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原理试题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5:48

SDH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

1、STM-N帧中再生段DCC的传输速率为(3*64Kb/s),复用段DCC 的传输速率为(9*64Kb/s)。

2、若设备只用E2通公务电话,则再生器( 不能 ) (选能或不能)通公务电话。理由是(E2属于复用段开销,再生器不处理)。

3、对于再生段误码监视,BIP-8是对(扰码后的前一帧STM-N的所有比特) 进行计算,结果置于 ( 扰码前的B1字节位置) 。对于复用段的误码监视,BIP-24是对( 前一帧待扰码的STM-1(除RSOH)的所有比特 ) 进行计算,结果置于 (待扰码的B2字节位置 )。对于STM-N系统,B1一次最多可以监测到 ( 8 )个误码块;B2一次最多可以监测到 ( 24 )个误码块。

4、设备能根据S1字节来判断( 时钟信号质量 )。S1的值越小,表示(时钟信号质量越高 )。

5、J1为 高阶(通道追踪字节 ),被用来 (重复发送高阶通道接入点识别符,以便使通道接入终端能据此确认与制定的发送机处于连续连接状态)。

6、C2用来(指示VC帧的复接结构和信息净负荷的性质 )。

7、B1监测到有误码后,在本端有( RSBBE )性能事件上报网管并显示相应的误块数。

8、B2监测到有误码后,在本端有( MSBBE )性能事件上报网管并显示相应的误块数,并通过 ( M1 )字节将误码块数会传给发送端,同时在发送端的性能事件 (MSFEBBE )中显示相应的误块数。

9、H4作为TU-12的复帧指示字节,就是指示(当前TU-12是复帧的第几帧)。

10、V5为通道状态和信号标记字节,其头两位用作BIP-2误码监测,若监测出有误码块,则在本端性能事件(LPBBE)中显示相应的误块数,同时由V5的(b3 )回传发送端,发送端在相应低阶通道的性能事件(LPFEBBE)中显示相应的误块数。

11、第37时隙在VC4中的位置为第( 1 )个TUG3,第 ( 6 )个TUG2,第( 2 )个TU12。

12、对于AU的指针调整,(紧跟FF的3个H3字节位置)为负调整位置, (紧跟AU-PTR的AU-4净荷位置)为正调整位置。 ( 3 )个字节为一个调整单位。

13、码速正调整是(提高 )信号速率,码速负调整是(降低 )信号速率(选提高或降低)。

14、TU-12指针的调整单位是(1 )个字节,可知的指针范围为( 0~139 )。

15、复用段保护环上网元节点个数最大为 (16),因为(K字节表示网元节点号的bit共4位)。

16、目前我国SDH网络结构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长途一级干线网),第二层面为( 二级干线网),第三层面为(中继层 ),第四层面为 (接入层 )。

17、光纤通信中适合传输的3个波长范围为 (850nm),(1310nm),(1550nm)。

18、SDH的光线路码型为(加扰的NRZ码)。

19、在主从同步数字网中,从站时钟通常有三种工作模式:(正常工作模)、(保持模式)、(自震模式)。

20、误码可分为随机误码和突发误码两种,前者是(内部机理)产生的误码,后者是(脉冲干扰)产生的误码。
21、复用段倒换功能测试对倒换时间的要求是倒换时间为≤ (50) ms。

二、名词解释

1、异步复用方式 和同步复用,字节间插复用

异步复用方式:利用固定位置的比特塞入指示来显示塞入的比特是否载有信号数据,允许被复用的净负荷有较大的速率差异。
同步复用方式:利用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特殊位置来携带低速同步信号,要求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同步。
字节间插复用:SDH复用工程中通过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同步复用的一种。

2、异步映射和字节同步映射

异步映射:对映射结构无任何限制,无需网同步,利用码速调整将信号适配进VCde映射方式。
字节同步映射:字节同步映射是一种要求映射信号具有字节为单位的块状帧结构,并与网同步,无需任何速率调整即可将字节装入VC内规定位置的映射方式。

