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11:54
2000--2009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
吴文俊、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者)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王选、黄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王选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4年,黄昆获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授予的“理论物理弗雷曼奖”,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授予的“卓越的外国学者”称号。
金怡濂(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刘东生、王永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刘东生, 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我国航天技术专家,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王永志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王永志与他的同事们使中华民族圆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
吴孟超、叶笃正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吴孟超(1922--)福建闽清人。肝胆外科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至1986年底已进行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97%,切除总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主编的《肝脏外科学》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著作《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他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共发表专著6册、科学论文90余篇。因叶笃正先生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
李振声(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曾担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李振声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曾荣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
李振声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李振声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是一项原创性成果,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这项成果促成了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在中国西安召开,受到来自15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的充分肯定。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观。他培育出的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累计推广700余万亩。他提出的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和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1987年,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李振声著有《小麦远缘杂交》等两部专著,主编论文集5卷,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引用近600次。他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闵恩泽、吴征镒(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王忠诚、徐光宪(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王忠诚,男,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做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在此基础上,他又悉心研究脊髓结构及功能,得出“脊髓对于慢性的肿瘤压迫也同样具有可塑性”的结论,他带领团队已施行髓内肿瘤手术250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手术水平居世界领先。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上世纪50年代,王忠诚为提高神经外科诊疗水平,在缺少资料及设备的情况下研究脑血管造影术,忍受了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积累了2500余份病例,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使当时的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60年代,他首先在国内采用并推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施行逾千例动脉瘤手术,使该病死亡率由10%降到2%以下。7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并推广颅脑显微手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径为9厘米的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
王忠诚创建并扩建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天坛医院,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近年来,他先后成立了“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并任学院院长。
王忠诚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他仍然工作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线,为患者、为学生、为医学事业奋斗拼搏。
徐光宪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等。
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
徐光宪在6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发表期刊论文56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余次。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家,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多次修订再版,迄今仍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几十年来,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徐光宪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和三等奖(198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和三等奖(1991)、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4)和科技成就奖(2005),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谷超豪、孙家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数苑从来思不停”--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
新华社记者胡浩
车,行驶在从温州开往上海的路上。指点着窗外各处熟悉的景物,谷超豪向他的学生,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讲述着自己如何从这里一步步走来,求学、革命、教书育人。
这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见证了谷超豪人生轨迹中交织的三段经历、三种身份--数学家、革命者和教育功臣。在八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的科学研究事业始终与革命建设事业、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稚年知国恨,挥笔欲请缨”
车窗外的树木迅速地倒退,将谷超豪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刚刚进入初中的谷超豪见到了日军轰炸温州的惨烈景象。敌机轰鸣、炸弹尖啸,房屋在瞬间被炸毁,全校师生不得不跋涉逃难。
国家民族的危急让从小便以孙中山先生“青少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来勉励自己的谷超豪暗下决心,为国家的兴亡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他立志:一是做革命者,救国救民,一是做科学家,改变世界。
14岁的谷超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不仅写文章、贴标语,为抗日宣传做后勤工作,更笃志钻研科学,学习用自然科学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改变国家的命运、人们的生活。
“稚年知国恨,挥笔欲请缨。读书明真理,宣誓向红星。”谷超豪回忆起早期革命历程时,这样写道。
要做革命者,也要做科学家。“在搞地下工作的时候我就不想数学,在钻研数学的时候也不想地下工作。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有精力平衡好两者。”谷超豪回忆说。
1943年,自小喜爱数学的谷超豪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数学系。他积极参加党的地下工作,组织求是学社,学习马列主义,参加“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同时,他开始了钟爱一生的数学研究生涯。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航天传奇
他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孙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科技大师。如果没有孙先生倾心真诚的合作,中国的首次‘月球探测—绕月探测’很难顺利实现。”1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的采访。这天,正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此前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京城,天寒地冻。刚刚出院的欧阳自远原本在家中静养,但听说要请他谈谈孙家栋院士,便不顾一切赶到办公室等候记者。
在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指挥体系中,孙家栋、栾恩杰、欧阳自远三人被誉为“黄金组合”,真正的“三驾马车”。2004年2月25日,当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通过《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时,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即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为总设计师,聘任欧阳自远为月球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同时给工程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欧阳自远认为,“嫦娥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孙家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正的大师”
“我是搞天体化学的,对航天领域知之甚少,是个新兵。而孙先生从事航天科技多年,是我国多颗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总师,是真正的航天大家。他是我进入航天领域的良师和益友。”欧阳自远说,他与孙家栋此前并不熟悉,只是慕名。2000年,他向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汇报绕月探测计划的科学设想,栾恩杰非常赞同,而且首先想到的就是请孙家栋出山,担纲这个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此后,两人的接触日益频繁。
“我和孙先生多次交谈,认真、仔细地探讨绕月探测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他个人的学术功底非常雄厚,他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我必须不停地回答,常常一谈就是半天时间。最让我敬佩的是,他能容纳各种各样的意见,谦虚,诚恳,是个真正的大师。”
欧阳自远说,“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绕月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实现、去完成‘绕’的目标。孙先生常说,科学家往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工程师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我是一个工程师,我的工作就是先要实现科学家的基本要求,然后再进一步拓展’。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娥’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
“三驾马车”各有分工:总指挥栾恩杰调动千军万马,组织队伍,取得每个战役的成功;总设计师孙家栋负责工程和技术的突破与实现。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负责科学目标的设定、技术要求以及得到探测数据后的研究。“所有的技术难题都加在孙先生身上,他肩上的担子最重。”
欧阳自远对孙家栋举重若轻、敢于决断、善于协调的能力十分敬佩,“孙先生从事航天科技工作几十年,经验极其丰富,对各个机构人员的能力也非常熟悉。他参加了多个航天工程,每个航天项目都是国家的重大工程,有众多科学家和众多单位参加,其中有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问题和各系统之间复杂的匹配与制约问题。千钧之重,系于根根毫发!任何一个系统和环节,都关系整个工程的成败。可无论多么难办的事,孙先生一出面,就协调得大家都满意。在科技界,有孙先生这样能力和才干的人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