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客现象及其技术基础和传播特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7:12
http://www.xxblog.org/default.asp
论博客现象及其技术基础和传播特性
徐晓波
迅猛发展的博客现象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博客以及其所依据的web2.0技术,是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时代最具爆炸性的事件。不仅在互联网的发展上,而且在整个媒介和传播领域,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它都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意义。而另一些人认为,所谓博客现象及其产生的技术基础即所谓web2.0,只不过是新概念的炒作而已,并无多少新的东西,对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及其发展的影响远非“炒家”们所说的那样意义重大。的确,商业化的炒作和标签式的认定,使我们迷失在一片喧哗和骚动之中。因此,理性地认识博客现象,认真分析其传播技术基础和传播特征,对推动互联网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客和博客现象
2005年被认为是中国博客发展的大众化元年,是全球互联网及博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在美国,1100万人创建博客,5000万访问博客,约占美国互联网用户的30%,总人口的1/6 。法国有227万人创建博客,占法国互联网用户的9.3%;600-700万用户访问博客,占互联网用户的28%。德国有428万人创建博客,714万访问了博客。而在中国,博客的数量在2005年呈井喷之势,达1600万。根据设在北京的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的博客数量将突破6000万。[1]一些传统的门户网站,包括官方的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也纷纷加入到博客的热潮之中。
博客现象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了个人网页“Justin’s Home Page ”被认为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博客(Blog)的概念产生于1999年的美国。当年四五月间,彼得•麦霍兹(Peter Merholz)将Userland公司总裁戴夫•温纳(Dave Viner)在1997年首先使用的weblog(网络日志)一词缩写为blog,并衍生出了blogging、blogger等词。从此,blog作为互联网上最常见的术语之一开始蔓延开来。在中国大陆,2002年7月,由方兴东和王俊秀将blog译为“博客”。而在中国台湾,blog一词则被译为“部落格”。
其实,所谓博客包括三个方面的指称,一是指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上的个人网站(blog,名词),二是博客网站的主人(blogger,名词),三是指在博客网站工作的过程(blogging,动词)。我们这里的博客主要是第一种意义上的指称。
关于博客的解释很多。美国的《网络翻译家》说:“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贴子(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2]《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3]《市场术语》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4]网络思想家戴维•温伯格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5]硅谷著名的IT博客、《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这样解释:“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6]方兴东在《博客宣言》中解释:“博客们……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7]我国最早研究博客的孙坚华认为:“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8] 著名网络出版软件公司、也是最有影响的博客软件Blogger 的开发者Pyra公司的创始人之一Evan  Williams关于博客的定义非常简洁:“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
从以上对博客的解释和界定中可以看出,博客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文章内容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我们认为,所谓博客,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而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它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
二、博客的技术基础分析
博客的传播特征是与其所依据的web2.0的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web2.0技术,也就没有博客的产生。
那么,什么是web2.0技术呢?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web2.0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也许正是这种模糊,导致了对它的广泛争议。一种观点认为,web2.0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新一代互联网web2.0 并不存在,它只不过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而已。
我们认为,用web2.0来概括互联网的一些新的发展是可行的。可以说,所谓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1、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而Web2.0是以人(用户)为核心,旨在为用户(个人)提供更人性化或个性化的服务。更多的服务将由过去单纯的“Client Server”形式,转变为Web service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web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在这里,人(用户)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web1.0更多地是注重提供信息,而现在的web2.0技术则更加关注人(用户)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社会性”。
2、Web1.0在模式上是单纯的“读”,而web2.0则不仅仅是“读”,而且还可以“写”。普通人在web1.0阶段是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的,而在web2.0阶段,则可以主动向互联网创造和输入信息。这就改变了过去web1.0的单向模式,通过Ajax组合技术,使互联网具有了 交互性或互动性。
3、从基本构成单元上看,web1.0时代的“网页”是静态,而web2.0则成为 “发表和记录信息”的动态网页。
4、从应用工具上看,web1.0是单一的互联网浏览器,web2.0则是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结合。
5、从应用主体上看,web1.0阶段是一些网络技术精英,而在web2.0阶段,普通人均可在“零成本、零技术”的情况下进入互联网,进行自己的创造和传播活动。
IT专家方兴东认为,“互联网2.0”总结出两个核心特点:一是以个人为中心。其关键词是“主动”。“互联网2.0”发挥的是个人的力量。“互联网2.0”就是个性化最大张扬的个人时代。个人深度参与到互联网中,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当然,这个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彼此相连。这就引发第二个特征,即:以自组织为中心。其关键词是“互动”。“互联网2.0”发挥的是自组织的力量。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架构起来。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人、内容和应用等充分“活动”起来,互联网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爆发。而其他诸多特点,比如参与、分享等等,都是次于这两个特性的亚特性而已。[9]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Web1.0是一种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互联网模式,而Web2.0则是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强的交互性和工具性(应用性)的互联网模式。在web2.0模式中,的确包含着互联网发展的革命性因素和重大变化。
三、博客的传播特性分析
从传播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作为web2.0技术的代表或者说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之上的博客,其特性主要有:
1、个体性。博客是一种个人传播的工具,具有个体性。这种个体性首先表现在传播内容的个人性上。即便是对其它网页的链接,也是从个人的认知、个人的兴趣等出发来选择的。其次,这种个体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非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传播行为,亦即博客的传播主体是个人,而不是某个组织机构。因此,丹•吉尔默说博客是个人媒体或自媒体,孙坚华说博客的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戴维•温伯格说博客是个人的声音。
同时,这种个体性还表现出一种高度平民化的特征。基于web2.0的博客软件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软件,几乎可以是“零壁垒”进入,任何个人,只要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方兴东说,“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是‘零成本、零技术、零时差、零许可、零编辑’的个人意见平台”。
2、交互性。基于web2.0技术,博客可以通过链接方式将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其它网站之间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交互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与基于web1.0的网站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为对于web1.0网站来说,它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传播范式,即“一对众”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大教堂”模式,而博客的传播方式则是既可以是“一对众”或“众对一”,也可以是“众对众”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集市”模式。这种以个体的主动性为前提的交互传播,使得博客有可能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因为内容或博客主体的某种一致性或相关性,而自发的构建起来,形成不同的公共传播空间。同时,单个的博客作为传播主体,与受众对象之间也存在着交互性,即受众也可以在他人的博客上,自由地发表他所认为真实或虚假的事实,以及赞成和反对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在传播主体和阅读博客的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交互性,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相对关系,成为互为主客体的关系。Web1.0时代的“信息共享”,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思想共享”。
3、时间序列性。《网络翻译家》说,Blog的网页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贴子(Post)所构成,这些贴子(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佩姬•努南说,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市场术语》说,博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由此看来,博客对内容的编排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时间序列性特点。在博客网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贴子不断出现,网页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就如不同出版周期的报纸一样。当然,博客的“出版周期”比之更自由、更快捷。这一点,也许是人们最容易把博客与新闻媒体联系起来的因素之一。
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博客及其所依据的web2.0技术,和其它与此相关的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它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对人类的交流方式、传播方式乃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互联网实验室,http://www.chinalabs.com/idea/20060118/index.htm。
[2]  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2003年8月第1版,中国方正出版社,P36。
[3] 同上,P37。
[4]  同上,P37。
[5] 同上,P58。
[6]  宋双峰,《什么是“博客”》,《中国记者》网络版http://203.192.6.68/2004/10/10-81.htm。
[7]  同[5],P170。
[8]  http://news.ccidnet.com/zhuanti/2005Blog/。
[9]  http://fangxd.blogchina.com/2292969.html]。
【《学习月刊(下)》2006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