
6、关于手法:手法是技击对抗运动中第一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在训练中还要讲手型。凡是攻进退守,劈打遮拦都是以手为主,讲的是手法运用,炮捶拳在手法运用上,主要表现在拳、掌、钩、爪、指五种手型的运用上。讲手法是个概念,五种手型的运用,都包括在手法之中。但分开来讲,又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三皇炮捶的“夫子三拱手”,就是神拳宋迈伦所创造的实用技击手法,后来为会友镖局一些著名镖师所擅用。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搓、刁、掠、带的技术,再加上“本力勇”这个根本的力量,结合起来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拳法运用要讲:顶冲挂撩,掌法讲:劈撑踏撞,钩手讲:搜,搜就是抄。钩手在器械演练中是配手,俗话说:“配手合,套路活”。可见配手在套路演练中的重要性。爪是炮捶拳特有的手型和手法,爪的形象取之于雕,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就是爪的形象与技法。爪用之于抓拿刁捋,拍打击身,用时十指紧扣(抠)要有入木三分之感。要求是有方法还要有功力,功力应是第一的,没有功力任何方法无以为用。指法,在炮捶拳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练剑的剑诀,二是分叉指又叫二指掌,实用于技击。在二趟炮捶里的“托腮掐喉”和“二龙戏珠”用的就是环形掌和分叉指。
7、关于腿法:炮捶拳的腿法和步法紧紧相连,配合运用,但与长拳有所区别。它没有长拳的腾空旋转,弹跳击拍之类的动作,主要以底桩为主,它配合腿法中的前蹬后点,踢弹扫挂,盖撩,并结合步法中的擦步、挤步、套步、插步灵活运用。再加上身法中的挨膀挤靠,胯打腰撞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实用方法。炮捶拳的技法重点要表现在蹲桩下式,四六为根(脚下是四六步,前四后六,前虚后实,交替运用)和直出直入,挤进拧出(挤步进去就是进步插裆,拧出就是以腰代身,拧转出来便于换式变招)。
8、关于肩肘腕手:肩随肘,肘随手,手动腕随,肘动肩移,前手走后掩肘,手要硬,腕要活,肘要掩,肩要合。肩肘腕,胯膝足各部关节在实际应用中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在对抗性的运动中,身体各个部位协调一致,互相顺应时,整个身体各部关节是一回事,这样发力时才能打成一个整劲,防守时才能快速灵活。但是在将要被他人所制时,就不能直胳臂硬腿的,而是应该松肩、松肘、松腰,以散全身之力,要松得一点劲全没有了,叫对方摸不着拿不准,象泥鳅一样才行。这是为了更好地随机应变,找对方的薄弱环节,抓住一点而发其力。松的时候就要松到肩是肩的,肘是肘的,腕是腕的,手是手的,肩、肘、腕、手全都成了一节一节的零碎,所以身体各部又不是一回事了。与它们配合的则是胸含肘抱,胯动腰随。
9、五形:猿、熊、虎、甲、龙为炮捶拳的五形。就是用五种动物的形象,体现在武术运动之中,用武术的动作和神态,来展现它生动具体的形象。它不仅具有每种动物的特点和本能,体现在武术运动的技击内容之中,而且还要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美的艺术感受,这些就是“五形”所要表现的内容。
(1)、猿,就是猿猴。猿的体积小、动作灵巧,外形类似猩猩但又和猩猩不同,猿没有猩猩的力气大。练炮捶拳学猿,学它的灵活敏捷,猿能上树如走平地的本领,在技击运用上则应突出它的快速准确,万无一失的运动规律。这个规律不好掌握,运动员一定要坚持长期刻苦实践,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快而不乱,这是技术上的上乘之功。
(2)熊,熊是笨拙的动物,它和牛、猪虽然长相不一样,性格却有点相同,都是慢性子,动作迟缓,慢慢腾腾。炮捶拳学熊,主要取它的沉着稳重,壮实如山的特点。换句话说,炮捶底桩的沉稳扎实,就是取意于熊的笨重壮实的特点。当然,在实用中光强调笨重就不行了,应扬长避短,尽其能而为所用。
(3)虎,虎的形象威武,搏斗技能有三:一扑、一掀、一剪,非常厉害,也是虎的本能。常言:龙生云,虎生风,证明了兽中之王的气势。炮捶拳学虎要学它的猛兽下山磅礴之势,万钧之力和它的三项本能。这是从形态与技法上讲,武术动作上要讲虎背熊腰。炮捶拳中的三元:胸元、背元、虎口元的“元”,就是要求虎背要圆。这是从炮捶拳式架的背和腰的形态上讲,动作起来则要求“雕爪蛇腰”。拳谱上说含胸拔背,双肩抱拢,沉肩掩肘,封闭自如,拳法上还要求“三沉”。
(4)甲,即龟。要学它的伸缩性,在技击实用上要充分体现出它的伸缩自如的动物本能。武术进击为伸,退守为缩,变化神速,取之为用。
