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热与汗——附补法误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5:27
查看文章
温病的热与汗——附补法误用
2009-10-18 09:41
温病的热与汗—附补法误用 董建华(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
中医都在搞急症、急性病,在急症、温病中,发热总是有的。西医统称发热,而中医则要细分,对于汗,西医不分多少,而中医则要详辨。发热在临床上是人体防御疾病所反映。温病发病后,温邪上受,机体必然产生反应。发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邪正相争,正气抗邪引起。另一种情况是正气受损后造成的不良后果。温病的发热由于发病急,多为阳性发热。现代医学的传染病大部分属于温病。根据我多年临床体会,发热有以下几种:
一.发热
1.一脚热
由于感受外邪后引起的发烧,发烧特点是一开始即上升39℃以上,短时间内又退下来,但体温在一天内波动不到一度。这种发热又称“一脚热”。温病初起若出现这种发热不恶寒,不管哪种温病都要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加减。《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七条云: “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咳嗽,大汗,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发热重,不到39℃,中度发热用辛凉平剂银翘散;高热者,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治疗。
2.起伏热
体温时高时低,时起时伏,波动较大,称起伏热。体温下降也降不到正常,上升时可达39℃-40℃。如春季的春温初起即可发生起伏热,症见舌质红,舌苔黄,汗少。春温为伏气、温病,舌红说明邪在气分或营分,是气血两燔的症状,要用玉女煎加减。若有外燥时症见脉洪大,汗出,烦躁,舌红绛,一方面要清其热,另一方面要凉其或血,也要用玉女煎。《温病条辨.上焦篇》指出:“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主之”。玉女煎是治疗气分有热、营分也有热的气营两燔的方剂。临床上在温病中既有发热又有心烦,说明热已进入营分,若出现神志昏迷时则说明热已完全人营分。起伏说明了正气与邪气交争的一个过程。正气胜邪则体温升高,正气不足时则邪气内陷,表现出时有起伏的发热。
3.定时热
发热定时出现,时间固定,发热时体温较高,间歇时则体温不正常。如疟疾邪伏膜原时可出现定时热。《温病条辨》中有温疟之名,发高烧而无恶寒或高热后稍有恶寒,是温病中的一种疟疾,即温疟。《温病条辨》中用白虎加桂枝汤,而不用小柴胡汤、达原饮之类。
4.往来热
发热进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交替出现,界限分明。这是与定时热不同之处。往来热不定时出现,与疟疾不同。在温病中称邪伏膜原。这种情况是邪在卫分气分之间,表里失于通达,可用蒿芩清胆汤治疗以通达表里。
5.灼热
病发发烧时,将手放在其皮肤上有发烫的感觉,如火烧一样。中医称为体若燔炭。这种发热一天内体温变化较大,高时达40℃以上,低时可在正常以下。这种发热多为热人营血,易伤心阴及肝肾之阴,此种发热多伴有心烦、不眠、谵语等症,可应用清营汤治疗。《温病条辨.上焦篇》说:“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日常开不闭,或常闭不开……清营汤主之”。在发热时引起的失眠,多为阳不入阴,阳太过而阴不足,故目常开而不合,清营汤泻火清热,清营分之热,是釜底抽薪的方子。
6.低热
发热不超过38℃,一般37℃~37.6℃之间。一般在温病初期,温邪不重时,可产生低热,如辛凉轻剂桑菊饮就用于咳甚而发热轻时。低热的另一种情况是热病后期,余邪未清之时,也可出现持续低热,这是阴精耗伤之故,多伴有手心烦热,可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或用清络饮治疗,这些方子均有滋阴清热的作用。若温病后期肝肾阴虚出现低热或神昏、抽搐时,不能用竹叶石膏汤及清络饮,而要用三甲复脉汤。三甲即鳖甲、龟板、牡蛎,要加芍药、当归、生地等。低热在温病中须分初期、后期、后期又有轻重之分。临床上一脚热多见于春温、暑温、温毒、风温等病症;起伏热多见于伏暑或湿温热重于湿的情况;定时热多见于疟疾;往来热多见于各种温病邪人少阳、邪伏膜原,或邪在半表半里之时;灼热见于伏气温病,阴精内伤,或毒热毒邪内淫心营之时;低热多于温病后期,余邪未清、阴精内伤、肝肾阴虚,虚多邪少之时。上面介绍了温病六种发热。各种发热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均不相同,因此对于发热要分辨不同类型,辨证施治,不能单凭体温的高低而处方,而应以不同的病机而辨证用药。
二.汗
在温病中,要根据有汗、无汗、少汗、多汗,汗的气味来辨证论治。西医在治疗时则忽略这些。根据临床体会,温病的发汗有以下六种。
1.无汗
是指应有汗而不出汗。温病是应该出汗的。温病的无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寒邪束表,表寒里热,此谓里有伏热,见于春温之病。内有春温,外有春寒,寒邪束表,即可产生温病无汗。常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用石膏清里热,麻黄解表寒。若温病后期,热人气营,症见脉细,口不太干,也可出现无汗、烦躁、灼热,要用清营汤清营透气,使营分之热转入气分而解,透邪外出。此种无汗属营分内虚而不能驱汗外出,用养阴药可滋其化源泉,使汗外出。
2.微汗
