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经济结盟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18:12
第十章  经济结盟不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英美德日的经济结盟各不相同,形成3种类型:英美是“世界大户”,都曾广泛参与世界事务并占据主导地位;德国是“集体大户”,始终致力于欧洲统一,以欧洲为家;日本是“单干大户”,长期追随美国,除此之外别无依托。
四国异中也有同,英日回归引人注目:英国长期“脱欧入世”,战后则想“脱世入欧”;日本长期“脱亚入欧”,80年代以来则要“脱欧入亚”。但是,出走容易,回归则不易,要想取得认同和接受,须视两国是否真心实意及其实际行动。
第一节  英美为“世界大户”
英美两国分别是战前和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战前,英国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贸易和银行体系,拥有强大的航运能力,并以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和海军第一强国为后盾,雄居世界霸主百余年;战后,美国全面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并凭借英国所没有的优势——跨国公司的巨大实力以及对国际经贸组织的控制和影响,从而获得了大大超过历史上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和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影响
英国是近代跨国公司的最早创始国,美国则领导现代跨国公司潮流。这是英美两国凭以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之一。
(一)英国:从殖民地贸易公司到跨国公司
追根寻源,跨国公司的前身或初期形态是早期的殖民地贸易公司。英国的殖民地贸易公司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从特许管制公司到合股公司
历史上,英国经济的发展长期落后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到15世纪后期,英国商业开始出现增长和扩张的迹象,同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海外贸易的活动范围也大为扩大。都铎王朝时期,特别是伊丽莎白一世治下,制定了一些努力发展工业和贸易的重要政策,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特许了一些大的国营贸易公司,每个公司享有在外国某地区垄断贸易的特权。这种贸易公司分为管制公司和合股公司两种类型。1505年为出口棉布而成立的“商人冒险家公司”属于管制公司。这种公司由个体商人所组成。他们有自己的船只并各自进行贸易,只以一种松散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但公司的规则和条例则对大家都有约束力。这类公司在国外口岸比其他个体商人享有广泛的特权,可以得到自由使用码头和仓库等的优惠。1555年成立的专营从俄罗斯到中亚和波斯湾地区贸易的“莫斯科公司”,以及1558年成立的专营地中海地区贸易的“勒凡特公司”也属于管制公司一类。
但是,管制公司并不是进行大规模海外贸易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这一方面,合股组织形式则要优越得多。这种公司在获得英王特许后,可向个人投资者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它比管制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更大规模海外贸易所必需的船只和货物的开支;二是在船只和货物经常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分散风险;三是投资人不必亲自参与经营和管理。
从16世纪中期后,英国开始给临时性的合股公司颁发特许证。这一时期的尝试为后来英国建立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些股份公司开辟了道路。从16世纪70年代到17世纪初,英王先后向下列公司颁发了特许证:1579年成立的“东陆公司”,专营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贸易;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专营非洲贩运黄金和向美洲贩卖奴隶贸易;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 专营印度和远东的贸易;1606年成立的“伦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以及1607年成立的“弗吉尼亚公司”,专营向北美移民的商务。此外,还有“东方土地公司”,专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贸易。这些殖民地贸易公司的触角伸向全球各个地区,是英国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重要工具,其中最重要和最富有的是“东印度公司”。它不仅垄断了从非洲好望角到东南亚地区的贸易,而且后来还享有对殖民地的军事和政治特权。例如,该公司是引起鸦片战争是罪魁祸首;在印度,该公司则扮演了一个“由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和拥有领土的强权角色”(马恩)。
2、从合股公司到跨国公司
英国这些早期殖民地贸易公司长期具有垄断性。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垄断贸易公司显然已不适应工业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贸易要求,成为阻碍英国扩大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的障碍。于是,英国政府先后取消了这些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权。例如,1813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从而为英国国内广大厂商和商人敞开了印度市场。
从19世纪下半期起,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英国生产集中和资本积聚的趋势日益明显,90年代时出现了垄断组织发展的高潮。到20世纪初,英国工业部门中一些较大的企业已都改组为股份公司,并加快了合并的过程。其间出现了一些近代国际跨国公司,例如,1907年由英荷合资成立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1909年成立的“英伊(伊朗)石油公司”等,都很活跃和有名。
与美国和德国相比,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两个特点比较明显。
(1)发展高潮相对滞后,大约晚10几年,同时垄断程度也较低。这与英国当时的历史
