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的江湖》(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0:32
(二)“文二哥”的前世今生
文强出生于重庆西郊的曾家镇,这里原属巴县,后被划入沙坪坝区。老街人丁稀落,和中国无数衰败的小县城并无二致,可是四处都在大干快上,建设新的居民楼。街上一个醉汉在细雨里游走。他快60岁了,激动时站起身子用重庆土话指点江山:“我跟你们说,文强他是被……哪一个敢来搞我,我儿子在北京!”
街上一个同样叫“十八梯”的地名已渐渐为人遗忘,那栋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周围房屋的三开间8层小楼就立于此。在2005年文强的妻子周晓亚重回老街以前,它还只有两层,棕色,略显古朴。
文强1955年出生在这里,隔壁的吕师傅回忆说,文家解放前家境不好,吕的母亲与文强的奶奶是亲姐妹,吕家做生意,便喊文强的父亲文明君过来帮忙,卖卖烟什么的。解放后,文明君夫妇陆续生下两个女儿和5个儿子,最年长的大姐生于1951年,文强在兄妹7人中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文二哥”由此得名。
1972年,文强下乡插队,因为临近的回龙大队队长邱万福与文强母亲有表兄妹关系,文得以享受投靠亲友的政策优惠。回龙大队与老街距离不出两公里,却更显荒凉。这里被嫩绿和枯黄的田野所包围,当初的老房子已拆迁殆尽,断壁残垣下,有觅食的鸡鸭,见了人都呆呆立着。当初的大队长万大华已头发花白,忆起曾任大队团支书的文强:“表现好啊,他表现不好,我们也不会推荐他入党嘛。当时入党严,要上查三代,看你有没有问题。”
回龙大队陆续接纳了一两百名知青,只有文强和一位李姓青年得以入党。当时大队政治空气浓厚,白天干活,晚上上政治夜校,文强就是在夜校认识了周晓亚。
1977年,文强考上四川省公安学校(四川警察学院前身),再未重返回龙大队。两年后,周晓亚返城。上世纪80年代初两人结婚。后来文强进入巴县县委,开始了进城之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文强般幸运,当年与他一同入党的李姓青年最终留在了邻近大队的工厂成为一名工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不出意料地承受了下岗的悲与痛。
上世纪整个80年代,国家严格控制“农转非”,公安部规定了“农转非”的内部控制指标,即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1.5%,要想成为城里人,必须出具5份证明,加盖9枚公章,经过11道手续。
上世纪90年代初,户籍制度松动。农民缴纳一定费用即可成为当地市民,在重庆,一个城市户口的价格是4000元。大批农民涌向城市,也大约是在此时,“棒棒”这个称谓开始在重庆流行。“如果画个素描,棒棒是这样一个形象——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他们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
一位老警察告诉媒体,重庆上世纪90年代初还不允许搞小旅馆,宾馆的旅客登记簿,每天都要送市公安局。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压力下,很快放开了歌厅和舞厅,市里还要求公安局为了经济发展,放松盘查尺度,五星级和四星级宾馆都不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后来黑社会势力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大批进城人口则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的马仔资源。
文强此时尚在巴南区公安分局任职,并同时在西南师大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的下属黄代强和陈涛。
明日请看:喜欢结交三教九流,并常以兄弟相称