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示范之七 重新认识语文教师课堂范读的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13:02
2009-02-03 11:53
重新认识语文教师课堂范读的价值
[案例介绍]:
今天听了一位老教师的语文课,讲的是高二(下册)小说单元的开篇《药》。在简单讲过小说文体知识和让学生齐读本篇的教学重点后,教师花了2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药》的录音朗读。录音机声音有些小,朗诵者是名家,声音训练有素,清脆悦耳,张驰自然,但不知为什么课堂效果并不好,大部分学生昏昏然,我也觉得录音机播出的声音颇有些隔靴搔痒的味道。课后我与这位教师进行听课交流,我建议她如能在课堂上亲自范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她却面露难色,理由是课文太长,全部投入地范读,感觉嗓子吃不消,而且觉得自己读的肯定不如名家读的好,况且这段音频是她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才从网上下载成功的,如果不用太可惜了。
[案例反思]:
像这样的例子在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很有普遍性,很多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趋于理性,在课堂上不耐其烦的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而距离语文课本身所应具有的感性和人文性越来越远。个中原因有很多,但我想其中重要一点便是语文教师对课堂朗读普遍重视不够,即便朗读,也是用录音机或多媒体代读,已很少或根本不去亲自范读了,这使他们的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语文教师应当重新认识课堂范读的价值。
1.只有本源的可能才是更生动的。书面文字本源于口头语言,只不过是借助于文字记录下来从而达到对时间的超越而已。只有本源的可能才是更生动的。书面文字特别是叙事性的书面文字,当只有读或讲出来,而且是很认真,很有感情地,尽可能地还原在具体情境中读或讲出来时,才会更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许才会更深透。正像古人所讲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而反过来设想一下,学习戏剧单元《雷雨》时,教师如果只是一遍遍分析人物性格,文章脉络,主题思想,而不是让学生一遍遍地分角色去读甚至去演,在读与演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文章的魅力的话,可以想象,这样的语文课将会是多么的乏味和失败。
2.优秀的教师范读是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成功的二度创作,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课文范读一般安排在课的开始,这往往是教师作为媒介和桥梁,引领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绝佳途径,也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初次集中体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认识和情感倾向。优秀的教师范读,会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带入作者所描述的美丽神奇的艺术世界之中,收到开门见山的功效,为后面教学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教师动情地范读时,学生是最投入的,教室也是最安静的,教师用不着维持课堂纪律,因为此时绝不会有学生以捣乱来大刹师生的风景,破坏教室的和谐氛围,此时教室里静极了,似乎掉下一根针,也能听见。因此可以说,优秀的教师范读是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成功的二度创作。而如果用录音代替教师范读,即使是再好的朗诵者的录音,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为学生们会在潜意识里认为他们与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交流是通过一位他们从未谋过面的陌生人做中介来完成的,他们的教师则完全成了一名尴尬的多余人。
3.优秀的教师范读会给学生以充足的美感享受,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甚至会成为学生纯真美好学校生活的终生代言符号。很多影视作品中,主人公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往往是在语文课上,语文教师领着学生认真动情地朗读。无论是张艺谋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山区村小师生语文课上的朗读,教师的浑厚的男中音领读和学童们稚嫩的如银铃般的略带乡音的齐读交织在一起似一首大小提琴的协奏,和谐地从白桦树下的校园里传出,在景色如画的春天的山坳上久久回荡,还是顾长卫的影片《孔雀》中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动情地朗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都给人以美感和享受,令主人公终生难忘,回味绵长。
4.语文教师注重范读,还可以适当增加语文课的感性与人文色彩。朗读会使语文课因增加了情感的色彩和艺术的味道而更像语文课,会使当前语文课普遍上得感性不足而理性有余,人文性得不到彰显,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颇似鸡肋的尴尬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