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3:38
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
比孤独更痛苦的,是长期孤独成就的敏锐。那种敏锐,会让你看懂更多的景致,也就会让我们感到更痛苦。
我的话,显然在一位女孩那里获得共鸣。听我表述这种痛苦,她莞尔一笑,说:马可,看到让你那些痛苦的景致的时候,为什么不像看书那样,一页页地翻过去?这样,不就不痛苦了吗?
这话听了,又如同醍醐灌顶:是呀?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个圣人那样,阅尽人间春色,内心却波澜不惊?
生活处处是风景。让我们迷恋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心中预设的景致和不期而遇的风景的重叠。前者一直潜伏在我们的心中,后者则埋伏在旅途的原野或者山谷。一旦那种奇遇般的重叠出现了,不沉湎其中就已经很难了,又怎么能不让人陶醉?

其实,不能轻易翻过这一页美景,还是因为自己住相了。
神秀大师有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慧能大师回偈反驳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当年五祖如何评判他们二人的境界,至今语焉不详。我想,即使有,恐怕也被佛学界学者们,给“和谐”掉了。不过,五祖最终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就已经是行动的肯定了。
神秀和慧能的觉悟,即使是凡夫俗子也能看出个端倪:神秀是渐悟,还在“有”的范畴中;慧能是顿悟,已入“人我两忘”之境。渐悟也好,顿悟也罢,不过是两种修行的管道,本无所谓高低(若论高低,又是住相了),世人各取所好就是了。禅宗“南顿”(慧能派)、“北渐”(神秀派),今天也各行其道,就是很好的证明。
佛学也是哲学。很多佛理,听了更像生活哲理。可这个相,到底是住得还是住不得?如果简单地用是和否来回答,显然太过轻佻了吧?
我敬佩那位女孩的睿智。“本来无一物”我们可能做不到,但要“小心勤拂拭”,应该不会太难。
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不是简单的一句“翻过去”,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活着,总要在通过一些“相”来感知世界和触摸真理。
如果一个人从来就没有住过什么相,那么我敢说,这个人不是活佛转世,就是天生白痴。我们凡人,首先必须有住相的基本能力,比如感官和思辨能力等等。知识的积累,生活的积淀,其实就是一些“相”的增加。
我们必须读很多的书,才能知道手头这本书是什么成色。万书从中的一本让你心跳的好书,是一定要好好细读的。何况,能影响我们一生的书,也就那么一两本。这样的书,怎能轻易放手?恐怕是应该陪伴我们一生才对吧?
我们的一生,无论走了多远的路,也都还是在名和利、情和恨中间穿行——这并不是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所有努力,往往是在寻找一片绝世的桃园。那个超凡脱俗的所在,才值得我们付出一生的追求。有一天,当你的眼前忽然桃花盛开,我们不但应该驻足欣赏,还应当跑进桃园,去芬芳一生的惊喜不是吗?
认识很多大龄单身男孩和女孩,他们几乎都很优秀,至少在他们从事的领域,他们都是佼佼者。正是因为轻易地翻过了一页页风景,人,也就这么留在了寂寞旅途。单身未必不好,可有谁是为了单身,而来到这个世界?
去掉那些虚幻的相,可能是人生暮年应该做的;而在人生的旅途,即使没有风景,我们也还是应该去期待和设想呢!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们可以碌碌无为,但不能缺少回味。
留下一些激动和心跳的印记,才可以证明:地球,此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