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8:10
这是 Google 对 的缓存。 这是该网页在 2009年1月15日 13:21:44 GMT 的快照。 在此期间可能已经更改。
突出显示以下搜索字词: 潜 显 意识 矛盾
菩提心 2002年第1期
对“忘记”机理的解析
——兼论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景易
“忘记”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几乎人人经常遇到,而且实有其切身感受。然而,它作为普通心理学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迄今为止,就对这一现象所作出的定义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释而言,却实在不尽人意。它不仅不够彻底,甚至与理相悖,实因其不能自圆其说而难以服人。只是因为很少有人予以深究或是多有疏忽而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已。因此,很有必要在分辨普通心理学对这一问题现成定说的基础上,再从气功学的角度予以解析,以使之更加明晰,更加科学,更加接近真理。
那么,普通心理学对“忘记”这一现象到底是怎样定义的呢?就其具体的表述方式来看,明显不同,似乎各说不一,然而,深究其言说之本意,却实在别无二致。通行的说法是:“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①换言之,大脑曾经记得的东西现已丢失。至于究竟丢失到何处,未见其有个究竟的说是。一旦涉及到造成“忘记”的原因,一般多归结为“记忆磨损”。何物在磨?无非是岁月时光的流失。具体地说,也就是由于曾记得的东西长期搁置于脑后久不再见所致。同时又认为,通过回忆可以使已经忘记的东西重新记起。这样一来,便形成一个“记忆——磨损——忘记——回忆——再现——重记”的思维活动模式,进而以此为据以期指导人们设法利用各种方式的回忆来加强记忆,避免“忘记”。
普通心理学对“忘记”所作出的上述定义,以及对与其相关问题所构建的这一思维模式,人们似乎已经习已为常且普遍认可。但是,如果对此加以认真思索和仔细考查,便会发现,无论是其理论本身还是付诸应用,都实有不少问题。固然这些说法对这类现象有时可以作出某种程度上的一定解释,但有些时候对同类事情却显得无能为力,很是棘手。就此而言,对经历的事物长期搁置未必是造成“忘记”的根本原因。何以此说?事实如此,比如,人生所遇,凡属触及心灵的各种事情,搁置再久也很难从记忆中消失;相反,有些事情,尤其是属于日常生中的诸多琐事,实未久置却又每每“忘记”。这一点,恐怕无一例外地几乎被每一个人的实际经验所证实。就记忆的恢复而言,既然“忘记”的定义明言往事在记忆里已“不再存留”,那么又何以能在脑海里再度产生?这岂不自相矛盾。事实上,生活中实有不少尽力回忆而仍然记不起来的事情或是元需回忆却突然闪现的情况经常发生。显而易见,这里既有“磨”而不“损”的记忆,也有不“磨”而“损”的忘记。如是观之,普通心理学不仅赋于“忘记”的这一定义因其实不确切而很难确立,而且有关“忘记”的逻辑模式,充其量也只是个大概而已。因为它们在理论上一直呈现为一种糊里糊涂和不明不白的状态,所以很难成为一个足以指导实践并体现为普遍规律的理论依据。
之所以如此,如果从气功学的角度来看,其根本致因则在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认识仅局限在人的显意识中兜圈子,而未能从人体大脑所固有的整体性本质功能出发去探索认识“忘记”这一意识活动的内在机制和思维规律。气功学认为,凡属人的心理活动无一不表现为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但是,人体大脑的这一功能却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显意识,一个是潜意识,而且两者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记忆”与“忘记”的具体表现也大不相同。
所谓显意识,其本质功能具体表现为人以其眼、耳、鼻、舌、身的直接感触去认识外部世界那些可以直观且与自己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事物。道家将这一认识层次的思维状态称之为“识神”,而佛家则称之为“意识”。由于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复杂纷动,加之人们习见成性且受各种欲望的驱使,往往使之呈现为一种动态,且以自己一时的实际需要为转移。尽管人们的社会生活大致有序,每一个人都在按部就班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追求,但由于年龄、心性、习惯、职业、环境上的差别却使其表现得相当复杂。同时,难免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从而使其思想行为不仅易动多变,而且常有主次、轻重、缓急、先后之分。这不仅使人的思维状态呈现为有序与无序的相杂且具有放射性的特点,而且因其互相干扰而致使对那些曾经有所记忆而又暂不急需实属于次要的诸多小事每每“忘记”。