条件和地位有关。
首先,当时英国仍然垄断着世界市场,在其殖民地也享有贸易特权,因此对生产集中的需要不像美德那样迫切。
其次,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德则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由此引起不同的经济后果,不利于英国企业在销售方面的联合,因而控制销售条件的辛迪加和卡特尔形成较少,却有利于美德企业达成卡特尔协定,从而垄断国内市场。
最后,英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中落后于美德,致使英国经济结构不协调,传统工业部门长期占主导地位,而这些部门的生产由于建立较早,规模较小,设备技术也已陈旧落后,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再加上英国的新兴产业部门发展缓慢,除化学工业部门,别无它长,而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期间出现的一大批新兴产业,恰恰是美德垄断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重心。这样,英国生产集中的程度明显落后于美德。
(2)也有例外,英国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则超过美德。这与英国长期居于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有关。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出现大批股份银行。后来,由于竞争激烈,中小银行不断被大银行兼并,银行数量日益减少和集中。1895年时英国有250家股份银行,1900年减少到98家,1913年又减少到61家,到1936年仅剩36家了。其间,英国私人商业股份银行形成“五大行”:巴克莱、劳埃德、密德兰、威斯敏斯特和国民地方银行。1900年,这5大行拥有全国股份银行存款的27%,1913年上升到39.7%,,1918年上升到41.7%,到1936年已高达74.6%。这几大银行当时的业务重点是资本输出,投资于殖民地,对本国的工业投资并不热心,因为对外投资比对内投资的利润要高。资本的大量输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和阻碍了英国国内资本的集中和工业生产的集中。
战后,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呈现3个特点:向大型化、多样化和国际化发展。英国公司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有:
(1)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英国的世界市场逐渐缩小,市场问题突出和尖锐化,加上二战使英国垄断资本实力削弱,美国垄断资本乘虚而入,挤占英国的国际市场。这样,为加强垄断地位和竞争能力,英国垄断资本不得不把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起来,向海外发展,以获取高额利润。
(2)随着生产集中和逐步积聚程度的增强,以及垄断水平的提高,国内“过剩”资本日益增多。但是,英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公司利润率呈下降趋势,使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更加狭小,为获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惟一的出路就是把资本转移到海外寻找发展机会。
(3)英国政府鼓励对外投资,采取各种扶植和推动大公司向国际化发展,从而造成战后英国国内投资不足,而对外投资却有增无减的局面。但是,资本大量外流,一方面能获取大量的海外收益,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投资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
(4)西欧共同体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英国于70年代初加入了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国的跨国垄断组织要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强联合和协调,也促使英国大公司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根据1980年英国出版的《世界跨国企业指南》一书中所引用的“美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资料,在1977年英国有跨国企业1706家,占世界跨国企业总数的15.9%,仅次于美国的26.6%,高于西德的13.5%,大大超过日本的3.6%。这些跨国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其中一些跨国企业规模巨大,名扬全球。1978年,英国最大10家跨国公司是:英荷
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联合利华公司、英美烟草工业公司、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帝国集团、英国钢铁公司、通用电器公司、英国莱兰汽车公司和罗斯曼国际公司,其中前2家石油公司在世界跨国公司中分别名列第2和第7位。这10家公司的总营业额高达1429.68亿美元,相当于同年英国GNP的51.2%。这些跨国公司的联系遍及世界各地。例如,英国烟草工业公司的活动分布在5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英国石油公司在25个国家从事石油加工和提炼业务。这些跨国公司在海外有着巨大的投资利益,海外业务在公司业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海外业务占公司总营业额的百分比超过50%有5家公司。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排名世界第25位的英美烟草工业公司,其海外业务占公司总营业额的84%、利润的90%和资产额的83%。
另据报道,英国也是跨国公司欧洲总部的首选之地。欧美日韩的国际工商界巨头均在英国设立欧洲总部;英国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的最佳选择,是因为有下面的优势。
(1)欧洲的金融之都
英国可为跨国公司欧洲总部提供世界上最先进的金融服务。伦敦是欧洲金融之都,自然也是跨国金融机构海外金融总部的首选之地。
(2)雄厚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英国的教育水平堪称一流。高等教育机构历来与企业界联系密切,互相合作。英国在电子、汽车、医药、工程和航空等领域的人才济济。英国这种雄厚的科研和开发能力正是大多数跨国公司选择立足英国的决定性因素。
(3)一流的基础设施
