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刘禅:生错时代的演技派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41:38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蜀·刘备《先主敕后主遗诏》
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莎士比亚
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著名学者王学泰
"扶不起的阿斗"这话连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间老农都知道,就因这一句话阿斗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极高,老少妇孺皆知。自此话诞生并顺利成为乡间俚语后,凡是懦弱无能,即便是有人帮衬都做不了大事的人都被冠以了"阿斗"的称号,甚至到了后来"阿斗"逐渐演变成了弱智的代名词。阿斗的不佳名声主要是来自《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有意地贬低了小名阿斗的后主刘禅。不过,在正史《三国志》中却对历史上的刘禅做了另外一种评价,陈寿借其臣子之口说他"通明智达",在自己国力无法抵抗强魏时以百姓为重,以社稷为轻,采取了投降的上策。刘禅被接到洛阳后,司马昭认定他是个没心没肝的傻子,对他放松了戒心。刘禅真的是傻子吗?在蜀汉为君时还是一个通明智达的贤主,何以在灭国后却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1.少年流离
谁说阿斗无能?年幼的阿斗都已为刘备建立过奇功;谁说阿斗只是生于宫中妇人之手?他其实在战乱之中饱受流离之苦;谁说阿斗弱智,他的母亲甘夫人聪慧有谋,他的父亲刘备弘毅宽厚,从基因遗传角度来看,这样的一对夫妇生出白痴儿子的几率实在不高。而且,以智慧著称于世的诸葛亮也曾感叹阿斗"智量增修,过于所望"。历史上真实的阿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在当阳长坂大战,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的那个孩子便是以后的蜀后主刘禅。赵云拼着一死冲出曹营,将刘禅交到刘备手中,刘备却将他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当时赵云被感动地涕泪涟涟:"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当时的刘禅年幼无知,但是却成功地帮助父亲刘备收买了一员大将的忠心,功莫大焉。
刘禅小名阿斗,字公嗣。据说他的母亲甘夫人生他时梦见口吞七星,故以"阿斗"为其小名。刘禅幼时即失陷曹军营中,后被赵云救回,可谓是大难不死。少年时,刘禅也随着刘备颠沛流离,吃尽苦头。陈寿的《三国志》曾记载刘禅几岁时,因曹操突袭,刘备抛弃家属仓皇逃走,阿斗到处藏匿,后来跟着别人到了汉中,被人卖给了扶风人刘括,刘括收养他当义子,一直养到给他娶妇生子。后来刘括一个姓简的邻居在刘备那里当了将军。恰巧刘备又派遣这个人出使汉中,住在官署中。刘禅便找到他,说明自己是刘备的儿子。简将军看其相貌详加询问,果然不错,于是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统治汉中的张鲁。张鲁便为刘禅沐浴更衣,送他到了益州。经过多年的离乱刘禅终于回到了刘备身边。
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是刘备在沛城娶的妾,随刘备到荆州后生了阿斗。甘夫人虽是三国时著名的美人,但出生微贱,在《三国志》中曾提到刘备虽然首先娶的人是甘夫人,但他后来娶的糜竺的妹妹糜夫人才是他的妻子,而甘夫人的身份是妾,所以刘禅并非刘备的嫡子。嫡子是"庶子"的对称,即封建社会中嫡妻所生之子女。胡培翠《仪礼正义》卷二十一有"嫡对庶言,嫡妻所生为嫡子。"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嫡子中最长者为嫡长子,嫡长子往往享有优先继承爵位和财产的权利。

查看详细资料
转发此文至微博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35 只看该作者
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是个有胆有谋,非同一般的女子,她在跟随刘备的日子中,多次被俘,却都安然脱险,奇迹般地再回到刘备身边。甘夫人玉质柔肌,刘备让她立于白绡帐中,自己在外观望,便觉她尤如月下凝聚的白雪一般,后河南有个媚臣献了一支高三尺的玉人给刘备,刘备便将玉人与甘夫人对比,时常把玩,甘夫人却劝刘备不可玩物丧志,于是刘备撤去玉人,蜀中群僚皆称赞甘夫人为"神智妇人"。
甘夫人这么聪慧的母亲生出的儿子真的是弱智吗?
由聪慧母亲生出白痴儿子的几率有多少,我们不需要考证,就从《三国志》而言,通篇并没有提及刘禅智力有问题,而且刘备也并不止刘禅一个儿子,难道说他的其他两个儿子也有问题所以不得不选择刘禅来继任大统吗?更何况,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都还自己掌管蜀汉19年,就凭这一点也可证明刘禅不可能是个白痴。一部《三国演义》,扭曲了多少事实呀!