3、浮动模式映射和锁定模式映射

浮动模式映射:VC净负荷在TU内的位置不固定,由TU-PTR指示VC起点的一种工作方式。
锁定模式映射:一种净负荷与网同步并处于TU帧内的固定位置。

4、一致路由和分离路由

一致路由:正负向业务路由相同的称为一致路由,如双向链或双向复用段环的业务;
分离路由:正负向业务路由不同的称为分离路由,如单向通道环或单向复用段环的业务。

5、1+1和1:1保护

1+1:发端在主备两个信道上发同样的信息(双发),收端在正常情况下收主信道上的业务,当主信道损坏时,切换选收备用信道,又叫单端倒换(仅收端切换),往往是非恢复式的。
1:1:正常时,主用信道发主要业务,备用信道发额外业务(低级别业务),收端从主用信道收主要业务,备用信道收额外业务;当主用信道损坏时,发端将主业务切换到备用信道上,收端切换从备用通道收主用业务,此时额外业务中断,主用业务恢复,属于双端倒换,1:1 模式是恢复式的。

6、接收过载功率

接受光功率高于结束灵敏度时,接收机进入非线性工作区,BER下降,定义为达到1E-10的BER值所需的平均接受光功率的最大值。

7、主从同步和伪同步

主从同步:网内设一时钟主局,配有高精度时钟,网内各局均受控于该全局,并且逐级下控,直到网络的末端网元--终端局。
伪同步:指数字交换网中各数字交换局在时钟上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各数字交换局的时钟都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度,一般用铯时钟。由于时钟精度高,网内各局时钟虽不完全相同(频率和相位),但误差很小,接近同步,于是称之为伪同步。

8、误块秒和严重误块秒

误码秒:当某一秒中发现1个或多个误码块时称该秒为误码秒;
严重误码秒:当一秒包含不少于30%的误码或者至少出现一个严重扰动期(SDP)时认为该秒为严重误码秒。

9、不可用时间和可用时间

传输系统任一个传输方向的数字信号连续10秒期间每秒的误码率均劣于1E-3时,从这10秒的第一秒起就认为进入了不可用时间(UAT)。
可用时间: 传输系统任一个传输方向的数字信号连续10秒期间每秒的误码率均优于1E-3时,从这10秒的第一秒起就认为进入了可用时间。

10、背景误块

背景误码: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出现的误码称之为背景误码(BBE).

11、抖动和漂移

抖动和漂移与系统的定时特性有关。定时抖动(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例如最佳抽样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间偏离。所谓短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高于10Hz的相位变化。而漂移指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长时间的偏离,所谓长时间是指变化频率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

12、输入抖动容限

输入抖动容限分为PDH输入口的(支路口)和STM-N输入口(线路口)的两种输入抖动容限。对于PDH输入口则是在使设备不产生误码的情况下,该输口所能承受的最大输入抖动值。由于PDH网和SDH网的长期共存,使传输网中有SDH网元上PDH业务的需要,要满足这个需求则必须该SDH网元的支路输入口,能包容PDH支路信号的最大抖动,即该支路口的抖动容限能承受得了所上PDH信号的抖动。
线路口(STM-N)输入抖动容限定义为能使光设备产生1dB光功率代价的正弦峰—峰抖动值。这参数是用来规范当SDH网元互连在一起接传输STM-N信号时,本级网元的输入抖动容限应能包容上级网元产生的输出抖动。

13、光功率代价

由抖动、漂移和光纤色散等原因引起的系统信噪比降低导致误码增大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大发送机的发光功率得以弥补,也就是说由于抖动、漂移和色散等原因使系统的性能指标劣化到某一特定的指标以下,为使系统指标达到这一特定指标,可以通过增加发光功率的方法得以解决,而此增加的光功率就是系统为满足特定指标而需的光功率代价。1dB光功率代价是系统最大可以容忍的数值。

14、映射抖动

映射抖动指在SDH设备的PDH支路端口处输入不同频偏的PDH信号,在STM-N信号未发生指针调整时,设备的PDH支路端口处输出PDH支路信号的最大抖动。

三、简述题

1、针对PDH的哪些弱点发展出SDH?SDH的缺点有哪些?