英国具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把伦敦周围地区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联。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开通和铁路系统的改善,则进一步方便了陆路运输和旅行。英国还拥有欧洲最发达的航空网,伦敦希思罗机场是欧洲最大的客运机场。这为许多希望进入欧洲大市场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4)优良的电信服务
英国电信发达,跨国公司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对外联系。英国电信费用也低于西欧很多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荷兰和爱尔兰等,仅及德国的一半。此外,英国还拥有全欧最快捷的投递服务。这对注重效率和信息的跨国公司,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5)语言的便利
英语是国际商务通用语言,英国自然具有语言优势。世界上广大地区的公司可以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环境中,方便地交流和运作。
当然,与美国相比,英国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实力和影响有很大的差距。
(二)美国:跨国公司的崛起
1、大财团的解体
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美国现代跨国公司在20世纪初已存在了。美国和德国是典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其垄断组织发展快,数量多。例如,从1900-1907年,美国的托拉斯由185家增加到250家;1890-1911年,德国的卡特尔由130家增加到约600家。
美国早期的垄断组织大多与当时的大企业家的名字有关:投资信贷行业有1871年的德雷塞尔-摩根;石油行业有1870年由洛克菲勒建立的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后于1882年改名为美孚石油托拉斯;钢铁行业有1873年的卡内基炼钢公司,后于1901年改名为美国钢铁公司;电气行业有1872年威斯汀豪斯(西屋)电气公司,1878年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于1892年改名为通用电气公司;橡胶行业有1898年固特异公司,1910年的费尔斯通公司,以及1912年的古德里奇公司;汽车行业有1907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和1908年的通用汽车公司;化学行业有1915年的杜邦公司等。
美国早期的垄断组织又与当时的大财团是分不开的。二战前,美国共有8大财团:摩根、库恩-洛布、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顿和克利夫兰,在美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战后美国经济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和新特点,为垄断财团最终走向衰落和解体创造了条件。促使美国财团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有:生产集中和经营多样化的发展,打乱了原有财团的格局;家族势力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大生产的经营管理要求;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美国发生的4次大规模企业兼并高潮,加速了各种经济势力的分化和组合;资本国际化的加强,美国银行对国内控制逐渐削弱;以及新兴工业集团不断兴起,对经济发展日趋重要。当然,美国财团的衰落和消失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其中有些财团衰落得快些早些,有些则慢些晚些,难以确定一个财团消失的具体时间。大体上,70年代后美国财团解体的迹象日趋明显,到80年代已找不到足够的证据可证明美国还有什么财团存在了。
2、战后跨国公司的崛起
一战前,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影响并不大。到1913年,美国18家大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机构才116家。直到二战前,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并不快。到1937年时,美国的海外机构增至715家。到1945年时,美国的海外投资才大约84亿美元。
美国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是在战后,特别是在60年代以后。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特点,一是数量最多,二是实力最强,三是跨国银行最为引人注目。
(1)数量最多
据统计,1968年,世界7267家跨国公司中,美国有2468家,占33.9%,在27300家分公司中,美国有9691家,占35.5%。1980年,在世界98000家海外分公司中,美国有33614家,占34.3%,远远超过英国的25.4%,西德的7.5%和日本的3.1%。
80年代前,美国工业跨国公司在数量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尽管逐渐下降。
表10-1    1956-1980年世界100家最大工业公司数量比较
年份   1956  1967   1971   1976    1980
拥有国
美国          79    69     58     47      44
英国          10     7      8      7       7
西德           7     9     11     13      12
日本           0     8     8      12      10
法国           1     2     5       8      11
(2)实力最强
随着美国跨国公司数量的激增,其投资规模明显扩大。1950年,按帐面价值计算,平均每家子公司的直接投资额为158.9万美元,到1966年则扩大到235美元,并且一直继续扩大。
60年代后期,美国跨国公司销售额占美国总销售额的42%,到70年代中期已上升到62%。80年代末,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年产值,已相当于美国年出口值的4倍左右。
1980年,世界20家最大的工业跨国公司中,美国有12家,英国3家,法国和意大利各2家,西德1家;2001年,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美国有197家,日本88家,德国35家,英国33家,美国超过这3国总和的一倍多。此外,美国这些公司的销售额、净资产、净收入等,均居发达国家首位。
表10-2   2001年按国家汇总的世界最大500家企业资料
企业数   营业额(亿美元) 利润额(亿美元)
美国   197       58856.1          2172.0