(5)龙,取其气势。要体现出青龙出水、腾云驾雾,见首不见尾和龙腾虎跃的气势来。在炮捶里要表现出一定的威力,学龙要有龙形、龙意、龙的形态和气势。当然谁也没有看见过真龙,龙、凤凰、麒麟都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实际并不存在。据说龙分九种,各有各的气质。也有人说,龙有十三,九种有别。美术家们称龙的形态是:头似牛,身似蛇,角似鹿,爪似鸡,尾似龟。特艺行业的艺术家们说:龙是猪嘴狼牙。过去还有什么:九龙杯、九龙壁和叶公好龙的故事等等。这都说明人们对于龙的形态是喜爱的。因此我们在拳艺的演练中,要创造出意似蛇龙的形象来。拳谱云:雕瓜蛇腰出水龙,就是要练出青龙出水的气势来体现炮捶拳的拳势。
10、五要:
炮捶“五要”内容丰富,项目繁多,它是“炮捶根”的内容之一,也是炮捶拳理论的精华所在,此文只论述其中一项,即“身法歌诀”之一,因篇幅有限,待后再作论述。
原文:
“浮气要聚,本力要勇,虎腕要挺,腰眼要灵,心血要活。天门扛,腰脉提,仓门歉气分阴阳。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八卦为根。总得一身之法。何为一身之法?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紧五把,表六节,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节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
释义:
“浮气要聚”:气即术之本也。气沉而静,意燥则浮,气聚则力实,气散则体灵。静则听,暴则不明,气要聚合方可为力。拳谱云:“炮捶以气为主,以理当先。”究其实意,气聚则刚发。什么是气呢?呼吸为气,身体内部之动力为气,推动血液循环,能使肌肉伸缩为气,故气乃人之生命要素之一。多舒畅,少急促,免暴躁为养气之道。什么是理呢?即:方法、要领、道理,内含之意也。理通则意达,讲的是心静、气沉,意识集中之意也。
“本力要勇”:本力就是生来就有的力气。比如一个人的劲大劲小,是身体素质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劲儿,一般说来有两种内容,一种是先天的力,一种是后天的功。先天的力是生来就有的自然力,是没有经过锻炼改造的拙力,是不带有技术性的一种劲儿。后天的功是武术的劲,是经过长期锻炼而得到的,带有技术性的一种劲,也叫功力。这种劲儿不仅有技术性,还包括技巧性,这个劲要讲究充实完整,协调统一,也可以说本力加功力就是炮捶的劲。“勇”就是有胆有力。有胆无力,有也没用;有力无胆,有也空空;胆量和力量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身体素质好是锻炼的结果,是长期实践而得到的,有了好的身体素质,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表现在力量上,常言说:练什么就有什么,不练哪项就没有哪项好的身体素质,也谈不上有什么本力。“勇”讲的是实力和胆量,实力和胆量是锻炼出来的。俗话说:一力降十会,以巧破千斤,任何巧若是没有实际力量作基础,是没 有意义的。没有实力出不来巧,单纯的巧作用不大,尽管人与人的生理和体质条件有一定差别,但是实践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最主要的。本力勇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实践出真知。
“虎腕要挺”,什么是“虎腕”,它和拳谱里讲的“雕爪”与“蛇腰”一样,是生动的形容,虎腕就是腕子。打拳动手不折腕子,就要有挺劲,虎腕挺而发之有力,击实而不伤。就是说打出去很有力量的拳或掌,击中对方时有挺劲才不至于戳了腕子。挺腕子的关键在于肘,肘活则手灵,变化多端。雕爪是手型,蛇腰是身法。
“腰眼要灵”,拳谱云“磨转千遭脐不动”,讲的就是腰的用法。敌在外而我在内,敌走一步而我动一点,敌走大圈,我走小圈。腰是中枢,系全身之脉不可不灵,用时要象珍珠走玉盘一样随心所欲,要灵活到象一颗滚动的钢珠。
“心血要活”,气血要合,气动无形血有形,心与气、气与血密切关联。气要顺方可流畅无阻,血要活方可贯注全身。气血舒畅顺达,动作才能顺利进行,血液流通才能气贯四梢,血走四肢八节运动时才能协调,才有板眼、有节奏,体现在精气神上。
“天门扛”,天门即头顶,也叫幸脑门儿。扛就是挺脖子,好象头上放着东西往上顶一样,炮捶叫悬顶收颏。拳谱云:“天门扛头如顶物,心气散意不旁驰”,讲的就是悬顶收颏、舒胸散气、意识集中。天门扛可以振作提神,脖子一挺上身就整,带动两肩两膀完整、充实、有力。练功夫不能丢顶,丢了顶就丢了练武术的精气神,就没有了气势神韵了。
“腰脉提”,练炮捶的腰一讲活、二讲合、三讲沉稳、四为主。活是动作要灵活,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是腰部的灵活性和它的气势。合是腰胯相合,互为所用。沉稳是炮捶拳的根本,要体现在斜马裆小弓步和进退的步法上。提是要提肚填小腹此为本也。
“仓门歉气分阴阳”,仓门指丹田,歉气即少,不满足的意思。分阴阳讲两手两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即动作上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相化相互配合之意。它内在的含意是要求做到收腹含胸、沉肩、沉气、沉肘。拳谱云:“阴聚阳散,拳打团发”,阴阳就是聚散,团发就是收放。
