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海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4:56
2010年2月5日   13:解放周末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侣皓吉吉 摄
日前,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布2009年度文化人物,海岩榜上有名。
海岩此次载誉,并非如往年一样是因为他的小说和海岩剧,而是由于他对黄花梨家具的收藏。
“他倾其所有,尽一人之力,建立黄花梨养习馆;他恪尽文化之责,传承推广中国文化传统,静而不喧,为君子之所为。 ”颁奖词这样写道。
几天前,在位于距北京市中心约半小时车程的“黄花梨养习馆”,海岩首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陪同我们细细参观。
一位著名古董家具收藏家曾打电话给海岩:“有人问交趾黄檀是什么,我说是越南黄花梨,不知说得对不对? ”
海岩随即回答:“不对! ”
那位收藏家不解:“交趾是越南的古称,黄檀是黄花梨,怎么不对呢? ”
海岩向他解释:“交趾黄檀是国家红木标准中越南红酸枝的正式名称。国家红木标准参考大英百科全书进行分类。红酸枝与黄花梨同为蝶形花亚科黄檀属。而黄檀属里面还有分类,比如酸枝类和香枝类。红酸枝是酸枝类,黄花梨是香枝类。交趾黄檀其实是蝶形花亚科黄檀属酸枝类里的越南红酸枝。 ”
一番话直说得那位收藏家大为叹服,也说得听闻这个故事的我们十分意外。
这一刻,眼前的海岩,不是世人熟悉的作家海岩、昆仑饭店董事长海岩、设计师海岩,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海岩。
收藏者本人,已然将黄花梨的气质、文化蕴然于身
北京东郊,距离市区约30分钟车程。大片大片的农田,数天前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空气清新。
汽车轻巧地转了几个弯,在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子前停住了。青瓦朱檐的仿清四合院,古色古香。门前悬挂幽幽小小的一块牌子:“黄花梨养习馆”。
海岩引我们进门。绕绕转转之后,一个宽敞的大厅忽然呈现在眼前:罗汉床、官帽椅、几案……满堂黄花梨家具,光泽如玉,纹理如画,散发悠悠暗香,令人陶醉。
聊起黄花梨,海岩两眼放光,兴致勃勃。
他将各式黄花梨家具指点给我们看:“这个叫‘如意云头’,非常漂亮。”“这是官帽椅,两边翘起,像古代官帽的帽翅。”“这把交椅非常符合人体力学,坐上去很舒服,还能折叠。”“明代的案桌多简洁,与现代西方家具几乎如出一辙。”“明式家具的腿足有‘柱脚’、‘虎爪’、‘鹰爪踩珠’,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
他对黄花梨的木材特点了如指掌:“黄花梨在中草药中称为‘降压木’。《本草纲目》里说它能降压、清心、明目。”“你看黄花梨的横截面,中间是心材,外圈是边材。边材质地松软,心材质地硬、油脂多,只有心材才能做家具。人说黄花梨500年碗口粗,说的就是心材。 ”
他还感怀黄花梨的“身世”,将掌故逸事一一道来:“黄花梨作为一个树种,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不过,在1963年的上海博览会上,黄花梨木出现在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上海木器家具厂慧眼识珠,全部买下。随后,北京一家木器家具厂到上海参观交流时发现了这批黄花梨,回京后报告给国家林业部。很快,国务院组织专家赶赴海南考察,发现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黄花梨野生树木,当即砍伐,制作家具,出口赚外汇。最后的这批黄花梨就这样被人们热情高涨地‘杀死’了。我看过当时参与者写的回忆录,当看到他们描述着当年押着几车皮的黄花梨原木‘凯旋’回京的兴奋时,我心里只有悲哀。想想看,这放在现在,就等于杀了一卡车的大熊猫啊!不过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如今的环保观念……”
在黄花梨的怀抱中,海岩滔滔不绝,时不时爱抚心爱的黄花梨家具,或投以倾心的眼光。收藏者本人,已然将黄花梨的气质、文化蕴然于身。
对黄花梨一见钟情,到了拔不出来的程度
海岩踏入黄花梨的世界,是机缘巧合,但似乎更是一种必然。
10年前,室内装修正掀起“混搭风”,西式沙发配一个圈椅或木箱颇为流行。一天,海岩的几位同事提议去买点中式家具。据说河北香河的家具便宜,几个人便坐一辆面包车去了香河。在一个家具城中,海岩看中一个官帽椅,从1500元砍到1000元,这成了他购买的第一件中式家具。后来,有人打听到河北大城的家具更便宜,海岩和同事们又去那里买。
回来的路上,经过燕莎的一家家具店。海岩说:“要不下去看看?”朋友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不能看,那里卖的是黄花梨,看了就拔不出来了。”海岩一向对自己的自制力非常自信,偏要下车一看究竟不可。
结果恰恰是,海岩对黄花梨一见钟情,真的拔不出来了。多年后,海岩笑称自己“玩物丧志”,回想当年朋友的劝告,“后悔”道:“这个真不能看。 ”
身为设计师,海岩对中国古典家具并不陌生,但直到接触黄花梨后才开始系统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家具,感受它的造型之美、工艺之美、材质之美。他研读大量有关书籍,每逢周末,必到京城各处传统家具集散地“报到”,一家家地徜徉品赏。每当稿费或薪酬到手,便兴冲冲赶去,抱得心仪已久的黄花梨家具,欢喜而归。