日本    88       24573.3          -336.1
德国    35       12101.2           195.4
英国    33        8616.5           196.5
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7月22日。
3、跨国银行“追随客户”
与英法等国不同,美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没有在海外设立银行。1887年,贾维斯-康克林抵押信托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分行,这是美国最早的一家海外银行。1913年《联邦储备法》通过之前,美国政府禁止国民银行在海外开设分行,只有少数在州注册的银行在海外建立了分行。到1914年,美国早期的跨国银行仅有26家海外分行。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跨国银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1920年,美国跨国银行有8家,海外分行达181家。这是战前的最高点。此后由于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美国跨国银行发展处于收缩和停滞状态。
战后1947年,美国只有7家银行在国外开设分行。1957年,部分恢复到1920年的水平,有8家跨国银行,海外分行117家。直到1965年才全面恢复到1920的水平,有跨国银行11家和180家海外分行。
60年代中期后,美国跨国银行的海外业务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美国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推动的结果。随着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起越来越多子公司,美国的一些商业银行也相继而动。它们主要是根据传统习惯,采用“追随客户”的政策,每当美国100家大公司中有一家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开展业务时,就有一家美国商业银行请求当地政府,批准其开设一家分行或设立一个办事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1970年,美国跨国银行增至55家,海外分行460家;1975年,跨国总行达125家,海外分行达732家。80年代前半期,跨国总行最高数为1983年,为166家,海外分行最高数为1984年,为917家。
从历史到战后的跨国银行,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殖民时期的跨国银行。银行业跨越国界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发生了。例如,英国和法国在此期间在其殖民地就建立了海外分行。这些银行可称为殖民银行,其特点是封闭性和垄断性。二是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主要西方国家在垄断基础上建立的早期跨国银行,其特点是数量不多,资本有限,发展缓慢。三是战后主要是6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发展的现代跨国银行,其特点是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十分活跃,影响深远。
与殖民银行、早期跨国银行相比,美国现代大型跨国银行具有下面几个完全不同的特点。
(1)建立在高度垄断基础之上,是战后大规模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殖民银行与商品输出紧密相联系,后来虽然也与资本输出相联系,但当时资本输出不多,作用也有限。早期跨国银行虽然建立在垄断基础上,但毕竟是处于“早期”阶段,无论其经营规模、资本实力和国际影响远不能同现代大型跨国银行相比。
战后,美国生产和资本的垄断程度空前提高,垄断银行拥有空前庞大的资本,任何一家大银行的资产均超过战前8大财团资产的总和。
战后,美国现代大型跨国银行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必然要突破国内狭窄的金融市场,积极对外扩张和发展。
(2)拥有全球银行网络体系
19世纪时,英国和法国的殖民银行都带有地区性的特点,是孤立的散点,由于交通和通讯很不发达,各个散点之间难以形成紧密联系的全球网络,各自只是经营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银行业务。美国早期跨国银行除第一国民银行和美洲银行之外,都还没有广泛的海外银行据点。当时美国海外的分行主要集中于拉丁美洲后院,也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例如,1920年时,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海外分行有122家,在欧洲只有29家,在亚洲只有30家。在60年代,美国在非洲和海外领地还未曾涉足。
战后,美国现代大型跨国银行形成和发展了一个完整的世界银行体系。该体系有总行、岸上分行、离岸分行、地区分行,以及其他各种专业化金融机构和子银行。美国在海外不仅加强了薄弱地区欧洲和亚洲的业务活动,也开始在非洲和海外领地进行业务,从而填补了空白。例如,1985年,美国跨国银行海外分行的全球地区分布为,拉丁美洲410家,欧洲193家,亚洲238家,非洲23家,海外领地52家。
这样,美国跨国银行的海外分行遍布全球各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球银行网络体系。
(3)业务多样化和功能齐全
殖民银行和早期跨国银行的业务比较单纯,都主要从事贸易信贷和地方银行业务。美国现代大型跨国银行则是以银行业为主,还兼营各种金融和非金融业的跨国混合型垄断企业。美国现代大型跨国银行主要的业务名目繁多,几乎无所不包。其主要特点是,银行之间相互拆借占资金来源的50%以上;非银行机构存款,主要来源于跨国公司、地区公司、政府和政府机构,个人存款数量很少;从全球吸收资金,摆脱地方资金的束缚;由于金融创新,大面额存款单和浮息利率债券成为筹措中长期资金的主要形式。资产业务也有重要变化,从传统的贸易融资转向公司贷款和政府贷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专项工程贷款;子银行、子公司行动比较自由,可以不受美国银行的限制,进行国际有价证券投资,甚至直接经营工商企业。由于分支机构日益多样化,跨国银行搞起了多种经营,还经营投资、保险、咨询和国际租赁等业务。外汇交易也日益成为其主要业务之一,每个大型跨国银行每年的外汇交易量,超过千亿美元。此外,各种服务性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成为跨国银行利润的重要收入来源。
与殖民银行和早期跨国银行的业务相比,美国现代跨国银行的业务简直面目全非,像是不务“正业”了。
(4)国际化导向和作用大为提高
由于规模小,业务单一,因此殖民银行和早期跨国银行的海外资产都不大,对银行和母国经济的发展所起作用不是很大。例如,1870年时,英国海外分行的全部资产才0.34亿英镑,数额有限。
