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叹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1:49
文革的叹息 作者:haoxiaobo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近来看了许多关于66-76之间的材料, 有右的, 有左的, 有从上记述的, 有从下记述的, 加上与当时身临其中的人的交流, 渐渐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这件事情简单地用一句话来说, 可以说成是上层的权力斗争向底层群众的折射, 这里一定要用“折射”这个词,而不能用“投射”?为什么?因为上层的斗争思路和方向是很明白的,向外传出的信息是很清晰明确的,但是这种斗争在反映到下层运动时,被极大的扭曲了,不再是一个高层派对应一个群众派别,而是被某些阶层和利益集团有意地搅成了浑水?
事实上,在运动最初五十多天里,主动权掌握在走资派手里,他们利用既得权力,打压群众,挑动群众斗群众。在毛泽东纠正后,有一段好的转机,毛泽东的意图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在从上向下的传达贯彻中,总是有一个层次的力量对之修改扭曲?在真正执行精神的群众层面上,常常是几个有实际政治性质相同的群众团体被离间为不同的派系,群众的政治水平常常不是很高,往往难以在这种调拨离间中认清目标,从而在别有用心的指引下,把本来应该是战友的“另一派”团体当成斗争的对立面,一但有了第一次的斗争,惯性和情绪使得人们忘记了斗争的理由,为了斗争而斗争,加上前述那权力层次的煽动,最终发展到了武斗,从而场面失控?
场面失控是谁想得到的?正是那些不想让文革的意图得到贯彻的人?而实际上屡次约束失控场面,力图重新控制群众力量的,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本人?正因为毛泽东的意图总是没有得到落实,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长运动的时间,可是,由于底下的水已经搅浑,他的愿望还是一次次的落了空?
这些年从底层流露出的话语内容上可以看到,在每次新主题的运动中,无论下达的精神是左倾还是右倾,斗争者和被斗争者,批判者和被批判者却总是性质不明,其中被压制者也多数是那些真正想要按毛泽东的思路进行运动的人?
可以说,最底层的群众无论派系,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是纯洁无私的,他们简单地响应上一层级的要求,满怀热情地向指出的方向冲去,人人都认为自己执行的才是毛主席的真正路线?而别有用心的,则是在政治层级上位于中央和层级的之间的一层人,他们为中央不同的派系服务,因为他们代表的是真正的走资派,所以对于毛泽东思路的歪曲就最为处心积虑,这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在运动中保护自己?
而被扭曲了的运动,当然在方向上,方式上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在之后为文革定性的宣传中,宣传者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史料做为罪证,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而无论这些罪证是谁的罪证,那怕被做为罪证的事情实际是当年他们自己暗暗怂恿的——反正他们都是文革的罪证就是了?
毛泽东一代伟人,一生都在努力将党的思想约束在纯洁的无产阶级范畴之内,一些所谓对党内资料进行过翻阅的研究者们写了很多党内权力斗争的细节过程,将毛泽东描述成为一个权力欲望极大,整人不择手段的阴谋家?但是大都忽略了最主要的高级层面:这些斗争的起因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这些斗争?
毛泽东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在中国按照毕生的理想建造一个纯洁的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主权的国家,这个理想容不得别人半点污染?在历史上,他一直党的生存理论进行思考,小心翼翼地导引着这个政治集体?他以历史为镜,深知中国人在思想上受到儒家中庸习性的毒害之深,深知这个党如果变质,那一定会是先在思想变质,因此在历史上他一次次开展各种思想上的肃清运动,彻底地将人人不愿出头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想想看,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对在长江上游弋的英国军舰开炮并重创时,那是百年多来何等的扬眉吐气!)
在66年时,对于毛泽东过于理想化的路线,党内有人对社会主义的路线提出了怀疑,同时苏联的路线问题更引起了毛泽东的警惕?当时党和政府中,也已经有人开始有了特权享受和物质享受的事情,1951年11月中旬,河北省委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被揭发,毛泽东对此事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大贪污案的处理,下决心坚决予以严惩?他甚至认为,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毛泽东立下了对党内腐化行为严惩不贷?绝不手软的坚强决心,并不为任何请求稍加宽恕的意见所动(《党内信息报》)?这些苗头有可能将他奋斗了一生才建立的人民主权社会主义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他所绝不能接受的?在没有多党监督的一党制中国,人民监督是他能设计出的最好的政权制度,他也就决心全力依靠这种监督形式?
因此,从斗争方式层次出发,推导毛泽东是个阴谋家的说法是狭隘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毛泽东的思想始终是纯洁的,朴素的,这种纯洁和朴素很难为现代的一些学者所想象和理解,他们难以想象会有人的真的坚定相信马克思主义,难以想象会有人真的为人民群众而无私?这是历史的代沟,也是因为缺少毛泽东那样的人生经历?
但是毛泽东低估了对手的能力,历史证明,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但是也是最难控制的,原因在于底层的人民群众不会都象毛泽东本人那样拥有极高的政治分辩能力,很容易被不正确地误导?纵观历史,文革正是这样一个混乱的事件?
可以说,毛泽东的文革并未达到他的目的,相反,由于他对敌人的轻视,太多幕后指挥的方式,而少有正面鲜明斗争,使他与他所依靠的群众有了信息传递上的不畅,从而使对手有了周旋的空间,这也和他本人年老力衰有关?通过十年的运动,个别思想异类被撤底消灭,但更大面积的中层异类却通过混淆视听得到生存,同时形成了坚固的利益团体?这个团体在自保生存的锻炼中变得强大和善于伪装,在之后的彻底否定中起到了基础支持力量,同时也是之后截然不同路线的最坚定执行力量?到了今天,这个团体当然也是最大的得益者,甚至强大到可以单独为他们划分出一个新的阶级!
在76年,毛泽东感到对中国的未来已经无法把握,悲哀之际,采用了守恣,希望得到“三七开”的评价,这个要求当时被拒绝?可以想象伟人在弥留之际时心中的悲伤与无奈,他创造的国家,他教导的党,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变质的宿命?
最后,再温习一下 黄炎培 先生1945年同毛泽东谈话时提到的“兴亡周期律”,也许你能以毛泽东这位纯粹的共产主义者的角度,体会他听到下面这番话时的那种震动,以及之后下定的决心?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求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於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於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於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