至今在黄花梨收藏中共投入多少,海岩自己也不清楚:“总之这几年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绝大部分收入,都给黄花梨了。 ”
黄花梨让他没钱买股票:“在我开始收藏黄花梨几年之后,股市就起来了。当时周围很多朋友拿钱进股市,而我却没有钱进股市了。”黄花梨也让他对名车豪宅不在意——朋友以好车炫耀时,海岩却在心疼地盘算,“这些钱如果买个黄花梨条凳该多好”。唯一略感抱歉的,是黄花梨让他的小说和电视剧创作拖延了速度,让热爱他的读者等的时间多了一些。
收藏是一种瘾,让人快乐并痛着。其中,最大的遗憾是错过。因为黄花梨诱惑太大,海岩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去看黄花梨不带钱包,只带来回打车的钱。这样,看到中意的黄花梨家具,虽然心痒,但只能忍下。隔一周再去看,如果仍然爱不释手,回来后一心惦记,那么第三周就带上钱包:“但有很多次,第二周去看时,黄花梨就已经被人买走了……”
当然,收藏中也有意外的“捡漏”。一次,拍卖行公开拍卖黄花梨家具,引来不少实力雄厚的买家。海岩本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让进场的朋友帮忙看时机举牌,不用强求。果然,开拍后竞争激烈,海岩这方正准备放弃,没想到竞价对手被一个朋友的电话影响了注意力。拍卖槌落下,海岩获得了一份意外之喜。
海岩收藏的黄花梨,达到了怎样的规模?一次,几位收藏界的行家探访黄花梨养习馆,对其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发出了惊叹之声。
艺术是有心性的,是敬自然、敬人类、敬天地的。但是现在有的艺术家不敬自然、不敬人类、不敬天地,只敬人民币
自然,收藏的快乐不仅在于占有而产生的快感。
对海岩来说,收藏黄花梨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空灵飘逸,与中国水墨彩墨异曲同工;景自天成,与各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千百年的风雨铅华,日晖月映,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
除此之外,对海岩而言,收藏黄花梨也是亲近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对黄花梨越了解,越觉得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国文化的演变、文人心理的演变。这能陶冶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增加历史知识。 ”在对黄花梨的一次次把玩以及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种种认知油然而生。
这些认知,与书本中习来的不同,更形象,更感性,印象更深刻:“你瞧,黄花梨家具取自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造型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比如,看这个圈椅的造型,不正是‘天圆地方’的体现么?又比如,椅子首先强调坐姿端正,其次才考虑舒适度,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认识,反映了文化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志向。 ”
收藏往往能激发文化思考。从黄花梨中凝结的古代智慧,联系时下的文化现象,海岩常常有妙语迸出:“在中式家具中常有‘以好充次’。比如这张黄花梨椅子的背靠,从正面看,是用小料拼接而成。但转到背面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整块大料雕刻出来的,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态度——既精美又不张扬,力求内敛。表面貌似普通,其实大器所成。不像现在有些人,家里很穷,但出门偏要拿一个LV包,以为炫耀。 ”
在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折服时,海岩也对当前一些所谓“艺术家”颇多批评:“古代能产生伟大的绘画、家具、陶瓷、丝绸,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者合一。艺术是有心性的,是敬自然、敬人类、敬天地的。但是现在有的艺术家不敬自然、不敬人类、不敬天地,只敬人民币。做一个艺术品,这种人首先想的是我能赚多少钱,拍个电影前先想想是走票房还是走获奖路线。而没有了心性,怎么能产生入心的艺术? ”
“一个人说‘爱国’,但如果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喜爱,会真正爱国吗? ”
“‘养习馆’这三个字,是我生造的。但我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其中的含义。 ”话题转回到黄花梨养习馆上,海岩如此解释。
说“养”,是因为黄花梨需要“养”,勤使用,勤擦拭,与人亲近,能让黄花梨家具油亮光润。而另一方面,黄花梨也在滋养着人,陶冶性情,习得文化。
海岩与大收藏家王世襄神交已久。王世襄先生曾有一个夙愿——建造一座四合院,作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让那些古典家具按历史上的规例,陈设于堂厦厅轩,再现古人生活的完整画面,摹绘古代晨昏的浮世人烟。
