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康熙王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7:15
1.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13岁离开科尔沁草原来到陌生的清宫,凭借家族的背景和她的聪明智慧,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她一次次获得新生。电视剧中,有孝庄文皇后给顺治下毒的情节,顺治的归宿也以出家告终。事实上,这都是“戏说”。据亲自草写“遗嘱”的内阁学士王熙记载,顺治明明白白死于天花。
玄烨当上少年天子后,孝庄文皇后常给他讲“得众则得国”的道理。随着鳌拜专权的日益严重,康熙在祖母的支持和策划下,开始实施擒鳌拜计划。他先将索尼之子索额图召入宫中,以演“布库戏”为名,让十几个八旗少年在宫中习武。由于鳌拜身躯高大,孔武有力,因此在细节上也作了安排。当鳌拜到内廷觐见康熙时,内侍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折腿椅子请他坐,而让另一内侍立身其后。康熙又命赐茶,但内侍却用一只经沸水煮过的极热的碗盛茶,鳌拜接茶时因炙手难耐,将茶碗猝然坠地。趁鳌拜屈身拾碗时,鳌拜身后的内侍趁势把他推倒扑地,年轻侍卫们一拥而上,将鳌拜擒住。
智擒鳌拜,是康熙对权臣的第一次行动。很显然,他得到了孝庄文皇后的授意。以后,平三藩、收台湾,康熙都曾得到过祖母的教导。
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因此对祖母有特殊的依恋。他对祖母大海一样的恩情,总有难以报答的感觉。孝庄文皇后年纪渐老,他几乎每天上朝以前或下朝以后,都要到祖母宫中问安。孝庄文皇后外出,他总是前行探路。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终因75岁高龄病倒。康熙衣不解带,睡不安榻,昼夜守在祖母身边达一个多月之久。尽管康熙“检方调药,亲侍饮肴”,也没能挽回他敬爱一生的祖母的生命。
2.康熙
康熙即位时虚龄只有8岁,但从他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年龄上却非常早熟。也许正因如此,康熙才在祖母孝庄的旨意下,于康熙四年7月娶四辅臣之首的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这时康熙只有11岁。
长达8年之久的平三藩是对少年天子意志力的考验。当时耿、尚两藩在吴三桂之后起事,在台湾的郑氏也挑战朝廷。更严重的是,杨起隆在京师联络八旗奴仆数千人起事,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亲王也举兵称叛,西北的王辅臣在总督莫洛的激变下也揭旗而起。局势急剧恶化,康熙经受着“极限考验”。最糟糕的是统治阵营内部也出现混乱。索额图等主张,仿效汉文帝故事,先杀了主张撤藩的人。汉官中的动摇分子偷偷地遣家眷回原籍,做好“另仕新朝”的准备。满官中有人主张应即速“搬家”,撤离京师回辽东。
康熙临危不乱,他每天要听取前线奏报,确定对敌方略。平均每天处理军报高达三四百件之多,还每天出游景山射猎不止。
8年的平叛战争使康熙较早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这是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3.索额图与明珠
索额图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和兄弟也均在朝廷身居要职。早在鳌拜当权时,索额图就已身居高位,但他却辞职做了康熙的贴身侍卫。在擒鳌拜时他立了大功,自此平步青云。索额图对汉文化涉足不深,只和李光地较为亲善。康熙19年,索额图因结党营私被罢免了大学士,康熙21年其所有职务被罢免。在以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虽有参与,但已不起决定作用。康熙42年,因太子争位一事被康熙软禁,后活活饿死。
明珠在满族大学士中是非常有作为的人,索额图被免之后更是举足轻重。他的发迹是与身属纳拉氏有关,鳌拜当权时曾亲身到厦门与郑氏和谈,但却从未踏上过台湾的土地。平三藩时明珠力主撤藩,而且善于用兵。他的汉文化修养很高,身边聚集了不少汉人才子。平台湾时明珠也坚决支持康熙。但后来也结党营私,甚至康熙的决策如得不到明珠支持就推行不下去。康熙27年,明珠丢了大学士一职,随后做过一段领侍卫内大臣。后来的明珠已无过多权力。明珠死于康熙47年4月,废太子之事发生在同年9月。
4.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本名叫苏墨儿(尔),她出生在科尔沁部一个牧民之家。确切的生年历史中没有留下记载,但从她作为孝庄的陪嫁侍女来推算,苏麻喇姑应该比康熙大40岁左右,应是玄烨的祖母辈。
由于庄妃从皇太极的侧福晋一路攀升,苏麻喇姑的地位也得到提升。苏麻喇姑的马上功夫十分了得,她常常骑马外出为孝庄文皇后办事。苏麻喇姑平生有些“怪癖”,《啸亭杂录》说她一年中从不洗一次澡,只有除夕那一天,用极少的水对身体进行擦洗,然后将“秽水自饮”,据说这是“为忏悔”。至于“忏悔”的是什么,不得而知。
5.吴三桂