现代美国垄断跨国银行的海外资产额十分庞大,而且其海外资产、负债和利润均占其总资产、总负债和总利润的一半左右,国际导向性极强。例如,1985年,美国跨国银行有256家,海外分行有616家,共拥有资产4302亿美元,共提供工商业贷款1118亿美元。这对跨国公司扩大业务,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5)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主体
由于殖民银行和早期跨国银行没有全球金融市场,无法消除地区性经营的特点。50年代末,由于美元大量流入欧洲,形成了欧洲货币市场。欧洲美元是欧洲货币的主要币种。例如,到1980年,在欧洲货币净额中,欧洲美元占了69%,欧洲马克16.4%,欧洲英镑1.7%。美国大型跨国银行是欧洲货币市场上贷款的主要牵头银行,以及欧洲债券的主要经营银行。在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跨国银行一直在欧洲货币经营中占据优势地位。
(6)对外国银行进行资本渗透
殖民银行和早期跨国银行都自成封闭体系,并不进行资本渗透。从60年代中期起,现代美国大型跨国银行就积极加入银团银行,对其他跨国银行进行渗透,同时还积极从事海外直接投资,对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进行资本渗透。例如,1985年,美国海外的616家分行共持有国际证券2595亿美元。这显然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
此外,殖民银行和早期跨国银行是在已经建立起来的旧殖民体系中进行经营的,由于资本有限,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个别环节,对殖民统治所起的作用也比较有限。战前,殖民统治的手段主要是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贸易的方面。
战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以前那种明目张胆的政治和军事统治已难以奏效,经贸手段则上升为最重要的途径,其中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获取发展中国家高额利润的最重要途径。在发展中国家的私人直接投资中,美国居西方国家之首。50年代,美国在亚非拉地区的私人直接投资年均为84亿美元,60年代上升到150亿,70年代又上升到308.6亿,大约每10年增加一倍。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中所获取的利润,比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中所获得的利润要高得多,例如,1981年,美国在亚非拉地区的私人直接为561.82亿美元,所获利润为126.25亿美元,利润率高达22.47%,比其同年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11.4%高出1倍。
总之,与英国充当世界经济霸主时期相比,战后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规模超级化,经营国际化,不仅对推动母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美国的全球金融地位、国际收支、美元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以及世界债务危机的出现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二、国际经贸组织的建立和影响
国际经贸组织的建立是二战后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一)从无到有
1、一战前后
一战前,世界殖民体系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西方主要列强均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虽然互相之间存在矛盾,但并不十分尖锐,因此也就没有建立国际经贸组织的要求,主客观的条件也不成熟。
一战导致这方面的初步尝试。战后,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迈出了建立国际组织的第一步。和会通过了被列为《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的国际联盟盟约,据此建立的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组织。由于美国拒绝批准该和约,使得该组织命运不佳,名存实亡。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总统本以为能得到更多的东西,但由于英法日等国的联合抵制,他除了发表了关于“和平”和“民主”的“十四点”建议之外,是两手空空。
虽然成立了国联,实际上却成了英法控制的工具。美国草签了和约,却需要得到国会参议院的批准。在1918年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多数席位,从而控制了国会。在民主党总统威尔逊要求参议院批准和约时,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洛奇提出了一项包括15个条件的附加修正案,其主要内容是反对英国加上自治领在国联掌握了多数票,因此美国受到了排挤;反对国联盟约第10条规定,因为它可以不经国会批准而使美国卷入一场“制裁”战争;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山东的条款,因为它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受挫等。该修正案集中反映了国会对美国在和会上一无所获的不满情绪,以及领导集团中那些反对和约者的理由。
实际上,共和党国会之所以不愿批准和约,主要是为了防止提高威尔逊的威信,不让其再度连任,此外,也考虑到了不愿受和约的束缚,要保留在国际上的行动自由,以及国内有不少团体对和约持不满和反对态度。
可想而知,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不批准和约并拒绝参加国联,这给凡尔赛和约体系是多么大的打击。结果,国联的威信大大降低,加不加入也无所谓,事实上,退出之事也时有发生。
如果说这是美国孤立主义政策占上风的话,那么美国在20年代的国际经贸领域中也并非完全如此,出于考虑自身利益,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为处理战后德国对协约国的赔偿,以及协约国偿还所欠美国战时的债务,在美国的倡议下,先后制订了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两个计划,并于1930年2月建立了第一个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清算银行”。这样,美国凭借其在财政金融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了德国赔偿和国际清算银行的主角,开始在德国和西欧的金融和贸易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西方各国为谋求自保,不择手段,尽力转嫁危机,从而引起激烈的国际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危机期间,由于多数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外汇交易和国际清算的能力,故此希望有关国家提供援助,并给予国际协调。为了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在英美的支持下,西方国家于1933年展开了一次世界经济大会。由于英美各有所求,分歧悬殊,会议以失败而告终。
