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利用“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7:08
何妨利用“潜规则”   文 / 新东郭

“潜规则”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在潜意识里,人们不喜欢“潜规则”,但生活中,人们又不得不遵守“潜规则”,应运潜规则……
如果哪天没有了“潜规则 ”,人们会适应吗?
几年前因为张钰自曝被导演“潜规则”而捅出影视圈的潜规则,使潜规则一词风靡一时,弄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也曾经因此写过一篇杂谈去凑热闹。前一阵子,《好心情》上载有好几篇议论潜规则的文章,让我眼界大开。觉得余言未尽,于是想再凑一回这“潜规则”的热闹。
据查“潜规则”一词,最早出于学者吴思的史学专著《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这吴思先生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的开山之人。十年前他发现“潜规则”概念时,“心中窃喜”,长期潜心研究而豁然开朗的这个重大发现,不仅在他自己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也让中外历史文化研究者及广大读者倍感震惊!从此,“潜规则”一词,充斥于各大媒体,让亿万读者耳熟能详。有媒体称“潜规则”成就了中国“二十一世纪第一词”,而作者也荣膺了“潜规则概念之父”的桂冠。
顾名思义,它是看不见的、没有明文规定的、约定成俗,但却又被广泛认同、起实际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或者说,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规矩”。
潜规则现象古已有之,据考证它产生、盛行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古时侯内政外交、合纵连横,敬贡合欢,哪样能离了潜规则?“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封建社会官场的潜规则。“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反映出封建社会司法中的潜规则。在清朝,上京行贿的官员要先造访京城琉璃厂的书画铺,告知老板他想行贿哪位京官多少多少钱。之后,由这位书画铺的老板去到那位京官家,用行贿者的钱买下京官的一幅字画。接着,老板将这幅字画转“交给行贿者,行贿的官员再拿着字画登门拜访那位京官,行贿就这样在潜规则中完成了。这潜规则多玄乎!
古代演艺圈有潜规则大行其道。古代“女明星”之所以出名,是达官贵人和****名士捧出来的。对于演艺圈中“色艺双全”的大牌明星,不论是朝廷的官员,还是在野的名士,无不趋之以鹜,甚至为之横刀夺爱,耍尽阴谋。据《青楼集》记载,特别到了元代,由于杂剧的兴起,女艺人的增多,这种官员包养女明星、导演与演员暧昧关系等潜规则更是俯首可拾。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中不乏风姿绰约的成群妻妾,但他们却热衷于与女艺人频繁交往。这种才子佳人的****韵事,在当时被看作是高素质、有层次的时尚表现,权贵们并不一定完全出于肉欲的驱使,而多是为享受具有浪漫氛围的声色之娱。
可见这潜规则由来已久,源远流长,一部历史也就是一部潜规则史。潜规则是我国一大传统,而传统是难于割断的!
而今的社会氛围是“关系也是生产力”,这就必然集潜规则之大成。我们周围牛奶掺假,苏丹红、毒大米、人造鸡蛋,假货遍地,大家心照不宣,是潜规则;使用盗版、侵犯产权,“读书人偷书不算偷”,是潜规则;商业贿赂,回扣分成,是潜规则;大学生招聘会,银行贷款,医院看病,建筑承包,无一没有潜规则!股市也有潜规则,基金与上市公司联手坐庄,庄家发布一些假消息或者钻《证券法》的空子操纵股价,迷惑散户,这是公开的秘密。小秘要供老总性骚扰,女销售要陪客户喝酒胡侃,以酒色相诱;还有什么“吃饭不能自带酒水,使用消毒碗筷、毛巾要另外付费”……这些都是潜规则。
娱乐圈的潜规则更是闹得热火朝天,是否录用一个演员,导演握有生杀大权,因此很多涉世未深很傻很天真的女孩子,为了能够获得在戏里某个角色的出演资格,便不惜一切千方百计取悦导演,甚至以肉体作为代价做交换。张钰的****易事件曝光,涉及了和十三位导演“潜规则”,决非虚妄之说。
不仅中国,外国也有潜规则,好来坞有充斥着潜规则,韩国影艺届潜规则也屡见不鲜。
又可见,这潜规则可是古今古外的一大通则。在部某种意义上,没有潜规则就没有历史,没有潜规则就没有今天,没有潜规则就没有世界!