再说刘禅的父亲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虽自身才能有限,但是颇能知人善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其打下了蜀汉天下。试问,倘若刘禅本人真如民间所传是个白痴无能的人,刘备又怎会将自己的帝位传给刘禅?刘禅虽是长子,但母亲为妾,先天的身份并不比两个弟弟高,这说明他能被刘备立为太子,绝对不是出于刘备宠爱甘夫人的原因,更何况甘夫人本人颇为智勇,能识大体,并不是一个恃宠而骄的女人,想必不会魅惑刘备立刘禅为太子。
刘禅不仅智力没有问题,而且还自幼聪慧,有肚量,颇有乃父风范。《先主敕后主遗诏》中说"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遗诏中的射君已不可查,但刘备以"君"敬称,想必也不是一个随随便便不值重视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是不会为了讨好刘备而说假话,冒称诸葛亮曾经私下感叹刘禅小小年纪就聪颖有肚量,简直超过了人们对他的期望的。射君不会是为了讨好刘备,诸葛亮也更不可能是为了讨好刘备而故意说刘禅聪慧。诸葛亮此人聪明绝顶,颇有眼界,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有一个毛病,就是自恃才高,不会轻易地赞美一个人,诸葛亮能够赞美刘禅,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刘禅确如他所感叹的那样"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古代对储君的期望都是很高的,但是刘禅竟然能够被诸葛亮私叹"过于所望",可见他绝不是一个可以小看的人物,更不可能是传说中的弱智了。
刘备听射君说诸葛亮曾私自感叹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心中自然是欢喜,他在遗诏中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不过是谦虚之语罢了,实际上,仔细品味还可以品出这谦虚下的自豪。刘备也如一般的父亲一样,当别人称赞自己的儿子时,口头上说"哪里,哪里,还要改进,还要改进",心里却得意洋洋,为这儿子骄傲万分。他的遗诏中充满了对刘禅的期望,希望他能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统一天下,恢复汉室。在临死之前,也是千叮万嘱让刘禅将诸葛亮"父事之"。
刘备死后,年仅十七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也开始了委曲求全的统治生涯。
2.缩身成尺
《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诸葛亮几近完人,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衬托诸葛亮的优秀,罗贯中不惜贬低刘禅的能力,把他写成了一个只能托庇在诸葛亮身下的无能小儿。然而,历史不是小说。诸葛亮掌管着蜀汉的军政大权,一手遮天,身为皇帝的刘禅会无动于衷么?"功高震主"这句话曾经让无数的皇帝设计斩杀了自己身边的重臣,刘禅又会如何对付诸葛亮呢?
刘禅当算得上是一个孝子,将刘备的话谨记在心,同时也是因他看得清时局,知道17岁的自己还无能于朝政,需要依靠诸葛亮,于是,刘禅在即位之后,立刻封诸葛亮为丞相,把国政大权交与他,并且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国家大事就由诸葛氏来处理,他只负责宗庙祭祀之事。从此以后,蜀汉朝廷果然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把持了国政上的大小事情。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一个国君能够放权给臣子可不容易,这没有容人之心,没有明察时局的能力,没有大智慧是做不到的。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37 只看该作者
对于刘禅的信任,诸葛亮不仅不客气,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在《三国志》中陈寿写道"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诸葛亮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不仅不是"事无专制",而且是事事专制,将朝政大权握于己手。他在《出师表》中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实在是有违朝廷的正常礼义和官场的秩序。《出师表》中流露出的对刘禅的口气,简直就是一个严峻的父亲在教训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这种态度也实在不符合汉时的君臣大义。
西汉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先秦儒学改造为汉代新儒学,建立了一套"君为臣纲"的封建君臣制度。为了切实和具体的维护封建之道,董仲舒提出了"礼"的规定与要求,"礼"就是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和生活规范。他在向汉武帝的对策中说:"王者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又说:"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君臣之间一定要以君为首,讲究君臣之礼,以防臣子乱礼而心生贪念,最终越礼胡为,生反叛之心。董仲舒还说"为人臣者……委身致命,事无专制,所以致养也;竭愚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忠也"(《天地之行》)。
显然,诸葛亮并未牢记自己的臣子身份,从好的一方面讲他果然是以刘备的重托为己任,将刘禅当作了自己的儿子一般看待,从坏的一方面讲,这就叫拥兵自重,功高盖主。诸葛亮那时手握国家大权,甚至连后主都得听他的,一个人自骄之时总是难免颐指气使,得意洋洋,甚至忘了自己的本分,干涉起不该多干涉的事情来。汉时君臣的等级制度森严,刘备自称自己是汉朝宗室,故蜀行汉制。诸葛亮的一系列不将君主放在眼里的言语举动触犯了蜀汉一国之主的尊严,作为一个皇帝一般是难以容忍的。
在历史上多有前朝皇帝临终托付朝中重臣辅助下一任幼君之事,如公子异人让吕不韦辅助嬴政,顺治将幼小的玄烨托付给四大辅臣,而吕不韦跟四大辅臣中的鳌拜拥兵自重,把握朝政大权,甚至越俎代庖,把皇帝当小孩儿耍,结果两人均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做的事情与吕不韦、鳌拜并无差别,不过他虽然心中骄狂,但自始至终确无反心,一心一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声名较好。除此之外,青年刘禅也懂得以大局为重,尽量委曲求全,缩身为尺,尽力避让,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一般尊敬。
