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1》(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3:40
《从头到脚说健康1》(13)
曲黎敏著

正文 第五节 五脏六腑之脾
脾的功能
上一章我们说过,生活要遵循一个养生原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从五脏与四季的对应关系来说(见五脏与四季的对应关系示意图),春对应的是肝,夏对应的是心,秋对应的是肺,冬对应的是肾,那么中间是什么呢?脾为中,脾是五脏六腑中央之神明。
五脏与四季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脾”字很有意思,左边是个月肉旁,右边是个婢女的卑字,脾就像人体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中的丫鬟一样,但是它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
脾的功能是什么呢?《黄帝内经》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认为脾是要“知周”的,就是要了解四方的情形,清楚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脾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承担着把胃腐熟出来的全部精华上输于心肺,所以脾这个丫鬟虽然做的事情很细碎,但却至关重要。
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里最怕脾生病,脾这个丫鬟一旦生病,没人给烧柴,没人给做饭了,也没人伺候主子们了,整个大宅门就瘫痪了。所以脾病是大病,又被称为“富贵病”。
如果脾努力把食物的精华往上送,就叫“上进”;如果它不好好干活,不往上送,专门往下送,就叫“下流”,这样就出大麻烦了。当精华不往上走而往下走时,糖分就会随着尿流失掉,而糖原是保证肌肉正常运动的基本营养物质,如果都流失了,人就会得糖尿病,人体就会慢慢虚弱下来。因此,中医认为糖尿病就是脾病。
我们吃进食物,然后通过脾胃的消化获取营养,那么,这些营养是怎么分配的呢?
首先,吃进人体的东西当中最精华的营养一定是被五脏储藏起来。我们说家庭生活中丈夫挣的钱会被老婆收去,人体也是,最好的营养物质会先被五脏储藏起来。五脏就是藏而不泄,会随时把好的东西收藏起来。
然后,另外大部分能量被用来支持脏腑的运化,比如发挥大肠经的功能去排便,维护小肠的正常工作等,这是人能够一天天存活下来的基础能量。
最后,还有一部分营养用来支持身体各种肌肉的运动,哪怕是一个手指的运动,也需要气、需要力量和营养。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的生活水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食物,甚至过于精致,过去我们还能吃些粗粮,现在基本上很难吃到了。
其实,适当地拒绝一些高营养食物是有利于健康的。很多城市中的人在周末有空的时候爱跑去农家院里过一次农家生活,吃些五谷杂粮、粗茶淡饭,这是好事。
脾病
脾病主要有重症肌无力、糖尿病、胰腺炎和胰腺癌几种,下面来具体谈谈。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脾病。这种病与长期郁闷、争强好胜、缺少运动有关。  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症状——肌肉痛,最后痿软无力,道理很简单,脾主肌肉。人老了以后眼皮会逐渐往下耷拉,这也是肌无力的一个症状,说明脾的功能开始衰退了。中医还说:“治痿独取阳明”,就是这类病一定从脾胃下手治,脾胃功能强了,肌无力的情况就解决了。还有,此类病人要改变心态,生一口大气也会导致肌无力的症状。
再者,患重症肌无力的人一定要避开空调。空调老吹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就拿中国传统四合院来说,为什么要设个影壁墙,这里面自有道理可言。影壁墙就是设在门口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用的。古人讲究不能让家里的正气毫无遮避一下子散掉,需要用影壁墙来拦一下;同时,也不可让外面的邪气直入居室,故要建影壁墙。过去凡是做生意的门口,一定要有一个屏风,这和影壁墙是一个道理,用来挡邪气,宣正气。这就是中国的“中庸之道”。
◆糖尿病及保健预防
(1)糖尿病的成因
对于现在的老百姓而言,最常见的脾病就是糖尿病。人的脾本应该把精华送给心肺,但是脾这个丫鬟不好好工作,它不往上送,却往下送,人体所需的糖分都从尿走了,使肌肉不能正常运作。
人得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好东西吃多了,导致营养过剩,再加上房事不节和缺少运动。现在还有一些青少年也得糖尿病,这或是因先天不足造成,或是与青春期发育的时候,手淫过度有关。
传统中医里没有糖尿病这个词,把这个病叫消渴,并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
上消的症状是会出现口干口渴;中消的主要症状是“消谷善饥”,就是特别能吃,但却又很瘦,有的人血糖还会低,如果不吃东西,就会浑身大汗淋漓;下消的症状是便秘、尿多。
此外,有些患糖尿病的人浑身肌肉缺失感觉,末梢神经麻木,这是典型的脾主肌肉出现的病变。
出现这些症状主要是因为虚火过旺,导致“津”的功能过度,把脏腑组织的液全给排出来了,带动血往上走的力量减弱了,这样就会出现血液黏稠、血糖高、尿糖高以及尿多、食多、口渴、便秘等症状。
这些症状中医里解释为:口渴喝水是为了自救,相当于饮水自救,通过多喝水来解除口渴的问题;食多就说明食火过旺,消化系统消耗大,人体老是感觉饿;便秘就是津的问题了,因为脾虚火过旺,导致“津”的功能过度。