这潜规则今天仍然大行其道方兴未艾,是因为社会中有其生存的肥田沃土,存在的东西总有它存在的道理!
可是,而今的人一谈潜规则,似乎就立马想到张钰似的“卖肉”一类,于是大感龌龊、恶心而咬牙切齿,其实他们眼里的潜规则只是狭义、贬义的潜规则。我感觉应该还有广义的潜规则,简言之它就是一种俗成的不成文的规矩,它应该是中性的。所有不上法令、规章而为某些人群认同的无形规则,都是广义的潜规则的外延。无论怎样完备的规则,一定无法包罗万象,必要时会需要潜规则来弥补其不足,潜规则肩负着对明规则拾遗补缺的作用,功不可没。
潜规则,是相对于“无规则”、“明规则”而言的。潜规则是明规则的影子,只要明规则存在,它的影子就不会消失。
隐蔽,不公开,不上书、不成文,是潜规则的重要特征。因为并不排除众多“潜规则”中有其合理的成份,所以在必要时完全可以让合理的成份“表面化”,供大家共同遵守,而不必再“潜”下去。时移事易,有的先前、彼处为潜规则的东西,后来变成了今天、此处的明规则,而摆到桌面、印到纸上。比如当年要上重点中小、学,只要“烟酒烟酒”潜规则就上了,后来“要弄教育产业化”了,就有了“择校费”的名明文规定,现在不少单位规定了对婚丧嫁娶于公于私如何慰问之类,某些网站明文认定给予编辑、签约者等作者一定特权等等。这证明潜规则、明规则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也说明未必所有的潜规则都十恶不赦。
实际生话中,我们谁都未曾离开过潜规则。家里有家里的潜规则,单位有单位的潜规则,社会有社会的潜规则。
潜规则的运行法则是,当事人在正式规则之外,将当事的人或事纳入私下交往、交易之中,凭借着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既是谋取利益之道,我们何乐不为?在不违背法纪的前提下,我们有权也应该合理利用潜规则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赚得快乐,这并不可耻,反倒是睿智可爱!
现实生活里,习俗中饱含着众多潜规则,比如送红蛋,即结婚、生育、做“满月”、给老人祝寿以及其他各种喜庆场合,要向亲友分发用颜料染红的鸡蛋,是我国一些地方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可以表示庆贺图个吉祥,这是潜规则;升迁、婚丧,要“凑份子”,这是潜规则;进庙烧香要“随喜”,这是潜规则。道德中富有潜规则,朋友间“礼尚往来”,“男不同女斗”,“朋友妻不可欺”之类,似乎皆成潜规则。网上发文章,也离不开潜规则,《好心情》上文友一缕清风曾有专文论及此事。看来,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中少不了潜规则!
潜规则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兼顾性格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综合学科,是各行各业、各种群体的一种社会生态。各行业中、各行业间,在规则之外,都暗藏了潜规则。正确认识潜规则,适当遵从潜规则,有效利用潜规则,也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往往是既能做君子同时又能做魔鬼的双面人,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局势、游戏人生。聪明人利用、驾驭潜规则;老实人受制、受害于潜规则!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你不“潜”早晚就会被人所“潜”。据说出大成就的人,没有不利用潜规则的。
我们这个社会很现实,法制还不足够健全,远未进入共产主义,看来这潜规则的传统还得传下去。你要成长、要求职、要成就事业,除了遵循明规则,你还得去潜规则一下;你要安居乐业、嘴要吃饭、孩子要上学,你还得去潜规则一下;你要维持友情、亲情、爱情,你还得去潜规则一下;你要取悦上司、和睦同事、和谐四邻,你还得去潜规则一下。总之,当公事公办难以凑效或鞭长不及之时,这就该轮到潜规则大显神威的时候了。这潜规则还真是爱不得又离不得的一大法宝。
潜规则,潜规则!不是我们喜欢潜规则,是我们不得不去潜规则!当然,我们更需要法制,更呼唤公开、透明。官员,要独善其身,不要指望靠“潜规则”行政、谋利;全社会,则更需要大张旗鼓地倡导法制意识和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