诸葛亮曾夸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就后来他与诸葛亮君臣相处的和谐度来看,确实是没有夸错的,刘禅能容诸葛亮之骄横,可谓有肚量,而他认为诸葛亮北上伐魏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可谓有智慧。
刘备死后,诸葛亮多次率兵平定南蛮,此举虽然必要,但是劳民伤财,损伤国力。当时荆州已失,桃园结义的刘关张都已去世,蜀中已无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而当时魏国力量强大,晋武帝太康元年,人口总共1616万(此时已灭吴)。据此推算,魏当时该有人口1250万。人口多少直接影响到军队数量,国家的经济和储备人才。
从军事力量上来看,显而易见,即使蜀国全民皆兵,也不过只有100万士兵,单从数量上来说,魏国可以抽出相同的士兵,而不至于对生产产生大的影响。士兵数量的限制使得蜀国不可能与魏国打硬碰硬的消耗战,因为要再补齐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同时士兵占总人口的比例决定了分摊在农民身上的压力有多大。《三国演义》中蜀国士兵无战事时都相当于农民,需要自给自足。同时,假如说人才在人口中的比例大致相等,那么魏能够选拔的人才明显多于蜀国。魏国方面,有邓艾、钟会、王睿、杜预等将才,而蜀国也不过只有姜维一名大将而已,这还是从魏国抢过来的。同时由于魏吴两国成形比蜀国早不少,政府机构自然比蜀国成熟。而且蜀国除了有魏国的威胁外,还有南蛮的威胁。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地板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37 只看该作者
当时南方刚定,诸葛亮便上表刘禅要出师北伐,此时是公元227年,距蜀国夷陵之战(公元223年)兵败主亡之时只不过过了五年。短短五年,就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也难以恢复一个大伤元气的国家。国力尚未恢复,自保都只能勉强支撑。当时的魏国与蜀国,好比大象与蛇,石头和鸡蛋。蜀要灭魏,无异于蛇吞象,无异于以卵击石,无异于自取灭亡。何况,蜀魏之间隔着崇山峻岭、高山深谷,这天险,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谁守就对谁有利,谁攻就"难于上青天",而诸葛亮却舍己长而攻强敌,实在是算不上明智。
年轻的刘禅清晰地看到了魏蜀之间的差距,也看出了在蜀汉民生凋敝的情况下,最明智的法子不是北伐而是休养生息,所以他委婉地规劝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说这话时,刘禅没有以自己的君权强迫,其一是因为国政大权被诸葛亮把握手中,不能强迫,其二是因为他的确是尊敬诸葛亮的。刘禅没有与诸葛亮明里争执不宜北伐,唯恐正面的冲突会激怒诸葛亮,反而他会执意北伐。所以他借口担心诸葛亮的身体,"恐劳神思"。可惜诸葛亮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想那诸葛亮以恢复汉室为己任,看自己年事已高,实在没有时间可以等待,要是在有生之年不能恢复汉室,待到黄泉之下,他又如何去见刘备呢?诸葛亮也并非不清楚蜀魏之间强大的差距但是心急便智昏,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敌,他心中认定蜀汉要得存亡,汉室要恢复就非得走北伐这一险棋不可,于是仍旧置刘禅的规劝不顾,强烈促成北伐协议。刘禅基于刘备订立的北伐统一中国,恢复汉室的既定政策和诸葛亮在国内的崇高威望,便以团结为重,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但是诸葛亮死后,他却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3.非常君臣
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重托,不顾国贫民弱的劣势,意图抢占先机攻击强魏。他在228年至234年间接连五次发动了北伐曹魏的战役,均未取得重大胜利。刘禅明知道诸葛亮此举非属明智,将会大大损失国力,为何还依旧支持诸葛亮北伐呢?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终于发动了第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在北伐前夕仍旧对刘禅不放心,"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在此之前诸葛亮还曾经私自感叹刘禅的智量增益超过了对一般人的期望,甚至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但是现在却又担心他难辨是非,这是否有点过于操心?诸葛亮北伐之前"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将刘禅"监管"了起来。而董允更是"献纳之任""皆专之矣",将一切献纳权握在自己手中,成了诸葛亮第二。
那时刘禅已经22岁,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该是亲政的年龄了,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使其从"见习"皇帝变成"在职"皇帝。可是,诸葛亮却醉心于北伐,常驻于汉中,写《出师表》对刘禅耳提面命,派心腹对刘禅严加监管,而不是一心一意地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将心比心,一个君主怎能对这样的臣子没有意见和看法?须知,臣子就是臣子,君主就是君主,诸葛亮的最终使命是辅佐刘禅执政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向来和谐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真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这种鱼水型的君臣关系吗?