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域名称的“无为”含义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17:11:05

李世和
一、动因和资料来源
1991年底,我被调入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当时新编《无为县志》已形成评议稿。评议稿载有“‘无为’之名考辨”一文,该文主张“无为而治”说。对此,我深不以为然。于是开始着手搜集资料。先在县内查阅了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和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的《无为州志》以及《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志选》、《安徽古战场》、《无为大堤志》等历史资料,后在省图书馆查阅了《资治通鉴》、《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燕翼诒谋禄》、《宋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馆藏图书。又阅读了《无为县名的来历》(范向明)、《无为的得名》(吴耀民)、《无为得名由来》(耿松林)、《扑朔迷离无为军——无为地名之再考辩》(刘尧明)《无为考辨》(宇业高、杨福生、王心源)和1999年版《安徽省志》等相关文章,还两次致信请教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陈怀荃(已故世)。陈教授不吝赐教,复信两封。在做了上述基础工作以后,还是迟迟不想动笔。主要考虑:一是受条件限制,收集到的资料有限,担心因资料不全而缺乏说服力;二是历史知识不足和古文水平不高,担心在认知上和理解上出现差错。这次巢湖文化研究会无为分会提出专题研讨,好在是研讨性质,故冒昧地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以期通过争鸣,弄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无为”分别作为“镇”名、“军”名、“县”名、“路”名、“州”的含义
1993年版《无为县志》记载: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设无为镇(今无城镇)。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无为军。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置无为县。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无为军为无为路。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
可见,“无为”曾经作为“镇”、“军”、“县”、“路”、“州”的地域名称,最早出现在作为“镇”的地域名称上。
(一)作为“镇”名的“无为”含义
“无为”作为镇名的前提是历史上存在无为镇。
建无为镇有以下史料证实:
1、《太平寰宇记》记载:“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
2、《资治通鉴》中元人胡三省注释:“宋白曰,今无为军本巢县之无为镇”;
3、《方舆胜览》记载:(宋)“皇朝太平兴国间析旧庐州庐江县为巢县,以无为镇为军”;
4、明嘉庆七年《无为州志》记载:“隋以襄安省入巢县,置无为镇”;
5、清康熙十二年《无为州志》记载:“宋太平兴国间……以无为镇为军”;
6、清嘉庆八年《无为州志》记载:(隋)“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置无为镇”。
为此,1993年版《无为县志》在建置沿革中予以记载,确认历史上存在无为镇。
《无为县志》载明,无为镇原址即今无城镇。
建镇何以“无为”作名?
1、《太平寰宇记》记载:“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即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因号无为。无为城临濡须水上壖也。”
2、元人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注释:“宋白曰,今无为军本巢县之无为镇。曹操攻吴,筑城于此,无功而退,因号无为。城临濡须水上壖地”。
可见,无为镇的前身为无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在无为镇所在地筑城呢?从搜集到的资料看,曹操筑无为城驻军,实为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发展之实际需要。
《无为大堤志》记述:“宋代以前,裕溪河尚未形成,巢湖下游的通江河道为濡须水。濡须水从东关的古巢湖口开始,沿今裕溪河河道东下,至今黄雒河镇折南,经今仓头镇至马口闸进入上、下九连圩之间的马口河,于古栅港口(即今神塘河口)(即濡须口,见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奖,于1975年首次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陈毅于1949年率领大军从无为县泥汊镇北关横渡长江时,曾触景吟诵道:“春水方生濡须口,大军从此过江东”。——笔者注)通江。裕溪河仅有作为古濡须水上段的东关至今黄雒河镇一截河段。黄雒河镇以下则为大小不一的天然河沟。至宋代,……人工开挖了黄雒河经三汊河直下雍家镇的河段,形成了今裕溪河的雏形”。“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沿江圩口大并联。至此,无为县境内才形成抗御江洪的一线江堤。”《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的三国地域图,与《无为大堤志》的记述吻合。
