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措施刺激国内消费:行之有效吗?下一步又该如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35:28
中国采取措施刺激国内消费:行之有效吗?下一步又该如何?

全球金融危机最初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因为中国的银行受次贷危机影响甚微。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深化,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下降使得中国的出口大幅减少,希望中国能够在此次全球经济衰退中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显然已经落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回落至9.9% - 自2003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鉴于中国的净出口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出口加上进口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0%强,”因此中国显然不会对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免疫力’,”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张忠(John Zhang)说道,“中国经济的回落部分反映出这种影响。”

 

近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和更加严格执行安全标准等多重压力已经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遭受沉重打击,而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纺织业、制鞋业及玩具业面临大规模工厂倒闭,今年,中国有半数玩具厂的车间已经停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的预计,中国经济的增速将从去年的11.9%减至2008年的9.7%,并将于2009年进一步减至8.5%。

 

中国政府对此做出了响应,于11月9日晚出台了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官方公布的标题数字为两年投资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5860亿美元)- 甚至超过了中国针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的强劲措施的规模。这标志着将近1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正式采取“积极型”财政政策。

 

经济刺激方案的涉及领域包括交通和其它基建项目、医疗保健、教育、低收入人群安居工程、环保及推动技术创新的计划等。此外,政府还将放松信贷政策并计划实施增值税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约人民币1,200亿元。

 

但是这项方案将行之有效吗?中国经济前景又将如何?我们采访了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以及在华商界人士的各种观点。虽然部分人士盼望政府能出台更多具体措施来拉动国内消费或支持小型企业,但是多数意见对此方案持积极态度。部分早期分析认为,刺激方案可能会带来2%或3%的经济增长,足以抵挡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此外,受访者指出中国经济中的许多积极信号,并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实际上会给一些精明的中国企业带来机会,他们可以在国外进行有价值的收购。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下,中国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将其多年的宣传口号转为现实:将经济增长引擎从出口转向国内消费。

 

对刺激的反应

 

正如往常一样,中国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时,确切的细节不会明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须依赖于各省市政府的执行情况。今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会明确更多细节。尽管如此,在华商界人士及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领导人对此方案都初步表示赞同。

 

世界银行(近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提出了一项财政刺激方案)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对此举感到“高兴”。他表示,“鉴于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和预算储备,中国在施行财政扩张政策方面占有先机。”他指出,中国拥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内债务水平低,同时在近年内保持了财政盈余。

 

虽然最近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8.2%降至7.5%,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仍对中国政府采取的“史无前例的提高信心和经济增长的措施”大为赞赏。政策举动给市场传达的信号就是,政府将竭尽全力、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实现2009年的8-9%左右的计划增长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及其同事在11月16日的研究笔记中针对此次投入进行了说明:“如果没有这项刺激方案,2009年将有可能出现经济硬着陆(例如5%)。凭借这项财政方案,硬着陆的风险(即经济增长低于7%)已经大幅减少,我们相信……如果目前的政策方案被证明仍不充分,中国政府将会增加投入。”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经济可能在未来三个季度继续回落,到2009年年中触底之后,随着外部需求恢复及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开始奏效,将于2009年下半年将开始适度回暖。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主动地、有建设性地解决国内经济受全球经济下滑牵连的问题,并将外部经济危机转变成加强国内经济的一次机会,”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拉菲尔·阿密特(Raphael Amit)说道,“我认为这是相当明智的举动。”

 

尽管如此,有些观察人士仍对刺激方案的某些方面提出质疑。首先,观察家指出实际的新开支并不会象最初出现的数字那么大。结果显示,经济刺激计划的部分要素已经包含在预算计划内。此外,其中多数融资将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这从技术上来讲并非财政刺激。世界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杜大伟先生(David Dollar)先生在世行网站上如是指出。但是他在总体上对经济刺激方案强烈支持,他表示,“基本上,我认为这项刺激方案很好。”

 

位于上海的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MR)的董事总经理雷小山(Shaun Rein)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中国的农村地区带来切实利益。他还指出,这项计划的目的之一在于向外界表示中国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同时,他建议说政府应更多关注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因为他认为“小型企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雇主和贡献者,希望能看到更多鼓励中国创业人士的措施。”

 

针对方案最普遍的批评也许来源于其对基建项目的侧重。“目前的刺激方案特别侧重于基建项目,这是明智的长期投资,”沃顿商学院的张忠说道。但是他与其他学者都希望看到中国在刺激消费方面有更多投入。中国的储蓄率很高,大约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这与较低的国内消费水平并不相称。“消费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在美国,相应的比例约为60-70%左右。”张教授说道,“因此,在刺激国内消费方面仍存在较大空间。”

 

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指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雇员们会因为担心失业而害怕花钱,因此他们不太愿意消费。但是,从更基本的角度来看,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消费者特别倾向于为医疗和教育存钱,这是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相对落后的特点造成的。“在加强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增加开支,将能在长期范围内减少预防性储蓄,并刺激普通家庭的消费需求,”张忠说道。

 