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任命赵云、邓其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然后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并且任命了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可惜诸葛亮用错了人,马谡到达街亭后,骄傲轻敌,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自做主张地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结果被魏大将张邰以火攻而打败,令北伐军失掉了进攻的据点和有利形势,诸葛亮不得已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地下室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38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北伐对蜀汉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失败,军心民心都会大为受损,要想再次北伐就难以调动兵士的积极性,所以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自贬三级。但后主刘禅却安慰他说:"胜负兵家常事。"并没有借题发挥,趁机夺回大权。在这里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是看得相当清楚的,本来第一次北伐失败,对整个蜀汉造成的损失影响非常巨大,倘若刘禅要夺回大权,以这个做借口是非常适宜的,但是他也知道蜀汉现在还处于危机之中,自己年纪也轻,对国家大事的决断能力比不过诸葛亮,而且诸葛亮手握党政军大权,自贬三级不过是形式上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动摇他的真正大权,诸葛亮"所统如前",以前主管的什么事务,现在也主管什么事务。用今天的官场术语来说,是相当于"革职留任",或"降级留任"。
公元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趁机再次率军北上,出兵散关,包围陈仓。但可惜与魏军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时因运送粮食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
公元229年春天,诸葛亮进行了第三次北伐,遣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可是被打败,蜀军顺利占领二郡。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刘禅因诸葛亮成功夺取二郡,及时恢复了他的职务。刘禅的考虑仍旧是以大局为重,所以并没有趁诸葛亮北伐失败自贬三级之际夺回大权,反而在第三次北伐胜利后及时恢复了诸葛亮的丞相职位。他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蜀汉内部一定会发生战争,那时外患内乱一起,必然是要遭灭国之难。刘禅虽然年轻,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统观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公元230年6月,曹魏反客为主,派大军进攻汉中。诸葛亮除加强防守外,又派遣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因蜀地艰险,天降大雨三十多天,魏军无法攻击蜀军,只好撤退。
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流马运粮,包围祁山。而魏帝曹睿也立刻派司马懿为统帅,督军抵抗。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措施,拒不出战。魏军将领见司马懿如此懦弱,十分不满,都讥笑他。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懿只好派兵出战,诸葛亮则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杀掉魏军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盔甲五千、角弩三千多。后来司马懿坚决不出战,静候蜀军粮草接应不上,以便趁机进攻。
刘禅虽身在成都,心却关注着北伐的一举一动。他看出了蜀军粮草后勤有限,倘若再与魏军周旋,必然失败,所以及时下令北伐军撤退回朝。刘禅的这一举动,及时地挽救了蜀军之困。当时诸葛亮虽知粮草有限,但是大胜之后,仍想乘胜追击,歼灭魏军,不顾当时粮草储备实已不宜再战。司马懿正是想打消耗战,不料刘禅的诏令让他的计划落空。诸葛亮引军退回后,司马懿立即派张郃领兵追击,结果途中张郃却被蜀军伏兵在木门射杀。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了三年准备,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联吴攻魏。司马懿率领魏军背水筑营,又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消息传到成都,刘禅心中焦急,因为诸葛亮一直以来亲力亲为,虽然真是为了蜀汉而鞠躬尽瘁,但是另一方面却也限制了蜀汉人才的培养,也限制了他对大权的掌握,北伐一事,诸葛亮将军权集于一手,无人可以分权。军政大事倘若没有了他便会出现短暂瘫痪,但在战争局势如此险恶之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去一名统帅更是致命之击。于是,刘禅立刻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让他向诸葛亮询问此后的国家大计,及时铺好后路。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39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也知自己命不久矣,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并嘱咐在自己死后要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被杨仪的诈计所骗,担心诸葛亮诈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得以从容退去,直到进入了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诸葛亮的死讯传来后,刘禅连日伤感难忍,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但有朝中大臣提出为诸葛亮立庙于成都,刘禅却坚决不答应。
刘禅为什么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呢?