2、二战期间和之后
两次大战之间期间是西方国家建立国际经贸组织的酝酿和初步尝试阶段,虽然成效甚微,但起码说明了两点:一是尽管西方各国之间各持己见,矛盾重重,但一战和经济危机已使其有了建立这种组织的愿望,希望由此协调互相之间的立场和矛盾,以解决一些紧迫的问题;二是美国“不干涉”政策已有所松动和转变,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利用对德提供贷款,建立国际清算银行,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等,也希望建立和利用这种组织,达到对别国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目的。二战打断了这一进程。
战后初期,建立国际性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从美国来说,由于战时其经济急剧膨胀,急欲向外扩张,因此建立国际经贸组织,有利于冲破其他国家的壁垒,扩大并占领商品和资本市场,也可利用对其进行控制,对别国施加更大的影响,进而称霸世界;从西欧国家来说,战后经济大多瘫痪,外贸剧降,货币信用和国际收支危机加深,急需外来援助,以恢复经济,因此希望建立国际经贸组织,向其提供贷款,发展对外贸易和生产;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取得了政治独立,但当务之急是要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但由于缺乏资金,国际收支也面临困境,因此也希望建立国际经贸组
织,指望其提供援助,同时鉴于历史教训,也可借助于国际政治的力量,摆脱前宗主国的控制。
在这种背景下,可以说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从1944-1947年,在美国的倡议和支持下,作出了一揽子史无前例的国际性安排:先后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订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二)深刻变化
二战后与战前的国际经贸体系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统一性
二战前的国际经贸体系并没有广泛参与的国际组织,对国际贸易、金融和货币职能进行调节和监督。二战后的国际经贸体系具有统一性,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参加进去了。统一的国际经贸组织,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贸易谈判,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维持黄金官价,采取外汇管制措施,以及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和监督,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经贸的发展。
2、完整性
二战前的国际经贸体系是一个松散的体系,没有一套完整的规定要求各国遵守。战后的经贸体系由贸易、货币和金融3大支柱组成,涵盖了国际经贸的主要方面,并对有关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以维持该体系的正常运转,同时也有明确的运转依据,其贸易、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推行,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主要依据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协定的有力规定,战后国际经贸体系是难以长期维持和运转的。
3、约束力
二战前的经贸体系缺乏具体规范,各国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协定,因此经贸行动比较自由,没有国际约束力。战后签订的上述两个协定,对国际经贸体系的正常运转作了具体的规范,各国通过签订协定承诺了协定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对各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行动有所限制,不能自行其事,违反规定则要受到制裁甚至惩罚。这就确保了国际经易体系的有秩和顺利的运转,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各国相互依赖的日益增强,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对英美而言,有无国际经贸组织,对其影响力是大不相同的。战前,虽然英国是世界经贸的霸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主要是没有国际经济贸组可以控制和利用,因此对世界经贸易的影响力就弱得多。战后,美国则可利用自己在这些国际经贸组织中所处的主宰地位,名正言顺地对世界经济和本国经济发挥重要影响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经贸体系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信贷的发展。
其次,美国通过这3种渠道向世界大量输出商品和发行美元,扩大了世界的购买力,增加了商品的需求,从而促进了世界经贸的发展。
再其次,美国利用这一新体系为其战略目标服务。例如,迫使别国遵从美国关于自由兑换货币和进行公开竞争的要求,英国虽力求保持帝国特惠关税,但最终在美国的压力下屈从了;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拒之门外,理由是其社会主义制度与该体系不相容。
最后,美国也从中获取了别国无法染指的重大战略和经贸利益,这不仅使美国在国际经贸组织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最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美国在世界经贸中的实力地位和影响。
总之,由于战后借助跨国公司和国际经贸组织的力量,美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对世界经贸产生的影响,与战前英国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冷战”的推波助澜
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空前加强和广泛,其原因除了经济方面之外,还有政治的和战略方面的,即“冷战”的需要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二战的结果
