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我国舆论监督机制影响探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8:29
作者:  张化冰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4月上
2007年1月4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发表文章《2007,倾听中国网民》,文章认为,中国一亿多网民在过去一年所发出的声音“终将被载入史册”,并大胆断言“网民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2008年给了这句话以最好的诠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舆论监督在一系列事件中表现非凡,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舆论监督的生力军。

舆论监督是中国现今最流行的公共话语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提高。一方面,中国的政治、经济进步直接推动了民众素质的提高和他们参与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个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成为可能。我国宪法早就赋予了公民舆论监督的权利,如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等;我们党也一贯高度重视舆论监督,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舆论监督,到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舆论监督”连续五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学者展江认为,“舆论监督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因为它实际上是媒体监督,所谓代表公众则是一种习惯,并非正式授权和约定。”①2003年以前,正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一直占据着舆论监督的主要阵地,履行着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使命。主流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一般通过记者采访和报道,所表达的群众建议、意见和批评要经过一些审查、核实、组稿、编辑等程序,这实质上是宣传部门主导的有组织、有序传播的舆论监督。此种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当然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以及《南方周末》等在一段时期内就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并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肯定和认可。但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大众传媒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信息”,而舆论监督只不过是大众传媒基本功能的延伸功能之一。②正是由于主流媒体的这个特点,导致了它在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有不小的局限性。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他一反人们普遍认为媒介只不过是传播工具的观点,认为一种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媒介技术创造了新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互联网这种媒介的出现再一次给麦克卢汉多年前提出的观点予以印证。就舆论监督来说,很长一段时期里,报纸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媒介形态。在建国之初,党中央就把新闻舆论监督称为开展报刊批评。后来,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后来居上,以其媒介表现的音像优势成为百姓的代言。但是电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广大受众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它正是创造了新的传播环境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改变了长久以来我国形成的舆论监督机制。

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2.98亿,中国的网站数达到287.8万个,论坛/BBS的用户规模已达9100万人,博客网民的用户规模达1.62亿人。③中国网民人数的高速增长和他们参与网络社区的积极性,使得网络舆论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力量。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虚拟社群,其行为方式不同于现实社会,各个论坛的参与者像一个小群体,这对传播学研究来说可谓一个新的领域,而个人博客的出现更为网民提供了私人表达空间。可以这样讲,网络虚拟社区是公共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借助互联网这种媒介形成的新公共领域,网民可以即时开展评论,彼此交流对热点、焦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形成了力量强大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和形成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传播学者也对此作了探讨,并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论文。中央领导也高度重视网络舆论,无论是在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还是在一些不同场合的讲话中,都表达了对网络舆论的关注。网络舆论之所以被越来越重视,它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的作用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首先,民众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这一主体还在不断增加。大众传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单向性强,而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结构。以前永远不可能居于传播链条第一位的受众在互联网的时代做到了这一点。受众掌握了强大的传播工具,这是网络舆论产生和发挥舆论监督力量的重要前提。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崛起,主体地位日渐形成。④从2003年到2008年5年的时间里,网络舆论逐渐成为舆论监督体制中的最强音之一。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超越了以往。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众多网站开设的论坛/BBS给网民提供了话语空间,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就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观点。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至社会上最微小的事件,网民都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言。2008年舆论监督成为网络的主旋律,从公务员的“零税收”事件到孙春龙的博客上书——《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从《亲历1291次列车绑死民工事件》的帖子到深圳海事局某官员猥亵女童录像被披露网上,从网上对“三鹿”奶粉的揭发到成都网友针对救灾帐篷被挪为他用自发组织“抓鬼团”进行跟踪调查等等,网络舆论监督的视角可谓无处不在。
第三,网络舆论监督不仅仅局限在虚拟空间,其实践性、参与性和监督性也在不断增强和深化。2009年2月19日,针对最近在互联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云南“躲猫猫”事件,云南省委宣传部号召组建了一个15人的网民调查团亲赴现场进行调查,此事件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不管调查团的结果是否让人满意,调查团成员是否对调查过程满意,这必将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同于2007年“华南虎”事件中网民的自发参与行为,“躲猫猫”事件网民调查团的成立一方面反映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网络舆论监督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入的标志。
第四,网络舆论监督和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互补互动,逐渐形成新传播形势下的舆论监督机制。从前几年来看,很多网络舆论的议题来源于主流媒体的非重点报道,因为主流媒体受议题设置、版面和时间段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全面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突发事件等,网络舆论却凭借其传播优势成为主流媒体之外的广阔空间。比如孙志刚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等事件,概莫能外。在孙志刚事件中,一位公安人员说:“尽管传统媒体对孙志刚案件报道不多,但互联网上排山倒海般的谴责和抗议却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安部门侦破案件的决心”。⑤从近几年来看,网络舆论监督在很多时候却能“反客为主”,成为影响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因子。很多监督议题反而是首先在互联网上传播开后,主流媒体才开始关注。互联网和主流媒体的互动无疑是对我国舆论监督能力的提升,也是对传统舆论监督机制的改变和创新,如果两者关系能处理好,我国将形成新媒体时代的全新舆论监督机制。