宋代以前,民间对先祖祭拜一般采用墓前祭祀的方式,只有皇室才有祭祀祖先的建筑物,称为太庙或宗庙。诸葛亮虽然被刘禅以"相父"称之,但是实际上仍旧是臣子,并不是皇室中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明确点明了给诸葛亮立庙是不符合当时的礼仪规矩的,是越矩。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同上了一道表奏,道破了刘禅不为诸葛亮立庙的根因。表奏中说:"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作为臣子的诸葛亮怎么可以与身为皇帝的刘备同在京师立庙呢?这是刘禅考虑的根本。所以,有人认为刘禅不给诸葛亮立庙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实属臆测,于史无据。
后来刘禅听从了习隆等人的建议,采用了折中的法子,将诸葛亮的庙立在了湖北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要求所有想祭祀诸葛亮的人都到沔阳去祭祀,不要偷偷祭祀,"以崇正礼"。
刘禅对诸葛亮可谓是有情有义。诸葛亮死后,刘禅不仅让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至长水校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爵位,还下令全国素服发哀三日。当时有名叫李邈的官员不以为然,向刘禅上疏道:"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偪,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李邈的这份奏章点破了诸葛亮在时的飞扬跋扈,他以霍光等人做比喻,说诸葛亮虽然未必有反叛之心,但是权势太强,"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以至于"主畏其威,故奸萌生",说刘禅畏惧他手握重兵所以怕他,导致国内奸邪萌生,而李邈他自己也常常不得不在诸葛亮的威势下,胆战心惊,现在诸葛亮死了,他顿时觉得"宗族得全",于是一家人"大小为庆",因此上书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地要全国都素服发哀三日,结果被刘禅砍了头。
李邈说的不是假话,但是为什么刘禅会砍他头呢?这份奏章揭露了诸葛亮手握重权,威逼主上的罪证。当时蜀国统治阶级内部虽然因为诸葛亮专权的事情心存不满,但是就蜀国百姓来说,他们认为诸葛亮是贤相,为了蜀国鞠躬尽瘁。倘若按照李邈的要求,取消对诸葛亮的隆重丧礼,全国百姓定然会议论纷纷,民心不稳,自然不利于蜀国统治。刘禅胸怀之大,为人叹服。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臣子专权的故事,所有的皇帝在翻身做了主子之后,都大大地报复了权臣,不挫骨扬灰,诛灭九族,都算客气了,何曾有人会考虑到全国百姓的心情,将自己的私仇压抑住,仍旧给予了权臣最高的荣誉呢?
4.阿斗当家
在一般人心中,诸葛亮之死便是蜀汉亡的开端。国家大权旁落的刘禅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容忍终于得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可是历来在朝政上都是实习生的他是否有能力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统治自己的国家呢?是否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就亡在了强魏之下呢?
诸葛亮死后,刘禅是如何将国家大权统归到自己手中的呢?
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即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这相互交叉的分权方式非常高明,让任何一方想擅自专权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39 只看该作者
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收回了统治大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在这19年之间,蜀汉休养生息,政权内部没有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统治稳固,百姓安定。这一段时间,史书上基本没有记载,但诚如孟德斯鸠所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历史是不详细记载没有重大变化的事情的,而历史上的重大变化却往往与杀戮、民不聊生联系在一块儿。阿斗辖下的人民是有福的。
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若是诸葛亮在世,碰到这种有利时机,他肯定不会放过,定然将迫不及待地兴兵大举北伐。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动,刘禅在诏书中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
刘禅不仅处理政务得当,而且善于从小事上防大患,且处事待人颇有人情味儿。刘琰的妻子胡氏入后宫朝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便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于是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宫廷朝贺的礼节。
姜维与宦官黄皓有隙,就让刘禅杀了黄皓,以免小人在侧,为祸朝纲。刘禅并没有诿过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也不过是听人使唤罢了。"这里提到黄皓,在《三国志》中陈寿对其评价极差,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闇之后"。《晋书·孝友李密传》:"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一语,与三国志后主传论"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闇之主"如出一辙,都说刘禅任用黄皓这个宦官是亡国之由。但是众所周知,蜀汉之所以亡是因为小国寡民,实力不强,并不是因一个宦官而败。