20世纪初,美国还不是个世界性大国:从经济上说,美国在一些方面仍然落后于英国和德国;从军事上说,美国可谓是无足轻重,没有英国那样庞大的舰队称雄于世,也没有英国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从政治和外交上说,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与世无争,有意奉行避免卷入世界其他地区的混乱与纷争的政策。
但是,两次大战改变了这一切。一战后,美国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开始大力发展海军,积极插手德国赔偿,在巴黎和会上争权夺利。二战后初期,美国国力达到巅峰,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占有绝对优势。随着传统大国大为削弱和全面衰退,美国乘机填补了它们消逝后留下的真空。美国既然成了头号大国,也就不再把自己限制在原有海岸线以内和本半球以内了。例如,因战争的缘故,1945年美国在欧洲驻有69个师,在亚洲和太平洋26个师,而在美国本土却一个师也没有;由于美国是战胜国之一,政治上承担了战后改造德国、日本和奥地利等国的责任,所以就“呆在那里”;同时也由于战时曾取道太平洋诸岛,以进入北非、意大利和西欧打仗,于是也就在这些领土上驻扎了军队,呆了下来。
战争是导致美国向外扩张势力和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外扩张是以其在经济上和战略上占据了特殊的有利地位为后盾的。经济上,鉴于大部分国家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或处于落后的殖民地状态,美国国力之盛,超过了19世纪中期时的英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无论是工业生产总产量、GNP绝对数额、商品出口数量、黄金储备、船舶供应量以及生活水平和人均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军事上,美国实际的军事潜力无疑天下第一,不仅海军实力远远超过英国皇家海军,别国的海军力量无法与之匹敌,因为有1200艘大型军舰组成的舰队,以数十艘航空母舰为主力;“制空权”更是威力无比,其2000多架重型轰炸机把希特勒德国的许多城市夷为平地,1000多架远程B-29轰炸机使日本许多城市化为灰烬,后来又增添了更加强大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更主要的是,美国垄断了原子弹,拥有强大的威慑力量,直到朝鲜战争爆发以前,美国所向无敌的优越形象从未受到破坏,并且由于许多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更进一步树立了这种形象。
(二)美国的“天命论”
美国历来认为自己是全人类的样板,全世界的引路人和领导者。
建国初期,美国领导人就认为美国代表了比其自身更伟大更长远的理想。杰弗逊总统曾经这样说:“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且是为了全人类。”
后来,法国学者德托克维尔的预言也助长了这种“天命论”。他在1835年就指出美俄两国今后可能成为决定世界命运的大国。他说:“目前,世界上有两个大国似乎在走向同一目标,虽然它们的出发点不同:我指的是俄国人和美国人……盎格鲁-美国人靠个人的兴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使公民的无人指导的努力和理智有自由发挥的机会;俄国人则把社会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前者的主要工具是自由;后者的主要工具是奴役。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他们的进程也不一样;然而,他们两者似乎已由天意选定来支配半个世界的命运。”他说因为这两国将成为世界政治的主要力量,所以冲突不可避免,历史上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敌对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大国之间总会将各自的利益视为迥然不同与互相竞争。
他是从地缘政治角度预言美国的崛起和“由天意选定来支配半个世界的命运”的。而美国领导人则更强调“天命”是由其理想、哲学思想或意识形态而决定的。美国认为自己在世界舞台上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在近代史上,美国在人类物质条件所取得的革命性进展中始终是一股中坚力量,在伟大的政治与精神斗争中也一直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在20世纪,它始终是世界上一股支持正义的力量,无愧于其传统理想,因为美国不仅设法冲淡了凡尔赛和约带来的复仇性,使德日建立的“第三帝国”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化为泡影,而且在战后的欧亚大陆顶住了苏联的扩张,确立了“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美国认为其作用还不仅于此,因为美国还是一座意识形态的灯塔——具体体现了有关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再加上美国制度生机勃勃的理想,从
而对世界各国产生了一种深刻的效应和影响。为此,美国战后不遗余力地一心想以其政经体制一统天下,通过“讲讲民主、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的好处”,宣扬使“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巨大的经济机器”这一奥秘,鼓励“后来称作第三世界的所有国家效仿美国的企业精神、自由贸易和民主观念”。
(三)冷战的推动
贯穿于战后长达40多年的“冷战”,不仅对战后的国际政经体系、格局和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美国由此结成空前广泛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关系,承担空前沉重的领导责任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冷战”初期,美国制订了对苏“遏制”政策,加紧实施“马歇尔计划”,出现了扩张经济势力,建立全球军事基地,签订安全条约,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局面。
美国建立全球军事基地和签订安全条约的做法,与英国19世纪初期扩张军事基地和建立条约关系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却有最根本的区别。英国能够避免过多地同一些主权国家建立固定和密切的联盟关系,而美国则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义务。美国承担义务的增加,是随着“冷战”的逐步升级而所作的对“事态反映”的结果,这使美国几乎到处插手,全球出击,深深地卷入全球扩张之中。