部分西方评论人士对经济刺激方案优先考虑基建项目而非刺激消费感到不满,英国的《金融时报》将本次经济刺激计划描绘成一次“错过的机会”。“这对于中国来说本是一次难逢的良机,可以将其经济发展模式重新指向消费,并争取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极大依赖。”该报11月10日的社论指出:“唉,可是本轮经济刺激并未打算拉动公共和私人消费。它的目的却在于,保持经济继续运转,直到可以重新开始出口为止。这是不会奏效的。”

 

拉动消费

世行的杜大伟则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这项刺激方案。他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只是用来推动出口的这种假设是错误的。有部分基建设施“是针对国内消费和需求的”,他在世界银行网站上争辩道。比如方案的重点是扩展铁路建设,由于担心经济过热,这些计划在之前被暂时叫停。铁路扩建计划之一是从中心城市通往广州的新高速客运铁路。“建设这类专用客车线路的目的是拉动消费:比如旅游和休闲,”他指出,“提高水与卫生条件及加强城市交通方面的投资亦是如此。这类投资将提高生活质量,不会对国家的生产能力造成较大的直接影响。此外,部分投资将是在住房、学校和医疗设施方面。因此,认为投资计划主要是为了扩大工业和出口能力的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为了对财政刺激方案真正规模的猜测作出回应,中央政府于11月14日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阐明1.18万亿元将在两年内由中央政府直接出资。同时,中央领导还暗示,在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将被准许第一次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有望扩大财政刺激份额,其规模至少等同于中央政府所提供的资金规模。此外,新政有可能进一步鼓励企业开支:他们指出部分国营企业将通过增加投资来响应政府号召。

 

为了对经济刺激方案的最终宏观经济影响进行评估,经济学家采用了一种名为“财政乘数”的方法。(这种方法用来测量政府的财政干预对国内收入和消费的刺激程度。)学术研究指出,中国的财政乘数约等于原始刺激规模的1-1.5倍。在此基础上,如果只考虑中央政府的刺激方案,摩根士丹利估计此项方案将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带来2-3%的贡献。一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联合刺激生效,外加新近动员的非政府资金,如将这些因素皆考虑在内的话,刺激作用将会更大。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雷小山表达了他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乐观情绪。虽然40岁以上人士的储蓄率为50-60%,但是他对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充满信心。据中国市场研究集团对中国10座城市的年龄在22-30岁之间的个人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该年龄层人士的储蓄率为零,这反映出中国对比鲜明的代际差异。根据他的观察,他认为中国的储蓄率将在20年内降至20%。此外,因其投资较少,动荡的中国股市并未给中国的年轻一代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雷对消费者的前景极度看好。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包墨客(Markus Boehm)先生指出,去年的劳动法加强了对工人的保护,虽然这对许多企业主来说有些痛苦,但是这能使中国的员工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但是他补充说,中国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金融手段来将其存款转变成消费。)他还表示,在10月份通过的旨在使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合法化的措施,也预示了在农业领域将有更大的消费需求。

 

危机与机会

 

雷小山指出,虽然中国房地产增速放缓是一个忧虑,同时他也指出中国经济的潜在实力不容小觑,称自己是一个谨慎的乐观者。他指出,10月份食品价格大幅回落,通货膨胀率随之降低到4%。与此同时,投资也在发挥明显的作用,但是出口行业的作用正在变弱。对政府而言,日益增多的失业者更多是个政治问题,因为他们首先属于低收入人群,没有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工人的大量失业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危机。

 

的确,更多人建议在危机中寻求机会。沃顿商学院在上海的校友乔伊斯·钱(Joyce Qian)认为,目前的出口放缓将使中国有机会对出口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将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企业逐一淘汰,从而使经济更加强健。而一些占据优势的企业可以将此次危机视作一次赶超竞争对手的机会。她表示,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处于困境的公司就会发现,他们基本是采用廉价劳动力模式的企业。现在正是将他们淘汰出局的时候,应当开始重视一些带有附加值的服务,从而提高行业水平、让中国步入更高台阶。

 

公司应当如何投资?方法之一,是将现金用于国外投资。全球公司的资产贬值为中国企业带来天赐良机,可以进行并购、股权收购、技术和品牌收购等,杜邦中国的财务经理韩晶(Han Jing)说道。对于那些依赖低价值生产、研发能力不强、缺乏强势品牌的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加强其长期竞争优势、转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的机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现金是王’,而中国的现金充裕,”沃顿的张忠说道,“中国可以对现金进行战略部署,用来采购资源、技术及企业,没有这次危机,上述有些领域对中国而言是禁区。”他补充道,当前的低成本发展环境,以及能源价格的回落,也将对中国公司有帮助。

 

“现在积极行动的公司不仅能从这场金融风暴中活下来,而且还能变得更加强大、获利更多,”沃顿的阿密特说。公司必须“主动积极……意识到我们正处在经济新秩序之中。”这就需要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现实、调整企业的规模和领域、修订商业计划、商业模式和预算,以求保持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的盈利能力。”他说道。

    张忠还发现了政府层面的机会。“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充裕,各级政府的收入增长稳健,因此这场危机可以在多个方面转变成机会。在谨慎及独立管理本国金融资源方面,中国已经赢得了一些国际信誉。”他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参与规划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在加强未来全球金融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这方面是具有潜力的。他补充说,当然,此时此刻(也许是明智的),中国似乎不愿意承担因出任领军者角色而需要承担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