据说陈寿与黄皓有仇,但是《三国志》中的黄皓也并非一个魏忠贤式的权倾朝野之徒,刘禅给他的官位最高也只是达到奉车都尉而已。而且据《华阳国志》载,是在景耀元年才得到的。蜀汉的官职及其权限,大多承袭东汉。据《后汉书·百官志》奉车都尉条:"奉车都尉,比二千石。"该志的注曰:"无员,掌御乘舆车。"这个职位的职权相当有限,不过掌管皇帝的车马仪仗,而且就只有一人,连帮忙打点的手下都没有。如此小的职权即便是弄权也有限,蜀国不可能是因他一个小小管车马仪仗的宦官所败。陈寿将黄皓这人的重要性拔高了一些,又因陈寿曾与黄皓有仇,难怪有史家猜测陈寿挟怨作史。但不管是陈寿还是范晔都没有说后主昏庸无能,而且范晔还说他可与齐桓公相比。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范晔将阿斗与他相比,可见对阿斗是推崇备至。
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曹魏右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惧怕被司马氏诛杀,叛逃到蜀国。他是曹操的连襟,但从妹嫁给张飞为妻,生下一女,后来成为了刘禅的皇后,所以和刘禅也是亲戚。但是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又是为黄忠所杀,与蜀国可谓有仇。刘禅亲自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不是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又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短短两句话就将夏侯霸的心拉到自己这边,免除了夏侯霸因父仇而生的间隙之心,这和当初刘备摔阿斗收买赵云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在是高明。
诸葛亮死后,杨仪派费去揣摩魏延的意思,魏延说:"丞相虽然去世,还有我在。相府自己的官属就可以将遗体送回归葬。我会在这统领各路军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废弃了天下大事!"杨仪不听,非要带领兵马离开,魏延大怒,抢在杨仪之前率部自行南归,将经过的栈道全部烧毁,阻止杨仪回成都,并派人向刘禅上奏章说:"杨仪自总兵权,率众造反,劫丞相灵柩,欲引敌人入境。臣先烧断栈道,以兵守御,然后讨之。"后主听完魏表奏,马上提出疑问道:"魏延是一名勇将,凭他的力量完全可以抵抗杨仪那些人,又为何要烧绝栈道呢?"聪明清醒,并不为其糊弄。而后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说:"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确如有人说"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众所周知,历代皇帝对乱臣贼子都是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所以叛乱一旦被平定,叛臣不仅自己死得惨,其九族还要被株连。但是后主竟然能够念魏延前功"赐棺椁葬之",可见其肚量之大非常人所及。而与他同时的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即便是善于纳谏、坚明决断的晋武帝,一统天下后,也"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两人的所作所为与后主刘禅相比,简直有天渊之别。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40 只看该作者
5.重于社稷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自出孟子之口后,后代君主都将此话奉为圣典,时不时拿出来表示一下自己是个明君,但是,在行动上能将此话贯彻到底的君主却是历史鲜有。蜀与魏强大的军力落差注定了蜀国必亡的结局,在蜀汉的最后交战中,刘禅到底选择了民还是社稷呢?
孟子曾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在历代皇朝之中绝大多数皇帝都是把江山看作自己的私产,把百姓看作蝼蚁,为了自己的私欲任意践踏。后主刘禅却在自己国家无力抵抗之时,为百姓计,采取了投降的上策。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为全国百姓计无力抵抗时投降是"全国为上"之策,并且夸奖刘禅"通明智达",胸怀王者之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也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什么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招安比镇压还坏呢?他们的逻辑是:镇压使得阶级矛盾更为尖锐、阶级斗争更为激烈,阶级斗争越激烈越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历史事实看,这是荒谬的。几十年的战乱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财富、人口几乎是一扫而空,'激烈'到这种程度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各带兵三万,钟会带兵十几万分三路进攻蜀汉。姜维看到魏军声势浩大,知道抵挡不了,就把蜀兵集中到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守住关口要道。剑阁是天险处,易守难攻,钟会带兵到了剑阁,一时就没法攻进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群山作守的蜀国会不会被魏国军队攻破呢?