有目共睹,网络舆论监督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样不可否认,网络舆论监督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舆论监督的平台,本身的发展尚不规范,网络舆论监督在发挥其相当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弊端。
第一,网络舆论监督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网络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它没有议题设置,缺乏正确引导,网民随心所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利用和管理得当,网络舆论可以发挥积极进步的作用;如果稍有不慎,也可能引发极坏的影响,使我们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蒙受巨大损失,一些民众的正当权益会被侵犯。比如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等,均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强大舆论,产生的破坏作用不可低估。关于西瓜、香蕉、猪肉等的谣言曾让我们国家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此种“监督”实属添乱,甚至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网络舆论监督亟待向自觉、自律转型。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不规范性和不规律性。因为互联网社区的网民匿名性、信息海量性和主题侧重性等特点,网络舆论监督在特点上大大不同于主流媒体。同样的事件,这次成为了舆论焦点,那次却没有激起“波澜”;同样的言论,在这个论坛“千夫所指”,在别的论坛却“无人问津”。正是因为这种不规律性,虽然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和调研,却仍然难以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使这架舆论监督的“天平”完全处在公平和正义的一端。
第三,网络舆论监督的“三无”地位使其处境尴尬。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互动也好,网络监督从虚拟走向现实也罢,都不能改变目前网络舆论监督的尴尬地位。网络舆论监督既没有相关法律的认可,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授权,更没有什么组织团体的支持,因此在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主流媒体则不同,不少法律和行政规章均对其舆论监督权利作了明确规定。在“躲猫猫”事件中,网民调查团虽然亲赴现场,但却是有心无力,最终未能取得什么突破性调查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政府要更加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其逐渐建立良好互动,通过政府上网和政务公开等形式及时回应必要的监督,建立与民众联系和沟通的纽带,同时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和管理等问题予以较好地解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积极研究网络舆论及其监督的特性和规律,向政府建言;更重要的是,网民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律和自我规范,网站和社区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只有多位一体,才能打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空间。
注释:
①展江:《舆论监督的期待与展望》,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8年2月25日,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3309
②齐爱军:《舆论监督的三种话语形态》,《当代传播》2003年6期
③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13日发布
④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第8版
⑤郑素侠:《谈谈电子论坛的舆论引导》,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27325/node210662/userobject15ai1897975.html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4月上
互联网对我国舆论监督机制影响探析
时间:2009-04-21 11:17:00  作者:;  来源:
●  张化冰
2007年1月4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发表文章《2007,倾听中国网民》,文章认为,中国一亿多网民在过去一年所发出的声音“终将被载入史册”,并大胆断言“网民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2008年给了这句话以最好的诠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舆论监督在一系列事件中表现非凡,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舆论监督的生力军。

舆论监督是中国现今最流行的公共话语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提高。一方面,中国的政治、经济进步直接推动了民众素质的提高和他们参与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个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成为可能。我国宪法早就赋予了公民舆论监督的权利,如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等;我们党也一贯高度重视舆论监督,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舆论监督,到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舆论监督”连续五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学者展江认为,“舆论监督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因为它实际上是媒体监督,所谓代表公众则是一种习惯,并非正式授权和约定。”①2003年以前,正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一直占据着舆论监督的主要阵地,履行着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使命。主流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一般通过记者采访和报道,所表达的群众建议、意见和批评要经过一些审查、核实、组稿、编辑等程序,这实质上是宣传部门主导的有组织、有序传播的舆论监督。此种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当然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以及《南方周末》等在一段时期内就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并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肯定和认可。但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大众传媒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信息”,而舆论监督只不过是大众传媒基本功能的延伸功能之一。②正是由于主流媒体的这个特点,导致了它在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有不小的局限性。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他一反人们普遍认为媒介只不过是传播工具的观点,认为一种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媒介技术创造了新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互联网这种媒介的出现再一次给麦克卢汉多年前提出的观点予以印证。就舆论监督来说,很长一段时期里,报纸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媒介形态。在建国之初,党中央就把新闻舆论监督称为开展报刊批评。后来,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后来居上,以其媒介表现的音像优势成为百姓的代言。但是电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广大受众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它正是创造了新的传播环境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改变了长久以来我国形成的舆论监督机制。