“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重要在沉,就是要求虚胸壮腹,气纳丹田。炮捶拳打的是沉稳刚健,充实有力。因此气沉式稳、朴实无华是三皇炮捶拳的根本。阴聚阳散就是拳打团发,一收一放,一团一展,阴是收缩,阳是发出,关键在于沉着稳重,松散自如,击之而有力,充实而刚健,稳健而不可摇。阴阳肚可聚可散,可吸可壮。聚散,吸壮皆收放也。
“八卦为根”,所谓八卦即四正四隅八个方位,自己占中心,亦可为九宫,左顾右盼,生死交换,进“出”瞬息万变。根即足下,根基也。炮捶的步型前四后六,前虚后实,又叫方砖步,此步型便于进退,易于攻守,虚实互换,跟进(后脚跟进),带出(前脚带出),进退连环,本身守中,根在足下。
“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这两条一讲力二讲气,讲的是炮捶拳的根本。力起于足下为根,气鼓荡于腹内为主。如炮捶拳的小弓步就是以后足为根,不能拔根拧钻。步法中的擦步、挤步、带步就是以腰带身,以前带后或是以后带前,重心要落在腿上,完成动作后,脚就是根。前如空后如丁,前虚后实,这是前进的步;后脚带前脚随,后实前虚,这是后撤的步,动是一脚为主,扎实两足为根。丹田足就是气归丹田,讲丹田之气,练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守元,又叫“看气”。没有充实的元气,什么也谈不上。一个人体质条件再好,精力不充足,体力也充实不了。精实而体壮,气实而无惧,力实而勇为武术之要。
“紧五把,表六节”,也有叫扌票六节的。五把指的是上下十指(趾),手指与脚趾。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金钩入地得太平”,这就是炮捶拳的手和脚。紧是要有内含之力,紧五把就是十指紧扣,或是足趾抓地。表六节或扌票六节是内与外的两种不同含意,表,是表示,表明,表现出来,是发作出来,是把内含的东西用动作形态表现出来。比如吃中药用芦根水做引子,为的是表汗。所以说表六节是含于内而形于外的意思。所谓六节,一可以理解为:肩肘腕胯膝足,通身上下六部关节的总称。二也有泛指的意思。因为它并不仅限于六个关节部位。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从发动到发功力,从内到外,若是没有全身各主要部位的密切配合,要想取得得心应手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具体到实际运用,就应是从里到外,也就是含于内而形于外,既起到了内部发动的作用,又表现在动作的形态上,这就叫表六节。关于扌票六节,是扌票在一起的意思。是讲收或团,不是展开放,是表于外而合于内的东西。意思是全身各个部位拧成一股绳,扌票成一股劲儿,这样拳发出去才能充实有力,打出真正的刚劲和整劲,这里讲的是内含的东西。唯有对炮捶拳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才能发现这些表于外而含于内的基本内容。打个比方说:炮捶拳的沉肩、沉气、沉肘,沉肩沉肘容易发现,而沉气就不易看出。再如“雕爪蛇腰”外形的动作能够看得清楚,而同样是有形的表现“金钩入地”,它表现的足趾抓地,形是在鞋和袜子里面,怎能看得见呢?因此扌票六节虽有外部形态的表现,但内含之意才是它的核心。
“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从七到十四的数,是顺序排列的数目字,并不代表具体内容,也不说明几就是几个关节或第几关节。如七节沉既不是说七个关节的沉,也不是说第七关节是沉。它讲的是炮捶拳的“三沉”,沉肩、沉气、沉肘,重点放在沉字上。八节挺是“虎腕要挺”,九节灵是腰部活动。“十节攻”是弓箭步的前弓腿,炮捶讲弓腿膝不过足,十字捶肩不过膝。“十一蹬”就是足根,仍然讲弓步,这里指后腿,足根要蹬上劲,不准拔根拧钻;后脚跟就是根,要蹬在根上,这就是“劲从足下起”。十二把是手和脚,“雕爪”与“金钩”。雕爪要锋利,金钩应入地,手脚抓挠,是功力也是技法。十三心肝脾肺肾,是讲通过运动对于身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和各生理机能的影响,起到了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十四胀肚入槽,是讲运动以后达到了胸舒气散,骨软筋活,精神振奋,气纳丹田,舒畅愉快的目的。最后一句是“方得周身之理”,是综合归纳的意思。总起来讲,对炮捶五要的全部要求,若是能够理解深,做的准确,能表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在训练、表演和实际应用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虚心学习,刻苦训练,深刻理解,认真总结,反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