攻不破剑阁,就无法攻入蜀国,钟会为此十分焦心。邓艾看到蜀军主力守在剑阁,就打算避开其主力,由侧面进攻。他带了精兵偷偷绕道到剑阁西面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向南进军。这一带本来人迹罕至,邓艾带领这支精兵,逢山开路,遇河搭桥,走了七百里路都没有被蜀军发现。最后,他们来到一条绝路上,山高谷深,没法前进。本来到了这里,邓艾也是攻不进蜀国的,谁知道他想了一计妙招,攻破了天险。邓艾以身犯险,用毡毯裹着身子,从悬崖峭壁上滚了下去。将士们见邓艾一带头,也跟着滚了下去。于是,邓艾的精兵通过这一险招越过了绝路,攻入了蜀汉内部,一直赶到了江油(今四川江油县)。
驻守江油的蜀军没想到邓艾会从背后杀出来,突然见到魏兵出现在城下,猝然之下,还来不及组织抵抗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投降了。邓艾后来又打败了卫将军诸葛瞻一举拿下了绵竹,直奔蜀汉都城成都。这个诸葛瞻是诸葛亮晚年生的一个儿子。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才8岁。在江油苦战中,诸葛瞻以身殉职,他的儿子诸葛尚,当时年仅10岁,听说父亲阵亡,也冲入敌阵战死。所以后人称赞诸葛亮祖孙三代是"三世忠贞"。
诸葛瞻在江油苦战时,曾有人将战况报到成都告知刘禅,刘禅没当回事。后代史家说是黄皓欺瞒他,这又令人费解,黄皓又不是魏军的奸细,欺瞒刘禅做什么呢?难道蜀汉亡了国对他有好处?这里就是又有人夸大了黄皓的重要性了,一个小小太监,弱势群体,总容易被人脸上抹黑。事实上还是刘禅自己不在乎,李白曾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魏军不是那么好进来的,谁也想不到邓艾会那样钻空子打了进来。
魏军一到,蜀军主力还守在剑阁,根本无法抵御。蜀汉朝廷乱作一团,刘禅赶快召集大臣商量。光禄大夫谯周策认为现在魏国大军压境,南逃和投靠东吴都因路远而不是上上之策,不如趁早投降。刘禅审时度势,念及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徒害军民性命,于是接受了投降的建议。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大怒,要求"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好去地下见刘备。刘禅不听从他的建议,仍旧向邓艾投降。刘谌于是跑到昭烈祖庙痛哭,然后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最后自己也以身殉国。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40 只看该作者
刘谌的思想境界比他老子实在是差了一等,就想着投降死了丢面子,无颜见刘备于地下,而没有顾及守城将士和老百姓的性命,其实他死了也是白死,当时姜维已经投降了邓艾,蜀汉已经完全没有了抵抗能力,亡国已成必然之势。正如柏杨老先生所言,强烈的爱国心是可敬的,但若是要用别人的生命来表达它,这个爱国心就不纯洁,就有邪恶的成分在内。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有与敌国血战到底的用意固然值得敬佩,但更要有接受失败的智慧与勇气。玉碎固然有美誉,但不会有翻本的机会,瓦全终究还可以"收拾旧河山"。
《三国志》中说刘禅投降时"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他没有将自己当作亡国之君,颇有骨气,甚至连敌方诸臣都不免赞叹。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见好就收,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钟会、姜维发动兵变,让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依汉献帝例,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县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6.智者艺术
亡国之君刘禅被接到了洛阳,意味着他屈辱的生活将会开始,意味他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意味着与他生命相连的群臣百姓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司马昭绝对不是盏省油的灯,他会如何对付这个昔日的蜀国君主,今日的安国县公呢?而刘禅"乐不思蜀"的名言又到底是出自真心还是言不由衷呢?
刘禅被接到洛阳后,司马昭宴请他,并故意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蜀汉旧臣看了想起亡国之痛,都很觉感怆,只有刘禅仿佛啥事儿没有,傻呵呵地看着挺带劲儿,"嬉笑自若",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没心没肝的到了这种地步,就算诸葛亮在也不可能辅助他维持蜀汉,还别说姜维这样的人了!"贾充说:"要不是那样,殿下又怎能吞并蜀地呢?"司马昭的话让刘禅背上了"全无心肝"的臭名,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牢牢地戴在了他的头上。过了几天,司马昭又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傻乐着说:"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一词便成了刘禅昏庸的特大罪状。
那么,刘禅是不是真的"乐不思蜀"呢?
当时,跟随刘禅到洛阳的蜀汉大臣郤正听说了,认为自己的主公简直是傻了,怎么可以说自己乐不思蜀呢?他认为司马昭听了刘禅说洛阳比蜀国好的话后,就不会将刘禅放回蜀国。于是郤正等刘禅回到府中,就去求见说:"如果以后晋王再问您,您就该流着泪回答他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陇、蜀,我没有一天不想着回去',没准儿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呢!"