长江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丰水期吴国战船可从长江直达东关、西关,魏国战船也可从古巢湖出东关、西关,抵达长江。枯水期则不然,吴魏战船则必须由濡须口出入。丰水期有利吴军进攻,枯水期则有利魏军作战。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四年至二十一年,曹操四次亲率大军南征东吴,其中发生战事的两次,即建安十七年十月至十八年正月与二十一年十月至二十二年二月,均属枯水季节。
无为城位于东关、西关与濡须口之间,是枯水期由古巢湖下长江,或由长江抵古巢湖的必经之地;如果没有大的地质变动,无为城地势较高,是濡须水上距离濡须口最近的一个高地,进可直取濡须口,退可防守七宝山,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独特的军事价值。从政治上讲,无为城是魏国安在吴魏边境线最前沿的一颗“钉子”,对东吴具有威摄作用。仓头镇提供的二轮修志资料(2006年)记述:“据说,三国时期,曹操带兵驻扎在此。仓头地处三闸圩腹地,一马平川,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盛产粮食,是补给粮草、厉兵秣马的天然场所。曹操把仓头作为提供军粮的头等仓库,后称此地为‘仓头’。圣咀村碾头自然村,是碾米的地方,后称碾头;张广村的军田自然村,驻军集中在此种田,后称军田;东营村因驻扎军营,有东营、西营,后称东营村、西营村。”流传在仓头一带的传说由来已久,应该说不是无中生有的!曹操可以在仓头驻军,当然更可以在无为城筑城驻军。
有人认为曹操“筑城于此”的“此”,并非指无为镇所在地,而是另有所在。《无为的得名》认为:“曹操所筑之城纯为军事所用,也就是城堡、营垒,且在七宝山。”
笔者翻阅已搜集的资料,没有找到曹操在七宝山筑城的史料,只找到曹操在七宝山“立栅”的记载,即清康熙十二年《无为州志》记载:“东关,即濡须坞山,乃吴人立栅处。西关,即七宝山,与濡须坞对,下临大河,乃魏人立栅处。”
立栅是否就是筑城,笔者不敢武断。
笔者认为,曹操筑城于现在的无城镇所在地,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并不重要——由无为城而称无为镇,同由三门峡而称三门峡市、由黄山而称黄山市的道理一样,不必要求两者在地理位置上必须完全重合,难道三门峡市一定要建在三门峡上、黄山市非要建在黄山顶上不成?重要的是现在的无为县境,是不是孙曹江淮争夺战的古战场。因为如果是,则曹操必须要筑城驻军,“筑城于此”就有了史实依据;再如果攻吴无功也是事实的话,则以无所作为发端的“无为”作为筑城建镇时的名称,就顺理成章、合乎情理了。而这一点恰恰有足够翔实的史料予以证实。
《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六年,权……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十八年春正月,(曹)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淳、曹仁、张辽等屯居巢”。可见吴魏发生战事的战斗地点均在属于现在无为县境的濡须口。可见,无为县境,确为孙曹江淮争夺战的古战场。
而据《安徽古战场》描述,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作了充分的准备,亲自率领四十万大军攻吴。人们不难想象,如此人数众多的军队驻扎于何地?显然,只能驻扎于居巢至濡须口一线。由于战斗发生在濡须口,曹操在距离濡须口最近的制高点筑城驻军,应在军事常识和情理之中。
“‘无为’之名考辨”一文认为:曹操征孙权先后有两次:一次攻破孙权江西营,俘获孙权都督公孙阳;第二次攻破濡须坞后,孙权退走,遣使向曹操请降。两次战争都是魏取胜,何曹操‘感叹’之有?而《扑朔迷离无为军──无为地名再考辨》一文则认为:尽管在几次魏吴战争中,或者双方不分胜负,或者曹操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曹操最终没有实现过江灭吴的战略目标,是战略上的失败而返。前说从战役的成败立论,后说以战略的胜负评判,显然后说的说服力更强一些。
《太平寰宇记》作者乐史生卒为公元930~1007年,宋白生卒为公元933~1010年。在公元581年建无为镇三、四百年以后,最早出现了对作为镇名的“无为”含义的诠释,即无所作为说,而该说所依据的“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有充分的史实印证。故,该说足以成立。
(二)作为“军”名的“无为”含义
建无为镇在前,建无为军在后,按照常理,在建军时没有另用新名,而是继续沿用旧名,建军时的“无为”含义,理所当然地要传承建镇时的全部含义,即无所作为说。但在无所作为说提出百年以后,又出现了建军的无为而治说。
1、《燕翼诒谋录》记述:宋“太宗皇帝(公元977~997年)以海内混一,四方无虞,乃于江南置太平军,江北置无为军,取太平无为之义。太平后改为州”。
2、《方舆胜览》记述:“皇朝太平兴国间析旧庐州庐江县为巢县,以无为镇为军。又耆旧相传云,无为军本县城口镇,隶巢县。淳化(公元990~994年)中,镇居土豪侯仁信等进状,乞创军垒,时僭伪悉平,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因取无为而治之意名之。”
3、《元史·地理志》释名:“宋始以(巢县)城口镇置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而名之。”