即微微汗出,如桑菊饮则治疗热轻,咳甚,热在肺卫,汗微出。这与银翘散的热甚咳轻不同,不能用出大汗的方法治疗,要用桑叶、菊花轻清肺气,故称为辛凉剂,说明它有辛凉宣肺、退热的作用。若发热重而咳嗽轻,或不咳,要以清热为主,则用银翘散。温病初期往往有发热高、微恶风寒、汗出,故银翘散方中不仅用清热药,同时也配伍豆豉、荆芥二种药以疏解透邪。银翘散能解表透热,称为辛凉平剂。
3.大汗
大汗有两种。一种是白虎汤证大汗,症见大汗出、发高热、脉洪大、口大渴,用白虎汤治疗。二是大汗出、脉虚大无力,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夏季高温作业多出现中暑,而致大汗出、脉虚大者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4. 黏汗
黏汗多见正气虚、阳不敛阴,即阳气不能收敛阴津而出现黏汗。体内阴精外泄,要用生脉散加味治疗,有四肢发凉时加出附子起到益气回阳固脱的作用。黏汗多见于病危之时,死亡之前。中医非常注意出汗的情况,临床上若见到黏汗,多属病危,预后不良。临床医生要胸中有数。
5.战汗
战溧而出汗。战汗在温病过程中出现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一战而热退,脉静身凉,病人欲睡,脉无躁动之象者,此时需让他喝米汤,让他平稳休息,二天后则病愈。若反复战汗、发抖,此时热邪内陷,病情较危重,要进行抢救。应根据出现的怕冷或神昏的不同症状辩证论治,或用真武汤,或用手脉散,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急救。辨汗也是中医观察病情、判断预后的一种方法。战汗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后较好,不须特别处理;二是预后较差,须立刻抢救,两者不要混淆。战汗以前较多,现在较少,吴又可的《温疫论》论战汗较多,请大家查阅。
6.臭汗
汗出带有酸臭的气味为臭汗。多见于湿热病中即湿温病。此病难治,因湿为阴邪,其性黏腻,汗之不出,清之不退,缠绵难解。臭汗是湿温病中的一种症状,症见发热不重,朝轻暮重,即早晨轻,中午晚上发热重,出汗,同时伴有红疹、出现。此病处理得好,2~3周可愈,处理不好2~3个月不愈,身体毛发脱落。湿温病要分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三种情况。主要治则有芳香化湿,清热利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宣气化湿五种方法。方剂有三仁汤、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黄连厚朴汤、苡仁竹叶散等,如兼有黄疸则用茵陈四苓汤。
以上发汗谈了六种情况。仅发热、出汗,中医就详分细辨,并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来指导临床治疗。辨有汗无汗,汗出多少,突出了中医的特色。临床上对发热、出汗的治疗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详细辨证,可提高疗效。
三.补法误用
现在临床上运用补法的很多。据我统计临床治病补法约占50%。不仅补药剂量大,药味也多。补法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但补法用之不当,滥用滋补之品,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对身体也是有害的。下面就谈谈关于补法误用的问题。
1.不当补而补
(1)大实见虚候:即大实有羸状。疾病的本质是一个实证,但也有虚证的表现。若用补法,犹如火上加油,加重病情。如临床发热病人,因结热在中,出现脉细涩、神昏肢倦、欲盖衣被,但有口燥唇焦、便秘溲赤。因为热盛是其本质,应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清其热,若用补药则病情加重。
(2)体虚受邪:正气虚感受外邪,且外邪较重,若只用补药,邪气不能外达,而致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3)素体痰湿重:素体痰湿较重不能用补法,若用补法痰湿交结不化。应该用温化痰湿之法。
2.补之不当
应用补法有几个原则:首选要辨气血,辨寒热,辨阴阳,分缓急,分脏腑。若气血不分,寒热不辨,药物主次不分,不分脏腑,乱用补法,或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均为补之不当。若气病时应用四物汤加黄芪或补气药中加当归,这是由阴及阳,由阳及阴,这并非气血不分。
3.不知缓急
在一些疾病中,有本末、缓急之分。例如阴虚发热,见咽喉肿痛、吞咽不利,阴虚发热为本,咽疼为标。若咽疼甚者影响吞咽,应该急则治其标、治喉痹。若咽疼轻,阴虚发热仍存在,应该先治阴虚,此为缓则治其本。治病不分标本缓急,是不会取得好的疗效的。若不顾病之轻重,病情轻、补药重为补之太多,病人不能耐受,而产生其他病变。或病重药轻也为补之不当。因此应用补法应分清主次轻重,标本缓急。
4.应用补法时要根据脏腑之虚实、病位之所在、药物之归经,有的放矢地选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治疗脾胃病,李东垣运用补气升阳法取得很好的疗效。至今补法在治脾胃病的方面仍很重要。李东垣处在金朝时代,由于连年战乱,人们饥寒交迫,脾胃多虚,故用补法治疗。而今人们生活提高,营养良好,多是油腻太多,食积伤胃而致胃病,故不能再用补法。脾主升,胃主降。胃病其病在胃,因胃主降,故治胃病要用通降,而不是是升阳。若消化病后期出现脾虚证,如大便稀溏、体倦乏力等,则要用补脾升阳的药物。因此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诊治,因人、因地、因时而宜。临床应用补法也是一样,要根据具体病情而辨证论治,遣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