“津”的功能过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身体的营养物质过度向外开泄。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天津”。天津就是一个港口,我们通过港口把货物往外运。
津不是指液体,它是一个动词,是液体向外渗的功能和过程。津的功能过度是由于大肠的问题所造成,大肠主津所生病,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大肠里面的两个病,一个是便秘,另一个是拉稀。大肠属于阳明火,火正常的话,往外津液的功能会恰到好处,所以大便是不软不硬的。如果阳明火盛、不正常,津的功能过度,大肠里的液全都津出去了,结果就会便秘。所以便秘一定要“治津”的功能。如果大肠火没有了,就没有力量往外津,就会拉稀。便秘和拉稀,根本原因都是“阳明燥火”和津的问题。所以,不能靠拉稀的方法治便秘。
糖尿病初期会出现一个象,就是撒出的尿泡沫特别多,这是因为代谢出去的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和垃圾相对多。男人在撒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一下自己的尿,如果泡沫增多,那就说明要多注意生活习性了。
凡是刚刚发现糖尿病指标不正常的人,一定要注意正常吃饭,因为你本来脾胃功能就弱,再不好好吃饭,会越发地没劲。一般情况下,只要饮食规律,锻炼身体,很快就会好转。
(2)糖尿病的保健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糖尿病呢?已经得了糖尿病的人,又该怎么办呢?这里有几个原则:
第一,饮食要坚持少荤多素的原则。在糖尿病初期,病人应该多以黄豆等豆类食品为主。
第二,患病之后,要少懒多动。多运动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脾主运化,也就是干活的,如果你不让脾干活了,反而对它的损伤更大。所以患糖尿病的初始阶段不要太在意指标,要在生活当中注意锻炼,吃好睡好,这样病情就很容易得到改善。
第三,补脾阳和肾阳。从中医理论上讲,脾的功能之一就是主肌肉、主统血。因此,治糖尿病一定要补脾阳和肾阳。补脾的运化功能就是让这个丫鬟重新好好去工作,而不是补脾阴,这个要特别注意区别。
第四,灸法可以治疗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可重灸关元穴和中脘穴。因为灸关元穴可助脾阳,并能让命门火大动起来;灸中脘穴可治脾胃,中脘穴位于剑突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糖尿病病例:
我曾遇见一个糖尿病病人,因为医生规定他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他已经快把自己饿死了,看着别人吃水果、吃蛋糕,馋的不行。这个糖尿病患者只是初期,我就特纳闷,你干吗不吃呀,于是告诉他随便吃,但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每天晚上爬趟香山。
登过一段山后,他的指标全都正常了,但他觉得不对头,自己琢磨如果这么简单就能治好糖尿病,那怎么都把糖尿病描绘得那么恐怖。于是他又去找气功大师,让气功大师给他治。我开玩笑说,这就是中医里的“信巫不信医”。说句实在话,这种人是不可救药的,你明明都好了,按照正常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就挺好吗,偏去折腾。
糖尿病中期的治疗有一个方子:每顿饭都以黄豆为主食,多吃黄豆饭、蔬菜和豆制品,只吃少量的瘦肉。一般人两三个月就可以痊愈,而且连药都不用服。但是每天要坚持锻炼身体,这很重要。
有的人特别看重各项指标,我想说的是,人不是靠指标活着,而是靠感觉活着,只要你感觉很好,你就是很好。指标是靠不住的,人老的时候,像血压的指标一定会升高,老盯着血压140干什么,如果你的血压到150了都没有太晕,这说明你需要这么大的压力,身体的本能就在通过用加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要过分地看重指标,没有多大意义,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好处。
◆胰腺炎和胰腺癌
近几年,胰腺炎和胰腺癌在呈上升趋势。胰腺癌在癌症之中已经上升到第五位,而且胰腺癌是癌症里死亡最快的一种。
先说一下胰腺有什么功能。胰腺跟饮食密切相关。当食物进入胃后,人体就会发出信号,这时胰腺就会分泌胰液,肝胆就会分泌胆汁。所以,人吃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胰腺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营养物质也会白白地流失。
人得胰腺炎、胰腺癌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暴饮暴食,饮食极度不规律。
第二,吃的很好,但缺乏运动。
第三,心情郁闷,思虑伤脾,生活压力过大,又不懂得发泄。
第四,房事过度,欲望太多,也暗耗肾精。
以上四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胰腺炎。胰腺炎仅仅是很疼痛,如果再不注意,继续发展下去,就导致癌症。
脾的养生注意事项
脾的养生要点其实很简单,没有任何玄奥的东西,就是要求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生气、多运动。
好好吃饭就是因循着“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
好好睡觉就是根据时辰养生法,每天夜里10点多钟就上床去睡,早上睡到自然醒;另外该大便的时候要去大便,不要憋着。
人活一世,要学会把事情看开,不要于事无补地自寻烦恼。
最后一条就是多运动。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是中国传统养生里最重要的道理,看上去简单,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营养过剩可导致疑难杂症
