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于丹教授讲《论语》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9:05
《论语》是一部不朽的经典著作,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内涵博大精深,价值历久弥新。《论语》是人类精神的源头活水,在它身上,我们永远可以寻找到不竭的精神力量。
近段时间,中央教育频道的《百家讲坛》节目正在播放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授的《论语新得》, “牺牲”自己的午休时间观看节目,受益匪浅。
(一)天地人之道
《论语》记载了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言行,内容并不高深,但字字句句蕴含着朴素的真理,正如于教授所言:孔子带给我们的是大地上生长的信念。细细品味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带给我们的都是一丝丝的温暖,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真正的和谐。
于教授认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论语》则是将天之大,地之厚融于人的内心,追求一种真正的和谐境界。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就是说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有信念。
孔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他的学生子贡曾经问他: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只要三条就足矣。第一,强大的军队;第二,足够的粮食;第三,人民对国家的信仰。 子贡说去掉一个是什么?孔子说就不要兵力了。子贡非得要再问,说:这两条您再给我去一个,孔子非常认真的告诉他,去食。他说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于教授还讲解了一个小青蛙爬塔尖的故事,说明了一个真理:奇迹是在坚持中完成的。自己的心灵一定要做身体的主人。现代人物资生活日益满足,但依然感觉不幸福,究其原因更多是自己内心的不平恒,我们的眼睛看总是看外界的太多,而看心灵太少。
孔子有学生问: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处世是何字?孔子曰:恕。即人要宽容,不宽容其实是对自己的内心的折磨。“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给予比获取更能得到幸福感。”
《论语》的主要精神是“仁”、“智”。于教授解读: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于教授还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人是眼下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是马上去做的事;最重要的时间即是当下。
(二)心灵之道
生活中我们不免遇到遗憾,怎么面对这些遗憾呢?于教授告诉我们:承认缺憾,并尽力去改变。正如泰戈尔曾说过:如果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你就会失去星星。
于教授还通过两个小故事,正反两例说明了“心里暗示”对于人起到的强大作用,故事中无论是获得了所有人赞许眼光的小姑娘还是自己死去的名演员,皆由他们的内心所起的强大作用。所以要“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生活中的遗憾!”泰戈尔还说过:乌云自己遮住了太阳,却怪没有好天气。孔子告诉我们要追求“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的境界。
关于“勇敢”,于教授又做了详细论解:勇敢的前提是义,即君子要有仁义之勇,要有内心的制约。“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苏轼在《留侯论》中对勇者的描述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即勇者要有远大的志向。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心灵的勇敢。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一个君子不可无傲骨,不可有傲气。君子的骄傲,是内心的风骨,从日本并无武功的茶师身上我们还可以体会:一个真正的勇者要追求从容镇定的内心,即心灵的勇敢。
孔子可谓真正的圣贤,他这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