《安徽省志》记述:“[太平州]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平南唐。五月,改南唐雄远军为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升为太平州,将开宝八年前属建康军的芜湖、繁昌两个县划入太平州,仍治当涂县,领三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平南军,又名太平军。《舆地纪胜》说改太平军,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升太平府。军、州名取自太平兴国年号的前部分。这是安徽省自至德县后第二个用年号命名的政区。为显示宋太宗统一南方的历史功绩,在太平兴国间,将两个新置的区划分别命名为‘太平’(州)、‘兴国’(县)。兴国县位今江西,至今不改。太平州的命名既是太宗的年号,为纪念北宋削平江南割据政权南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希望从此太平的吉利语。”由此,《燕翼诒谋录》所谓“江南置太平军,江北置无为军,取太平无为之义”缺乏史实依据;耆旧传说,不足为据;元史在后,不足为凭。故,“无为而治”说不成立。
《无为考释》写道:《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对“无所作为”说和“无为而治”说进行博证细考:“今考证……在这场大战役(指建安十七年十月至十八年正月的吴魏之战)中,因孙权据有东关及七宝山之险,曹操只好把后方营地建在今无城镇西南花家疃一带。这所军城因曹操数次东进,无所作为,后人称为无为城。后废为巢县城口镇。隋唐以后,作为巢县控制南方滨江地区的军镇,因无为不足以显威,改为城口镇,北宋创建军、县当以旧垒为名。旧名新用,一方面显示历史久远,一方面也希望镇压而得到大治的目的,成为吉利语。”
(三)作为“县”、“路”、“州”名的“无为”含义
同样的道理,作为“县”、“路”、“州”名称的“无为”含义,自然要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地传承作为“镇”、“军”名称的“无为”含义,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无所作为”是“无为”作为“镇”、“军”、“县”、“路”、“州”的地域名称的唯一含义。
清康熙十二年《无为州志》认为:“三国时魏筑城称无为,无为之名昉于此,其后为镇为县为军为路,元又改路为州,明因之。”清嘉庆八年《无为州志》在“古巢辨”中认为:“至若无为之名始自魏晋,下及唐代,不过指巢境之一镇为言”。可见,“无为”虽然曾经作过“镇”、“军”、“县”、“路”和“州”的名称,但其含义均取决于作为“镇”(“城”)的含义,即无所作为说。
陈怀荃教授在信中说:“所谓曹操征吴无功,命名无为之说,很明显是后世联系三国史实的附会之言,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依据《方舆胜览》所述,此镇原名应为城口,地居濡须水上城口得名。北宋开宝年间平定南唐,南北统一,江上航运兴盛,此一城镇得到进一步发展,北有和州,东有太平州,‘江淮之要津’的地位,更显得突出,故在此建置军垒,并辖巢与庐江等县,寻又增置无为县,开创了新的行政区划局面,实为形势发展的必然,当时此地的人们在以‘无为而治’粉饰太平之外,为了抬高此城的历史地位,又创曹操筑城命名之说,特别是此军初建时盛行此说,就不足为奇了。”陈教授认为无为而治说出现在前,无所作为说出现在后,与史实不符。笔者观点与之恰恰相反,人们通常认为无所作为说具有消极含义,带有贬义色彩,为迎合太平盛世人们粉饰太平的心理,无为而治说创设者,利用“无所作为”与“无为而治”中两个“无为”的字形、读音完全相同的巧合,从孔子与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中获取灵感,创设了无为而治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无为而治说创设者自己,一语破的地道出了真情。清康熙十二年《无为州志》的注释 “淳化中土豪侯仁信等奏创军垒,时僭伪悉平,因取无为而治之义以名之,且仍魏隋旧称也”,就是一个绝妙的历史写照。
注释:
(一)《太平寰宇记》:北宋地理总志,内容起讫公元960~1007年。乐史(生卒公元930~1007年)著。(见辞海)
(二)《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以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受诏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书成奏上。”(见辞海)
(三)胡三省,元人,生卒公元1230~1287年(见辞海)
(四)宋白,于大中祥符三年丁内艰五年正月卒,年七十七岁(见宋史)。大中祥符三年为公元1010年,推算其出生于公元933年。
(五)《燕翼诒谋录》:宋王栐著,乃辑录北宋自建隆(太祖)至嘉佑(仁宗)(公元960~1063年)止之法令故事。(见辞海)王栐于公元1210年任泾县县令。(见1993版《无为县志》)
(六)《方舆胜览》:宋祝穆撰,70卷,仅限于宋南渡后的疆域。内容起讫公元1127~1279年。(见辞海)
(七)《安徽古战场》:杨国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第一版。
(八)《三国志》注释:“长江自今九江市以下东北流,至南京中,折而东流。隋以前,习惯称这一段长江以西的地区(即今安徽长江以北、淮水以南)为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