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2.98亿,中国的网站数达到287.8万个,论坛/BBS的用户规模已达9100万人,博客网民的用户规模达1.62亿人。③中国网民人数的高速增长和他们参与网络社区的积极性,使得网络舆论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力量。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虚拟社群,其行为方式不同于现实社会,各个论坛的参与者像一个小群体,这对传播学研究来说可谓一个新的领域,而个人博客的出现更为网民提供了私人表达空间。可以这样讲,网络虚拟社区是公共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借助互联网这种媒介形成的新公共领域,网民可以即时开展评论,彼此交流对热点、焦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形成了力量强大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和形成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传播学者也对此作了探讨,并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论文。中央领导也高度重视网络舆论,无论是在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还是在一些不同场合的讲话中,都表达了对网络舆论的关注。网络舆论之所以被越来越重视,它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的作用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首先,民众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这一主体还在不断增加。大众传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单向性强,而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结构。以前永远不可能居于传播链条第一位的受众在互联网的时代做到了这一点。受众掌握了强大的传播工具,这是网络舆论产生和发挥舆论监督力量的重要前提。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崛起,主体地位日渐形成。④从2003年到2008年5年的时间里,网络舆论逐渐成为舆论监督体制中的最强音之一。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超越了以往。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众多网站开设的论坛/BBS给网民提供了话语空间,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就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观点。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至社会上最微小的事件,网民都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言。2008年舆论监督成为网络的主旋律,从公务员的“零税收”事件到孙春龙的博客上书——《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从《亲历1291次列车绑死民工事件》的帖子到深圳海事局某官员猥亵女童录像被披露网上,从网上对“三鹿”奶粉的揭发到成都网友针对救灾帐篷被挪为他用自发组织“抓鬼团”进行跟踪调查等等,网络舆论监督的视角可谓无处不在。
第三,网络舆论监督不仅仅局限在虚拟空间,其实践性、参与性和监督性也在不断增强和深化。2009年2月19日,针对最近在互联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云南“躲猫猫”事件,云南省委宣传部号召组建了一个15人的网民调查团亲赴现场进行调查,此事件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不管调查团的结果是否让人满意,调查团成员是否对调查过程满意,这必将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同于2007年“华南虎”事件中网民的自发参与行为,“躲猫猫”事件网民调查团的成立一方面反映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网络舆论监督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入的标志。
第四,网络舆论监督和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互补互动,逐渐形成新传播形势下的舆论监督机制。从前几年来看,很多网络舆论的议题来源于主流媒体的非重点报道,因为主流媒体受议题设置、版面和时间段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全面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突发事件等,网络舆论却凭借其传播优势成为主流媒体之外的广阔空间。比如孙志刚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等事件,概莫能外。在孙志刚事件中,一位公安人员说:“尽管传统媒体对孙志刚案件报道不多,但互联网上排山倒海般的谴责和抗议却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安部门侦破案件的决心”。⑤从近几年来看,网络舆论监督在很多时候却能“反客为主”,成为影响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因子。很多监督议题反而是首先在互联网上传播开后,主流媒体才开始关注。互联网和主流媒体的互动无疑是对我国舆论监督能力的提升,也是对传统舆论监督机制的改变和创新,如果两者关系能处理好,我国将形成新媒体时代的全新舆论监督机制。

有目共睹,网络舆论监督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样不可否认,网络舆论监督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舆论监督的平台,本身的发展尚不规范,网络舆论监督在发挥其相当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弊端。
第一,网络舆论监督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网络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它没有议题设置,缺乏正确引导,网民随心所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利用和管理得当,网络舆论可以发挥积极进步的作用;如果稍有不慎,也可能引发极坏的影响,使我们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蒙受巨大损失,一些民众的正当权益会被侵犯。比如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等,均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强大舆论,产生的破坏作用不可低估。关于西瓜、香蕉、猪肉等的谣言曾让我们国家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此种“监督”实属添乱,甚至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网络舆论监督亟待向自觉、自律转型。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不规范性和不规律性。因为互联网社区的网民匿名性、信息海量性和主题侧重性等特点,网络舆论监督在特点上大大不同于主流媒体。同样的事件,这次成为了舆论焦点,那次却没有激起“波澜”;同样的言论,在这个论坛“千夫所指”,在别的论坛却“无人问津”。正是因为这种不规律性,虽然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和调研,却仍然难以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使这架舆论监督的“天平”完全处在公平和正义的一端。
第三,网络舆论监督的“三无”地位使其处境尴尬。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互动也好,网络监督从虚拟走向现实也罢,都不能改变目前网络舆论监督的尴尬地位。网络舆论监督既没有相关法律的认可,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授权,更没有什么组织团体的支持,因此在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主流媒体则不同,不少法律和行政规章均对其舆论监督权利作了明确规定。在“躲猫猫”事件中,网民调查团虽然亲赴现场,但却是有心无力,最终未能取得什么突破性调查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政府要更加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其逐渐建立良好互动,通过政府上网和政务公开等形式及时回应必要的监督,建立与民众联系和沟通的纽带,同时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和管理等问题予以较好地解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积极研究网络舆论及其监督的特性和规律,向政府建言;更重要的是,网民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律和自我规范,网站和社区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只有多位一体,才能打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空间。
注释:
①展江:《舆论监督的期待与展望》,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8年2月25日,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3309
②齐爱军:《舆论监督的三种话语形态》,《当代传播》2003年6期
③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13日发布
④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第8版
⑤郑素侠:《谈谈电子论坛的舆论引导》,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27325/node210662/userobject15ai1897975.html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