所谓潜意识,其本质功能则具体表现为人以其原本具足的自性之灵明去体悟统辖宇宙万物的大道之理,自然也包括人类社会。道家将行施这一认识功能的东西称为“元神”,而佛家又将它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日“潜识”,二日“藏识”,即所谓的第七识和第八识,亦称为“么那识”和“阿赖耶识”。通俗地说,也就是佛门常言“人人皆具”的那个“佛性”。它与人的显意识思维方式恰恰相反,无须五百感知,必须内省体悟,因而不仅往往呈现为一种静态,而且只有通过“静——定——慧”的途径方可显示并发挥其认识功能。因其常受到无始以来社会生活习染所形成的各种习见执着的包裹而不轻易显露,所以往往被人们误认为是子虚乌有。其实,它不仅深蕴着生命有史以来的各种经历,而且与宇宙万有的信息相互融通。就此而言,它实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万有信息总库,不仅与“忘记”无缘,而且使“记忆”永存。
两种意识,各有特征。如果说显意识总是以“分别智”而使其认识的范围仅局限于人类社会及其相关的物理世界,且多基于人们的欲望与享受的追求,那么潜意识则是以其“平等慧”而必然通过整体统观的思维方式使认识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为“万物本一”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体宇宙尽其所有万物万象的本质,旨在开启人所固有的灵慧以谋求“常乐我净”的天人合一。因为两者的性质有别,进行认识的途径不一,所以不可能同时显现,而只能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当显意识工作时,潜意识则隐,而欲使潜意识工作,只有静定其显意识才有可能启动它的认识功能。尽管如此,但两者毕竟都属于人体大脑思维功能不可缺少的当然组成部分,且往往以动静相佐,相反相成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识整体。两者恰似水与水波的关系一样,其本质无疑别无二致,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基于任何事物共有的“动则易失,静则常住”的一般规律,。作为呈现动态思维的显意识,对其“记忆”则必然会有所丢失而产生“忘记”;而作为呈现静态思维的潜意识,对其“记忆”则必然会刻骨铭心毫无遗失。
既然如此,那么,经常显意识“忘记”而“不再存留”于其中却又实属曾经亲历的那些事物究竟跑到哪儿去了呢?无论是从我国先哲们对气功理论的总结出发,还是从千百年来气功实践的经验来看,所谓被显意识“忘记”的事物,其实并没有在大脑中丢失,而只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诸多事物的“搅拌”使之逐渐“沉淀”,进而转移到人的潜意识之中,且被暂时封存。只是因为人们习惯于仅从显意识出发认识问题,自然不识其真象往往误认为“忘记”。事实上,正是由于被显意识“忘记”的事物的确还依然存在于大脑之中,才使人们通过回忆而使之有得到再现的可能。至于这种可能会不会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完全取决于人们运用潜意识进行静态思维的实际本领,也就是一个人在气功修炼上所达到的具体水平。这是因为,任何回忆的有效实现只有在心平气和、冷静聚思和凝神冥思的情况下才能达成。而这一点也正是气功修炼的基本要求。
但是,这是必须指出,通过静态思维方式将已被显意识“忘记”而实际上“沉淀”并转移到潜意识中的原有印象重新复归,绝不意味着潜意识中因此而就失去了曾“沉淀”于其中的那种“记忆”。这正象计算机的软件一样,在根据个人需要调出欲用的有关资料之后,并不影响其原版的“记忆”库存,或是象洗印照片一样,曾经洗印出来的照片可以丢失,但还可以利用底版再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气功学原则上不承认“忘记”,而只是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记忆库存。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人体大脑的思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它在反映客观世界的问题上,除了以其五官感知进行认识的这一层面外,还有其非五官感知深层认识方式。这就是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心理学派的专家们所说的有待认识和开发的人体潜能。就“忘记”在这两个层面的具体表现而言,正如高文达喇嘛所说:“一般作用的记忆,只占吾人通常意识的一小部分而已,而我们的下意识记忆,却记录并保存着以往的每一种印象和经历,只是并非清醒的心意识所能追忆罢了。”因此,只要通过气功修炼“制心一处”;启用其静态的潜意识思维,才可得下意识的内容引入分别意识的境域之中,因而打开了无限的潜意识记忆仓库——别说是使得生命在这个宇宙之间成为可能的每一种意识的以往记录。这仓库里还贮藏着我们前生前世的记录,保存着我们民族、人类及人类前身的以往记录。对“忘记”机理的解析——兼论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景易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9页;
②莲花生著,徐进夫译:《西藏度亡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l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