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视台女记者在替谁挨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1:33
贵州电视台女记者在替谁挨打?(2010-03-25 21:38:04)
这是一个事件,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这是一种情绪,却不是一种“孤立的情绪”;这是一场闹剧,却不是一场“孤立的闹剧”……
此时此刻,被打的女记者在脑震荡,打人的中华女在蹲班房。
1,说到底,中国人还是世界上最讲究面子的,自古有“打人不打脸”之说,现在发展到“问人不问脸”了——女记者一句“你觉得你这种行为是否给贵阳市丢脸?”,问到了“脸”,于是就被打了“脸”。
视频显示:打人者充满激情,出手果断、稳准狠兼备,一如色香味俱全,其当时的心理状态不难推测——因违章被警察抓个正着,大庭广众之下接受处罚,原本已很没面子,偏偏女记者伸过话筒强行实施采访,重要的是问题还恰恰涉及到了自感无光的“脸”……恼羞成怒之下,拳打脚踢之时。
“中华女”的行为显然是一种“激情行为”,也可谓“激情违法”,再严重点就是“激情犯罪”。关于何为“激情犯罪”?特意搜索了一下——
【激情犯罪】在西方犯罪学中往往被看作是挫折攻击型的犯罪,其含义是指人在受到强烈刺激和挫折后,由于情绪异常激动而产生行为的异常冲动,在发生难以控制的暴烈行为时不计后果也不择手段。
挫折攻击型,很形象的定义,“中华女”不正是在连续遭遇“违章受罚”以及“侮辱问话”双重“挫折”之后,骤然发起的“攻击”吗?
2,“激情犯罪”近年呈现急速上升的势头,这不是我说的,这是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的,因为一个人瞪了另一个人一眼或者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一脚或者一个人撞了另一个人一下,然后另一个人就把一个人的命给要了,这样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被人瞪了一眼、踩了一脚、撞了一下,不过是很小很小的“挫折”,却往往因随后的“攻击”置人于死地;生活中比这大的“挫折”多了去了,自然比这凶猛的“攻击”也多了去了,“中华女”尚且属于“淑女动手不动刀”,换成一“猛男”,尸横遍野都是可能的。
“戾气”,浓浓的,在半空中涌来涌去;当“戾气”又与“力气”以及“利器”相结合的时候,“离奇”的杯具随时可以摆满四方的茶几。
3,“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20多年前赵传在《我是一只小小鸟》中发出的疑问,当时看来这还是一道非A即B的“选择题”,现如今则早已演变为一道环环相扣的“论述题”。
“生活的压力”显然大了,幸福感显然衰减了,至于“生命的尊严”,要么从来就没有过、要么早已磨灭了,换化成的惟有“生活的面子”,摆脱生活的压力很重要,维系生活的面子也很重要,而且压力越大,面子越薄;面子越薄,激情越盛。
“中华女”不过是这样芸芸众生的一个代表,哪怕她开着中华牌轿车,哪怕她做着房地产工作。
4,我由衷同情被打的女记者。过会儿我再说为什么。
从纯技术层面分析,女记者的提问用语确实欠考虑。类似含有“是否”或者“是不是”的提问,属于标准的“诱导式提问”,换句话说,提问者在提问之前就已经提前“预设了答案”,甚至目的也在于让被提问者说出这个“预设的答案”。
回到女记者的所问的问题——“你觉得你这种行为是否给贵阳市丢脸?”;可以肯定的是,一,女记者认为这是“丢脸”;二,女记者希望对方说出“是丢脸”。
不得不说,这种“诱导式提问”是我们的媒体惯用的一种提问方式,最最典型的莫过于相关记者现场采访刘翔的那些问题——
“你比赛服的号码是441,4+4+1等于9,今天你又在第9道,是不是这次9是你的幸运数字?”;“你是不是在比赛前对自己特别有信心?”;“今天的比赛是不是感觉非常完美?” ;“你的教练是不是给了你很大的帮助?” ;“如果将来有新人上来你是不是会更刻苦地训练?” ……
是不是都让你说了,被采访者只能说“是”或者“不是”了。
我想刘翔之所以没有成为“中华女”,主要是因为他当时正享受着“成功”而不是承受着“挫折”。
5,如果女记者将“你觉得你这种行为是否给贵阳市丢脸?”,换成“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我不敢保证“中华女”一定不会出手攻击,但至少不会那么凶狠、那么持续。
当然,即便女记者提问确有不当之处,我以为“罪”也不至挨上如此猛烈的拳脚。网络上不少人对女记者“人人喊打”,理由是其“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在先”,可惜的是,平日网络上恶语相向者比比皆是,难道这样的人都觉得自己该“挨打”?偌大球场里几万人以“傻逼”伺候对方球员的人身攻击司空见惯,难道被骂者就应该找支冲锋枪来对着看台“突突”?
“你骂我,我就有理由打你;你打我,我就有理由杀你”……显然,一个真正文明、民主的世界,没有这个道理。
我说,我由衷同情挨打的女记者——因为她是替公众嗤之以鼻的“权威”挨的打,是替渐失公信力的“媒体”挨的打,甚至也是替非人性化的“传统新闻教育”挨的打。
一言蔽之:她是替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种情绪以及一种生活,挨的打。
闹剧折射现实。这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