清朝统一中国后,三藩拥兵自重。吴、尚、耿3人作为明将在投降清朝后,为清王朝定鼎华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分别被封王,也称“三藩”。
“冲冠一怒为红颜”,当年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时曾留下一个历史疑案:他与多尔衮约定,镇压李自成后划江而治,江南仍由汉人掌管。但后来清朝并没有兑现。此后吴三桂一路南下,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云南王”的日子倒也逍遥。清朝最初的感觉是,有吴三桂在云南,踏实。但对他的猜忌防范与日俱增。对此,吴三桂心中有数。
吴三桂举事后,三四个月间,很快饮马长江。这时,他要求清廷兑现“划江而治”。在沙场上周旋滚打的吴三桂以为乳臭未干的少年天子定会有“城下之盟”。但康熙见到此信大怒,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孙吴世霖处绞。当时吴三桂正在用餐,闻听子孙被杀后大惊,说:“上少年乃能是耶!事决矣!”推食而起。吴三桂死于病疾,其后三藩之乱彻底被平。
6.周培公、姚启圣和施琅
周培公长于计谋,曾因功授七品官。图海统领大军进至潼关时,他上《平凉策》,因此被招为幕僚。清军攻下平凉咽喉虎山墩后,坚不可摧的平凉城已置于清军炮火之下。这时,在王辅臣部下任总兵官的黄九畴及布政使龚荣遇得知自己的同乡周培公在图海大将军帐下做幕僚,于是愿做内应,劝降王辅臣。图海最终没费一枪一弹降服王辅臣。但剧中说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抚远大将军,有兵力20余万等等,皆属虚构。
历史上的姚启圣也不是“官越做越小”。姚启圣曾在不到5年功夫即从一个记名知县升到福建总督。姚启圣家中十分富有,他确曾于康熙八年“以擅开海禁”被革职,此后在浙江沿海一带以经商为业。耿精忠在福建叛清后,他变卖家产招募壮兵投赴军前效力。升任总督后招抚台湾郑氏集团兵将,颇有成效。施琅就是这时被姚启圣等力荐福建水师提督的。
施琅比姚启圣年长3岁,史书上说他精习兵法,但为人偏狭。顺治初年,他曾降清不久复叛追随郑成功,后又与郑成功不和再度降清。由于他左右摇摆,康熙让他以内大臣名义在京赋闲10年。经姚启圣多次力荐,并愿以家人百口担保,康熙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21年10月,经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正式下旨令施琅“专征”台湾。此时的姚启圣虽为失去亲征台湾的机会痛心不已,但仍以大局为重,督运粮饷,甚至将妻妾首饰捐出激励将士。
7.李光地
在《康熙王朝》后半部中,李光地无疑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历史上,李光地备受诟骂。李光地比康熙长12岁,他早年是个“神童”,教书先生还未开口,小光地已能成诵。康熙9年,28岁的李光地考中进士,后开始仕途。三藩之乱,他上蜡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报受到康熙赞许,升为侍读学士。又由于平定台湾有功,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正值壮年的李光地可谓春风得意。
李光地的名声不好源起他的“卖友案”。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时,曾请李光地、陈梦雷到耿氏政权中任职,遭拒绝。后李与陈商量,陈接受邀请做内线。陈将耿氏内部情况写成初稿送给李光地,李光地改正后则只署自己名字上给朝廷。不久,李光地因功升授侍读学士,而陈梦雷则被拟罪处斩,经康熙宽免发往沈阳给披甲人为奴。陈梦雷知道为李光地所卖大闹。一次康熙东巡盛京(沈阳),召见陈梦雷时屏退左右,对陈说:“你屡次告李某人,你今天在我面前,又无旁人,有什么话就说吧!”陈梦雷一再讲李光地欺君卖友的事。但康熙最关心的是李光地如何“欺君”,因此诱使陈梦雷说“你今天再不说,恐怕永远没有机会了。”陈梦雷只好说:“李某负奴才千般万般,要说他负皇上,却没有。奴才怎敢妄说?”康熙这才和颜悦色。晚年的李光地得到康熙宠信,出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太子被废、皇八子失宠后,李光地开始辅助后来的雍正帝。
8.噶尔丹
或许为了剧情的需要,《康熙王朝》把征剿噶尔丹的时间向后推延了20余年,而且还虚构了很多情节,如噶尔丹在京城贸易、康熙被迫将爱女蓝齐儿下嫁给噶尔丹等。
噶尔丹其人十分枭悍,他早年在西藏当喇嘛。康熙29年,噶尔丹率2万精骑,进入内蒙古境内,在乌尔会河击败清军后继续南下,距北京仅700里。一时间朝野惊恐不安,京师为此全城戒严,米价骤然涨到白银3两一石。后康熙派军讨伐噶尔丹,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虽损伤不少兵将,但清军也伤亡很多,佟国纲等血洒疆场。
为了彻底征服噶尔丹,康熙35年春玄烨率劲旅亲征大漠。最后,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率西路军在昭莫多与噶尔丹遭遇。第二年春,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窘境下,饮药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