较之现代常见的博物馆,这样生活化的博物馆更容易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与中国士人的雅趣禅思。可惜,王世襄先生的这一愿想至今未竟,给后人留下无限期盼。
建造黄花梨养习馆,正是为了完成王先生的这个夙愿:“我想尽我的能力建造这个养习馆,供人学习、体验和交流。我和我的家人说过,这个养习馆,我会留给社会,不留给子孙。 ”
近年来,通过其文章、演讲、电视和网络传播,海岩对黄花梨艺术和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出任中国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撰写的万言长文《满城尽带黄花梨》更是成为许多人初识黄花梨,并由此喜欢上中国木作文化的入门读物。
站在“2009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的领奖台上,海岩如此抒发自己的心声:“在人类的历史上,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几千年万劫不散,是历史所罕见、人类所罕见的,这依靠的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现在,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值得忧虑。一个人说‘爱国’,但如果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喜爱,会真正爱国吗? ”
海岩的忧虑之思,引发了场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很多人对我说,中国文化曾有过几次濒临灭绝的时候,但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不要杞人忧天。我说,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网络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从未出现过外来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局面。资本的力量和传播平台的强大,正在将年轻人的心拉向西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所有人为中华文化的继续传承做出努力! ”
走下领奖台,海岩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阿凡达》你看过吗?海岩答,没看过,但是听很多人说不错。记者接着问,“你认为《阿凡达》这样的西方文化不好吗? ”海岩回答:“《阿凡达》是西方的优秀文化,我们中国人应当吸收它优秀的地方。但是它所传导的理念和中国文化并不完全一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是英雄拯救人类,甚至是美国拯救人类,但是中国的文化提倡的是和谐,‘小我大公’,讲求共性、中庸,减少冲突,讲求彼此的相融。 ”
海岩反问那位记者:“你觉得世界上只有美国文化,世界就美好了吗? ”记者停顿了一下,回答说:“我明白了”。
“这时,我看到一直给我们录影的摄像师,一个时髦的年轻人,一手扛着机器,一手跷起了大拇指——这说明我说服他了。这让我感到欣慰。 ”海岩说。
海岩的收藏经
●普通百姓搞收藏,我建议大家要注意三点。
首先,所收藏的东西的价值,应该在全国(最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定历史延续的承认。比如翡翠、钻石、田黄石等,它们的价值是历史公认的,不因后人说不好而不好。譬如黄花梨是“木中之王”,黄花梨家具在中国有400多年、在世界有100多年被推崇备至的历史。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国家博物馆和著名的私人博物馆都藏有明式黄花梨家具。
第二,资源稀缺,最好具有不可再生性。野生黄花梨生长缓慢,一块黄花梨大材非千年而不可得。我们现在人工种植的黄花梨只能留给千百年后的人类享用。这保证了黄花梨价值不会高低起伏。只可能随着岁月流逝而升值。
第三,真假易辨。不少古董真假难辨,外行的人往往上当受骗。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最好选择真假易辨的品种收藏。何谓真假易辨?比如啤酒,百威和青岛还是容易辨别的。但是矿泉水呢,一般人就辨不出来是哪种牌子。
●中国人对价值的认同往往首先来自材料,而材料必须具备四个要求,才具有实在的价值。那就是美丽、耐久、稀有、纯粹。黄花梨木的美丽众所周知。明末清初其野生林就已濒临绝迹,黄花梨与紫檀木并列硬木之首,有万年不腐之功。因此,没有拼补掺假的黄花梨家具,其价值是比较可信的。
●我收藏起步晚,收藏古董黄花梨已错过时机。当时一个明代的黄花梨座屏拍卖价已达数百万美元。我想,收藏的范围越小,进步越快。在一块土地上深耕细作,就能自成一“家”。我写小说的时候,就专写公安题材,把一个题材写深、写好了,就有存在的意义。收藏同理。很多人的收藏杂而不精,反而事倍功半。我在收藏的最初就定了一个范围,在中国传统家具(也就是明清家具)范围内,主要研究学习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黄花梨家具。在黄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黄花梨家具。因此,当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