(1) 接口方面
1)只有地区性的电接口规范,不存在世界性标准
2)没有世界性标准的光接口规范
(2)复用方式
1)从高速信号中分/插出低速信事情要一级一级的进行
2)由于低速信号分/插到高速信号要通过层层的复用和解复用过程,这样就会使信号在复用/解复用过程中产生的损伤加大,使传输性能劣化,在大容量传输时,此种缺点是不能容忍的。
(3) 运行维护方面
PDH信号的帧结构里用于运行维护工作(OAM)的开销字节不多,对完成传输网的分层管理、性能监控、业务的实时调度、传输带宽的控制、告警的分析定位是很不利的。
(4)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
SDH 的缺点:
1. 频带利用率低
2. 指针调整机理复杂
3. 软件的大量使用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2、为什么PDH从高速信号中分出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进行,而SDH信号能直接从高速信号中分出低速信号?

由于PDH采用异步复用方式,那么就导致当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信号时,其在高速信号的帧结构中的位置没规律性和固定性。
SDH采用字节间插的同步复用方式,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位置确定。

3、STM-N的块状帧在线路上是怎样进行传输的?传完一帧STM-N信号需要多长的时间?

帧结构中的字节(8bit)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传输,传完一行再传下一行,传完一帧再传下一帧。
传完一帧STM-N信号需要:125us

4、在SOH中,为什么STM-1和STM-4的B1字节数相同(都只有一个),而STM-4的B2数(12个B2)是STM-1(3个B2)的4倍?

段开销的复用规则是N个STM-1帧以字节间插复用成STM-N帧时,4个STM-1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复用成STM-4时,开销的复用并非简单的交错间插,除段开销中的A1、A2、B2字节、指针和净负荷按字节交错间插复用进行STM-4外,各STM-1中的其它开销字节经过终结处理,再重新插入STM-4相应的开销字节中。

5、SDH信号在光路上传输时要经过扰码,主要是为了什么?是否对STM-N信号的所有字节都进行扰码?为什么?

STM-N信号在线路上传输要经过扰码,主要是为了便于收端能提取线路定时信号,但又为了在收端能正确的定位帧头A1、A2,又不能将A1、A2扰码。为兼顾这两种需求,于是STM-N信号对段开销第一行的所有字节上:1行×9N列(不仅包括A1、A2字节)不扰码,而进行透明传输,STM-N帧中的其余字节进行扰码后再上线路传输。这样又便于提取STM-N信号的定时,又便于收端分离STM-N信号。

6、简述N个STM-1帧复用成一个STM-N帧的过程。

字节间插复用时各STM-1帧的AU-PTR和payload的所有字节原封不动的按字节间插复用方式复用,而段开销的复用方式就有所区别。段开销的复用规则是N个STM-1帧以字节间插复用成STM-N帧时,4个STM-1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复用成STM-4时,开销的复用并非简单的交错间插,除段开销中的A1、A2、B2字节、指针和净负荷按字节交错间插复用进行STM-4外,各STM-1中的其它开销字节经过终结处理,再重新插入STM-4相应的开销字节中

7、指针调整的作用有哪些?

TU或AU指针可以为VC在TU或AU帧内的定位提供了一种灵活、动态的方法。因为TU或AU指针不仅能够容纳VC和SDH在相位上的差别,而且能够容纳帧速率上的差别,从而始终保证指针值准确指示VC帧起点位置。对VC4,AU-PTR指的是J1字节的位置;对于VC12,TU-PTR指的是V5字节的位置。

8、在STM-1帧内,AU-PTR如何指出VC4的开头?如何理解VC-4在净荷里是浮动的?