现在的很多疑难杂症都和营养过剩、不注意锻炼有关。
平时,吃的高营养食物过多,而我们的身体并不具备完全消化和吸收它们的能力,所以即使天天吃海参、鲍鱼,这些东西也只会成为身体内一堆没用的垃圾。如果再不积极锻炼身体,垃圾便堆积成有害物质。
假如吃饱了不运动,就算营养到了肌肉也没有用,反而无形中还增加了脾的工作量。如果始终不能消化这些营养,慢慢地就会在身体内凝滞成湿气。但人体内并不需要这种湿气,最终使得人体多调一份元气上来把湿气化掉。这就告诉我们:不运动也会耗散元气,营养过剩是导致现在大多疑难杂症的一大原因。
正文 第六节 五脏六腑之胃
胃为后天之本
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身体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  胃为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我们身上的精血全是通过胃消化饮食而来的。
同时,胃是六腑之海,胃在六腑之中就像大海一样,六腑的运化全在于胃能否消化吸收。胃的好坏以及运化正常与否都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胃的好坏跟哪几个因素密切相关呢?实际上跟吃、睡、情绪的关系都很密切。
胃“以降为顺”,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
当真阳元气充足时,则胃气可降;而当元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腹胀、反酸、呃逆等“不降反逆”的症状。
另外,临床上一般是用胃气的虚弱与否来诊断病情的轻重情况。如果胃气虚弱,就有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黄帝内经》一再强调,任何时候胃脉都不可以绝,胃脉一绝人体大限将至。  这个道理很简单,胃脉一绝,连吃饭、吃药的能力都没有了,人就无可救药了。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脾胃伤了。好好吃饭是关键,只要还能吃,康复就有望。
胃病
胃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主要有胃溃疡、呕吐不止的病症。
◆胃溃疡
一般来说,导致胃溃疡病症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思虑太过。中医说“思则气结”,如果人的思虑过多,想一个问题总想不清楚,气就会总调在上面,这样就会造成胃血不足,人就很容易得胃溃疡。
第二,郁闷生气。我们前面讲过,胃跟情绪的关联非常大。常常人一生气,就会胃痛,如果肠子和胃都不好好工作,那么,不是便秘,就是腹泻。
日常生活中常有一种受“夹板气”的人。在工作中,上面有上级,下面有下级,正好夹在中间,如果协调能力欠佳,就会经常受夹板气;在家庭生活中,上面有父母,中间有老婆,下面有孩子,如果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同样四面八方受气。这种郁闷生气直接后果是容易造成胃气和胃血不足,引发胃溃疡以及消化功能不良等疾病。
所以,了解了得胃溃疡的两个主要原因,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过减少思虑,放松心情的方法来预防疾病,还是那句老话,治病先治心。
◆呕吐
前面我们说过,胃气不降除了会卧不安外,还会导致经常性呕吐。如果胃中特别寒,凝聚力太过会造成胃气凝结,胃气不容易下去,就会出现肚胀、反酸、呃逆等不降反逆的症状。
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何调理好胃的功能呢?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好好吃饭。吃饭时除了要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外,还要特别留意的一点就是吃饭时千万不能生气。我们中国家庭的传统做法是,有条件就想一家人围坐一起共同进餐,应该是其乐融融,愉快放松,如果这种时候言语不当,特别是常有人在这时批评责备小孩的过错,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导致出现肠胃疾病。再有,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切忌吃得太快,也会损伤脾胃。
服药的注意事项
人不可能一辈子什么病都不得,从来没吃过药的人也几乎没有,但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是药三分毒,药和食物的最大区别就是药有偏性,吃药就是利用药的偏性来对抗疾病。我们万不可拿药当饭吃。
对于吃药,中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切的药,前提是固摄脾胃”。而且我们人一出生就等于活在了后天,脾胃是后天之本,只要脾胃没有问题,能吃能喝,人就能活下去;而脾胃一伤,无可救药,离去西天极乐世界不远了。
关于服药,中医还有一个秘诀,我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凡是吃下的药使你的胃不舒服了,那就坚决不要吃了。所谓不舒服指的就是使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或者是吃饭时感觉胃疼。要区别对待的一点是,如果是胃寒的话,用的药里可能会有干姜,干姜为热性,驱寒用的,用它来解决胃里面的溃疡问题,这会造成胃疼,这是正常现象。
另外,胃气不降或腹胀时,可以采取揉腹的方法,如果是胃寒,可以用艾条薰灼中脘穴,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