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恺元和他的幸福学--郭子宽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29:44
奚恺元和他的幸福学
奚恺元教授的幸福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认为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而眼前的安逸和享乐不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过程,是人的一生里面所有幸福的总和。
奚恺元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中心主任。他现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他把这种理论称之为“幸福学”。这个理论提出:除了生存以外,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人们的广义的幸福。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在他获奖致辞中曾花三十分钟解释奚恺元教授在这个领域的研究。
奚恺元说,每个人追求的东西看上去不同,有的人追求名誉,有的人追求金钱……但归根到底,我们所有行为的终极目的都是追求幸福。他强调,这里所指的幸福不仅是短期的安逸,而是一种长期的、广义的好的主观感受。奚恺元认为:幸福不仅是现在的幸福,不是眼前的安逸和享乐,而是现在和将来的幸福的一种总和。
幸福与财富的关系
为了说明幸福与财富的关系,奚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他们在一条风景优美的路上散步,沿途的风景让他们觉得很快乐。由于两个人的步伐不一致,乙慢慢地掉在了甲的后面,这种感觉让他有点不开心。乙慢慢地加快了步伐,很快便走在了甲的前面,甲看到这种情况,也加快了步伐,很快便超过了乙。如此反复,两个人越走越快,从最初的散步,到大步流星,再到后来的奔跑。他们的精力都专注于谁跑得更快,而无暇顾及路边优美的风景。”
因为由于两个人的精力都放在奔跑上了,但从欣赏风景角度获得的幸福却降低了。这个寓言也是当今物质竞争社会的一个缩影:虽然很多人赚的钱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反而因为相互的攀比,忽略了生活中那些让人快乐的事情。
奚恺元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非物质的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例如人们的身体的健康、工作的稳定、婚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等。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在过去50年里,人均GDP翻了3倍,但研究表明人们的整体幸福感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是因为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来源于取决于两类比较: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
全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往往鼓励物质财富的互相比较,使得人们认为钱多比钱少开心。短期来看,钱越多确实越开心,但长期则不然。
比如一个人在市中心买了一套豪华公寓,他会觉得很开心,实际上这种开心只有一部分来自住豪华公寓本身,更多的是来自比较。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住豪华公寓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现在就不会感到特别开心。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和朋友同事比,当其他人都还住在普通的公房,自己当然会很开心;但如果周围的人现在已经都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么就算住在豪华公寓里感觉舒服,也不会非常开心。
由于心理学上的适应性定律起作用,这种物质上带来的幸福感往往不会长久。不仅如此,这种相互攀比在增加一部分人的幸福感的同时也在削弱另一部分人的幸福感。
幸福的最大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增加颜料的数量只是绘画的手段之一,画出美好的图画才是目的。同样,发展经济只是增强幸福的手段,而幸福才是目的。”奚恺元用苏格拉底式的话说明“幸福的最大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假设是增加财富就可以增加幸福,所以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个假设并不正确。
奚恺元认为其实人需要满足的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怎样满足幸福感。
要提升幸福感,必要要有超越金钱的更大目的。这个目的因人而异,在有的人看来是为了亲人,在有的人看来是为了社会,在有的人看来是为了信仰。“比如说一个人绘画,如果他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他既不可能画得很好,也不可能从中得到很多快乐。只有站得比别人更高,才可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也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这一点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富翁有钱,却不幸福的原因。因为他们把“金钱”当成了生活唯一目标,而并没有站在生命的一个高度上去利用金钱和享受生活。
幸福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的职业选择,在奚恺元看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一定要和他的擅长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候都倾向于从功利角度考虑,而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结果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他们按照最大化幸福感的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的话,他们往往会做得更好,而且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