对VC4,AU-PTR指的是J1字节的位置;
当VC4的速率(帧频)高于AU-4的速率(帧频)时,产生一个负调整; 当VC4的速率(帧频)低于AU-4的速率(帧频)时,产生一个正调整; 不管是正调整和负调整都会使VC4在AU-4的净负荷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VC4第一个字节在AU-4净负荷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VC-4在AU-4净荷里是浮动的。

9、简述AU指针正调整的过程。

当VC4的速率低于AU-4速率时,这个VC4中最后的3字节,留待下一个AU-4。由于AU-4未装满VC4(少一个3字节单位),要在AU-PTR 3个H3字节后面再插入3个H3字节,此时H3字节中填充伪随机信息,AU-PTR值+1,J1位置后移3字节。这种调整方式叫做正调整,相应的插入3个H3字节的位置叫做正调整位置。

10、讲述AU指针产生规则和解释规则。

http://www.txrjy.com/upload2/20051072172027444.jpg│607×311 [图片恢复]

11、本站检测到有低阶通道有TU指针调整事件,是否表示本站发生了指针调整?为什么?

本站检测到低阶通道有TU指针调整事件并不是表示本站发生了指针调整,而是表示与该低阶通道对应的远端站发生了指针调整。因为指针调整发生在低阶通道复用进AU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是在上行信号中产生的,而指针的解释是在下行信号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接收端进行的

12、本站2M支路信号无输入,在功能模块PPI中检测出上行信号丢失,于是上报TA-LOS告警,同时下插全1信号。此全1信号经过交叉连接到线路,再经过线路传到对端站,在对端站下到支路时,对端站是否会检测到下行信号有TU-AIS告警?为什么?(其余一切正常)

因为在PPI下插的全1信号经过LPA适配成C-12,再经过LPT加入开销、HPA加入指针,此过程是正常的,LPT、HPA将此全1信号当成是净荷对待。到对端站下支路时,对端站下行信号检测支路指针正常,开销正常。因为TU-AIS的上报条件为V1、V2的值为全1,而此时的V1、V2正常,故此不会上报TU-AIS告警。

13、简述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的原理。

二纤通道保护环由两根光纤组成两个环,其中一个为主环——S1;一个为备环——P1。两环的业务流向一定要相反,通道保护环的保护功能是通过网元支路板的“并发选收”功能来实现的,也就是支路板将支路上环业务“并发”到主环S1、备环P1上,两环上业务完全一样且流向相反,平时网元支路板“选收”主环下支路的业务,如下图所示。
若环网中网元A与C互通业务,网元A和C都将上环的支路业务“并发”到环S1和P1上,S1和P1上的所传业务相同且流向相反——S1逆时针,P1为顺时针。在网络正常时,网元A和C都选收主环S1上的业务。那么A与C业务互通的方式是A到C的业务经过网元D穿通,由S1光纤传到C(主环业务);由P1光纤经过网元B穿通传到C(备环业务)。在网元C支路板“选收”主环S1上的A→C业务,完成网元A到网元C的业务传输。网元C到网元A的业务传输与此类似。