郃正以为刘禅糊涂,其实真正糊涂的是他。司马昭为何要将刘禅接到洛阳?还不是怕他东山再起?若是刘禅那样说话,司马昭多点心就会想刘禅想回蜀地图谋不轨,那刘禅和在洛阳诸臣的命都保不住了。刘禅正是靠装糊涂来保护自己和他的家人臣子呢。南唐后主李煜就没有这么聪明了,时常悲悲戚戚,公然悲悼故国,写下《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太宗赵光义看了李煜作的《虞美人》一词,见其中流露出的亡国之痛和幽囚之悲,心中极为不满,因为它使得已经归降大宋的南唐旧臣想起南唐故国,时常哀叹。赵光义怕南唐会东山再起,于是就派自己的儿子赵廷美用牵机药毒死李煜,据说吃了这种毒药,人就会像被拉开又放手的弓,一会直一会弯,如此数十回,才一命呜呼。李煜之死,实在惨不忍睹。
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刘禅果然就将郃正教的那番话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还努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却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司马昭看到他这般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刘禅假装吃惊道:"正是郃正教我的呀!"语气之中,还有"你怎么知道"的意味儿。四周人听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司马昭从此对刘禅放了心。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沙发上也行
元老会员

帖子
3463
精华
27
积分
85900
注册时间
2005-8-8
最后登录
2010-3-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4 15:40 只看该作者
刘禅应付司马昭的手段,若非大愚,就是大智。我们已经知道他并不傻,那么竟然能够骗得了狡猾多谋的司马昭,可见他的心机和演技都是相当惊人的。莎士比亚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政策的宽松。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臣,不可以言谋。"在"成者王侯,败者贼寇"的主导文化氛围里,失败的英雄便是狗熊,只有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能得到英雄的美誉。于是刘禅主动放弃抵抗、投降保民的行为备受后世迂儒责骂。其实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他只不过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以破国为次,以保民为先,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换来了数千数万人免于身首异处,使成千成万个家庭免于家破人亡。如此决策,可比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英雄"好了不知多少。如此仁德大气的刘禅却还要蒙受千古奇冤,真是让人感叹。
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2年),刘禅薨于洛阳,谥"思",他享年六十六岁,可谓得了善终。安乐国由其子刘恂袭位维持到了晋末,直到永嘉之乱才被诸胡所灭。
蜀亡解读
不管怎样说,蜀国的灭亡根因绝对不在刘禅身上。当年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兵力已经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了,光从地图上的疆域来看,魏占了大半个中国,而蜀国只相当于魏的几个州。不仅兵力弱,而且大将也弱。像张飞、关羽这样的大将死后,蜀国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乏陈可数,而当时的魏国却人才济济,如邓艾、钟会、王睿、杜预,等等。
强魏野心勃勃,随时都在准备着吞并蜀、吴以并天下。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刘备失去荆州,退守蜀中,本来利用黄老学说休养生息可渐渐让自己国库丰盈,兵力增长,慢慢将弱势扭转过来的。但是由于刘备早亡,刘禅年幼,国家大事全部由诸葛亮一力承担。诸葛亮此人的确是一心一意为了蜀国能够恢复汉室而鞠躬尽瘁,但是未免太"尽职"了一点。他全力把持朝政,事事亲历亲为,剥夺了刘禅作为一个皇帝该有的权力。刘备白帝城托孤本意是让诸葛亮辅导刘禅成为一个明主,好好治理国家,但是诸葛亮却辜负了刘备的重托,让刘禅成为了一个"面子"皇帝。
显然,年幼的刘禅没有刘备的威望,朝廷大臣都不服他。倘若刘禅要像康熙除掉鳌拜那样除掉诸葛亮,夺回国家大权,甚至废除丞相,使得权力统一,树立威信,统驭国家,也并非不可能。但是衰弱的蜀国没有诸葛亮,必定是会走向灭亡的,这一点刘禅看得很清楚,所以他才不得不完全放权给诸葛亮,委曲求全,营造了中国历史上所谓的"黄金君臣"关系。
诸葛亮对蜀汉忠心耿耿,一片丹心,自然是没话说,但是他一心想要完成"先主之心愿"和他自己的"隆中对"策略,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穷兵黩武,使得蜀国国力一减再减。而且诸葛亮不似刘备那样能慧眼识英雄,他当政以来不懂得如何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待以前的将领老后,人才青黄不接,闹出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可悲局面,加快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死后,姜维和杨仪因为固有的矛盾不和,不能同心同德辅政,反而互相攻击,进一步削弱了蜀国的国力。国力一减再减,强魏如虎,即使没有邓艾的妙计,蜀国也是撑不了多久的。所以说,蜀国灭亡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国弱,另一部分原因却不得不追究到一代贤相诸葛亮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