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ps是什么意思-非常6+7-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4:19

2006-08-10 | MBps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呢?

就是兆bit传输率

比如 我们说8Mbps的速率

那么 下一首我们说的4M的歌 要4秒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说的4M的歌 是4Mbyte

=32Mbits

所以 要4秒

------------------------

最近老是有网友问偶MHz和Mbps的关系,说的严格应该是Hz和bps的区别。说电信和其他IDC提供商再提供接入时有的说10MHz,有的说1Mbps。偶特为此写此文章说明一下,希望对那些想了解的人有用!
Hz(赫兹)指的是线缆的频率带宽(BandWidth)。代表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电信号的震荡次数,如5类双绞线的频率带宽为100MHz。这个值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是有介质定的。
而bps一般指的是数据速率(又称端口速率,Data Rate),它衡量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
两者是由网络系统中的编码方式建立联系的,计算机的数据必须经过编码后以载波的方式在线路上传送,使得在有限的频率带宽上高速的传输数据,如:IEEE就曾经利用一种叫Cap64的传输方式在带宽为100MHz的5类双绞线上进行了622Mbps的数据传输试验。而现在的6类线理论最高的传输速率可达4.8Gbps。
所以当电信或其他IDC告诉你准备给你单位或家中提供的宽带是10M或100M时,请一定要搞清他所说的是指带宽还是指端口速率。因为有时带宽是10M的端口速率有可能只有512K。嘿嘿
本人认为电信说的ADSL下行可达8M/S,是指波特率,除8,得到1M/S,为字节

歪歪的话题很好,网络坛就是缺少这样的讨论文章,比大段的转贴有意思多了。不过由于这个问题的确很容易搞错,文章中还有错误,仔细翻了下书,再来探讨一下。
概念:
bandwidth - 硬件带宽,单位时间中线路(传输系统)中电信号的最大振荡频率,超过此频率硬件将无法保证信号传输的正确性。单位为Hz(赫兹)。
data rate - 数据传输率,单位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目,单位为bps(bits per second)。
throughtput - 吞吐量,数据通过网络的传输速率,单位为bps(bits per second)。
实际上,bandwidth(带宽)被作为吞吐量的同义词来使用,而且用的更多,这就是混乱产生的原因。
平时所说的带宽其实指的都是吞吐量,单位都是bps。即我们所说的10M的以太网是指10Mbps,即工作速率是10Mbps,而不是指10MHz。
5类双绞线的频率带宽为100MHz,经过对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数据以10Mbps、100Mbps或更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送,而电信号的振荡频率并未超过硬件带宽。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同样的硬件带宽下的数据传输率不断的提高。
关于电信等宽带所说的10M、100M,很多说的都是小区局域网或网卡接口的传输速率,但真正有效的是整个小区的网络出口的传输速率。歪歪的说法能看懂,但不够严谨。
电信的8M/s实际上是指8Mbps/s,而不是偶们通常说的8MB/s。8bit刚好等于1byte。所以除以8刚好是理论速率。注意:也仅仅是理论速率。实际上的速率大概还要打个折扣,只有理论值的80%-85%左右(仅限于与交换局之间的线路连接良好的情况)。
Mbps和MBps的区别
Mbps(Million bits per second) - 每秒xx百万位
MBps(Million bytes per second) - 每秒xx百万字节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以二进制位的形式,用bit来表示。在衡量储存容量时,用byte来表示。有时为了简便,用MBps来计算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或下载速率。一般可以用bps/8来近似的计算出Bps值。
以上的解释部分是根据印象写的,不一定准确,请高手们指正。
关于带宽部分,正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原来也不是太清楚,歪歪的帖子促使我去仔细复习了一下,也算有些收获。
补充一些:一般的语音电话线路的硬件带宽约为3KHz,信噪比为30dB,根据香农定理计算出的最大硬件传输速率为约30Kbps,即modem28.8Kbps的级别。以后的33.6Kbps和56Kbps的标准都是在载波和编码压缩技术上提高达到的,并未突破硬件的极限。
以上说的是模拟线路的情况,数字通信还说不清,还得去翻书。

说电信和其他IDC提供商再提供接入时有的说10MHz,有的说1Mbps。

就这话我是这样理解的,电信提供给你的比如是LAN的接入方式。那么他敷设到你家的应该是5类或超5类的线。那么按线缆这个物理介质来说应该可以跑100MHZ的带宽。而因为接的是10M速率的HUB所以其实100HMZ的线缆只能跑10MBPS的速率。而电信就告诉你是10M带宽但你只有1M的流量。这里的关系应该10M和1M都是BPS单位如同非10MHZ 1MBPS的关系。
其实应该严格意思来说MHZ和MBPS是2个完全不相干的单位量,一个是指物理线路的带宽或频率,另一个是指数据速率。而并没有一个换算的公式。一般电信或其他的宽带接入商故意混淆视听不跟单位统一都叫M。但实际上宽带接入上大多使用的单位是MBPS就是位,换算成MBYTE刚好要除8。而在计算机领域里只要说M一般默认为MBYTE(兆字节)就是现在大家实际操作电脑实际生成的文件大小的哪个单位。所以这些提供商是故意混淆视听让你觉得好象是宽带了,其实要换算一下才是你真正的流量MBYTE数。一除的话就相差很大了呵呵!不过按理论1MBPS最大下载速率为1M/8=128KB/S那已经是很惊人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速率吧。
草人其实还有一个叫MPPS的单位,这个和MBYTE也有个换算的公式。具体不记得了以前看过忘记了。
MPPS一般用在网络设备上,指路由器,交换机的背板交换数据的能力。一般选网络产品的时候用的上。

MPPS(Million Pixels Per Second,百万个包/秒)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几十Kpps到几百Mpps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另一个与之相关概念是交换机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一般来讲,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乘以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这样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