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面谏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第一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0:46:08
核心提示:1977年8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内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谈到清华大学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当即插话说,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这鼓励了最年轻的与会者,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他激动地说出了心里话。他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主要矛盾还是在招生制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何亮亮:1977年8月7日的一份《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成为千万人心目中最珍贵的文件,甚至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这份文件意味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也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8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内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谈到清华大学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
邓小平当即插话说,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这鼓励了最年轻的与会者,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激动地说出了心里话。他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主要矛盾还是在招生制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此言一出,在座的老教授和专家们深表赞同,一致建议改革现行高校的招生制度,把好人才质量的第一关,并强烈呼吁立即恢复高考制度,邓小平表示支持。
座谈会后的五天,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谈,会议就高考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焦点是上大学是通过考试,还是推荐,高中毕业生是要参加两年劳动后,才能考大学呢,还是直接考大学,还有对于考生的政审是不是要看家庭出身,争论长达40多天仍然无法取得共识。
一次招生会开了44天,这是空前绝后的。会议陷入了胶着状态,最后邓小平打破僵局,督促教育部要解放思想,争取主动,拨乱反正。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标志着中断了11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正式恢复。
数百万遍布在城乡各个角落的知识青年,或从报纸或从收音机里面获得了准确的信息,“高考”这个已经陌生了11年的语词,奔走相告。恢复高考的冬夏两季,全国有1160万人参加考试,那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当年全国共需招40.1万名大学生,录取比例是29:1。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笼罩着反智的气氛,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这种思潮,居然成为全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那么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先进文化都被批为是“封资修”,“文化虚无主义”统治者中华大地。恢复高考就扭转了这种毒害中华民族的愚昧风气,推动了后来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