在旷日持久的“冷战”中,具有决定性的重点是,美苏在全球范围竞相建立联盟关系和追逐新的伙伴关系,或者至少要达到阻止第三世界国家参加对方阵营的目的。战后初期,美国在这方面占有压倒优势。因为美国在战时占据的有利地位,在西半全球以外已有许多驻军和空军基地。此外,许多国家寻求美国的经济援助,也有要求提供军事援助和支持的。
与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相反,苏联则处于守势。这是因为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当务之急是重建家园,恢复经济,外交上主要是关注稳定有利于己的边界,军事上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实力和手段向外扩张。更重要的是,斯大林以极其谨慎的猜疑看待外部世界:他担心西方决不容忍像1947年共产党在希腊得手;对共产党领导人铁托和毛泽东疑虑甚深;尽管1947年成立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扬大力支持世界革命,但更多的是带有宣传色彩,斯大林实际上尽量避免卷入外部事务。
但是,美国则认为苏联统治世界的总的计划已制订并开始实施,必须加以“遏制“。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安全措施。首先,在1947年美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拉开了”遏制“的序幕;其次,1949年由美国牵头成立了北约组织,50年代扩大其成员,意味着美国保证保卫大部分欧洲甚至部分近东地区;最后,美国在欧洲之外组建军事集团和建立军事基地:在美洲与加拿大签订特别协定,与拉美国家签订“里约条约”,表明美国对整个西半球的防务负有责任;在大洋洲地区,“美澳新条约”的缔结,确立了美国保卫西南太平洋的义务;50年代初期,东亚的冲突导致美国与日本、南朝鲜、台湾和菲律宾订立防务条约;1954年建立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使美国得以进一步联合英、法、澳、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以保证这一广大地区内相互支持,共同反对侵略;1955年,美国在中东倡议成立另一个地区军事集团——“巴格达条约”(后改名为“中央条约组织”),规定在条约范围内,英国、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有共同对付颠覆和进攻的义务;在中东其他地区,1957年提出的“艾森豪威尔主义”保证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援助,此外,美国还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约旦达成了特别协定。
60年代初,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达2000多个,重要的有150个;海外驻军110万人,占美国军队总数的40%;正式承担义务要保卫的国家和地区共43个。到70年代初,美国仍然维持大致相同的义务:在30个国家驻军100多万;是4个地区防务联盟的成员;也是5个联盟的积极参加者;同4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是53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向世界大约1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军事或经济援助。
美国承担如此广泛的援助和义务表明,世界上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都与美国的战略利益有关,美国不能不闻不问,无动于衷。这就是美国“遏制”政策的推理逻辑。
第二节  德国为“集体大户”
西德的经济是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发展的。例如,战后建立的重要国际经贸组织为其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中“欧洲共同体”和后来的“欧洲联盟”的作用尤为显著。战后,西德经济立足于欧洲,面向欧洲,获益非浅。其主要标志如下。
一、大力推动共同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一)德法和解
自成立之日起,西德政府就致力于欧洲联合,努力成为推动欧洲联合的旗手,积极促进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西德总理阿登纳是西欧战后秩序的主要设计师。他一贯寻求德法之间的和解,并且终其一生都对欧洲联合的理想怀抱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阿登纳是基督教民主主义政治家的典范。他认为,任何种类的专制暴政,无论是一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专制暴政,还是一个民族对别的民族的专制暴政,都是罪大恶极的,不可原谅的,因为这扼杀个人自由。他对欧洲联合的梦想直接起源于对专制暴政的深恶痛绝。他的这一梦想诞生于一战的灰烬之中,由于在纳粹恐怖时代被捕坐牢而更加坚定,战后痛定思痛则执意追求,锲而不舍。
战后初期,阿登纳认为欧洲联合是惟一的出路,势在必行。他强调指出,苏联从外部对自由欧洲构成威胁,更甚于欧洲内部的威胁。由此他坚决主张:“依我看,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力量,保证它的人民能有一个稳定的前途。”而解除了武装和处境孤立的西德则更不能单独遏制苏联的强大势力。同时,他也认识到,欧洲的联合关键是德法联合。但在75年中3次被德国的威力所制服和刺疼的法国,对军事上重新武装其东部邻国,并使其在经济上日益强大的任何美国方案,都疑心重重,深感不悦。而没有法国的参加,要实现欧洲联合是难以想象的,只是一句空话。事实上,战后初期,欧洲联合的关键——首先实现德法和解,其前景似乎十分暗淡。毕竟,在不到一个世纪里,德法两国3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割地赔款,由此造成的相互之间的敌意和不信任似乎根深蒂固,根本无法消除。只是由于阿登纳的坚忍不拔,由于他消除了像戴高乐总统和舒曼外长等这些法国关键领导人物的疑心并鼓起其信心,以及也由于苏联威胁所引起的对安全的新的担忧和紧迫感,两国的和解才最终步入了坦途。
先是由阿登纳和舒曼建议并同意建立一个国际机构,把西欧的部分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管理之下,成立了煤钢联营。这种安排在欧洲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接着,又成立了欧洲原子能联营。后来,在法国经济学家莫内的指引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欧洲共同市场。此外,阿登纳关于由各国军队组成一支欧洲军团的梦想,由于法国议会拒绝加以考虑而告吹,因为法国议会对德国人的不信任是非常强烈的。但是,阿登纳克服了最初的失望,并在美英的帮助下,于1950年安排西德加入了北约组织,又于1955年结束了盟国的管制,使西德取得了完全独立的地位。阿登纳与戴高乐通过成功的相互访问,于1963年在巴黎签订了“德法合作条约”,从而完成了两国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