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联合壳牌32亿美元收购澳洲Arro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7:16

中石油联合壳牌32亿美元收购澳洲Arrow

2010-03-22 08:16:08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 14 条 手机看股票

网易财经3月22日讯 中国石油集团子公司中石油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国投")和荷兰皇家壳牌的子公司澳洲壳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洲壳牌")今日联合宣布,澳大利亚Arrow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会已一致同意向股东推荐接受双方提出的联合收购Arrow公司100%股票的收购提案,双方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

随后澳大利亚Arrow也发布了公告。Arrow公司表示,将于2010年7月中旬召开股东大会,由股东就此收购提案进行投票表决。

这表明中石油和壳牌联合收购澳洲煤层气巨头Arrow公司100%股权在经过两周的谈判后,取得了关键性的重大进展。

谈判两周 报价提高5.62%

公告表示,中油国投下属子公司与澳洲壳牌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CS CSG (Australia) Pty Ltd (以下简称 "合资公司") 已和Arrow公司董事会就收购提案签署协议。

双方同意,合资公司将以每股现金4.70澳元的价格收购Arrow公司所有股份,较两周前的报价每股4.45澳元的报价高出5.62%,总收购对价为35亿澳元(约32.05亿美元)。该收购不仅在价格溢价方面具有吸引力,使Arrow公司股东得以兑现其在昆士兰州煤层气资产的股票价值,同时,根据交易安排,股东将按现持股比例分配到Arrow公司的国际资产,从而受益于其国际业务的未来发展。

该收购提案尚需满足若干条件,其中包括监管部门批准以及Arrow公司股东同意。根据该提案,合资公司将拥有Arrow公司在昆士兰州的煤层气资产和国内电力业务,澳洲壳牌在昆士兰州的煤层气资产,以及澳洲壳牌在格拉德斯通市(Gladstone)柯蒂斯岛(Curtis)的拟建液化天然气厂址。

Arrow能源公司现在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煤层气生产商,拥有6150拍焦耳(petajoule,1拍焦耳相当于4.3万吨黑煤或290万升汽油产生的热能)煤层瓦斯的权益。由于未能解决市场出路和融资难题,Arrow能源同昆士兰州的其他煤层气生产商一样,坐拥资源却迟迟未能进入大规模商业化。

Arrow国际业务单独剥离不涉及并购

根据Arrow能源公司公告,收购完成后,Arrow现管理团队将进入新公司。

由于此次收购不涉及Arrow的国际业务,这部分业务将剥离出来,单独组建名为Dart Energy的新公司。 Dart Energy计划于今年7月完成在澳大利亚上市。Dart Energy的业务将包括原Arrow在印尼、中国和越南的国际业务,及其原Arrow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某些资产。

合资公司许诺,在收购价格之外向Dart Energy额外注入4500万澳元现金,作为后者的启动资金。此外,壳牌还将单方面向Dart Energy提供2500万澳元的贷款,并保留它原来持有的Arrow国际业务10%的股权。

壳牌:2012年前对液化天然气项目做投资决定

中国石油副总裁薄启亮在新闻稿中表示:“合资公司即将开展的煤层气-液化天然气项目令人振奋,中国石油和壳牌的技术及资金实力将对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澳洲壳牌董事长Russell Caplan认为,这项收购提案有利于就业,有利于昆士兰,有利于澳大利亚煤层气工业的长期发展。他表示,壳牌和中国石油不仅看好Arrow公司的资产质量,而且为公司的团队所吸引。

 

中石油项目经理葛艾继在新闻稿中也表示,在柯蒂斯岛计划建设的液化天然气厂年出口能力预计达到700万至800万吨,这将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繁荣昆士兰州经济。他表示将继续向昆士兰当地供气。

壳牌上游国际业务执行主管Malcolm Brinded对此交易的评价是,此交易融合了壳牌的全球液化天然气技术、中石油的作业经验以及双方在不同地区天然气市场的供应渠道。该合资项目将成为壳牌的重要成长型资产,有助于满足澳大利亚及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

Malcolm Brinded透露,预计在2012年前对这个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作出最终投资决定。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张启安) 【已有1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复制网址 | 闪电邮转发

相关新闻

  • 中国石油:公司燃料乙醇业务上投资已超10亿元 2010/03/22
  • 中石油联合壳牌32亿美元收购澳洲Arrow 2010/03/22
  • 一个中国人想对澳大利亚人说…… 2010/03/22
  • 中国石油(00857-HK)出现大手卖出176.80万股 2010/03/19
  • 高油价带给石油石化股三个机会(2010-03-19 08:46:02) 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