当BC光缆段的光纤同时被切断,注意此时网元支路板的并发功能没有改变,也就是此时S1环和P1环上的业务还是一样的。如图下图所示。

我们看看这时网元A与网元C之间的业务如何被保护。网元A到网元C的业务由网元A的支路板并发到S1和P1光纤上,其中S1业务经光纤由网元D穿通传至网元C,P1光纤的业务经网元B穿通,由于B—C间光缆断,所以光纤P1上的业务无法传到网元C,不过由于网元C默认选收主环S1上的业务,这时网元A到网C的业务并未中断,网元C的支路板不进行保护倒换。
网元C的支路板将到网元A的业务并发到S1环和P1环上,其中P1环上的C到A业务经网元D穿通传到网元A,S1环上的C到A业务,由于B—C间光纤断所以无法传到网元A,网元A默认是选收主环S1上的业务,此时由于S1环上的C→A的业务传不过来,A网元线路w侧产生R-LOS告警,所以往下插全“1”—AIS,这时网元A的支路板就会收到S1环上TU-AIS告警信号。网元A的支路板收到S1光纤上的TU-AIS告警后,立即切换到选收备环P1光纤上的C到A的业务,于是C→A的业务得以恢复,完成环上业务的通道保护,此时网元A的支路板处于通道保护倒换状态——切换到选收备环方式。
网元发生了通道保护倒换后,支路板同时监测主环S1上业务的状态,当连续一段时间(华为的设备是10分钟左右)未发现TU-AIS时,发生切换网元的支路板将选收切回到收主环业务,恢复成正常时的默认状态。
二纤单向通道 保护倒换环由于上环业务是并发选收,所以通道业务的保护实际上是1+1保护。倒换速度快(华为公司设备倒换速度≤15ms),业务流向简捷明了,便于配置维护。

14、简述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的原理。
如下图:


若环上网元A与网元C互通业务,构成环的两根光纤S1、P1分别称之为主纤和备纤,上面传送的业务不是1+1的业务而是1∶1的业务——主环S1上传主用业务,备环P1上传备用业务;因此复用段保护环上业务的保护方式为1∶1保护,有别于通道保护环。
在环路正常时,网元A往主纤S1上发送到网元C的主用业务,往备纤P1上发送到网元C的备用业务,网元C从主纤上选收主纤S1上来的网元A发来的主用业务,从备纤P1上收网元A发来的备用业务(额外业务),图5-6中只画出了收主用业务的情况。网元C到网元A业务的互通与此类似,如图5-4-1所示。
在C—B光缆段间的光纤都被切断时,在故障端点的两网元C、B产生一个环回功能,见图5-4-2。网元A到网元C的主用业务先由网元A发到S1光纤上,到故障端点站B处环回到P1光纤上,这时P1光纤上的额外业务被清掉,改传网元A到网元C的主用业务,经A、D网元穿通,由P1光纤传到网元C,由于网元C只从主纤S1上提取主用 业务,所以这时P1光纤上的网元A到网元C的
主用业务在C点处(故障端点站)环回到S1光纤上,网元C从S1光纤上下载网元A到网元C的主用业务。网元C到网元A的主用业务因为C→D→A的主用业务路由业中断,所以C到A的主用业务的传输与正常时无异只不过备用业务此时被清除。
通过这种方式,故障段的业务被恢复,完成业务自愈功能

15、在SDH网中如何传送定时信息?能否利用其信息(业务)通道来传送定时信息?为什么?

SDH网络传送定时信息有两种方式:1、将本网元的时钟放到SDH网上传输STM-N信号中,其他SDH网元通过设备的SPI功能块来提取STM-N中的时钟信号,并进行跟踪锁定,与主从同步方式一致;2、通过SETPI提供的时钟输出口将本网元时钟输出给其他SDH网元,因为SETPI是PDH口,一般不采用,因为SDH/PDH边界处的指针调整会影响时钟信号质量。

16 、CCITT规范了哪几种单模光纤?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纤是哪种?有何特点?

四种:G.652光纤、G.653光纤,G.654光纤和G.655光纤;
G.652光纤,即色散未移位单模光纤,又称1310nm性能最佳光纤;
G.653光纤,称为色散移位光纤或1550nm性能最佳光纤,零色散点移位到1550nm;
G.654光纤,称为截至波长移位的单模光纤,零色散点在1310nm附近,必须配备单纵模激光器才能消除色散影响,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信;
G.655光纤,非零色散移位单模光纤,与G.653相近,但零色散点不在1550nm附近,而是移位到1570nm或1510~1520nm附近,从而使1550nm附近保持了一定的色散值,避免了发生多波长传输时的四波混合现象,适用于DWDM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